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3D打印技术辅助经皮撬拨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 被引量:5
1
作者 邓雄伟 万治平 胡和军 《中医正骨》 2020年第9期12-17,共6页
目的:探讨3D打印技术辅助经皮撬拨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跟骨骨折患者60例,随机分为3D打印组和常规术式组,每组30例。2组均采用经皮撬拨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手术治疗。3D打印组,术前采用3D打印技术打印患足3D模型... 目的:探讨3D打印技术辅助经皮撬拨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跟骨骨折患者60例,随机分为3D打印组和常规术式组,每组30例。2组均采用经皮撬拨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手术治疗。3D打印组,术前采用3D打印技术打印患足3D模型,详细了解骨折情况,制定手术计划,确定骨折复位的撬拨点和螺钉植入位置、方向、长度,并按计划进行手术操作。常规术式组,按经皮撬拨复位空心钉内固定常规术式进行手术操作。记录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X线透视次数及骨折愈合时间。分别于术前、术后即刻及术后6个月在X线片上测量患足Bohler角和Gissane角。术后6个月,参照Maryland足功能评分标准评价疗效。结果:2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3D打印组与常规术式组相比,手术时间短、术中透视次数少[(50.30±7.63)min,(61.47±8.29)min,t=-5.170,P=0.000;(7.03±2.02)次,(12.36±3.15)次,t=-13.493,P=0.000]。2组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12个月,中位数10个月;骨折均愈合,3D打印组骨折愈合时间较常规术式组短[(11.5±1.3)周,(12.5±1.5)周,t=-10.265,P=0.000]。2组患者手术前后不同时间点间患足Bohler角(3D打印组:6.28°±2.40°,29.50°±2.50°,29.30°±2.65°;常规术式组:6.30°±2.38°,28.60°±2.48°,28.30°±2.30°)、Gissane角(3D打印组:96.30°±4.86°,132.50°±4.68°,132.44°±4.66°;常规术式组:96.50°±4.82°,131.50°±4.60°,131.90°±4.40°)总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即均存在时间效应(F=94.404,P=0.000;F=55.860,P=0.000);2组患者患足Bohler角、Gissane角组间总体比较,差异均无统计意义,即均不存在分组效应(F=1.086,P=0.302;F=5.769,P=0.068);时间因素和分组因素均无交互效应(F=1.686,P=0.190;F=5.026,P=0.072)。术后6个月参照Maryland足功能评分标准评价疗效,3D打印组优13例、良12例、可3例、差2例,常规术式组优10例、良11例、可6例、差3例;2组患者临床疗效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101,P=0.271)。结论:3D打印技术辅助经皮撬拨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与经皮撬拨复位空心钉内固定常规术式相比,在骨折复位和患足功能恢复方面疗效相当,但术中X线透视次数少、手术时间短、骨折愈合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 跟骨 骨折固定术 三维打印
下载PDF
经皮撬拨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术与经跗骨窦切口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跟骨骨折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6
2
作者 万治平 程细高 《江西医药》 CAS 2020年第12期1804-1806,1814,共4页
目的比较经皮撬拨复位空心钉与经跗骨窦切口钢板两种术式对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研究,选取2015年10月至2016年07月于我院手术治疗的60例跟骨骨折病例,根据采用术式分为经皮组35例(经皮撬拨复位空心钉内固定),切开组25... 目的比较经皮撬拨复位空心钉与经跗骨窦切口钢板两种术式对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研究,选取2015年10月至2016年07月于我院手术治疗的60例跟骨骨折病例,根据采用术式分为经皮组35例(经皮撬拨复位空心钉内固定),切开组25例(经跗骨窦切口复位钢板内固定),对相关临床观察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周期及切口并发症方面,经皮组优于切开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跟骨的Bohler角、Gissane角、跟骨高度和宽度及末次随访时的Maryland评分等指标上,其中不同骨折类型两组的统计学差异不同,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对于SandersⅣ型跟骨骨折,切开组优于经皮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跟骨骨折SandersⅡ、Ⅲ型主张采用经皮撬拨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术,Ⅳ型采用经跗骨窦切口复位钢板内固定。不同骨折类型采用不同内固定方式,可进一步促进患者跟骨形态的恢复并且降低切口并发症的发生,加速骨折愈合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骨折 经皮撬拨复位空心钉内固定 经跗骨窦切口钢板内固定
下载PDF
