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马克思主义理论形态的历史演变及其辩证法基础
1
作者 万资姿 《河北学刊》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2-41,共10页
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始终站在时代最前沿。从理论特质来看,马克思主义并非是一成不变、既成性的,而是与时俱进、生成性的。从理论形态来看,从19世纪到20世纪、再到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历史生成形态大致包括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始终站在时代最前沿。从理论特质来看,马克思主义并非是一成不变、既成性的,而是与时俱进、生成性的。从理论形态来看,从19世纪到20世纪、再到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历史生成形态大致包括马克思主义的“经典形态”“发展形态”和“创新形态”。具体而言,马克思主义的“经典形态”即“原生形态”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共同创立的马克思主义的“欧洲形态”;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形态”即列宁主义是由列宁根据经济文化落后国家的具体实际创立的马克思主义的“俄国形态”;马克思主义的“创新形态”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形态是由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发展的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形态”。从辩证法基础来看,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形态均贯穿着马克思主义哲学这一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如果说马克思主义“经典形态”的基础是历史辩证法、马克思主义“发展形态”的基础是认识辩证法,那么,马克思主义“创新形态”的基础就是战略辩证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理论形态 历史辩证法 认识辩证法 战略辩证法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向度
2
作者 万资姿 徐钰泰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福建行政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4-11,共8页
中国式现代化蕴含深厚的文化逻辑,是萌芽生长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土壤之上的现代化,是以中华文化形成中国特色的现代化,是以人类文明新形态为自己文化旨向的现代化。梳理历史,中国式现代化在实践中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协同发展。新征... 中国式现代化蕴含深厚的文化逻辑,是萌芽生长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土壤之上的现代化,是以中华文化形成中国特色的现代化,是以人类文明新形态为自己文化旨向的现代化。梳理历史,中国式现代化在实践中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协同发展。新征程上,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引领中国式现代化发展、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支撑中国式现代化稳步推进、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提升中国式现代化效能是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文化 共同富裕
下载PDF
从“物质能量型”到“信息符号型”--论人类文化创造模式的符号化转换 被引量:3
3
作者 万资姿 王虎学 《新疆社会科学》 CSSCI 2009年第1期83-86,共4页
与传统的"物质能量型"文化实践不同,人类文化创造方式在信息化、网络化时代呈现出一种符号化存在,即"信息符号型"文化实践。全球信息技术的符号化、虚拟化发展,为人类文化创造方式的创新提供了发展契机,同时,它使... 与传统的"物质能量型"文化实践不同,人类文化创造方式在信息化、网络化时代呈现出一种符号化存在,即"信息符号型"文化实践。全球信息技术的符号化、虚拟化发展,为人类文化创造方式的创新提供了发展契机,同时,它使得人类相对独立、有效、全面地开展"信息符号型"文化实践成为可能。"信息符号型"文化实践凸显了人类文化创造的符号特性,且越来越成为人类文化创造方式的必然选择,它代表着符号之于文化创造的普遍性和有效性的未来人类文化实践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符号 物质能量型 信息符号型 文化创造
下载PDF
符号异化:现代人类文化创造焦虑之潜在根源 被引量:6
4
作者 万资姿 《湖南社会科学》 CSSCI 2008年第2期26-30,共5页
异化引发焦虑,符号异化引发人类文化创造焦虑。21世纪初始,过剩文化符号的挤压所造成的现代文化创造主体之现状迷茫,暴力文化符号的强制对现代个性文化创造能力发挥的限制,消费文化符号的污染所导致的现代文化创造主体的价值迷失以及大... 异化引发焦虑,符号异化引发人类文化创造焦虑。21世纪初始,过剩文化符号的挤压所造成的现代文化创造主体之现状迷茫,暴力文化符号的强制对现代个性文化创造能力发挥的限制,消费文化符号的污染所导致的现代文化创造主体的价值迷失以及大量文化符号犯罪的存在所导致的现代文化创造主体目标选择的焦虑,都说明符号异化是现代人类文化创造之潜在根源。显然,这是一个认识角度的问题,同时也是一个亟待需要解决的时代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化 符号过剩 符号暴力 价值真空 文化焦虑
