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佛手苷内酯对磷酸三钙磨损颗粒所致假体周围骨溶解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万烨东 陈泽维 +5 位作者 王枫 陈孝贞 卢俊青 毛红娇 侯玮玮 张云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19-225,共7页
目的:观察佛手苷内酯对磷酸三钙(TCP)磨损颗粒所致假体周围骨溶解的影响,探讨其可能作用机理。方法:60只雄性ICR小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n=12):假手术组(Sham组)、TCP磨损颗粒组(TCP组)、佛手苷内酯5 mg/kg组、佛手苷内酯10 mg/kg组和佛手... 目的:观察佛手苷内酯对磷酸三钙(TCP)磨损颗粒所致假体周围骨溶解的影响,探讨其可能作用机理。方法:60只雄性ICR小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n=12):假手术组(Sham组)、TCP磨损颗粒组(TCP组)、佛手苷内酯5 mg/kg组、佛手苷内酯10 mg/kg组和佛手苷内酯20 mg/kg组。TCP磨损颗粒30 mg包埋于小鼠颅骨顶部建立小鼠假体周围骨溶解模型,Sham组小鼠仅进行原位缝合,不包埋颗粒。Sham组和佛手苷内酯组小鼠分别于术后第2天颅顶局部注射生理盐水和佛手苷内酯,隔日1次。2周后处死动物采血、取颅骨。采用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染色和HE染色观察小鼠颅骨假体周围骨溶解和破骨细胞生成情况;化学比色法检测血清中TRAP和组织蛋白酶K(cathepsin K)活性及乳酸脱氢酶(LDH)含量;ELISA法检测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alpha(TNF-α)、白介素-1beta(IL-1β)、白介素(IL)-18和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的水平;western blot检测假体周围骨组织中炎症小体活化相关蛋白Nod样受体蛋白3(NLRP3)和凋亡相关斑点样蛋白(ASC)及细胞焦亡标志蛋白切割型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1(cleaved caspase-1)和IL-1β等的表达。结果:与Sham组比较,TCP组小鼠假体周围骨溶解面积和破骨细胞生成显著增加(P<0.05)、血清中TRAP和cathepsin K活性及RANKL、TNF-α、IL-1β、IL-18和LDH水平明显升高(P<0.05),NLRP3、ASC、cleaved caspase-1和IL-1β等蛋白表达显著上调(P<0.05);与TCP组比较,佛手苷内酯组小鼠假体周围骨溶解面积和破骨细胞生成、血清中TRAP和cathepsin K活性及RANKL、TNF-α、IL-1β、IL-18和LDH水平明显减少(P<0.05),NLRP3、ASC、cleaved caspase-1和IL-1β等蛋白表达也呈明显下调(P<0.05)。佛手苷内酯对TCP磨损颗粒诱导的上述检测指标上调的抑制作用具有一定的剂量依赖性(P<0.05)。结论:佛手苷内酯可通过减弱NLRP3炎症小体活化及细胞焦亡从而阻止TCP磨损颗粒所致的假体周围骨溶解和破骨细胞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手苷内酯 磷酸三钙(TCP)磨损颗粒 骨溶解 炎症小体 细胞焦亡 小鼠
下载PDF
PP2A的A/C亚基与多囊蛋白1抑制细胞增殖关系初步探讨
2
作者 万烨东 杨慧欣 +2 位作者 郝书弘 胡春梅 唐艳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22年第8期1215-1217,共3页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多囊肾病(autosomal dominant polycystic kidney disease,ADPKD)是一种以多发囊肿形成为特征的遗传性肾病,主要是由编码多囊蛋白1(polycystin-1,PC1)和多囊蛋白2(polycystin-1,PC2)的PKD1和PKD2基因突变所致,其中,P...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多囊肾病(autosomal dominant polycystic kidney disease,ADPKD)是一种以多发囊肿形成为特征的遗传性肾病,主要是由编码多囊蛋白1(polycystin-1,PC1)和多囊蛋白2(polycystin-1,PC2)的PKD1和PKD2基因突变所致,其中,PKD1基因所致的ADPKD占该病谱系的85%左右。PC1是一种分子量较大的跨膜糖蛋白,包含基质相互作用的胞外大N端和激活G蛋白并与伴侣蛋白相互作用的胞内C端,并通过mTOR、MAPK、cAMP、JAK-STAT、Wnt等多种信号途径调节细胞转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囊蛋白1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多囊肾病 抑制细胞增殖 PP2A ADPKD 伴侣蛋白 G蛋白
下载PDF
佛手苷内酯对磷酸三钙磨损颗粒诱导骨细胞损伤的影响及机制 被引量:2
3
作者 杨子键 黄君瑶 +7 位作者 高烨飞 黄文吉 徐世磊 金晶晶 万烨东 严明 毛红娇 张云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563-569,共7页
