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8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脊髓损伤患者神经源性膀胱的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核心类目研究
1
作者 喻勇 卫小梅 +3 位作者 丘卫红 陈兆聪 李娜 窦祖林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651-1655,共5页
目的:筛选出脊髓损伤患者神经源性膀胱的国际功能、残疾、健康分类核心类目。方法:通过ISCOS提供的开放脊髓损伤数据库(international SCI data sets)筛选出和神经源性膀胱相关的基础数据库,整理出这些数据库的每个变量。利用WHO-FIC合... 目的:筛选出脊髓损伤患者神经源性膀胱的国际功能、残疾、健康分类核心类目。方法:通过ISCOS提供的开放脊髓损伤数据库(international SCI data sets)筛选出和神经源性膀胱相关的基础数据库,整理出这些数据库的每个变量。利用WHO-FIC合作中心ICF研究组开发的ICF与结局测量工具间联系和匹配的原则,采用专业人员对内容定性联系和匹配的方法,将针对筛选出的变量与ICF综合版测量项目进行联系和匹配。整理匹配的ICF项目生成神经源性膀胱ICF核心要素。结果:通过对比2名研究者筛选相同变量,合并相近的变量,剔除与神经源性膀胱不相关的变量,最终纳入85项。共提取有明确意义的概念60个,可与ICF联系、匹配的概念46个。与ICF联系、匹配后共得出神经源性膀胱ICF核心类目40项,其中身体功能16项、身体结构8项、活动和参与9项、环境因素与个人因素7项。结论:系统回顾研究法初步筛选出脊髓损伤患者神经源性膀胱ICF核心类目,为神经源性膀胱评估、治疗提供了更全面的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源性膀胱 国际功能、残疾、健康分类 核心类目
下载PDF
平衡功能对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活动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24
2
作者 丘卫红 胡昔权 +3 位作者 郑金利 李奎 兰月 陈小妹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4年第31期6872-6873,共2页
目的:探讨平衡功能对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47例偏瘫患者,用Berg平衡量表(Bergbalancescale,BBS)评测平衡功能、用活动分析法(tasksanalysisapproach,TAA)评测肢体功能活动、Barthel指数(Barthelindex,BI... 目的:探讨平衡功能对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47例偏瘫患者,用Berg平衡量表(Bergbalancescale,BBS)评测平衡功能、用活动分析法(tasksanalysisapproach,TAA)评测肢体功能活动、Barthel指数(Barthelindex,BI)评测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对平衡功能与肢体功能活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相关性进行分析。47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25)和对照组(n=22),两组均接受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除接受常规康复训练外还接受有针对性的平衡训练。比较训练前后平衡功能、肢体功能恢复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入院时平衡功能、肢体功能恢复、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分别为BBS27.17±14.47,TAA35.25±15.22,BI52.06±22.41,平衡功能与肢体运动功能呈正相关(r=0.519,P=0.008);平衡功能与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呈正相关(r=0.530,P=0.009)。训练前后比较,两组BBS,TAA,BI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更优于对照组(P<0.01,P<0.05)。结论:偏瘫患者平衡功能与肢体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密切相关。在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中,平衡功能的恢复对患者的肢体功能恢复有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衡功能 偏瘫患者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肢体功能恢复 TAA 观察 对照组 训练 BBS 针对性