下载PDF
符号学研究与马克思主义文化符号概念 被引量:5
5
作者 万资姿 《北方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19-122,共4页
现有符号学既取得了一定程度的研究成果,也存在一定的局限;而真正有批判、扬弃意义的借鉴工作正有待于对马克思主义文化符号概念的进一步研究。事实上,在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前提下,符号的诞生过程就是一个人类对工具的否定之否定过程,... 现有符号学既取得了一定程度的研究成果,也存在一定的局限;而真正有批判、扬弃意义的借鉴工作正有待于对马克思主义文化符号概念的进一步研究。事实上,在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前提下,符号的诞生过程就是一个人类对工具的否定之否定过程,符号在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中是作为人类文化及其创造活动的普遍中介存在的。为此,符号学相应地亦是作为人文科学研究的工具性存在;这样一来,把其置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之下进行跨学科研究将是我们所要坚持的研究态度,亦是我们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符号学 文化符号学 工具 中介 文化创造
下载PDF
符号:文化创造之逻辑起点 被引量:1
6
作者 万资姿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14-117,共4页
符号,作为一种最简单、最基本的人类文化创造成果和人类文化创造的基本单位,因其内在地包含了文化及其体系在整个创造过程中的一切矛盾和可能性,并贯穿于文化创造的全过程而成为人类文化及其创造的逻辑起点。以符号为逻辑起点与以对象... 符号,作为一种最简单、最基本的人类文化创造成果和人类文化创造的基本单位,因其内在地包含了文化及其体系在整个创造过程中的一切矛盾和可能性,并贯穿于文化创造的全过程而成为人类文化及其创造的逻辑起点。以符号为逻辑起点与以对象为最初起点的文化创造之间的内在一致性,决定了只有将二者辩证地统一起来,努力发挥以符号为逻辑起点的文化创造的价值,才能有效地完成人类文化创造的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符号 文化创造 工具 逻辑起点
下载PDF
文化创造:一种人类符号能力的实现与被规定 被引量:1
7
作者 万资姿 《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13-117,共5页
文化创造主体的能动性与受动性等特点决定了人类文化创造反映在自身主体性上就是一种主体能动行为的实现与被规定。而且,作为人类符号能力之重要表征的符号化思维及其抽象表达也在某种程度上实现并规定着人类的文化创造。因此,在人类主... 文化创造主体的能动性与受动性等特点决定了人类文化创造反映在自身主体性上就是一种主体能动行为的实现与被规定。而且,作为人类符号能力之重要表征的符号化思维及其抽象表达也在某种程度上实现并规定着人类的文化创造。因此,在人类主体性下,借助于人类符号能力,特别是作为人类符号能力之重要内容的符号化思维及其抽象表达,文化创造体现为一种人类主体性的实现与被规定,同时在本质上也表现为一种人类符号能力的实现与被规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创造 符号能力 主体性 符号化思维
下载PDF
符号与人类的文化创造 被引量:2
8
作者 万资姿 《天府新论》 2007年第4期102-108,共7页
作为人类文化存在与发展之普遍工具性的存在,符号自身的人为性以及人类由此而具有的符号能力的不确定性本身就决定了人类的文化创造在某种程度上将表现为一种人类符号能力的实现与被规定;也正因为有了这种实现与限定,人类才有可能通过... 作为人类文化存在与发展之普遍工具性的存在,符号自身的人为性以及人类由此而具有的符号能力的不确定性本身就决定了人类的文化创造在某种程度上将表现为一种人类符号能力的实现与被规定;也正因为有了这种实现与限定,人类才有可能通过观念活动的符号设计及其创造活动的对象性结果即文化产品反观作为文化创造主体的自身存在;发展至今,这种符号设计下的文化创造越发成熟,从而也为自觉符号设计下的中国新时期文化创造提供了各种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符号 文化创造 不确定性 自由 信息型实践
下载PDF
网络伦理与既有伦理的差异与联系 被引量:2
9
作者 万资姿 刘仁营 《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4期69-72,共4页
网络伦理与既有伦理的冲突是当前伦理界和生活中不争的事实。通过对网络空间条件下网络伦理与现实社会生活空间条件下的既有伦理在范畴和特征上的分析,两者的联系主要表现在:以人作为契合点,两者具有统一性、连续性;以某些基本道德原则... 网络伦理与既有伦理的冲突是当前伦理界和生活中不争的事实。通过对网络空间条件下网络伦理与现实社会生活空间条件下的既有伦理在范畴和特征上的分析,两者的联系主要表现在:以人作为契合点,两者具有统一性、连续性;以某些基本道德原则作为金规,两者具有相通性;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共同目标,两者具有一致性。两者的差异则表现为:网络伦理更为注重"内省"作用下的道德自律;所强调的是平民立场前提下的信息占有和利用平等;所倚重的是网络主体在自我提高基础上对诚信问题的技术解决;所追求的是多元化的信息伦理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伦理 既有伦理 网络社会 虚拟社会 物理社会 诚信
下载PDF