克氏针用于锁骨骨折固定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2
3
作者 万治平 张庆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15年第14期3255-3256,共2页
选取79例锁骨非粉碎性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按就诊顺序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39例,观察组采用克氏针内固定;对照组采用8字绷带外固定。就骨折愈合率,愈合时间及随访6个月的患肢功能等进行评价及组间比较。观察组研究对象愈合38例,... 选取79例锁骨非粉碎性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按就诊顺序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39例,观察组采用克氏针内固定;对照组采用8字绷带外固定。就骨折愈合率,愈合时间及随访6个月的患肢功能等进行评价及组间比较。观察组研究对象愈合38例,愈合率为95.0%高于对照组82.1%的骨折愈合率,具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研平均愈合时间5.6±1.2w显著优于对照组8.5±1.8w具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患肢功能优良率为72.5%显著优于对照组58.9%的功能优良率(P<0.05)。克氏针内固定用于锁骨骨折固定中具有愈合率高,愈合时间短,患肢功能恢复好等优势,适于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氏针 锁骨骨折 8字绷带固定 骨折愈合率 患肢功能
下载PDF
加压锁定钢板治疗肱骨中下段骨折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
4
作者 万治平 张庆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17年第21期4058-4059,共2页
探讨加压锁定钢板治疗肱骨中下段骨折的临床效果。78例肱骨中下段骨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患者采用加压锁定钢板固定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髓内钉固定治疗治疗,统计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 探讨加压锁定钢板治疗肱骨中下段骨折的临床效果。78例肱骨中下段骨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患者采用加压锁定钢板固定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髓内钉固定治疗治疗,统计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经治疗,治疗组术后优25例,良10例,可3例,差1例,优良率为89.74%,对照组术后优16例,良13例,可7例,差3例,优良率为74.36%,治疗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治疗组患者住院天数和骨折愈合时间明显较对照组短,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加压锁定钢板治疗肱骨中下段骨折感染发生率低,固定更牢固,能有效缩短骨折愈合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压锁定钢板 肱骨 中下段骨折
下载PDF
微创弹性髓内钉并经皮注射自体骨髓加异体骨粉移植治疗儿童长管状骨骨囊肿的探讨
5
作者 潘仕红 肖锐 +1 位作者 万治平 熊名副 《江西医药》 CAS 2016年第12期1309-1310,1325,共3页
目的研究微创弹性髓内钉并经皮注射自体骨髓加异体骨粉移植治疗儿童长管状骨骨囊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于2013年6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36例儿童长管状骨骨囊肿患者,按照就诊先后顺序分为A组、B组和C组,各12例。A组患儿仅行弹性髓内... 目的研究微创弹性髓内钉并经皮注射自体骨髓加异体骨粉移植治疗儿童长管状骨骨囊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于2013年6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36例儿童长管状骨骨囊肿患者,按照就诊先后顺序分为A组、B组和C组,各12例。A组患儿仅行弹性髓内钉治疗,B组患儿行自体骨髓加异体骨粉移植,C组患儿行弹性髓内钉并自体骨髓加异体骨粉移植治疗。术后随访,比较3组患儿骨囊肿愈合情况及恢复情况。结果所有患者术后进行随访,随访时间6-18个月,平均(14.52±3.21)个月。C组骨囊肿愈合情况显著好于A组和B组(P<0.05),A组和B组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弹性髓内钉及经皮注射自体骨髓加异体骨粉移植都为微创手术,两者协同治疗儿童长管状骨骨囊肿有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管状骨骨囊肿 弹性髓内钉 经皮注射自体骨髓 异体骨粉移植
下载PDF
200kt/a硫酸装置尾气吸收系统技术改造与运行实践 被引量:3
6
作者 万治平 江流 鲍青林 《硫酸工业》 CAS 2014年第1期36-37,共2页
安徽省司尔特肥业股份公司(以下简称司尔特肥业)硫酸厂200 kt/a硫铁矿制酸装置于2005年投料生产,制酸尾气采用石灰法脱硫工艺,外排尾气S02质量浓度一直维持在800 mg/m3左右.随着国家新标准GB 26132-2010《硫酸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颁... 安徽省司尔特肥业股份公司(以下简称司尔特肥业)硫酸厂200 kt/a硫铁矿制酸装置于2005年投料生产,制酸尾气采用石灰法脱硫工艺,外排尾气S02质量浓度一直维持在800 mg/m3左右.随着国家新标准GB 26132-2010《硫酸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颁布实施,规定2013年10月1日起所有硫铁矿制酸装置尾气排放执行400 mg/m3的限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生产 氨法 脱硫 技术改造
