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自体疣植入治疗扁平疣患儿血清TNF-α、IFN-γ和IL-4水平检侧 被引量:8
1
作者 万永山 李玉萍 刘爱梅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3年第21期2115-2116,共2页
目的:探讨自体疣植入治疗扁平疣患儿的免疫机制。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自体疣植入治疗的扁平疣患儿治疗前、1周痊愈者及3月痊愈者血清TNF-α、IFN-γ和IL-4水平。结果:1周痊愈患儿较3月痊愈患儿TNF-α水平高,t=2.14,P<... 目的:探讨自体疣植入治疗扁平疣患儿的免疫机制。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自体疣植入治疗的扁平疣患儿治疗前、1周痊愈者及3月痊愈者血清TNF-α、IFN-γ和IL-4水平。结果:1周痊愈患儿较3月痊愈患儿TNF-α水平高,t=2.14,P<0.05;3月痊愈患儿与对照组比较IFN-γ、IL-4水平反转;1周痊愈患儿与对照组比较IFN-γ、IL-4水平一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自体疣植入通过刺激机体免疫防御及细胞免疫功能治疗儿童扁平疣,TNF-α可能在1周痊愈患儿中其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扁平疣 自体疣植入 TNF-α IFN-γ IL-4 儿童
下载PDF
他克莫司软膏联合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治疗红斑期酒渣鼻疗效观察 被引量:9
2
作者 万永山 李玉萍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第32期161-162,共2页
目的观察他克莫司软膏和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联合治疗红斑型酒渣鼻疗效。方法 71例红斑型酒渣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1例外用他克莫司软膏联合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对照组30例外用他克莫司软膏。疗程均为一个月,随访3周。结... 目的观察他克莫司软膏和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联合治疗红斑型酒渣鼻疗效。方法 71例红斑型酒渣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1例外用他克莫司软膏联合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对照组30例外用他克莫司软膏。疗程均为一个月,随访3周。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经过一个月治疗后,有效率分别为70.73%和63.3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周时,对照组复发率(43.33%)明显高于治疗组(19.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用他克莫司软膏和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联合治疗红斑型酒渣鼻疗效好,并可显著降低复发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他克莫司软膏 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 红斑型酒渣鼻
下载PDF
角质形成细胞在银屑病发病中的再认识 被引量:8
3
作者 万永山 张开明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08年第1期45-47,共3页
迄今为止银屑病的发病机制仍未完全阐明,淋巴细胞在其发病机制中的重要作用已经基本确立,近年来研究发现角质形成细胞在其发病机制中亦发挥重要作用。本文针对角质形成细胞作为银屑病免疫紊乱的效应部位,且进一步活化皮损内浸润的T细胞... 迄今为止银屑病的发病机制仍未完全阐明,淋巴细胞在其发病机制中的重要作用已经基本确立,近年来研究发现角质形成细胞在其发病机制中亦发挥重要作用。本文针对角质形成细胞作为银屑病免疫紊乱的效应部位,且进一步活化皮损内浸润的T细胞及其在皮损局部与其它免疫细胞作用形成网络作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屑病 角质形成细胞 发病机制 免疫
下载PDF
免疫磁珠法分离骨髓CD34^+细胞的方法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万永山 李新华 张开明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8年第4期306-308,共3页
目的探讨免疫磁珠法分离CD34+细胞的方法。方法应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骨髓单一核细胞,后采用免疫磁珠法从单一核细胞中分选出CD34+细胞,流式细胞仪鉴定其纯度。结果各样品分离出的CD34+细胞占骨髓单一核细胞含量的(2.19±0.12)%,... 目的探讨免疫磁珠法分离CD34+细胞的方法。方法应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骨髓单一核细胞,后采用免疫磁珠法从单一核细胞中分选出CD34+细胞,流式细胞仪鉴定其纯度。结果各样品分离出的CD34+细胞占骨髓单一核细胞含量的(2.19±0.12)%,经流式细胞仪鉴定应用免疫磁珠分离的CD34+细胞纯度为(94.6±2.1)%。结论免疫磁珠法是分离CD34+细胞较理想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34^+细胞 免疫磁珠法 骨髓 造血细胞