网络伦理与既有伦理的差异与联系 被引量:2
10
作者 万资姿 《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4年第2期14-18,共5页
网络伦理与既有伦理的冲突是当前伦理界和生活中不争的事实。通过对网络空间条件下网络伦理与现实社会生活空间条件下的既有伦理在范畴和特征上的分析 ,两者的联系主要表现在 :以人作为契合点 ,两者具有统一性、连续性 ;以某些基本道德... 网络伦理与既有伦理的冲突是当前伦理界和生活中不争的事实。通过对网络空间条件下网络伦理与现实社会生活空间条件下的既有伦理在范畴和特征上的分析 ,两者的联系主要表现在 :以人作为契合点 ,两者具有统一性、连续性 ;以某些基本道德原则作为金规 ,两者具有相通性 ;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这一共同目标 ,两者具有一致性。两者的差异则表现为 :网络伦理更为注重以“内省”作用下的道德自律 ;所强调的是平民立场前提下的信息占有和利用平等 ;所倚重的是网络主体在自我提高基础上对诚信问题的技术解决 ;所追求的是多元化的信息伦理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伦理 既有伦理 冲突 网络空间
下载PDF
符号之哲学本质探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万资姿 《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6期45-50,共6页
符号,作为一种功能性和工具性的存在,是人类约定俗成的对象指称,是人类表达思想的基本工具,也是以人为主体的创造成果。这样一种存在,也是一种意义性和为我性的存在;它存在并产生于人类历史的一定关系之中。因此,就其哲学本质而言,符号... 符号,作为一种功能性和工具性的存在,是人类约定俗成的对象指称,是人类表达思想的基本工具,也是以人为主体的创造成果。这样一种存在,也是一种意义性和为我性的存在;它存在并产生于人类历史的一定关系之中。因此,就其哲学本质而言,符号就是人类在特定关系中创造出来的用以指称对象、表达思想、进行交往的一种功能性和工具性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符号 哲学本质 工具 所指 能指
下载PDF
符号创造:一种形式层面上的文化生成 被引量:1
12
作者 万资姿 《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3期5-8,共4页
论述作为一种能动性的符号行为,文化在信息化的今天必然要求其在现实性上是一种突显深度符号化的文化创造;而在此创造过程中,符号自身的特殊性、人类自身的为我性以及人类历史性的文化实践活动本身,决定了符号创造在一定程度上是作为一... 论述作为一种能动性的符号行为,文化在信息化的今天必然要求其在现实性上是一种突显深度符号化的文化创造;而在此创造过程中,符号自身的特殊性、人类自身的为我性以及人类历史性的文化实践活动本身,决定了符号创造在一定程度上是作为一种形式层面上的文化创造而存在,其重要性也将随着我们对信息型文化实践活动研究的不断深入而得到更加充分的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符号 文化 信息型实践 工具性 为我性
下载PDF
人的全面发展:从理论研究到指标构建 被引量:1
13
作者 万资姿 《唯实》 2011年第8期64-67,共4页
人的全面发展问题不仅需要定性研究,也需要定量研究。基于理论与现实的双重需要而开展的人的全面发展指标体系研究,本身就标志着人的全面发展研究从定性分析向定量研究、从理论论证向实践操作的重大跃迁和范式转换。事实上,现有国内外... 人的全面发展问题不仅需要定性研究,也需要定量研究。基于理论与现实的双重需要而开展的人的全面发展指标体系研究,本身就标志着人的全面发展研究从定性分析向定量研究、从理论论证向实践操作的重大跃迁和范式转换。事实上,现有国内外相关指标体系研究成果构成了我国人的全面发展指标体系研究的重要参照系,具有程序上的优先性,它对于我们开展当代中国人的全面发展指标体系研究,进一步明晰研究的任务和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具有重要的借鉴和启发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的全面发展 定性研究 定量研究 指标
下载PDF
新时代马克思主义者的特质探析
14
作者 万资姿 苏晓彦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9-42,共4页
探析新时代马克思主义者的特质问题,须臾不能离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特性本身,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马克思主义是人民的理论、马克思主义是实践的理论,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与之相适应,新时代马克思主义者应有的特质就... 探析新时代马克思主义者的特质问题,须臾不能离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特性本身,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马克思主义是人民的理论、马克思主义是实践的理论,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与之相适应,新时代马克思主义者应有的特质就在于:马克思主义科学性的捍卫者、马克思主义人民性的传承者、马克思主义实践性的践行者和马克思主义开放性的开创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马克思主义者 特质
下载PDF
自觉符号设计对于当代人类文化创造之价值分析
15
作者 万资姿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3期305-309,共5页
