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政策活水来,效率鲜花开:上海电气分拆上市的案例研究
1
作者 万谍 范佳程 杨晓光 《管理科学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88-102,共15页
注册制和分拆上市的改革为资本市场发展提供了新的机会.为考察改革效果,对上海电气分拆电气风电至科创板上市进行案例研究.面对“双碳”目标带来的风电发展良机,上海电气却因多元化经营而很难集中保障高竞争高研发投入的风电业务的资金... 注册制和分拆上市的改革为资本市场发展提供了新的机会.为考察改革效果,对上海电气分拆电气风电至科创板上市进行案例研究.面对“双碳”目标带来的风电发展良机,上海电气却因多元化经营而很难集中保障高竞争高研发投入的风电业务的资金需求,而注册制和分拆细则的实施为其分拆电气风电上市提供了制度条件.研究发现,分拆上市消除了多元化折价,实现了风电业务的高估值,并缓解了其资金约束;分拆上市通过改善管理层激励,加强决策灵活性和业务积极性来增加研发产出和改进经营状况,由此多维度提升了子公司的竞争力,最终使得子公司业绩显著改善,母公司股东财富显著增长;分拆使电气风电具备独立性,在分拆后上海电气的系列风险事件发生时虽股价短暂承压,但经营状况不受影响.本案例证实,注册制与分拆上市带来的制度松绑,使多元化公司能通过分拆上市激活子公司的发展潜力,由此实现了资本市场资源配置效率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拆上市 绩效分析 注册制改革 行业竞争 研发投入
下载PDF
绿色税制改革影响企业ESG表现——基于企业成本视角 被引量:1
2
作者 舒泰一 赵田田 +1 位作者 万谍 李艳 《工业技术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1-70,共10页
提高重污染企业ESG表现是实现我国企业绿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来源。从本质上讲,ESG能有效衡量企业绿色转型的程度,绿色税制改革会降低企业成本,进而促使重污染企业绿色转型。本文基于2015~2022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研究发现,绿色税制改... 提高重污染企业ESG表现是实现我国企业绿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来源。从本质上讲,ESG能有效衡量企业绿色转型的程度,绿色税制改革会降低企业成本,进而促使重污染企业绿色转型。本文基于2015~2022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研究发现,绿色税制改革能够通过降低企业的税收负担、权益资本成本和债权融资成本,进而提升重污染企业的ESG表现。进一步分析表明,绿色税制改革对重污染企业ESG的促进效应在融资约束高的企业、非国有企业和地区法治环境好的企业中更为突出;绿色税制改革能够通过提升企业ESG水平进而提高企业绩效,降低其短债长用与破产风险。这些结果表明,绿色税制改革能够有效降低企业成本,助推重污染企业绿色高质量发展。本文拓展了绿色税制改革政策效应的相关研究,并从企业成本视角为重污染企业绿色转型提供了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税制改革 ESG 高质量发展 税收负担 债务融资成本 权益资本成本
下载PDF
中国股市暴涨暴跌前有迹象吗 被引量:11
3
作者 万谍 王军波 杨晓光 《系统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643-656,共14页
基于深证300价格指数中数据最全的220支股票的分笔交易数据,分析股票暴涨暴跌之前1天的股价和流动性状况,以探讨大幅价格变动与之前交易过程的关系.对暴涨暴跌之前1天的日内分析表明,暴涨暴跌前1天的收益和流动性与未发生暴涨暴跌时显... 基于深证300价格指数中数据最全的220支股票的分笔交易数据,分析股票暴涨暴跌之前1天的股价和流动性状况,以探讨大幅价格变动与之前交易过程的关系.对暴涨暴跌之前1天的日内分析表明,暴涨暴跌前1天的收益和流动性与未发生暴涨暴跌时显著不同,这意味着中国市场存在提前的信息泄露和内幕交易行为.回归结果表明因信息泄漏而发生异常变动的价格和流动性指标与次日股价暴涨暴跌的概率有显著的关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频交易数据 大幅价格变化 信息交易
下载PDF
价格跳跃前大中小单的行为特征和信息含量 被引量:3
4
作者 万谍 杨晓光 《管理科学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37-54,共18页