下载PDF
寻常性银屑病患者骨髓造血细胞凋亡的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万永山 李新华 张开明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2007年第4期210-212,共3页
目的研究银屑病患者骨髓造血细胞的凋亡状况。方法应用免疫磁珠法分离银屑病患者与正常人骨髓CD34+细胞,原位末端转移酶标记技术(TUNEL法)检测两组CD34+细胞的凋亡指数(AI)。结果银屑病患者骨髓CD34+细胞AI平均值为(7.6±0.9)%,正... 目的研究银屑病患者骨髓造血细胞的凋亡状况。方法应用免疫磁珠法分离银屑病患者与正常人骨髓CD34+细胞,原位末端转移酶标记技术(TUNEL法)检测两组CD34+细胞的凋亡指数(AI)。结果银屑病患者骨髓CD34+细胞AI平均值为(7.6±0.9)%,正常人骨髓CD34+细胞AI平均值为(5.5±0.6)%,经统计学分析,两者差异无显著性(t=1.08,P>0.05)。结论银屑病患者骨髓造血细胞凋亡活性正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屑病 CD34^+细胞 凋亡 原位末端转移酶标记技术
下载PDF
银屑病患者CD34^+细胞PKCβI表达水平的检测
6
作者 万永山 李俊琴 +1 位作者 张静 张开明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16-218,共3页
目的检测银屑病患者骨髓CD34+细胞PKCβI表达,以揭示银屑病患者造血细胞的异常活性。方法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骨髓单一核细胞,免疫磁珠法分选CD34+细胞,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以β-actin为内参照,对银屑病患者和正常对照CD34... 目的检测银屑病患者骨髓CD34+细胞PKCβI表达,以揭示银屑病患者造血细胞的异常活性。方法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骨髓单一核细胞,免疫磁珠法分选CD34+细胞,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以β-actin为内参照,对银屑病患者和正常对照CD34+细胞PKCβI表达水平进行半定量检测。结果银屑病患者CD34+细胞PKCβImRNA表达相对量为1.12±0.16,正常对照为0.90±0.14,银屑病患者CD34+细胞PKCβI显著高于正常对照(t=4.24,P<0.05)。结论银屑病患者造血细胞PKCβI表达异常,其可能受RUNX1调节参与银屑病发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屑病 PKCβI CD34+细胞
下载PDF
银屑病患者接受抗肿瘤坏死因子α制剂治疗前后ANA、抗dsDNA抗体和ENA抗体的变化研究
7
作者 万永山 《临床研究》 2022年第2期56-59,共4页
目的分析抗肿瘤坏死因子α制剂对银屑病患者自身抗体产生的影响。方法选取安阳市人民医院皮肤科收治的86例银屑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43例)与对照组(43例),对照组给予阿维A胶囊治疗,观察组给予依那西普治疗,比较两组治疗... 目的分析抗肿瘤坏死因子α制剂对银屑病患者自身抗体产生的影响。方法选取安阳市人民医院皮肤科收治的86例银屑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43例)与对照组(43例),对照组给予阿维A胶囊治疗,观察组给予依那西普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有效率、治疗前后银屑病皮损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PASI)评分、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标调查表(DLQI)评分及关节受累情况,定期检测患者治疗前后抗核抗体(ANA)、抗dsDNA抗体和可提取性核抗原(ENA)抗体的变化。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治疗有效率明显更高(P<0.05);两组治疗后PASI评分、ESR、CRP水平、DLQI评分有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明显更低(P<0.05);两组治疗后肿胀关节数、压痛关节数均有明显减少(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明显更少(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抗体发生率明显更低(P<0.05)。结论抗肿瘤坏死因子α制剂治疗银屑病能够减轻患者临床症状,缓解关节受累情况,疗效显著,部分患者会出现ANA、抗dsDNA抗体和ENA抗体,但发生率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肿瘤坏死因子α制剂 银屑病 抗核抗体 抗DSDNA抗体 可提取性核抗原抗体
下载PDF
丹皮酚通过抑制树突状细胞活性在咪喹莫特诱导的银屑病皮肤病中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9
8
作者 丁文 杜恭韶 +1 位作者 万永山 李玉萍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2018年第6期481-484,共4页