作为现代文化创造之必然选择,自觉符号设计在具体历史条件下总是表现为人处理同外界客观符号世界关系的特定文化创造活动,它既是一种功能性超越活动,又是一种不断寻求具体、反对抽象的程式化文化创造活动,还是一种兼顾自律性、兼容性与... 作为现代文化创造之必然选择,自觉符号设计在具体历史条件下总是表现为人处理同外界客观符号世界关系的特定文化创造活动,它既是一种功能性超越活动,又是一种不断寻求具体、反对抽象的程式化文化创造活动,还是一种兼顾自律性、兼容性与预验性价值的文化创造活动。它具备自我反省、自我批判、自我超越、自我创造能力,有助于我们按照复杂情况来引导当代人类文化创造,更好地把握自身文化未来与发展趋势。就文化学层面而言,自觉符号设计对于当代人类文化创造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觉符号设计 功能性 程式化 自律性 预验性
下载PDF
网络经济及相关人学问题提出的必要性分析
16
作者 万资姿 《广西社会科学》 2006年第7期36-39,共4页
作为当前迅猛发展的经济形态,网络经济与传统经济具有本质一致性;但作为一种全新的经济运行模式,网络经济具有自身的特殊性。这些特殊性以其经济的形式深刻地显现了理性视野下作为经济主体的人的全部问题,而这些问题在科学技术的价值理... 作为当前迅猛发展的经济形态,网络经济与传统经济具有本质一致性;但作为一种全新的经济运行模式,网络经济具有自身的特殊性。这些特殊性以其经济的形式深刻地显现了理性视野下作为经济主体的人的全部问题,而这些问题在科学技术的价值理性上必然要求我们对网络经济进行必要的人文关注,对其中的技术异质进行科学的人文思考,从而在人学思量中寻找人类自我反思下的主体意识和自我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经济 人学 技术异质性 主体意识
下载PDF
网络:中国经济现代化的强大杠杆
17
作者 万资姿 《北方经济(内蒙)》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45-46,共2页
一、网络的中国政治民主化价值 网络以及网络化趋势的出现和扩展给我国民主政治的发展提供了新动向.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关键词 网络技术 中国 经济现代化 互联网 信息产业 网络经济 企业信息化
下载PDF
能力·机会·选择:和谐论的人的全面发展观
18
作者 万资姿 《武陵学刊》 2011年第5期41-46,共6页
和谐论的人的全面发展观认为,人的全面发展归根到底是"作为目的本身的人类能力的发展",是主体对自身发展机会的平等获得和充分利用,也是一个不断扩大主体自由选择的过程,更应是人的能力、机会、选择与外在客观条件以及与人自... 和谐论的人的全面发展观认为,人的全面发展归根到底是"作为目的本身的人类能力的发展",是主体对自身发展机会的平等获得和充分利用,也是一个不断扩大主体自由选择的过程,更应是人的能力、机会、选择与外在客观条件以及与人自身主观世界的和谐发展。人的全面发展既同人们生活的客观条件密切相关,又体现了人们各种能力、机会、选择的内在需求和价值。人的全面发展正是这些因素共同作用而产生的主体对自身存在和发展状况的一种积极的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的全面发展 和谐发展 能力 机会 选择
下载PDF
自觉文化创造亟待解决的一个现实问题——现代文化符号创造二重性现象探析
19
作者 万资姿 《桂海论丛》 2009年第2期70-74,共5页
自觉文化创造亟待解决的一个现实问题乃是文化符号创造的二重性。技术进步的二重性包含着某种反面,全球信息网络化在使当代符号文化创造获得全新发展界域的同时也带来了悖论,体现为现实文化符号的危机。这些危机具有虚实、真假联袂混合... 自觉文化创造亟待解决的一个现实问题乃是文化符号创造的二重性。技术进步的二重性包含着某种反面,全球信息网络化在使当代符号文化创造获得全新发展界域的同时也带来了悖论,体现为现实文化符号的危机。这些危机具有虚实、真假联袂混合性,其实质就是由主体自身的局限所导致的文化创造之符号工具的异化,且其直接的表现就是主体受制于各种文化符号权力结构的束缚并最终致使人类文化创造陷入困惑与焦虑。要克服此种焦虑,则取决于主体自己的决断与行动——取决于人类自觉的符号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符号 文化创造 二重性 联袂混合性 自觉符号设计
下载PDF
深化人的全面发展研究必须廓清三对关系
20
作者 万资姿 《理论研究》 2011年第3期32-35,共4页
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人的学说的最高价值目标,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中的一项重要课题。学界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研究也已取得丰硕成果。为了进一步推进和深化人的全面发展研究,我们还必须廓清这样三对关系:人的全面发... 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人的学说的最高价值目标,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中的一项重要课题。学界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研究也已取得丰硕成果。为了进一步推进和深化人的全面发展研究,我们还必须廓清这样三对关系:人的全面发展与自由发展的关系、人的全面发展与人的需要的关系、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总之,深化人的全面发展研究,不能仅仅停留在纯粹的理论论证和逻辑推演上,还必须紧密联系人的自由发展目标、人的各种现实需要以及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实际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的全面发展 自由发展 人的需要 社会发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