目的:研究佛手苷内酯(BP)对磷酸三钙(TCP)磨损颗粒诱导骨细胞损伤的影响,并阐明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将TCP磨损颗粒与小鼠骨细胞MLO-Y4细胞共孵育48 h建立骨细胞体外损伤模型,随机分为正常对照(Control)组、TCP磨损颗粒(TCP,0.1 mg/ml... 目的:研究佛手苷内酯(BP)对磷酸三钙(TCP)磨损颗粒诱导骨细胞损伤的影响,并阐明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将TCP磨损颗粒与小鼠骨细胞MLO-Y4细胞共孵育48 h建立骨细胞体外损伤模型,随机分为正常对照(Control)组、TCP磨损颗粒(TCP,0.1 mg/ml)组、佛手苷内酯(1μmol/L)组、佛手苷内酯(5μmol/L)组和佛手苷内酯(20μmol/L)组。MTT法和Calcein-AM染色检测各组骨细胞活性和形态改变;Hoechst 33342染色和流式细胞术分析各组骨细胞凋亡情况;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各组骨细胞特征蛋白牙本质基质蛋白-1(DMP-1)、骨硬化蛋白(SOST)、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FGF23)的mRNA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骨细胞中内质网应激标志蛋白葡萄糖调节蛋白78(GRP78)、蛋白激酶R样内质网激酶(PERK)、磷酸化PERK(p-PERK)、真核细胞翻译起始因子2α(eIF2α)、磷酸化eIF2α(p-eIF2α)、活性转录因子(ATF4)和C/EBP同源蛋白(CHOP)等的表达及caspase-3的活化变化。结果:与Control组比较,TCP组骨细胞的活性和DMP-1的mRNA水平显著降低(P<0.05),骨细胞凋亡率及SOST、FGF23的mRNA水平显著增加(P<0.05),GRP78、ATF4和CHOP等蛋白质表达、p-PERK/PERK值和p-eIF2α/eIF2α值显著升高;与TCP组比较,佛手苷内酯组骨细胞损伤明显减轻,骨细胞凋亡率显著减少(P<0.05),GRP78、ATF4和CHOP等蛋白质表达、p-PERK/PERK值和p-eIF2α/PERK值也明显下降(P<0.05)。结论:佛手苷内酯可明显抑制TCP磨损颗粒所致的骨细胞损伤,其机制可能与减弱TCP磨损颗粒诱导的内质网应激反应及PERK通路的活化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手苷内酯 磷酸三钙磨损颗粒 骨细胞 凋亡 内质网应激
下载PDF
安宫牛黄丸治疗颅脑损伤后脑血管痉挛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1
4
作者 徐龙彪 黄欢明 +4 位作者 吴天涯 朱家明 陈诗琪 万烨东 王冠华 《中华养生保健》 2022年第15期1-4,共4页
目的研究安宫牛黄丸治疗颅脑损伤患者后脑血管痉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1年6月诸暨市人民医院收治的颅脑损伤术后脑血管痉挛患者72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6例。对照组选用常见的治疗方法并合并基础治疗手... 目的研究安宫牛黄丸治疗颅脑损伤患者后脑血管痉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1年6月诸暨市人民医院收治的颅脑损伤术后脑血管痉挛患者72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6例。对照组选用常见的治疗方法并合并基础治疗手段;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安宫牛黄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14 d后格拉斯评分(GCS)的变化,同时比较两组患者经颅多普勒超声测定的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结果治疗组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在治疗后3、7、14 d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格拉斯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安宫牛黄丸对于脑外伤术后患者具有扩张血管、抑制钙离子内流的作用,从而减轻脑水肿,调节脑血流量,降低大脑中动脉均值流速,减少了创伤性脑血管痉挛的发生,起到促进脑功能恢复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宫牛黄丸 尼莫地平 创伤性脑血管痉挛
下载PDF
互联网+智慧急救在重型颅脑创伤患者开颅术前应用效果的研究 被引量:11
5
作者 王宁 万烨东 +6 位作者 杜国森 潘柏林 吴天涯 韦超 方乃成 赵明 徐龙彪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554-1558,共5页
目的探讨“互联网+智慧急救”模式在重型颅脑创伤患者开颅术前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在本院行开颅手术的重型颅脑创伤患者100例,依据就诊时间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50例:2019年1月至6月对照组实施常规急救模式,在患者入院后启动救治;2... 目的探讨“互联网+智慧急救”模式在重型颅脑创伤患者开颅术前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在本院行开颅手术的重型颅脑创伤患者100例,依据就诊时间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50例:2019年1月至6月对照组实施常规急救模式,在患者入院后启动救治;2019年7月至12月的患者为研究组,实施“互联网+智慧急救”模式,在患者入院前进行院内协同救治并做好急救准备。比较两组患者开颅术前救治时间差异,并随访1年,对患者住院天数、急诊室到手术室开始时间、住院总体费用、预后评分(GOS评分)、满意度、病死率进行评价。结果研究组的平均住院天数、急诊室到手术室开始时间、住院总体费用、病死率相比对照组均有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同时,研究组预后评分(GOS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互联网+智慧急救延伸至重型颅脑创伤患者开颅术前的应用,加强急救信息交流,缩短患者各环节救治时间,减少开颅术前时延。从而建立一套系统、规范、合理、高效的运转模式,为后续治疗创造有利条件,提高重型颅脑创伤患者的救治成功率,改善患者预后,提高患方的急诊服务满意度,具有临床应用可行性和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颅脑创伤 急救模式 院前-院内联系 信息系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