目的探究丹皮酚对树突状细胞(DCs)抑制作用,及对咪喹莫特(IMG)诱导的银屑病模型小鼠炎症反应的干预效果。方法选择BALB/c雄性小鼠作为实验用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为6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Con组)、模型对照组(IMQ组)、甲氨蝶呤阳性... 目的探究丹皮酚对树突状细胞(DCs)抑制作用,及对咪喹莫特(IMG)诱导的银屑病模型小鼠炎症反应的干预效果。方法选择BALB/c雄性小鼠作为实验用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为6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Con组)、模型对照组(IMQ组)、甲氨蝶呤阳性组(MTX组)及丹皮酚高(PG-H)、中(PG-M)、低(PG-L)剂量组,每组10只。通过模型建立及药物干预,以及BMDCs骨髓细胞分离及体外诱导培养,比较皮损组织白细胞介素(IL)-23、CD11c及CD3的表达水平,以及体外细胞实验对DCs细胞IL-23、IL-1β、IL-12p40 m RNA的表达水平综合评价丹皮酚对咪喹莫特诱导的银屑病的干预效果。结果皮损组织CD3^+表达水平方面,丹皮酚各剂量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MTX组效果一致。皮损组织IL-23表达水平方面,高剂量效果最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体外实验中,丹皮酚直接作用于BMDCs,IL-23 mRNA表达明显降低(P<0.05),而对IL-1β、IL-12p40 m RNA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皮酚可有效减轻咪喹莫特诱导的银屑病局部皮损,作用机制可通过减弱IL-23 m RNA表达,抑制了树突细胞的成熟和活化,最终减轻了银屑病的皮肤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皮酚 树突状细胞 咪喹莫特 银屑病
下载PDF
甘草锌颗粒联合罗红霉素治疗痤疮92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10
9
作者 李玉萍 万永山 李美霞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1年第12期167-168,共2页
目的:探讨甘草锌颗粒联合罗红霉素治疗寻常性痤疮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临床实验。治疗组连续口服甘草锌颗粒、罗红霉素6~8周;对照组口服维生素B6片、螺内酯片、克林霉素分散片、栀子金花丸6~8周。每双周随访,记录... 目的:探讨甘草锌颗粒联合罗红霉素治疗寻常性痤疮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临床实验。治疗组连续口服甘草锌颗粒、罗红霉素6~8周;对照组口服维生素B6片、螺内酯片、克林霉素分散片、栀子金花丸6~8周。每双周随访,记录皮损变化并观察不良反应,第8周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67例,显效30例,有效率为90.65%;对照组治愈52例,显效24例,有效率为89.41%,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值为0.244,P>0.05)。结论:罗红霉素联合甘草锌治疗寻常痤疮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且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寻常性痤疮 甘草锌颗 罗红霉素
下载PDF
自体免疫疗法治疗扁平疣疗效观察 被引量:5
10
作者 李玉萍 万永山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2年第6期975-976,共2页
目的:探讨自体免疫疗法治疗扁平疣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7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2例,采用自体免疫疗法;对照组:35例,采用抗病毒药物聚肌胞2~4ml肌内注射,隔日1次,疗程4~6周。结果:6个月内治疗组的有效率为88.7%,对照组有效率为42... 目的:探讨自体免疫疗法治疗扁平疣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7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2例,采用自体免疫疗法;对照组:35例,采用抗病毒药物聚肌胞2~4ml肌内注射,隔日1次,疗程4~6周。结果:6个月内治疗组的有效率为88.7%,对照组有效率为42.8%,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差异(χ2=23.42,P<0.05)。治愈病例门诊随访2个月未见复发。结论:自体免疫疗法治疗扁平疣治愈率高,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体免疫 埋植 聚肌胞 扁平疣
下载PDF
维生素B_1、B_(12)联合半导体激光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疗效观察 被引量:7
11
作者 李玉萍 万永山 《中国实用医药》 2012年第7期175-175,共1页
