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学习通的花卉学“混合式+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探索
1
作者 万雪丽 鞠易倩 周春玲 《现代园艺》 2024年第5期188-190,193,共4页
“花卉学”课程是园林和风景园林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超星学习通作为在线课程软件支持教师建课、学生个性化学习,记录教学内容,为混合式教学模式提供了支持。本研究解析基于学习通的“混合式+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内涵,从教学大纲更新、... “花卉学”课程是园林和风景园林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超星学习通作为在线课程软件支持教师建课、学生个性化学习,记录教学内容,为混合式教学模式提供了支持。本研究解析基于学习通的“混合式+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内涵,从教学大纲更新、课程体系重构、教学模式构建、考核方式改革及具体改革实例进行教学改革探索,并从学生参与度、对课程的教学改革反馈、期末卷面成绩等方面探索了教学改革的成效,为推动高校课程教学改革提供了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卉学 学习通 混合式 翻转课堂
下载PDF
基于云班课的“园林树木学”课程教学实践——以青岛农业大学为例
2
作者 姜新强 刘庆超 +2 位作者 万雪丽 卢婉佩 刘庆华 《中国林业教育》 2024年第1期54-59,共6页
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高校课程教学的场景、过程、师生关系等均发生了极大改变。以教师讲授为主的传统课程教学,以教师为中心,教学方法单一且固化,学生参与感不强,多为浅层次学习和被动学习;而且与信息技术的有效融合不够。云班... 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高校课程教学的场景、过程、师生关系等均发生了极大改变。以教师讲授为主的传统课程教学,以教师为中心,教学方法单一且固化,学生参与感不强,多为浅层次学习和被动学习;而且与信息技术的有效融合不够。云班课作为利用手机、电脑等移动智能设备开展互动教学的信息化教学平台,有助于突破传统教学的局限,能够有效地激发和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为此,青岛农业大学国家一流课程“园林树木学”教学团队开展了基于云班课的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的探索,根据课程特点和学生学情分课前、课中和课后3个阶段组织教学,强调学生对知识点的主动学习和深入学习。其中,课前阶段设计了教师创建班课号和上传教学资源、学生自主开展班课学习的环节,课中阶段设计了课堂教学与基于云班课的线上教学相结合的环节,课后阶段设计了依托云班课平台布置课后作业、拓展课后学习的环节。2016—2020年期间,“园林树木学”课程教学团队在分别开展传统教学(2016—2018年)和基于云班课的混合式教学(2019—2020年)的基础上,从学生到课率、教学活动开展情况、学生的课程成绩和对教学的评价等方面对2种教学进行比较分析发现:基于云班课的混合式教学开展的教学活动类型多,使学生能够全身心参与,也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但是也面临着学生难以充分消化吸收线上教学资源、教学活动过于依赖网络资源和班课平台等问题。因此,提出2条应对措施:一是从有效性、针对性和多样性着眼,根据课程教学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为班课平台精选与课程教学体系相适宜的教学资源;二是从讲清基于云班课的课程教学实施过程并及时给予学生指导以及采取头脑风暴法、主题讨论、自由辩论或学生主讲等方式创新课堂教学活动等方面着手,促进课堂教学活动与班课平台教学活动的有效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 课程教学 云班课 园林树木学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
下载PDF
唇腭裂患儿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多维干预体系的构建研究
3
作者 万雪丽 石永乐 +2 位作者 张秀芬 王欢 田莉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3期272-278,共7页