下载PDF
经皮微创内固定法用于四肢骨折固定中的应用研究
7
作者 万治平 张庆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15年第19期4445-4446,共2页
选择我院骨科2012年9月~2014年9月两年间治疗的92例四肢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签的方式将其分为观察和对照两个研究组,观察组47例,采用手法复位联合经皮微创内固定治疗;对照组45例,采用切开复位联合钢板内固定治疗,就疗效,手... 选择我院骨科2012年9月~2014年9月两年间治疗的92例四肢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签的方式将其分为观察和对照两个研究组,观察组47例,采用手法复位联合经皮微创内固定治疗;对照组45例,采用切开复位联合钢板内固定治疗,就疗效,手术数据,并发症等数据进行组间比较及数据分析。观察组手术优良率为91.5%略低于对照组93.3%的优良率,但无显著差异性(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7.0%低于对照组26.7%,且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经皮微创内固定法用于四肢骨折固定中能够在确保复位效果的基础上,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和依从性,具有重要的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微创内固定 四肢骨折 复位效果 安全性 依从性
下载PDF
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清NSE、S-100β及神经生长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55
8
作者 徐瑰翎 万治平 廖涛 《海南医学》 CAS 2020年第8期962-965,共4页
目的观察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对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中枢神经特异性蛋白(S-100β)及神经生长因子(NGF)的影响,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商洛市中心医院急... 目的观察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对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中枢神经特异性蛋白(S-100β)及神经生长因子(NGF)的影响,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商洛市中心医院急诊医学科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00例进行研究,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采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对照组采用尿激酶溶栓治疗,一周一个疗程,均治疗两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治疗前、治疗后2周的血清NSE、S-100β、NGF、白细胞介素-6(IL-6)、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水平以及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NSE、S-100β、NGF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NSE、S-100β水平为(11.48±2.10)μg/L、(1.21±0.21)μg/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4.28±2.31)μg/L、(1.48±0.22)μg/L,NGF为(118.12±10.45)ng/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05.68±10.21)n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IL-6、TNF-α、CRP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IL-6、TNF-α、CRP水平分别为(11.21±1.32)ng/L、(28.12±4.10)ng/L、(3.85±0.57)mg/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3.28±1.45)ng/L、(35.28±4.30)ng/L、(4.98±0.87)m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0%,略低于对照组的14.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效果显著,其可有效降低患者的血清NSE、S-100β水平,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抑制炎症反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阿替普酶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综中枢神经特异性蛋白 神经生长因子 疗效
下载PDF
超早期选择动脉内溶栓与静脉内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观察 被引量:7
9
作者 徐瑰翎 廖涛 万治平 《贵州医药》 CAS 2021年第6期934-935,共2页