下载PDF
脊髓损伤患者康复期生存质量的研究 被引量:16
3
作者 丘卫红 郝元涛 +8 位作者 钟兴 李奎 郑金利 张映霞 谢丽君 黄小燕 伍少玲 李舜 罗苑青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095-1099,共5页
目的:测量脊髓损伤患者住院康复期的生存质量,以及康复治疗对脊髓损伤患者生仔质量的影响,探讨改善脊髓损伤患者生存质量的干预方式。方法:91例符合人选标准的住院康复期的脊髓损伤患者,分为综合康复组和传统康复组:100例符合入选标准... 目的:测量脊髓损伤患者住院康复期的生存质量,以及康复治疗对脊髓损伤患者生仔质量的影响,探讨改善脊髓损伤患者生存质量的干预方式。方法:91例符合人选标准的住院康复期的脊髓损伤患者,分为综合康复组和传统康复组:100例符合入选标准的骨关节疾患非脊髓损伤需要康复治疗的患者作为对照组。结果:脊髓损伤患者26-50岁占57.14%,损伤原因交通事故、高处坠落、重物砸伤占73.63%。比较生仔质量总分及各领域得分,脊髓损伤患者明显低于骨关节疾患非脊髓损伤患者(P<0.05)。治疗前后比较,综合康复组和传统康复组生存质量总分、生理领域得分、环境领域得分均有所提高(P<0.05),但心理领域得分有所下降,社会领域得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治疗前后生存质量总分、生理领域得分综合康复组比传统康复组提高更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BI均有明显提高(P<0.01),综合康复组比传统康复组改善更叫显(P<0.05)。结论:脊髓损伤患者以青壮年为主,康复期脊髓损伤患者的生存质量比骨关节疾患非脊髓损伤人群低。现代康复治疗技术与传统中医相结合的综合康复治疗能更有效地提高康复期脊髓损伤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生存质量 康复
下载PDF
无障碍电脑语言系统U1在失语症患者语言训练中的应用 被引量:19
4
作者 丘卫红 窦祖林 +2 位作者 万桂芳 李俊樱 周俊钧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4年第1期28-29,共2页
目的:探讨电脑辅助语言训练系统(无障碍电脑语言系统U1)在失语症患者语言训练中的效果。方法:脑卒中、脑损伤后失语症患者23例利用无障碍电脑语言系统U1进行语言训练,对患者训练前后的语言能力进行比较。结果:失语症患者经过训练,听说... 目的:探讨电脑辅助语言训练系统(无障碍电脑语言系统U1)在失语症患者语言训练中的效果。方法:脑卒中、脑损伤后失语症患者23例利用无障碍电脑语言系统U1进行语言训练,对患者训练前后的语言能力进行比较。结果:失语症患者经过训练,听说读写能力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听理解(由36.25±21.65升至54.25±26.71)、复述(由42.00±35.58升至63.65±22.27)、读理解(由35.35±31.98升至56.42±34.11),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t=4.9059,3.6407,3.9088,P均<0.01),其余各项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2.4036~2.8651,P<0.05)。23例患者中20例听理解有改善,15例口语表达,18例复述、朗读、阅读有改善,12例描写、听写有改善,21例抄写有改善。结论:电脑辅助语言训练系统(无障碍电脑语言系统U1)在失语症患者康复训练中有一定治疗价值,训练效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障碍电脑语言系统U1 失语症 语言训练 干预措施 治疗
下载PDF
腭裂术后语音障碍特点及其综合性语言治疗 被引量:10
5
作者 丘卫红 郝元涛 +3 位作者 万桂芳 胡昔权 温红梅 窦祖林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4期33-35,共3页
目的:探讨腭裂患者术后语音障碍的临床特点及综合性语言治疗的效果。方法:于2003-06/2005-10选择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康复科门诊就诊的腭裂术后仍存在构音障碍的患者16例为观察对象。根据中国康复研究中心版构音障碍检查法进行构音障... 目的:探讨腭裂患者术后语音障碍的临床特点及综合性语言治疗的效果。方法:于2003-06/2005-10选择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康复科门诊就诊的腭裂术后仍存在构音障碍的患者16例为观察对象。根据中国康复研究中心版构音障碍检查法进行构音障碍检查、根据王国民编“汉语语音清晰度测试字表”进行语音清晰度评价。