利用中证800指数成分股3年的分笔交易数据,将股票成交订单分成大单、中单和小单,然后分析跳跃前的交易指令与跳跃的关联性及其对跳跃的预测能力.对跳跃样本和匹配有消息发布的跳跃样本进行事件分析和回归分析,发现跳跃前有明显的、逐渐... 利用中证800指数成分股3年的分笔交易数据,将股票成交订单分成大单、中单和小单,然后分析跳跃前的交易指令与跳跃的关联性及其对跳跃的预测能力.对跳跃样本和匹配有消息发布的跳跃样本进行事件分析和回归分析,发现跳跃前有明显的、逐渐加强的、与跳跃方向相对应的异常交易,而且异常交易指令与跳跃的发生概率、方向、大小和匹配的信息有不同程度的显著关联性;进一步的预测分析也发现,在控制流动性指标后,异常交易指令可以提升模型对跳跃的预测效果.这些结果显示市场在跳跃前存在着信息泄露,且信息泄露随时间扩散.此外,事件分析、回归模型和预测效果均显示:跳跃前中单的信息含量一般高于大单和小单,说明中国股市在极端价格变化前存在隐秘交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价格跳跃 交易指令 知情交易 隐秘交易 跳跃预测
下载PDF
金融市场的异质效应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刘威仪 万谍 《金融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4,共4页
系统研究我国金融市场的异质效应。借助异质市场假说的基本理论,利用异质相关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等计量方法,揭示了市场波动存在显著的日、周、月和季度效应,其中得到的主成分与这些异质效应有较强的对应关系,从而具有更强的解释力。同时... 系统研究我国金融市场的异质效应。借助异质市场假说的基本理论,利用异质相关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等计量方法,揭示了市场波动存在显著的日、周、月和季度效应,其中得到的主成分与这些异质效应有较强的对应关系,从而具有更强的解释力。同时,还发现了低频波动率反映市场异质效应的优势,并具体分析了引致市场异质效应的交易者类型和相关因素。最后,考察了异质性在波动率预测中的作用,实证分析表明利用异质主成分能够显著地改进波动率模型的预测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质市场假说 异质效应 异质主成分 波动率
下载PDF
机事不密:股灾年降息降准前的知情交易 被引量:4
6
作者 叶彦艺 王云 +1 位作者 万谍 杨晓光 《管理科学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54-75,共22页
以2014年底至2015年底8次降息降准事件为自然实验,研究股市震荡中的知情交易和市场反应.研究结果表明,降息降准公布前,开盘价收益率、每笔成交量和知情交易比例显著提高,波动率和成交笔数显著下降;信息不对称程度高以及降息降准直接利... 以2014年底至2015年底8次降息降准事件为自然实验,研究股市震荡中的知情交易和市场反应.研究结果表明,降息降准公布前,开盘价收益率、每笔成交量和知情交易比例显著提高,波动率和成交笔数显著下降;信息不对称程度高以及降息降准直接利好的银行、证券、房地产等行业的股票,其知情交易比例显著提高.进一步检验发现,降息降准公布前,每笔大单的规模和总大单数量显著提高,大单与小单的知情交易比例都显著高于正常日,且小单的知情交易比例在最后交易时段逐渐与大单接近.这些结果意味着股灾年中降息降准货币政策公布前知情交易在市场中是普遍存在的.隐含的信息传播途径是,资金雄厚的知情投资者首先买卖相关股票获得收益,并且知情交易在统计意义下先向其他资金雄厚的投资者扩散,随后是向中小散户扩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情交易 降息 降准 信息不对称
下载PDF
超前消费和逆向选择:基于调查数据的校园贷风险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万谍 钱程 周子心 《浙江万里学院学报》 2018年第4期1-6,共6页
基于在校大学生的问卷调查数据,文章分析了校园贷信用风险的发生和扩张机理。实证表明:学校层次越低且超前消费需求越强烈的学生,越倾向于使用校园贷;校园贷的用户本身就有风险厌恶程度低且自控能力差等逆向选择问题。进一步的数学模型... 基于在校大学生的问卷调查数据,文章分析了校园贷信用风险的发生和扩张机理。实证表明:学校层次越低且超前消费需求越强烈的学生,越倾向于使用校园贷;校园贷的用户本身就有风险厌恶程度低且自控能力差等逆向选择问题。进一步的数学模型证明:用户的逆向选择将导致校园贷公司采取过度扩张策略,从而导致信用事件密集爆发。因此,控制校园贷的风险,应从规范和引导学生的消费习惯、构建长期的个人征信体系两方面着手,同时降低逆向选择和过度消费的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园贷 超前消费 逆向选择 信用风险
下载PDF
AH股溢价能影响股票未来收益率吗? 被引量:2
8