目的分析在急性脑梗死抢救治疗中实施超早期静脉溶栓与超早期动脉溶栓的疗效及安全性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100例确诊急性脑梗死的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溶栓方式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0例。对照组施行超早期静脉溶栓治法,实验组施行超早期... 目的分析在急性脑梗死抢救治疗中实施超早期静脉溶栓与超早期动脉溶栓的疗效及安全性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100例确诊急性脑梗死的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溶栓方式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0例。对照组施行超早期静脉溶栓治法,实验组施行超早期动脉溶栓治法。比较两组疗效、安全性与不同时间下的NIHSS评分差异。结果治疗后3~72 h,实验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且其治疗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安全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予以急性脑梗死患者超早期动脉溶栓治疗,患者最终疗效表现更佳,神经缺损恢复更好,各类出血事件的风险更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早期 动脉溶栓 静脉溶栓 溶栓 急性脑梗死 安全性
下载PDF
基于生物信息学分析肝癌组织中关键基因及MicroRNA 被引量:6
10
作者 吴娜 毛祥坤 +1 位作者 万治平 李瀚旻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2874-2879,I0035,I0036,共8页
目的:探讨肝细胞癌中关键基因、miRNA及相关的信号通路。方法:在美国国立生物技术信息中心数据库GEO(Gene Expression Omnibus)中下载4个芯片数据(GSE62232、GSE84598及GSE452673个基因数据及GSE98269miRNA数据)进行分析。将筛选出的差... 目的:探讨肝细胞癌中关键基因、miRNA及相关的信号通路。方法:在美国国立生物技术信息中心数据库GEO(Gene Expression Omnibus)中下载4个芯片数据(GSE62232、GSE84598及GSE452673个基因数据及GSE98269miRNA数据)进行分析。将筛选出的差异基因(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DEGs)输入DAVID数据库进行Gene ontology(GO)及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富集分析,用Cytoscape软件构建蛋白-蛋白互作分析图。将筛选出的差异miRNA(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miRNAs,DEMs)用在线软件miRDB进行靶基因预测。结果:通过筛选后发现152个DEGs(103个下调基因及49个上调基因)及34个DEMs(26个DEMs高表达,8个DEMs低表达)。经过DAVID分析后发现P53信号通路、卵母细胞减数分裂等生物过程参与肝癌的发生发展。结论:在152个DEGs中TOP2A、AURKA、HMMR、ANLN、CCNB1、CCNB2、CDK1、CDK3、CENPF、NDC80等10个过表达靶基因可作为肝癌的潜在生物学标记物,miR-424-5p为肝癌的重要miRNA,P53信号通路可能是肝癌的关键作用分子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生信分析 DEGs DEMS 信号通路
下载PDF
黄芩汤对溃疡性结肠炎小鼠NLRP3/caspase-1细胞焦亡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32
11
作者 吴娜 万治平 +2 位作者 韩玲 刘慧莹 李华山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191-1196,共6页
探讨黄芩汤对溃疡性结肠炎小鼠细胞焦亡的影响,并通过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3(NOD-like receptor thermoprotein domain 3,NLRP3)/半胱氨酸天冬氨酸酶-1(caspase-1)通路阐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建立3%葡聚糖硫酸钠诱导小鼠实验性溃疡性... 探讨黄芩汤对溃疡性结肠炎小鼠细胞焦亡的影响,并通过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3(NOD-like receptor thermoprotein domain 3,NLRP3)/半胱氨酸天冬氨酸酶-1(caspase-1)通路阐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建立3%葡聚糖硫酸钠诱导小鼠实验性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实验分为6组:正常组,模型组,黄芩汤低、中、高(4.55,9.1,18.2 g·kg^(-1))剂量组及柳氮磺胺吡啶组(0.45 g·kg^(-1))。造模同时给予灌胃给药,连续7 d,第8天实验结束时采集结肠组织进行HE染色观察病理变化,酶联免疫法检测结肠组织中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8(interleukin-18,IL-18)含量的变化,微板法检测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水平,TUNEL染色法检测细胞死亡,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结肠组织中NLRP3、凋亡相关斑点样蛋白(apoptosis-associated speck-like protein containing a CARD,ASC)的表达水平,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结肠中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caspase-1、消皮素D(gasdermin D,GSDMD)蛋白的表达。