目的观察维生素B1、B12联合半导体激光照射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方法采用半导体激光照射配合维生素B1、B12肌内注射,1次/d,10d为1个疗程。结果 2个疗程后,42例患者痊愈34例,5例显效,3例无效,总有效率达92.85%。结论维生素B1、... 目的观察维生素B1、B12联合半导体激光照射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方法采用半导体激光照射配合维生素B1、B12肌内注射,1次/d,10d为1个疗程。结果 2个疗程后,42例患者痊愈34例,5例显效,3例无效,总有效率达92.85%。结论维生素B1、B12联合半导体激光照射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是一种疗效较好,安全可靠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导体激光 维生素B1、B12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下载PDF
阿奇霉素联合甘草锌颗粒治疗痤疮107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玉萍 万永山 李美霞 《临床医药实践》 2009年第5X期382-383,共2页
目的:为探讨阿奇霉素联合甘草锌颗粒治疗寻常性痤疮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临床实验。治疗组口服连续口服阿奇霉素、甘草锌颗粒6~8周;对照组口服vitB6片、螺内酯片、克林霉素分散片、栀子金花丸6~8周。每双周随访,... 目的:为探讨阿奇霉素联合甘草锌颗粒治疗寻常性痤疮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临床实验。治疗组口服连续口服阿奇霉素、甘草锌颗粒6~8周;对照组口服vitB6片、螺内酯片、克林霉素分散片、栀子金花丸6~8周。每双周随访,记录皮损变化并观察不良反应,第8周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67例,显效30例,有效率为90.65%;对照组治愈52例,显效24例,有效率为89.41%,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值为0.244,P】0.05)。结论:阿奇霉素联合甘草锌治疗寻常痤疮与传统治疗有同等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奇霉素 甘草锌颗粒 寻常性痤疮
下载PDF
窄波UVB光疗治疗斑块型银屑病通过局部效应
13
作者 李玉萍 万永山 《中国医药导刊》 2010年第7期1122-1123,共2页
目的:探讨窄波UVB光疗治疗斑块型银屑病是否主要通过局部效应。方法:对斑块型银屑病分组进行全身照射和局部照射12周,应用PASI评分标准进行疗效评价。结果:全身照射组痊愈率为39.58%,有效率为83.33%.局部照射组痊愈率为36;73%,有效率为7... 目的:探讨窄波UVB光疗治疗斑块型银屑病是否主要通过局部效应。方法:对斑块型银屑病分组进行全身照射和局部照射12周,应用PASI评分标准进行疗效评价。结果:全身照射组痊愈率为39.58%,有效率为83.33%.局部照射组痊愈率为36;73%,有效率为79.59%。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x^2值为0.23,P>0.05)。窄波UVB治疗斑块型银屑病全身照射和局部照射疗效相当。结论:窄波UVB治疗斑块型银屑病可能主要通过局部效应起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块型银屑病 窄波UVB 局部效应
下载PDF
婴幼儿疥疮79例诊治体会
14
作者 李玉萍 万永山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11年第4期179-180,共2页
目的总结婴幼儿疥疮的诊治经验。方法无感染及渗出的患儿直接应用蜈黛软膏皮损处外涂;发生感染、渗出、疥疮结节者,联合抗感染、0.1%利凡诺溶液湿敷及外用糠酸莫米松乳膏治疗。结果 79例患儿全部痊愈,无不良反应。结论蜈黛软膏治疗婴幼... 目的总结婴幼儿疥疮的诊治经验。方法无感染及渗出的患儿直接应用蜈黛软膏皮损处外涂;发生感染、渗出、疥疮结节者,联合抗感染、0.1%利凡诺溶液湿敷及外用糠酸莫米松乳膏治疗。结果 79例患儿全部痊愈,无不良反应。结论蜈黛软膏治疗婴幼儿疥疮疗效显著,是一种较理想的疥疮外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幼儿 疥疮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巧妙讲授成就阅读教学的另一种精彩
15
作者 万永山 《语文天地(小教版)》 2016年第7期73-73,共1页
阅读教学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引领学生充分挖掘自身的认知潜力,利用团队协作的力量解决问题。但这种学习方式并不意味教师可以缺位,教师必要的讲授可以起到适时补充、画龙点睛的妙用。
关键词 阅读教学 课堂教学 未成曲调先有情 学习方式 《呼兰河传》 团队协作 萧红 教学境界 课堂内外 阅读期待
下载PDF
箱纸板调色工艺的改进 被引量:2
16
作者 李毅明 郭振林 +1 位作者 柳祥龙 万永山 《中华纸业》 CAS 2000年第6期32-32,共1页
关键词 箱纸板 调色 汽巴染料 微型计量泵
下载PDF
阳离子丙烯酰胺──淀粉接枝共聚物的应用 被引量:1
17
作者 许维文 李毅明 +1 位作者 盖恒军 万永山 《中华纸业》 CAS 2000年第7期46-46,共1页
关键词 丙烯酰胺 淀粉接枝共聚物 箱纸板 增强
下载PDF
星状神经节阻滞联合普瑞巴林治疗头面部急性带状疱疹的疗效及对神经痛的影响研究
18
作者 万永山 马明俊 丁文 《医药论坛杂志》 2024年第10期1091-1094,共4页