采用VS9700语音工作站1.0版软件,以/te/,/pai/,/kan/,/si/为检测语音样本,进行语谱图分析,利用冲直条、乱纹的出现率及辅音结构中空白间隙来描述辅音的特征,观察患者语言训练前后辅音出现率,观察语音障碍的临床特点;并针对性地进行综合性语言训练,包括腭咽闭合功能训练、增强节制呼气功能训练、强化正确的构音器官运动训练,治疗开始每周一两次,后期每2周1次,30~60min/次,训练3~6个月。比较训练前后语音学指标。结果:纳入患者16例,均进入结果分析。①腭裂患者术后语音障碍临床特点主要包括:继发于腭咽闭合功能不全所致的结构性发音不清6例(38%),表现为鼻漏气、过重鼻音,韵母、声母均可发生;因不良代偿发音习惯而引起的功能性语音障碍16例(100%),主要表现为腭化构音16例(100%)、侧化构音14例(88%)、鼻咽构音13例(81%)和声母的歪曲16例(100%)、置换16例(100%)或省略14例(88%);言语呼吸障碍4例(25%),表现为最长声时缩短。②治疗前后平均语音清晰度由32.63%提高到79.50%,两者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1)。③测试音节声母频谱特征性指标冲直条、乱纹出现率治疗后较治疗前明显增加(P<0.05)。结论:腭裂修补术后语音障碍主要原因是不良代偿发音习惯而引起的功能性语音障碍;综合性语言治疗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语音状况;计算机频谱分析有助于腭裂术后语音状况评估及训练疗效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腭裂 语音障碍 语言疗法
下载PDF
脊髓损伤患者康复期生存质量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42
6
作者 丘卫红 朱洪翔 +5 位作者 张百祥 陈敏 黄树现 姜丽 郑海清 郝元涛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13-317,共5页
目的:通过对住院康复期的脊髓损伤人群生存质量的影响因素研究,探讨改善脊髓损伤患者生存质量的干预方式。方法:对91例初次发病后1—2个月住院康复期的脊髓损伤者生存质量及其社会人口统计学指标、生理学指标、功能活动等17种可能相关... 目的:通过对住院康复期的脊髓损伤人群生存质量的影响因素研究,探讨改善脊髓损伤患者生存质量的干预方式。方法:对91例初次发病后1—2个月住院康复期的脊髓损伤者生存质量及其社会人口统计学指标、生理学指标、功能活动等17种可能相关因素进行调查、评估,采用逐步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法进行分析,筛选影响患者生存质量的相关因素。结果:影响生存质量总分的多因素分析,进入回归方程的变量共有4个: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家庭摩擦、医疗费来源及性别,复相关系数为0.773。影响生理领域的多因素分析,进入回归方程的变量共有4个:康复治疗方法、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大小便自控能力及并发症,复相关系数为0.703。影响心理领域的多因素分析,进入回归方程的变量共有4个: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家庭摩擦、婚姻状况及性别,复相关系数为0.668。影响社会领域的多因素分析,进入回归方程的变量共有2个:性生活满意与否、婚姻状况,复相关系数为0.462。影响环境领域的多因素分析,进入回归方程的变量共有3个:闲暇活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并发症,复相关系数为0.593。结论:影响脊髓损伤患者康复期生存质量的相关因素涉及社会人口统计学、心理、生理及康复治疗方法等多方面的因素,对这些因素的干预是提高脊髓损伤患者生存质量的重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生存质量:影响因素
下载PDF
综合教学方法应用于临床医学专业留学生康复医学教学初探 被引量:11
7
作者 丘卫红 李奎 +4 位作者 黄焕杰 黄利荣 姜丽 温红梅 窦祖林 《中国康复》 2017年第4期347-349,共3页
目的:观察综合教学方法应用于临床医学专业留学生康复医学教学的效果。方法:在2011级临床医学专业留学生45人的康复医学教学中,把学生划分为10~12人的小组进行教学,分别在4个附属医院康复医学教学基地授课,综合运用兴趣激发教学方法、... 目的:观察综合教学方法应用于临床医学专业留学生康复医学教学的效果。方法:在2011级临床医学专业留学生45人的康复医学教学中,把学生划分为10~12人的小组进行教学,分别在4个附属医院康复医学教学基地授课,综合运用兴趣激发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方法、以临床观察-理论学习-讨论为中心教学法(OTD),结合以问题为基础学习(PBL)教学方法的综合教学方法,同时与传统教学法(62人)进行比较,观察其缺勤率、缺考率及学习成绩。结果:综合教学组学生的缺勤率、缺考率较传统组明显降低(P<0.05),成绩优秀率较传统教学组明显提高(P<0.05)。结论:综合教学方法使临床医学专业留学生对康复医学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留学生 康复医学 综合教学方法