目的 构建并应用唇腭裂患儿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EA)多维干预体系,以降低唇腭裂患儿EA发生率。方法 专家函询法构建唇腭裂患儿EA多维干预体系。便利选取2021年11月—2022年6月入住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麻醉复苏室(PACU)的唇腭裂患儿119例... 目的 构建并应用唇腭裂患儿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EA)多维干预体系,以降低唇腭裂患儿EA发生率。方法 专家函询法构建唇腭裂患儿EA多维干预体系。便利选取2021年11月—2022年6月入住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麻醉复苏室(PACU)的唇腭裂患儿119例,分试验组59例和对照组60例,试验组应用唇腭裂患儿EA多维干预体系干预,对照组常规干预,采用儿童麻醉苏醒期谵妄量表(PAED)及疼痛评估量表(FLACC)评估干预效果。结果 唇腭裂患儿EA多维干预体系包括3项一级指标、6项二级指标、14项三级指标。试验组在PACU内、转出PACU的躁动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生命体征、FLACC疼痛评分及并发症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唇腭裂患儿EA多维干预体系具有科学性,可降低唇腭裂患儿EA的发生率,但对疼痛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尚无确定改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维干预 唇腭裂 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 专家函询
下载PDF
圣女果百合搅拌型羊酸奶工艺技术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王敏 葛武鹏 +4 位作者 曹志勇 叶淑瑶 万雪丽 王雨馨 秦立虎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78-181,共4页
利用鲜羊乳为基料发酵,在传统酸奶发酵剂基础上添加双歧杆菌作为混合发酵剂,添加圣女果、百合混合浆液参与后发酵,通过单因素、正交实验确定搅拌型圣女果百合羊酸奶的优化配方。结果表明:该酸奶最优配方为圣女果和百合的混合浆10%(辅料... 利用鲜羊乳为基料发酵,在传统酸奶发酵剂基础上添加双歧杆菌作为混合发酵剂,添加圣女果、百合混合浆液参与后发酵,通过单因素、正交实验确定搅拌型圣女果百合羊酸奶的优化配方。结果表明:该酸奶最优配方为圣女果和百合的混合浆10%(辅料混合比例为6∶4),蔗糖添加量9%,接种量4%,稳定剂添加量3‰,所得产品富含益生菌,营养丰富,是一种新型羊酸乳制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酸奶 百合 圣女果 配方
下载PDF
高等农业院校《园林植物组织培养》课程体系改革
5
作者 郭绍霞 李伟 万雪丽 《教育教学论坛》 2017年第27期119-120,共2页
为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培养更具适应性的社会人才,各高等农业院校进行《园林植物组织培养》课程体系改革。本文以高校《园林植物组织培养》为例,通过对此课程的分析研究,提出了课程体系改革的具体方案,以为高等农业院校课程体系改革的... 为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培养更具适应性的社会人才,各高等农业院校进行《园林植物组织培养》课程体系改革。本文以高校《园林植物组织培养》为例,通过对此课程的分析研究,提出了课程体系改革的具体方案,以为高等农业院校课程体系改革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一定的考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农业院校 园林植物组织培养 课程体系改革
下载PDF
论商业银行人力资本激励风险管理
6
作者 李武珍 万雪丽 《湖北农村金融研究》 2010年第2期56-57,60,共3页
金融危机后,我国商业银行如何建立科学合理的薪酬激励及配套人力资本激励机制,防范人力资本激励风险,本文拟从人力资本激励机制、激励风险及类型、激励风险管理途径等方面进行探究。
关键词 银行人力资本 人力资本激励 激励风险 风险管理
下载PDF
中国西北四省区强对流天气形势配置及特殊性综合分析 被引量:32
7
作者 许东蓓 许爱华 +4 位作者 肖玮 沙宏娥 万雪丽 车玉川 吉惠敏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973-981,共9页