作者 万谍 何奕扬 《计量经济学报》 CSSCI CSCD 2024年第2期507-532,共26页
通过交叉上市资产来分析制度差异与定价机制的关系,对于推进资本市场深化改革、优化资源配置功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基于近20年147支内地、香港地区同时上市股票的月度数据,本文的实证结果发现:在控制主要影响因素后,AH股溢价... 通过交叉上市资产来分析制度差异与定价机制的关系,对于推进资本市场深化改革、优化资源配置功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基于近20年147支内地、香港地区同时上市股票的月度数据,本文的实证结果发现:在控制主要影响因素后,AH股溢价能负向显著影响A股未来收益率,但不能显著影响H股的未来收益率;AH股溢价对A股未来收益率的影响主要集中在套利限制较小的个股中,且AH股溢价越高的股票,下月融券卖出余额越多.这些结果表明,因制度与投资者结构的差异,A股有比H股更大的波动且更易形成定价错误,而AH股溢价的定价能力源于有套利者针对A股中的错误定价进行反向交易.本文首次将AH股溢价作为一个定价因子考虑,并提供了其定价能力的证据和机制解释,拓展了对交叉上市股票定价机理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H股溢价 股票收益 套利限制 定价效率
原文传递
环境不确定性与企业ESG表现 被引量:3
9
作者 柴斌锋 张溶窈 万谍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EI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780-1794,共15页
理解环境不确定性与企业ESG表现的关系,对于优化企业的绿色投资决策,进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现实意义.实证发现,环境不确定性的上升会降低企业的ESG表现.融资约束越小,现金持有越充足,行业竞争越激烈,市场地位越低的公司,在环境不... 理解环境不确定性与企业ESG表现的关系,对于优化企业的绿色投资决策,进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现实意义.实证发现,环境不确定性的上升会降低企业的ESG表现.融资约束越小,现金持有越充足,行业竞争越激烈,市场地位越低的公司,在环境不确定性增加时企业ESG评分的降幅也越大.这些结果表明,环境不确定性会增加企业延迟可持续投资的实物期权价值,从而企业在权衡高风险溢价折现后的长期收益和短期直接投入成本之后会倾向于减少ESG投资;企业的投资机会集越大则实物期权的价值就越大,而企业的生存压力越大则管理层的风险厌恶就越高,最终都会导致企业更多地减少ESG投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不确定性 企业ESG表现 实物期权 投资机会 行业竞争
原文传递
中国股市正反馈交易涨强不对称的定价能力 被引量:11
10
作者 万谍 杨晓光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EI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18,共18页
中国市场存在显著的正反馈交易,且追涨程度远超过杀跌程度.这种现象本文称之为正反馈交易的涨强不对称.本文旨在研究这种涨强不对称是否具有定价能力.本文在Fama-French三因子模型的基础上构建了反转因子、正反馈因子和涨强不对称因子,... 中国市场存在显著的正反馈交易,且追涨程度远超过杀跌程度.这种现象本文称之为正反馈交易的涨强不对称.本文旨在研究这种涨强不对称是否具有定价能力.本文在Fama-French三因子模型的基础上构建了反转因子、正反馈因子和涨强不对称因子,对2010年以前上市的全部A股从1998年1月至2016年10月的数据进行实证检验.本文发现,涨强不对称因子的表现显著区别于正反馈因子和反转因子;尽管单一来看正反馈因子、反转因子和涨强不对称因子都有一定的定价能力,但在多因子模型中正反馈因子和反转因子的定价能力很弱,只有涨强不对称因子有显著的定价效果;且这种定价能力不是因为追涨、杀跌、流动性溢价或投资者情绪造成的.总之,涨强不对称是一个有别于传统因子的新定价因子,且其定价能力可能源于市场补偿非理性投机带来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反馈交易 涨强不对称 反转效应 多因子模型 资产定价
原文传递
跳跃风险的补偿特征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万谍 杨晓光 《管理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4-28,共15页