经过检测发现,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LDH含量、TUNEL染色阳性、炎症因子(IL-18和IL-1β)及焦亡相关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黄芩汤不同剂量干预组LDH含量、TUNEL染色阳性、炎症因子(IL-18和IL-1β)及焦亡相关蛋白表达降低,其中以黄芩汤高剂量组效果更显著(P<0.05)。HE染色结果表明,黄芩汤能改善小鼠结肠组织病理学变化。以上结果表明黄芩汤对溃疡性结肠炎小鼠细胞焦亡有抑制作用,其作用机制与调控NLRP3/caspase-1通路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芩汤 溃疡性结肠炎 细胞焦亡 NLRP3/caspase-1通路
原文传递
溃疡性结肠炎活动期关键基因与治疗中药的生信分析及系统评价 被引量:11
12
作者 吴娜 毛祥坤 +2 位作者 万治平 于男 李华山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2677-2686,共10页
在GEO数据库下载包含溃疡性结肠炎活动期基因芯片数据GSE75214,GSE48959。以调整P<0.05及|log2 FC|≥1.5为筛选差异基因的标准进行分析,得出溃疡性结肠炎(UC)活动期差异基因。STRING数据库进行PPI分析,DAVID数据库进行GO及KEGG path... 在GEO数据库下载包含溃疡性结肠炎活动期基因芯片数据GSE75214,GSE48959。以调整P<0.05及|log2 FC|≥1.5为筛选差异基因的标准进行分析,得出溃疡性结肠炎(UC)活动期差异基因。STRING数据库进行PPI分析,DAVID数据库进行GO及KEGG pathway分析。Cytoscape软件对活动期差异基因进行可视化并计算出活动期关键基因。Coremine Medical分析治疗关键基因的中药并进行系统评价。最终筛选出符合条件的活动期139个差异基因(109个上调基因,30个下调基因)。DAVID分析这些差异基因的生物与通路主要富集在炎症反应、免疫反应、趋化因子活性、TNF通路、NF-κB通路、Toll样受体通路等方面。Cytoscape软件计算出IL-6,CXCL8,IL-1β,MMP9,CXCL1,ICAM1,CXCL10,TIMP1,PTGS2,CXCL9为UC活动期关键基因。Coremine Medical分析得出治疗UC活动期的中药有姜黄、黄芩、郁金,其中黄芩有清热祛湿、泻火解毒功效,符合UC活动期病机,且临床常用于治疗湿热泄泻,故选以黄芩为君药的方剂(黄芩汤)进行系统评价。经过评价可知黄芩在提高临床有效率、降低炎症因子及免疫球蛋白水平方面均优于单纯西医治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且不良反应少。该研究对UC活动期基因及其作用机制的分析为进一步深入研究UC活动期发病机制提供了新思路,对治疗UC活动期中药及系统评价为临床中医药防治UC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活动期 生信分析 系统评价 关键基因 治疗中药
原文传递
黄芩汤对溃疡性结肠炎小鼠氧化应激及铁死亡相关指标GSH-Px4,P53,SLC7A11的影响 被引量:28
13
作者 吴娜 万治平 +3 位作者 曾娟 刘慧莹 贺小平 董贤慧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7-24,共8页
目的:探讨黄芩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葡聚糖硫酸钠进行造模,实验分正常组,模型组,黄芩汤低、中、高剂量组(4.55,9.1,18.2 g·kg^(-1))5个组。造模同时给予灌胃给药,连续7 d,第8天实验结束时采集标本测量... 目的:探讨黄芩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葡聚糖硫酸钠进行造模,实验分正常组,模型组,黄芩汤低、中、高剂量组(4.55,9.1,18.2 g·kg^(-1))5个组。造模同时给予灌胃给药,连续7 d,第8天实验结束时采集标本测量结肠长度、质量,计算结肠质量指数,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病理变化,生化试剂检测小鼠血清铁离子,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还原型谷胱甘肽(GSH),过氧化氢酶(CAT),髓过氧化物酶(MPO)等含量,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结肠中长链脂酰辅酶A合成酶4(ACSL4),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SH-Px4),铁蛋白重链(FTH1)蛋白的表达。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检测结肠组织中肿瘤蛋白53(P53),胱氨酸/谷氨酸逆向转运蛋白溶质载体家族7成员11(SLC7A11)mRNA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血清MPO,铁离子含量,ACSL4蛋白阳性表达及P53 mRNA表达均明显升高(P<0.05),血清SOD,CAT,GSH含量,GSH-Px4,FTH1蛋白表达及SLC7A11 mRNA表达均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黄芩汤干预后,小鼠血清MPO,铁离子含量,ACSL4蛋白阳性表达及P53 mRNA表达均明显降低,血清SOD,CAT,GSH水平,GSH-Px4,FTH1蛋白表达及SLC7A11 mRNA表达均明显升高,且以高剂量组差异明显(P<0.05,P<0.01)。小鼠一般状态、结肠长度、肠重指数及HE染色结果表明,黄芩汤可在不同程度上改善小鼠临床症状及病理组织学变化。结论:以上结果表明黄芩汤对溃疡性结肠炎小鼠有治疗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氧化应激及细胞铁死亡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芩汤 溃疡性结肠炎 铁死亡 氧化应激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