下载PDF
功能性构音障碍临床表现及语言训练疗效分析(英文) 被引量:5
8
作者 丘卫红 窦祖林 +3 位作者 万桂芳 胡昔权 李俊樱 陈小妹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4年第34期7816-7818,共3页
背景:功能性构音障碍是在学龄前儿童和学龄期儿童中最常见的语言障碍,影响了患者日常的交流能力、心理发育、学习,成年患者甚至影响工作及社会交往。因此对功能性构音障碍患者进行语言评价及语言训练具有重大意义。目的:探讨功能性构音... 背景:功能性构音障碍是在学龄前儿童和学龄期儿童中最常见的语言障碍,影响了患者日常的交流能力、心理发育、学习,成年患者甚至影响工作及社会交往。因此对功能性构音障碍患者进行语言评价及语言训练具有重大意义。目的:探讨功能性构音障碍临床特点及康复治疗方法。设计:病例分析。单位: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康复医学科。对象: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康复医学科收治的25例功能性构音障碍患者,其中15例为4~11岁学龄前期、学龄期儿童,10例为17~25岁成年人。方法:对15例功能性构音障碍儿童及10例功能性构音障碍成人进行语言评价及语言训练。主要观察指标:①功能性构音障碍临床特点。②儿童与成年患者语言治疗的治愈率。③观察语言训练的次数。结果:构音检查方面,儿童与成人主要错误方式为歪曲、置换,主要错误音为舌尖前音、舌尖后音、舌根音、舌面音和舌尖音。平均错误音儿童与成人差别无显著性意义(P=0.9100)。训练时,引出每个目标音正确发音平均需时儿童较成人长(P=0.003),而每个目标音较熟练应用所需时间儿童较成人短(P=0.008)。经训练15例儿童患者12例完全纠正,3例部分纠正;10例成人患者9例完全纠正,1例部分纠正后失访。结论:功能性构音障碍临床特点儿童与成人差别不大,均以歪曲、置换的错误方式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构音障碍 临床表现 语言训练 语言障碍 康复
下载PDF
粤语失语症的评价与语言治疗初探 被引量:7
9
作者 丘卫红 窦祖林 万桂芳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5期279-281,共3页
目的:探讨粤语失语症的评价和语言训练特点。方法:根据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失语症检查(CRRCAE)法,编译成适合粤语方言特点的检查表,对10例粤语失语症患者进行评价,并进行语言治疗,对其中4例普通话-粤语双语失语症患者进行粤语与普... 目的:探讨粤语失语症的评价和语言训练特点。方法:根据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失语症检查(CRRCAE)法,编译成适合粤语方言特点的检查表,对10例粤语失语症患者进行评价,并进行语言治疗,对其中4例普通话-粤语双语失语症患者进行粤语与普通话双重刺激训练。结果:诊断运动性失语3例,完全性失语2例,经皮质运动性失语1例,经皮质混合性失语2例,命名性失语1例,底节性失语1例。语言治疗后,患者听理解、复述、口语表达、朗读、阅读、抄写、描写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P<0.05)。结论:根据CRRCAE编译的粤语失语症检查表能对粤语失语症正确评价,确定失语症类型;语言训练效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粤语失语症 评价 语言治疗 康复 CRRCAE
下载PDF
构音障碍的评价及语言治疗 被引量:50
10
作者 丘卫红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4年第28期6155-6157,共3页
构音障碍主要表现为发声困难、发音不准、咬字不清、声响、声调及速率、节律等异常和鼻音过重等,是临床上常见的症状,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日常交流能力。现将构音障碍的定义、分类、表现特点、临床上常见的构音障碍的病因,以及构音障碍的... 构音障碍主要表现为发声困难、发音不准、咬字不清、声响、声调及速率、节律等异常和鼻音过重等,是临床上常见的症状,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日常交流能力。现将构音障碍的定义、分类、表现特点、临床上常见的构音障碍的病因,以及构音障碍的评价和康复训练在国内外的现状和进展作一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音障碍 常见 语言治疗 临床 严重 患者 康复训练 交流能力 日常 困难
下载PDF
偏瘫患者肩痛的多因素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丘卫红 窦祖林 《现代康复》 CSCD 1997年第3期198-199,共2页