本文选择沪深300中2008年至2012年之间数据完整的200个股数据,构建日度、周度、月度的跳跃风险指标,研究价格跳跃与未来实际收益间的关系。实证发现,跳跃风险的补偿结构存在明显的时变性:随着样本期变长,动量交易逐渐减少,价格反转越发... 本文选择沪深300中2008年至2012年之间数据完整的200个股数据,构建日度、周度、月度的跳跃风险指标,研究价格跳跃与未来实际收益间的关系。实证发现,跳跃风险的补偿结构存在明显的时变性:随着样本期变长,动量交易逐渐减少,价格反转越发显著。进一步,连续波动越大,跳跃风险也越大;连续波动率在价格波动平稳时与未来实际收益显著正相关,而连续波动较高时,只有跳跃风险显著,且其补偿结构表现稳定:负跳引发杀跌效应,而正跳后价格反转回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内价格跳跃 动量交易 价格反转
原文传递
期权交易量能预测波动率吗——来自上证50ETF期权的证据 被引量:3
12
作者 万谍 田毅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EI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755-771,共17页
本文基于上证50ETF期权日交易量,按在值程度构建虚值,平值和实值期权的交易量占比,测试各类期权交易对上证50ETF已实现波动率的预测能力.结果发现虚值期权能显著提升HAR,HAR-CJ模型的波动率预测效果.进一步研究发现,虚值期权中的信息含... 本文基于上证50ETF期权日交易量,按在值程度构建虚值,平值和实值期权的交易量占比,测试各类期权交易对上证50ETF已实现波动率的预测能力.结果发现虚值期权能显著提升HAR,HAR-CJ模型的波动率预测效果.进一步研究发现,虚值期权中的信息含量主要来自于深度虚值期权,非深度虚值期权对波动率预测效果较弱.相比隐含波动率,深度虚值期权对波动率的样本内拟合和样本外预测效果都更佳.深度虚值期权中,看涨期权的信息含量大于看跌期权,且看涨期权交易量与未来波动率负相关,看跌期权交易量与未来波动率正相关.这些结果表明,信息交易者倾向于使用深度虚值期权交易,而深度虚值看跌和看涨期权与未来波动率的不同关联性恰好与杠杆效应一致.本文的发现可用于改进现有的波动率预测模型,还将有助于完善监管者的风控指标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虚值期权 已实现波动率 HAR模型 波动率预测 中国期权市场
原文传递
启发式提问技巧与工作记忆能力的关系研究
13
作者 万谍 《人才培养与教学改革-浙江工商大学教学改革论文集》 2014年第1期226-231,共6页
本文通过一个简单的概率模型分析学生的工作记忆能力与大学课堂中教师启发式提问的技巧之间的关联和机理,并发现启发式提问最优的频率。教师在课堂中除需充分考虑学生工作记忆能力来设计和提出问题外,还可以适当利用学生工作记忆能力的... 本文通过一个简单的概率模型分析学生的工作记忆能力与大学课堂中教师启发式提问的技巧之间的关联和机理,并发现启发式提问最优的频率。教师在课堂中除需充分考虑学生工作记忆能力来设计和提出问题外,还可以适当利用学生工作记忆能力的差异性来改善启发式提问的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作记忆能力 启发式提问 大学课堂
原文传递
“一带一路”背景下人民币汇率变动的进口价格传递效应研究 被引量:53
14
作者 曹伟 万谍 +1 位作者 钱水土 金朝辉 《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36-150,共15页
针对“一带一路”倡议实施后各省(直辖市)主要贸易伙伴的动态变化,本文构建了省际进口加权有效汇率指数,基于汇率传递非对称性效应理论机制,运用面板数据研究了人民币汇率传递的非对称性效应和省际异质性,并采用双重差分法(DID)考察了... 针对“一带一路”倡议实施后各省(直辖市)主要贸易伙伴的动态变化,本文构建了省际进口加权有效汇率指数,基于汇率传递非对称性效应理论机制,运用面板数据研究了人民币汇率传递的非对称性效应和省际异质性,并采用双重差分法(DID)考察了“一带一路”倡议对进口汇率传递效应的影响。研究发现:(1)各省人民币汇率传递效应存在明显的异质性和非对称性,经济越发达的省份,汇率传递效应越低,人民币升值较贬值对大部分省份进口价格传递效应更大。(2)各省资本密集型产品的进口占比越大,则人民币贬值促使进口价格上升的幅度越大。(3)“一带一路”倡议整体上提升了中国在进口市场中的国际定价权,特别是对于劳动密集型产品的进口,中国的定价权大幅提高。论文的政策含义在于:一是中国进口贸易政策的制定,需要考虑省际汇率传递效应存在的异质性;二是中国需要大力发展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进口贸易,同时应加大技术创新力度以减轻对欧美市场资本密集型产品的进口依赖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汇率传递 进口价格 非对称性 一带一路 双重差分法(DID)