利用2004—2010年中国西北四省(区)强对流天气过程高空、地面实况资料,以及近15年西北区强对流研究主要成果,按照强对流天气产生的基本动力学原理,根据其主导因素的不同,将西北区强对流天气基本形势配置分为高空冷平流强迫、低层暖平流... 利用2004—2010年中国西北四省(区)强对流天气过程高空、地面实况资料,以及近15年西北区强对流研究主要成果,按照强对流天气产生的基本动力学原理,根据其主导因素的不同,将西北区强对流天气基本形势配置分为高空冷平流强迫、低层暖平流强迫、斜压锋生等3类。分析3类基本配置天气尺度环境场显著特征,以及这些特征在中尺度强对流系统发展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总结各类配置之间的主要差异及其与中国其他区域的差异。结果表明,高空冷平流强迫类,冷平流可从300 h Pa向下延伸至对流层低层,而850 h Pa则多表现为弱的暖平流。与中国中东部相比,对流层中下层温度递减率更大,层结不稳定在午后会有强烈发展,LFC更高。区域性强对流天气与大范围降水后地面增湿或低层暖湿气流北上有关;局地强对流天气与复杂小地形对应地面抬升和水汽分布不均匀有关。低层暖平流强迫类强对流天气,中低层暖平流占主导作用,湿层可从地面向上延伸到500 h Pa附近,LFC高度明显偏低,温度垂直递减率小于冷平流强迫类。斜压锋生类强对流天气的显著特点是中低层冷暖空气强烈交汇,并伴有明显温度锋区和锋生。水汽条件好于冷平流强迫类,垂直风切变明显高于前两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西北区 强对流 形势配置 特殊性 综合分析
下载PDF
中国中东部强对流天气的天气形势分类和基本要素配置特征 被引量:200
8
作者 许爱华 孙继松 +2 位作者 许东蓓 万雪丽 郭艳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00-411,共12页
本文通过对2000年以来中国近百次强对流天气个例的环境场进行分析,并查阅大量文献资料,综合考虑强对流天气形成的热力不稳定、动力抬升和水汽这三个基本条件出发,从强对流的不稳定条件和主要触发条件的角度,提出中国强对流天气5种... 本文通过对2000年以来中国近百次强对流天气个例的环境场进行分析,并查阅大量文献资料,综合考虑强对流天气形成的热力不稳定、动力抬升和水汽这三个基本条件出发,从强对流的不稳定条件和主要触发条件的角度,提出中国强对流天气5种基本类别:冷平流强迫类、暖平流强迫类、斜压锋生类、准正压类、高架对流类,并给出了基本解释。高空冷平流强迫类的典型特征是500hPa以上的中高层强干冷平流加强并移到边界层内暖性的辐合带中。暖平流强迫类的主要特征则是不稳定发展主要源于低层强烈的暖湿平流。斜压锋生类的特征是中低层冷暖空气强烈交汇产生的深厚对流,即斜压锋生造成的强对流往往表现为高空干冷平流和低空暖湿平流都很强烈。准正压类多发生在夏季副热带高压外侧或内部、温度梯度较弱的地区,流场上的动力强迫和和地面局地受热不均起主要作用。高架对流类的特征是700500hPa强的西南急流在边界层内的冷垫上被抬升,不稳定能量是来自700hPa以上。通过从形成机制的差异性进行分类,有助于更好地把握各种强对流过程中不同的天气特征、系统配置、动力热力特征及其短期潜势分析重点,为进一步提高该类天气的预报预警水平提供更多的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对流天气 形势配置 平流 锋生 高架对流
下载PDF
四川中尺度对流复合体特征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康岚 龙柯吉 +2 位作者 黄楚惠 刘炜桦 万雪丽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49-154,共6页
依据2012年5-10月实况观测资料,逐小时自动站资料,雷达资料,闪电资料以及红外云图资料,统计分析了四川MCC特点.四川MCC主要分布在盆地,具有典型的夜发性特征,在发展初期具有闪电频次突增的特点;移动方向与500~700hPa引导气流密切相关;... 依据2012年5-10月实况观测资料,逐小时自动站资料,雷达资料,闪电资料以及红外云图资料,统计分析了四川MCC特点.四川MCC主要分布在盆地,具有典型的夜发性特征,在发展初期具有闪电频次突增的特点;移动方向与500~700hPa引导气流密切相关;不同的MCC,云顶亮温与小时雨强及强降水面积没有必然的联系;同一MCC,云顶亮温达到最冷前后,小时雨强及强降水面积也趋于最大.显著西南气流、低层辐合流场以及地面暖低压有利于MCC的形成;在其形成、发展期间,200hPa在35-45°N范围内有东西向带状高空急流,南压高压脊线多数位于29-30°N,副高脊线普遍位于26°N及以南区域;MCC维持期间,具有辐合层次深厚的特点.MCC形成时段是由一系列对流高度不同,质心高度分布不均、水平尺度差异较大的中-γ、中-β对流单体组成;发展旺盛阶段主要由中-β尺度系统构成,质心低,对流旺盛;消亡阶段则表现为对流高度降低,强度迅速减弱,以层状云降水回波为主要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尺度对流复合体 统计分析 特点
下载PDF
中国西南地区春季降水的时空变化及其异常的环流特征 被引量:13
10