本文对71例偏瘫患者发生肩痛送行了回顾性分析,旨在了解中风肩痛的发生率以及肩痛的相关因素,结果显示偏瘫患者中肩痛的发生率达49.3%,多元回归分析表明:肌腱粘连、肌张力异常、肩手综合征与肩痛显著相关(P值分别为0.001,0.00... 本文对71例偏瘫患者发生肩痛送行了回顾性分析,旨在了解中风肩痛的发生率以及肩痛的相关因素,结果显示偏瘫患者中肩痛的发生率达49.3%,多元回归分析表明:肌腱粘连、肌张力异常、肩手综合征与肩痛显著相关(P值分别为0.001,0.001,0.004),为了减轻肩痛的发生率,中风后努力改善异常肌张力,预防肌胜粘连等措施是至关重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瘫 肩痛 多因素分析 肌腱粘连 肌张力异常 肩手综合征
下载PDF
神经发育治疗和伸手练习对痉挛性脑瘫儿童伸手活动的作用的比较 被引量:1
12
作者 丘卫红 《国外医学(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分册)》 1998年第1期16-17,共2页
通过对8名痉挛性脑瘫儿童进行神经发育治疗(NDT)和伸手练习两种训练进行比较,评价NDT和伸手练习对痉挛性脑瘫儿童伸手活动的临床效果。结果显示运动时间、移动距离、运动单位数的改变均有统计学意义,提示NDT和伸手练习两种治疗方法均能... 通过对8名痉挛性脑瘫儿童进行神经发育治疗(NDT)和伸手练习两种训练进行比较,评价NDT和伸手练习对痉挛性脑瘫儿童伸手活动的临床效果。结果显示运动时间、移动距离、运动单位数的改变均有统计学意义,提示NDT和伸手练习两种治疗方法均能改善运动技能,且这种改善可持续保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发育疗法 痉挛性 脑瘫 伸手练习
下载PDF
汉语标准失语症检查法的编制与常模 被引量:165
13
作者 李胜利 肖兰 +18 位作者 田鸿 卫冬洁 秦江天 冯定香 贾革红 陈巍 何怡 张庆苏 李铮 朱丽君 丘卫红 吴卓华 王全兵 朱秀风 雷兵 王娟 朱燕平 王翠萍 陆敏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0年第4期162-164,F003,共4页
汉语失语症检查法是参考日本标准失语症检查法 (SLTA ,StandardLanguageTestofAphasia) ,按照汉语和中国人的文化习惯所编制的。本研究对 151名正常人和非失语症患者进行检测 ,计算出均数和标准差 ,并用方差分析年龄、性别、利手、职业... 汉语失语症检查法是参考日本标准失语症检查法 (SLTA ,StandardLanguageTestofAphasia) ,按照汉语和中国人的文化习惯所编制的。本研究对 151名正常人和非失语症患者进行检测 ,计算出均数和标准差 ,并用方差分析年龄、性别、利手、职业和文化水平对此检查法的影响 ,除了不同文化组间在执行口语指令和描述图有差异外 ,其它项目未发现显著差异。因此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语症 评价 汉语失语症 编制 常模
下载PDF
动态姿态平衡仪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平衡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42
14
作者 黄小静 窦祖林 +2 位作者 丘卫红 付奕 廖迪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029-1034,1038,共7页
目的:探讨使用动态姿态平衡仪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进行平衡功能训练的效果。方法:选取20例符合入选标准的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10)和对照组(n=10)。对照组进行传统的平衡功能训练,30min/d;治疗组根据动态姿态平衡仪评估结果采用... 目的:探讨使用动态姿态平衡仪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进行平衡功能训练的效果。方法:选取20例符合入选标准的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10)和对照组(n=10)。对照组进行传统的平衡功能训练,30min/d;治疗组根据动态姿态平衡仪评估结果采用内置的训练方案进行平衡功能训练,20min/d。两组训练时间均为5d/周,共2周。在治疗前和治疗2周后分别采用动态姿态平衡仪中的感觉整合能力试验(SOT)、Berg平衡量表(BBS)及"起立—行走"计时测试(TUGT)进行定性、定量的评估。结果:两组受试对象的SOT指数、BBS和TUGT得分在治疗前后均有明显差异,但治疗组的改善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中SOT测试的闭眼、平台沿矢状面旋转(ECSS)、平台与视窗沿矢状面旋转(SVSS)程序下,治疗后的平衡指数与运动策略较对照组均有显著的改善(P<0.05)。结论:利用动态姿态平衡仪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进行平衡功能训练比传统训练方法能更有效地改善患者的平衡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姿态平衡仪 平衡训练 脑卒中 视觉反馈