目的研究星状神经节阻滞(stellate ganglion block,SGB)联合普瑞巴林治疗头面部急性带状疱疹(herpes zoster,HZ)的临床疗效及对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的影响。方法将安阳市人民医院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76例... 目的研究星状神经节阻滞(stellate ganglion block,SGB)联合普瑞巴林治疗头面部急性带状疱疹(herpes zoster,HZ)的临床疗效及对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的影响。方法将安阳市人民医院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76例头面部急性HZ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8例,对照组接受普瑞巴林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SGB治疗,比较疗效。结果研究组止疱、结痂及愈合时间分别为(3.46±1.14)d、(9.28±1.84)d、(13.25±2.01)d,均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1、4、8周,研究组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1、4、8周,研究组睡眠质量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4、12、24周,研究组PHN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7.89%)低于对照组(28.95%)(P<0.05)。结论SGB联合普瑞巴林可提高急性HZ治疗效果,缓解疼痛,改善睡眠质量,降低PHN发生率,且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带状疱疹 星状神经节阻滞 普瑞巴林 临床疗效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
原文传递
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在斑块型银屑病患者初始应用生物制剂的临床研究
19
作者 万永山 马明俊 丁文 《医药论坛杂志》 2024年第6期568-572,577,共6页
目的 评估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dermatology life quality index, DLQI)在斑块型银屑病患者初始应用生物制剂治疗时的价值研究。方法 选取2020年7月—2021年6月安阳市人民医院就诊的斑块型银屑病患者97例。在开始进行生物治疗时应用量表... 目的 评估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dermatology life quality index, DLQI)在斑块型银屑病患者初始应用生物制剂治疗时的价值研究。方法 选取2020年7月—2021年6月安阳市人民医院就诊的斑块型银屑病患者97例。在开始进行生物治疗时应用量表测量其病情程度、生活质量、瘙痒程度、皮肤疼痛程度、焦虑抑郁、睡眠质量。按照PASI评分、DLQI评分将患者分层,对比不同评分下患者的症状评分差异。结果 97例患者中,PASI评分≤10分的患者占37.11%;DLQI评分≤5分的患者占38.14%。在PASI≤10分的患者中,DLQI评分≤5分患者的瘙痒评分、皮肤疼痛评分、焦虑评分、抑郁评分、睡眠均显著低于DLQI评分≥6分患者(P<0.05)。在PASI>10分的患者中,DLQI评分≤5分患者和DLQI评分≥6分患者比较,PASI评分、瘙痒评分、抑郁评分均显著低于DLQI评分≥6分患者(P<0.05)。结论 虽然患者起始生物制剂治疗是基于PASI的评估,但亦应考虑DLQI评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病 生活质量 指数 银屑病 生物制剂
原文传递
皮肤软组织感染患者病原菌分布与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10
20
作者 万永山 李玉萍 +3 位作者 陈洛萍 王富水 丁文 刘爱梅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030-1032,共3页
目的分析皮肤软组织感染患者的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医院皮肤科2013年6月-2016年5月收治的皮肤软组织感染患者678例,采集患者病灶分泌物进行病原菌鉴定及耐药试验。结果 678例皮肤软组织感染患者检出病原... 目的分析皮肤软组织感染患者的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医院皮肤科2013年6月-2016年5月收治的皮肤软组织感染患者678例,采集患者病灶分泌物进行病原菌鉴定及耐药试验。结果 678例皮肤软组织感染患者检出病原菌325株,其中革兰阳性菌220株,革兰阴性菌98株,真菌7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耐药,对利福平、利奈唑胺、万古霉素、替考拉宁较为敏感;大肠埃希菌对阿米卡星、美罗培南、亚胺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耐药率较低。结论皮肤软组织感染病原菌主要为革兰阳性菌,常见致病菌对利奈唑胺、万古霉素、替考拉宁、阿米卡星、美罗培南、亚胺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等药物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软组织感染 病原菌 耐药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