作者 夏阳 万雪丽 +2 位作者 严小冬 吴磊 龙园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10-524,共15页
利用中国气象局国家气象信息中心整编的中国西南地区97站逐日观测资料及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大气研究中心(NCEP/NCAR)再分析资料,对中国西南地区1961—2013年春季降水的时空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并研究了造成西南地区春季降水异常的环... 利用中国气象局国家气象信息中心整编的中国西南地区97站逐日观测资料及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大气研究中心(NCEP/NCAR)再分析资料,对中国西南地区1961—2013年春季降水的时空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并研究了造成西南地区春季降水异常的环流成因。结果表明,中国西南地区春季降水的主模态呈现为全区一致型,该模态具有明显的2.5—3.5a及准5a的活动周期。对流层中低层副热带地区的异常气旋式环流波列形成的异常气流将洋面上空的水汽向中国西南内陆地区输送,暖湿气流与异常活跃的北方冷空气活动相配合,加上西南地区大气低层辐合、高层辐散而产生抽吸作用,使得当地对流层中低层出现较强的沿地形抬升的上升气流,从而有利于西南地区降水的形成,反之亦然。造成环流异常的原因除了与西南地区、热带地区的异常辐合/辐散运动造成的位涡扰动能量有关,亦与中高纬度波扰动能量下欧亚大陆下游地区的频散及辐合有关。此外,冬季1月的青藏高原地面加热场特征可作为预测后期西南地区春季降水异常变化的一个前期信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西南地区 春季降水 环流异常 波作用量通量
下载PDF
黔西南一次低涡切变型暴雨的中尺度分析 被引量:17
11
作者 王芬 谷晓平 +3 位作者 李腹广 万雪丽 陈晓燕 何海燕 《沙漠与绿洲气象》 2015年第5期41-46,共6页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FY-2E TBB资料、自动站降水资料及1°×1°NCEP再分析资料,对发生在黔西南2014年6月9日的暴雨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本次暴雨过程主要是由低涡切变造成的,低涡切变东南移的过程中,黔西南地区低层辐合...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FY-2E TBB资料、自动站降水资料及1°×1°NCEP再分析资料,对发生在黔西南2014年6月9日的暴雨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本次暴雨过程主要是由低涡切变造成的,低涡切变东南移的过程中,黔西南地区低层辐合明显加强,触发了中尺度对流系统的发生发展。暴雨过程强度大,持续时间短,有典型的中尺度特征。两个大暴雨中心是由两个MCS产生的,都是沿低涡前侧的切变线移到暴雨中心上空的,降水主要出现在MCS的中部冷云区及梯度大值区。雷达回波资料显示此次过程是由多个对流单体发展、合并,形成混合性片状回波,回波在东南移的过程中逐渐减弱消散。暴雨发生前及发生时整个黔西南地区中低层有强烈的辐合上升运动,中高层为下沉运动,黔西南低层的θse为高值区且等值线密集,整层湿层深厚,动力强迫上升运动加强了低层能量和水汽的向上输送,促使中尺度对流系统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黔西南 低涡切变 暴雨 中尺度
下载PDF
贵州鸭池河流域雹云移动演变机理及回波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黄浩隽 魏鸣 万雪丽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42-50,共9页
使用Cinrad/CD多普勒雷达资料分析了在流域交汇处的东风湖地区湖面大风的产生原因和降雹的RHI(range-height indicator,距离高度显示器)特征。对鸭池河流域范围内两个雹云回波移动演变个例的分析表明,具有多个小尺度对流中心的雷暴自不... 使用Cinrad/CD多普勒雷达资料分析了在流域交汇处的东风湖地区湖面大风的产生原因和降雹的RHI(range-height indicator,距离高度显示器)特征。对鸭池河流域范围内两个雹云回波移动演变个例的分析表明,具有多个小尺度对流中心的雷暴自不同河段跨河后有不同的发展趋势,具有利己路径的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雹云 地形 机理 雷达回波 小尺度对流中心 利已路径
下载PDF