下载PDF
丁咯地尔治疗42例恢复期脑卒中病人 被引量:16
15
作者 胡昔权 窦祖林 +2 位作者 丘卫红 李俊樱 陈小妹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567-570,共4页
目的 :观察丁咯地尔治疗恢复期脑卒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82例住院的恢复期脑卒中病人在接受常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 ,随机分为丁咯地尔组 4 2例 ,给丁咯地尔 15 0~ 2 0 0mg ,对照组4 0例 ,给三七总皂苷 5 2 5~ 70 0mg ,均iv ,gt... 目的 :观察丁咯地尔治疗恢复期脑卒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82例住院的恢复期脑卒中病人在接受常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 ,随机分为丁咯地尔组 4 2例 ,给丁咯地尔 15 0~ 2 0 0mg ,对照组4 0例 ,给三七总皂苷 5 2 5~ 70 0mg ,均iv ,gtt ,qd×15d ,治疗结束后评价临床神经功能缺损 (NFD)程度、Fugl Meyer运动功能 (FMA)、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指数 (BI)得分的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 :丁咯地尔组、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 83% ,6 2 %(P <0 .0 5 )。治疗后NFD ,FMA ,BI评分分别为 (17±s 6 ) ,(6 6± 8) ,(79± 10 )分和 (2 0± 7) ,(46± 9) ,(5 8± 9)分 ,2组间比较 ,P <0 .0 1或P <0 .0 5 ;2组治疗前后NFD ,FMA ,BI评分比较 ,P <0 .0 1。 2组均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丁咯地尔治疗恢复期脑卒中疗效肯定 ,不良反应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意外 恢复期 药物疗法 随机对 照试验 丁咯地尔 三七总皂苷
下载PDF
中文版躯干损伤量表评定脑卒中患者躯干功能的信度及效度研究 被引量:35
16
作者 吴丹丽 解东风 +5 位作者 宋梅思 陈培荣 马晓丹 刘思文 李奎 丘卫红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40-44,共5页
目的:探讨中文版躯干损伤量表(TIS)评定脑卒中患者躯干功能的信度及效度,为该量表的临床应用提供客观依据。方法:病例组和对照组各50例参加了本研究,病例组进行TIS、Fugl-Meyer中的平衡部分(FM-B)和Berg平衡量表(BBS)评定,并在2天内完成... 目的:探讨中文版躯干损伤量表(TIS)评定脑卒中患者躯干功能的信度及效度,为该量表的临床应用提供客观依据。方法:病例组和对照组各50例参加了本研究,病例组进行TIS、Fugl-Meyer中的平衡部分(FM-B)和Berg平衡量表(BBS)评定,并在2天内完成TIS第二次评定;对照组进行1次的TIS和FM-B评定。将两次TIS的结果做相关性分析测试其信度;将TIS结果与FM-B、BBS作相关性分析检验其效度。结果:TIS两次测试结果高度相关,重测信度组内相关系数(ICC)为0.899-0.971,测量者间ICC为0.843-0.973;TIS与FM-B、BBS总分高度相关(r=0.891,r=0.858);病例组和对照组的TIS总分分别为21.7±1.3分和13.5±4.3分,两者间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中文版TIS具有良好的效度、信度和区分度,可用于脑卒中患者躯干功能的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躯干损伤 躯干控制 信度 效度
下载PDF
小组工作模式对吞咽障碍评价与治疗的作用 被引量:31
17
作者 万桂芳 窦祖林 +4 位作者 丘卫红 李俊樱 胡昔权 李奎 郑金利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9期539-541,共3页
目的:探讨小组工作模式对中风后吞咽障碍的评价及康复治疗的影响。方法:用改良的摄食吞咽评价表评价40例有摄食吞咽障碍的患者。根据患者存在的问题,以包括医生、OT治疗师、ST治疗师、护士、护理员(助护、家属)等成员共同参与的小组工... 目的:探讨小组工作模式对中风后吞咽障碍的评价及康复治疗的影响。方法:用改良的摄食吞咽评价表评价40例有摄食吞咽障碍的患者。根据患者存在的问题,以包括医生、OT治疗师、ST治疗师、护士、护理员(助护、家属)等成员共同参与的小组工作模式进行有针对性的间接和直接训练,经训练2周—1个月后再作评价。结果:40例吞咽障碍患者治疗前后有显著性差异(P<0.005)。结论:重视吞咽障碍的早期评价,针对患者存在的问题以小组工作模式进行干预,包括语言障碍、认知障碍的处理,可明显提高患者整体康复效果及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组工作模式 吞咽障碍 康复治疗 中风
