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试论当代中国合唱创作的审美新观
1
作者 万梦萦 《中国文艺评论》 CSSCI 2022年第4期111-117,共7页
中国合唱创作历经百年风雨,走出了一条具有“民族化”特色的道路。新世纪以来,随着科技发展与文化交融,合唱创作领域的审美思潮出现了趋向于“时尚化”的快速转变。这主要体现在三方面:当代合唱创作对古典合唱概念的论域提出了挑战,在... 中国合唱创作历经百年风雨,走出了一条具有“民族化”特色的道路。新世纪以来,随着科技发展与文化交融,合唱创作领域的审美思潮出现了趋向于“时尚化”的快速转变。这主要体现在三方面:当代合唱创作对古典合唱概念的论域提出了挑战,在创作行为和表现形态方面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新面貌;当代合唱创作最大限度地凸显了创作个性与时代审美特性的双重需求,深度挖掘文化素材,提供许多新鲜的构思创意;“时尚化”的创作审美并未与“民族化”分道扬镳,而是用一种更为清新的创作语言呈现“民族化”的意境神韵,用不同于以往的笔法雕琢传统文化素材,赋予“民族化”新时代的审美能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唱创作 审美转变 民族化 时尚化
下载PDF
寄寓于西方音乐中的“新”遐想——以阿连斯基《练习曲Op.25,No.3》为例
2
作者 万梦萦 《音乐生活》 2021年第9期30-35,共6页
阿连斯基(Anton Stepanovich Arensky,1861—1906)不只承载着19世纪部分主流作曲家的音乐美学风格,更是发扬了个人的音乐情怀并引领着一批晚期的音乐家:斯克里亚宾(Alexander Scriabin,1872—1915)、拉赫玛尼诺夫(Sergei Rachmaninoff,1... 阿连斯基(Anton Stepanovich Arensky,1861—1906)不只承载着19世纪部分主流作曲家的音乐美学风格,更是发扬了个人的音乐情怀并引领着一批晚期的音乐家:斯克里亚宾(Alexander Scriabin,1872—1915)、拉赫玛尼诺夫(Sergei Rachmaninoff,1873—1943)等(拉赫玛尼诺夫将第一首交响诗《罗斯提斯拉夫王子》(Prince Rostislav)与《幻想曲小品集第三号》(Morceaus de Fantaisi,Op.3)献给了阿连斯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赫玛尼诺夫 斯克里亚宾 阿连斯基 西方音乐 练习曲 小品集 幻想曲 美学风格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