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课改地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 被引量:4
1
作者 丛林滋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2年第9期94-95,共2页
面对新课程改革,如何改变以往传统的地理教学模式,精心地设计新颖而有效的教学方法以促使学生能够真正地成为学习的主人,让他们积极主动地探究课本及课外知识,发展自己的地理综合素养能力,已成为当前和今后地理教学的重点和趋势。
关键词 地理素养 素养教育 有效教学 教学平台
下载PDF
中学地理生活化课程资源的有效开发与利用 被引量:2
2
作者 丛林滋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3年第9期95-96,共2页
教会学生利用地理知识和思维能力去处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是每一个地理教师应该面对的首要任务,这也符合地理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的理念。如何落实新课标理念,真正让孩子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呢?重... 教会学生利用地理知识和思维能力去处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是每一个地理教师应该面对的首要任务,这也符合地理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的理念。如何落实新课标理念,真正让孩子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呢?重要的是要以"提供给学生与其生活和周围世界密切相关的地理知识,侧重基础性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增强学生的生存能力"为切入点,从生活中寻找地理课堂素材,发掘身边的地理课程资源,从而做到"活"化地理课堂,解放学生思维,从生活中学习有用的地理知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生活化 地理课程资源 有效开发
下载PDF
浅析新视角下教师发展的主体性要素 被引量:1
3
作者 丛林滋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1年第4期43-44,共2页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特别是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对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出了内在的要求,对教师的教育观念和行为提出了全面而深刻的挑战。它要求教师反思、完善甚至转变许多常规的教学方式以及潜伏在背后的教育观念。教师的专业...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特别是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对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出了内在的要求,对教师的教育观念和行为提出了全面而深刻的挑战。它要求教师反思、完善甚至转变许多常规的教学方式以及潜伏在背后的教育观念。教师的专业发展、尤其是在职教师的专业发展,既需要拥有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更需要有与教育改革和发展精神相适应的教育教学行为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发展 教师专业化 教育科研能力 自主发展意识
下载PDF
高中湘教版地理教材“活动”情境的教学分析
4
作者 丛林滋 《黑龙江教育(中学版)》 2013年第12期30-32,共3页
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高中地理新教材从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出发,在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育过程、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等方面都有了新的内容和新的变化。从新教材湘教版的内容来看,其中一个重要的变化就是在每节课中都设计了“活动... 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高中地理新教材从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出发,在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育过程、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等方面都有了新的内容和新的变化。从新教材湘教版的内容来看,其中一个重要的变化就是在每节课中都设计了“活动”,这些“活动”实质上是教材提供的情境问题,其内容有三大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教材 湘教版 教学分析 情境 高中 以学生发展为本 地理新教材 教育思想
下载PDF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发展性教师评价
5
作者 丛林滋 《工会博览(理论研究)》 2011年第4期178-179,共2页
发展性教师评价不仅关注教师当前的表现,更为重要的是注重教师长期的发展,通过实施教师评价,了解教师现有的工作状态和工作表现,根据教师现有的基础和教师个人发展目标,对教师进行指导或提供进修的条件,从而提高教师履行工作职责... 发展性教师评价不仅关注教师当前的表现,更为重要的是注重教师长期的发展,通过实施教师评价,了解教师现有的工作状态和工作表现,根据教师现有的基础和教师个人发展目标,对教师进行指导或提供进修的条件,从而提高教师履行工作职责的能力,完善教师的专业发展,促进学校的未来发展,实现教师专业发展与学校未来发展的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展性教师评价 教师专业发展 发展性教师评价体系
下载PDF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产教融合培养新型职业农民的对策研究--以黑龙江生物科技职业学院为例 被引量:4
6
作者 李玉平 田培育 +5 位作者 王戈 罗守冬 丛林滋 翟秀梅 蔡长霞 常顺 《黑龙江水产》 2022年第1期49-51,共3页
黑龙江生物科技职业学院作为全国乡村振兴人才培养优质校、全国第二批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示范基地,依托学院教育教学资源,通过建立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机制、创新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方式、拓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对象,开展不同类型培训,大力培养... 黑龙江生物科技职业学院作为全国乡村振兴人才培养优质校、全国第二批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示范基地,依托学院教育教学资源,通过建立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机制、创新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方式、拓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对象,开展不同类型培训,大力培养适应现代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新型职业农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新型职业农民 产教融合 对策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