下载PDF
说话瓣膜的应用对气管切开并吞咽障碍患者渗漏和误吸的影响 被引量:30
18
作者 万桂芳 窦祖林 +1 位作者 丘卫红 谢纯青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949-951,共3页
目的:通过分析说话瓣膜对气管切开吞咽障碍患者渗漏、误吸的影响,探讨说话瓣膜对吞咽障碍的治疗价值。方法:32例气管切开后长期未能拔除气管套管伴吞咽障碍的患者,在其气管套管口佩戴说话瓣膜,佩戴1周后,采用吞咽造影检查观察未佩戴与... 目的:通过分析说话瓣膜对气管切开吞咽障碍患者渗漏、误吸的影响,探讨说话瓣膜对吞咽障碍的治疗价值。方法:32例气管切开后长期未能拔除气管套管伴吞咽障碍的患者,在其气管套管口佩戴说话瓣膜,佩戴1周后,采用吞咽造影检查观察未佩戴与佩戴说话瓣膜时渗漏、误吸程度的变化,比较其渗漏和误吸的发生率,应用Rosenbek误吸程度分级量表对其进行评价。结果:吞咽造影检查发现32例气管切开患者在未佩戴与佩戴说话瓣膜时误吸的发生率分别为81.25%和56.25%,Rosenbek分级全部为异常级别,未佩戴与佩戴说话瓣膜比较,26例级别有变化,6例级别无变化。结论:气管切开患者佩戴说话瓣膜能显著降低误吸的程度和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说话瓣膜 气管切开 吞咽障碍 渗漏 误吸
下载PDF
脑卒中后平衡功能障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9
19
作者 林夏妃 丘卫红 窦祖林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91-194,共4页
脑卒中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平衡功能障碍是脑卒中患者最常见的功能问题之一,严重影响患者步行能力、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生存质量。保持人体平衡需要感觉输入(包括本体觉、视觉、前庭觉)、中枢整合、
关键词 平衡功能障碍 脑卒中后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脑卒中患者 中老年人 步行能力 生存质量 人体平衡
下载PDF
脑卒中患者姿势控制能力的量化评价 被引量:15
20
作者 付奕 窦祖林 +3 位作者 丘卫红 林夏妃 黄小静 廖迪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947-952,共6页
目的:探讨动态姿势平衡仪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姿势控制能力的量化评价。方法:选取28例符合入选标准的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平衡仪训练组(n=14)和传统训练组(n=14)。平衡仪训练组根据动态姿势平衡仪评估结果采用的训练方案进行个性化的平衡... 目的:探讨动态姿势平衡仪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姿势控制能力的量化评价。方法:选取28例符合入选标准的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平衡仪训练组(n=14)和传统训练组(n=14)。平衡仪训练组根据动态姿势平衡仪评估结果采用的训练方案进行个性化的平衡功能训练;传统训练组进行传统的平衡功能训练。两组训练时间均为20min/次,5d/周,共2周。在治疗前和治疗2周后分别采用动态姿势平衡仪中的感觉组织能力试验(SOT),稳定极限测试(LOS)及徒步走测试进行准确客观的量化评估。结果:平衡仪训练组SOT测试中的EOSS、ECSS、SVSS条件下的平衡指数及LOS测试结果中患者EPE和DCL,治疗前后比较及与传统训练组相应指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徒步走测试中平衡仪训练组的步长与步速治疗前后比较及与传统训练组相应指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传统训练组组内各项参数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动态姿势平衡训练可以明显改善脑卒中患者的姿势控制能力,提高中枢神经系统根据变化的任务重建感觉(特别是前庭系统)和运动系统的能力,同时能明显提高偏瘫患者的步行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平衡训练 姿势控制 感觉运动控制 脑卒中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