习水河流域两次局地特大暴雨成因对比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肖蕾 郭晓超 +1 位作者 万雪丽 邹承立 《贵州气象》 2017年第1期45-52,共8页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NCEP/NCAR再分析资料以及雷达、卫星等资料,对2013年6月21日和2014年8月11日遵义市习水河流域两次局地特大暴雨的天气形势场,热力、动力和水汽条件,结合地形特征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6.21暴雨大陆高压控制我...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NCEP/NCAR再分析资料以及雷达、卫星等资料,对2013年6月21日和2014年8月11日遵义市习水河流域两次局地特大暴雨的天气形势场,热力、动力和水汽条件,结合地形特征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6.21暴雨大陆高压控制我国中东部地区,受高压阻挡,低层低涡切变主要影响四川中东部,低涡未整体东移,仅850 h Pa冷式切变影响遵义西北部;8.11暴雨降水区中低层处于槽前正涡度区,高层200 h Pa处于南亚高压脊线附近,垂直方向上存在正向环流圈,受副高稳定维持阻挡,中低层低涡切变及地面辐合线东移缓慢,较长时间停留在强降水区域。2两次过程雷达回波反射率因子均呈带状分布,且回波移动方向与带状回波长轴一致,具有典型的"列车效应",剖面显示均为低质心结构,降水效率高。36.21暴雨能量条件比8.11暴雨好,但水汽条件和动力条件不及8.11暴雨。4受习水河谷地形影响,6.21暴雨和8.11暴雨强降雨落区分别与习水河谷赤水段和习水段走向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大暴雨 低涡 低空急流 列车效应 地形影响
下载PDF
基于KAQP理念的园林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被引量:1
14
作者 万雪丽 郝青 +2 位作者 姜新强 周春玲 刘庆华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1年第14期274-275,279,共3页
美丽中国建设对园林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于当前园林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了我国普通高校园林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现状,剖析了KAQP人才培养模式内涵。确立了基于KAQP理念,从突出特色、优化培养方案,构建适应专业... 美丽中国建设对园林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于当前园林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了我国普通高校园林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现状,剖析了KAQP人才培养模式内涵。确立了基于KAQP理念,从突出特色、优化培养方案,构建适应专业需求的课程体系,改革教学内容与方法,优化师资队伍结构等方面进行园林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园林 人才培养 改革 KAQP
下载PDF
低空急流对贵州夏季暴雨的作用分析 被引量:16
15
作者 万雪丽 杨静 《贵州气象》 2007年第3期16-18,共3页
普查2001—2006年5—8月的贵州暴雨过程,从天气学角度分析了低空急流与贵州夏季暴雨的关系,并分析了低空急流暴雨的动力和热力特征。指出贵州夏季暴雨的产生与低空急流关系密切,在41次暴雨过程中,有40次暴雨过程的产生都伴随有低空急流... 普查2001—2006年5—8月的贵州暴雨过程,从天气学角度分析了低空急流与贵州夏季暴雨的关系,并分析了低空急流暴雨的动力和热力特征。指出贵州夏季暴雨的产生与低空急流关系密切,在41次暴雨过程中,有40次暴雨过程的产生都伴随有低空急流的出现,只有1次暴雨过程的产生没有低空急流伴随,而低空急流的位置决定了暴雨产生的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 夏季 暴雨 低空急流
下载PDF
贵州春季强冰雹天气定量化概念模型研究及试应用分析 被引量:18
16
作者 万雪丽 周明飞 +1 位作者 曾莉萍 杨秀庄 《贵州气象》 2017年第2期1-7,共7页