原文传递
人民币汇率变动、企业创新与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 被引量:36
15
作者 曹伟 冯颖姣 +1 位作者 余晨阳 万谍 《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65-82,共18页
提高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TFP)是实现我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来源。从本质上讲,TFP属于资源配置效率,汇率变动会引发资源重新配置,进而影响TFP。本文基于人民币汇率升值影响制造业企业生存状态以及倒逼企业创新的特征事实,首次从“... 提高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TFP)是实现我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来源。从本质上讲,TFP属于资源配置效率,汇率变动会引发资源重新配置,进而影响TFP。本文基于人民币汇率升值影响制造业企业生存状态以及倒逼企业创新的特征事实,首次从“倒逼式研发”视角出发构建理论模型,分析汇率变动对制造业企业TFP的影响机制。理论研究发现,汇率升值通过降低企业进口中间品成本、迫使出口企业研发以及淘汰落后产能等机制提升制造业企业TFP。实证结果表明:(1)总体而言,人民币汇率升值有利于提高我国制造业TFP,并且中间品进口占比越高,出口占比越高或面临竞争压力越大的企业,升值对其TFP的提升作用越强。(2)人民币汇率升值促进企业专利数量的增长,进而有助于提高企业TFP。(3)相比非国有、高技术水平和资本密集型企业,人民币汇率升值对国有、低技术水平和劳动密集型企业TFP的提升效果更为明显。(4)对于中间品进口相对较多或面临竞争更为激烈的企业,2005年“7·21”汇改增强了人民币汇率升值对其TFP的提升作用。本研究从汇率视角为提高我国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进而助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政策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质量发展 人民币汇率 倒逼式研发 企业创新 全要素生产率
原文传递
人民币汇率变动、资源转移与产业结构升级 被引量:8
16
作者 曹伟 金朝辉 +1 位作者 邓贵川 万谍 《财贸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86-102,共17页
本文首先建立汇率变动影响产业结构升级的理论模型,分析汇率变动通过资源转移对产业结构升级产生影响的机制,发现汇率变动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受进口贸易、出口贸易、外商直接投资以及消费转移四个因素的影响。之后考虑到“一带一路”... 本文首先建立汇率变动影响产业结构升级的理论模型,分析汇率变动通过资源转移对产业结构升级产生影响的机制,发现汇率变动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受进口贸易、出口贸易、外商直接投资以及消费转移四个因素的影响。之后考虑到“一带一路”倡议改变了各省份主要贸易伙伴的构成,本文构建了省际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指标,考察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变动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实证研究发现:(1)人民币升值有利于我国产业结构升级,该促进作用随各省份第二产业(贸易品)消费占比上升、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占比上升、资本密集型产品出口占比下降或资本密集型产品进口占比上升而增强;(2)“一带一路”倡议本身有利于我国产业结构升级,但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会抑制人民币升值对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正向作用。由此,本文认为,促进我国产业结构升级,需要制定进一步深化人民币汇率改革、鼓励服务消费以及改善我国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双边贸易结构等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币汇率 资源转移 产业结构升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