该文利用贵州近13 a(2000—2012年)春季的气象资料,依据强对流天气发生的动力条件和层结稳定情况,将贵州春季强冰雹事件进行不同类型的分类研究,给出贵州强冰雹天气发生的有利环流形势类型为:西北气流型、高空槽型、锋前降雹型和高架雷... 该文利用贵州近13 a(2000—2012年)春季的气象资料,依据强对流天气发生的动力条件和层结稳定情况,将贵州春季强冰雹事件进行不同类型的分类研究,给出贵州强冰雹天气发生的有利环流形势类型为:西北气流型、高空槽型、锋前降雹型和高架雷暴型。选取有多普勒雷达资料以来的2009—2013年的强冰雹天气事件个例,采用基数据回放方式研究其降雹前3~15 min雷达回波形态、结构和类型特征,并通过这些特征来有效识别冰雹云,发现降雹前冰雹落区附近的雷达回波组合反射率因子的强度普遍在40 d Bz以上,最强回波为50~60 d Bz,冰雹云回波以块状回波为主;在垂直剖面上冰雹云回波基本都有明显的回波悬垂,部分个例存在有界弱回波区,其大于40 d Bz的回波伸展高度多数都在9~10 km。降雹的回波基本上以孤立的对流云回波单体为主,混合降水类型的冰雹回波对流单体夹杂在层状云中。冰雹落区主要发生在组合反射率因子的最强回波中心,或是有界弱回波区或回波悬垂的回波墙下方。将研究结果在2014年3月30日的一次强冰雹过程中进行试用,利用中尺度环境分析技术,对当日环境场及要素配置进行分析,对应以上环流分型的概念模型方法,确定此次过程属于高空槽型,中尺度环境及雷达分析与上述归纳特征十分吻合,利用此方法在当日冰雹潜势预报及临近预警方面都提前做出了较好的预报预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冰雹 中尺度分析 雷达回波
下载PDF
高等农业院校《盆景学》课程体系改革 被引量:1
17
作者 万雪丽 郝青 +1 位作者 周春玲 刘庆华 《教育教学论坛》 2018年第36期115-116,共2页
为适应中国特色新时代的需求,培养更具适应性人才,根据《盆景学》课程的特点进行课程改革。针对课程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笔者将提出课程改革的具体措施,为高等农业院校课程体系改革提供依据,对我国盆景产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关键词 高等农业院校 盆景学 课程现状 课程改革
下载PDF
贵州西南地区一次中-β尺度暴雨天气成因探讨 被引量:5
18
作者 万雪丽 杨静 孙旭东 《贵州气象》 2007年第1期10-12,共3页
该文利用物理量场分析,对2006-06-12夜间发生在贵州西南地区的暴雨天气过程作了分析。指出此次暴雨过程是在大气中层气流扰动的作用下,产生的强烈辐合上升运动。在充足的水汽输送及水汽辐合下,形成直径约200Km的中-β尺度对流云团,从而... 该文利用物理量场分析,对2006-06-12夜间发生在贵州西南地区的暴雨天气过程作了分析。指出此次暴雨过程是在大气中层气流扰动的作用下,产生的强烈辐合上升运动。在充足的水汽输送及水汽辐合下,形成直径约200Km的中-β尺度对流云团,从而造成局地短时强降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Β尺度 暴雨 成因
下载PDF
贵州夏季旱涝与北半球500hPa大气环流特征 被引量:4
19
作者 万雪丽 陈静 《贵州气象》 2004年第C00期22-25,共4页
分析贵州 32个测站 196 1~ 2 0 0 3年降水资料 ,在 0~ 85°N范围内 ,用 36× 16个网格点合成分析冬、春、夏季北半球 5 0 0hPa平均高度场和距平场 ,结果表明 ,涝年夏季前期北半球西风带长波槽脊明显 ,副热带高压势力弱 ,旱年... 分析贵州 32个测站 196 1~ 2 0 0 3年降水资料 ,在 0~ 85°N范围内 ,用 36× 16个网格点合成分析冬、春、夏季北半球 5 0 0hPa平均高度场和距平场 ,结果表明 ,涝年夏季前期北半球西风带长波槽脊明显 ,副热带高压势力弱 ,旱年相反 ;旱涝年夏季前期距平场分布有明显差异 ,旱年前期冬季我国西部地区有负距平存在 ;同期旱年副热带高压势力比涝年强 ;在东亚地区同期旱年距平为 - + -分布 ,涝年为正距平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季旱涝 高度场 距平
下载PDF
2015年一次强对流天气中尺度特征及水汽输送 被引量:3
20
作者 万雪丽 朱文达 +1 位作者 曾莉萍 周明飞 《贵州气象》 2016年第6期13-19,共7页
利用高空、地面实况探测、观测资料以及NCEP再分析资料,针对2015年5月7日夜间贵州出现的大范围强对流天气过程的中尺度特征及产生暴雨的水汽输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这次强对流天气是在有利的大尺度环流背景下生成的多个中尺度对流云团... 利用高空、地面实况探测、观测资料以及NCEP再分析资料,针对2015年5月7日夜间贵州出现的大范围强对流天气过程的中尺度特征及产生暴雨的水汽输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这次强对流天气是在有利的大尺度环流背景下生成的多个中尺度对流云团中产生,地面中尺度辐合区加强了对流的发展,冷空气的侵入增强了对流天气的剧烈程度,来自北部湾和阿拉伯海的水汽输送为暴雨天气的产生提供了所需的水汽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对流 中尺度特征 水汽输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