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例乳腺癌对侧腋窝淋巴结转移诊断并文献复习
1
作者 位莉 丛竹军 +3 位作者 高香亭 严颖 陶林 贾薇 《农垦医学》 2024年第2期189-192,共4页
乳腺癌转移以同侧腋窝淋巴结常见,而以对侧腋窝淋巴结原发性转移较为少见,乳腺癌对侧腋窝淋巴结转移是远处转移还是局部扩散性疾病目前仍存在争议。本文回顾性分析1例乳腺癌术后以对侧腋窝淋巴结转移为首发症状患者的病程及诊疗过程,明... 乳腺癌转移以同侧腋窝淋巴结常见,而以对侧腋窝淋巴结原发性转移较为少见,乳腺癌对侧腋窝淋巴结转移是远处转移还是局部扩散性疾病目前仍存在争议。本文回顾性分析1例乳腺癌术后以对侧腋窝淋巴结转移为首发症状患者的病程及诊疗过程,明确疾病诊断,研究其治疗方案,已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对侧腋窝淋巴结转移 诊断
下载PDF
乳腺癌伴心包转移1例
2
作者 郑士耀 孙畅 +8 位作者 杨铭 苗婷婷 胡浇浇 丛竹军 曹玉文 王良海 梁伟华 杨兰 崔晓宾 《临床医学进展》 2023年第6期10275-10280,共6页
乳腺癌的心脏转移是一种已知但是少见的晚期恶性并发症,我们报道了一例乳腺癌转移产生恶性心包积液的病例,一位65岁的女性在接受左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两年出现胸闷气憋等症状,行心包穿刺置管引流术后将心包积液送病理科行液体蜡块制作... 乳腺癌的心脏转移是一种已知但是少见的晚期恶性并发症,我们报道了一例乳腺癌转移产生恶性心包积液的病例,一位65岁的女性在接受左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两年出现胸闷气憋等症状,行心包穿刺置管引流术后将心包积液送病理科行液体蜡块制作、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等技术,最后确诊为乳腺癌心包转移疾病,患者在恶性心包积液出现3个月后去世。因此,对有乳腺癌病史的心包积液患者,抽取心包积液送病理诊断对其治疗方案的制定和预后分析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转移 恶性心包积液
下载PDF
microRNA-373过表达可促进乳腺癌侵袭转移 被引量:10
3
作者 丛竹军 张海俊 李漪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224-1226,共3页
目的:探讨microRNA-373在乳腺癌组织中表达与侵袭转移的相关性。方法:建立乳腺癌细胞MCF-7裸鼠移植瘤模型,采用qRT-PCR法检测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miRNA-373的表达。分别转染空白试剂、miR-373阴性对照物、miR-373拟似物、miR-373阻遏物至... 目的:探讨microRNA-373在乳腺癌组织中表达与侵袭转移的相关性。方法:建立乳腺癌细胞MCF-7裸鼠移植瘤模型,采用qRT-PCR法检测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miRNA-373的表达。分别转染空白试剂、miR-373阴性对照物、miR-373拟似物、miR-373阻遏物至MCF-7细胞,采用荧光实时定量PCR法检测细胞内miRNA-373含量,采用Transwell小室法检测MCF-7细胞侵袭能力。结果:qRT-PCR检测显示,乳腺癌组织miRNA-373表达显著低于癌旁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qRT-PCR检测显示,转染后BC组和NC组miRNA-373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T组miRNA-373表达显著高于BC组、NC组和RT组(P<0.05),RT组miRNA-373表达显著低于BC组、NC组和MT组(P<0.05)。MT组穿膜细胞数显著低于BC组、NC组和RT组,RT组穿膜细胞数显著高于BC组、NC组和MT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C组和NC组穿膜细胞数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癌MCF-7细胞的侵袭和迁移能力受miR-373调控,增强miRNA-373可降低MCF-7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为乳腺癌治疗的新基因靶点药物的开发提供了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MICRO-RNA 侵袭 表达
下载PDF
深静脉途径尿激酶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4
4
作者 丛竹军 黄桂林 +2 位作者 李志刚 黄永周 李豫江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12年第1期36-37,共2页
目的观察不同给药途径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方法 40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分为两组,A组20例,给予尿激酶50万IU,通过患肢深静脉途径给药;B组20例,给予尿激酶50万IU,通过上肢静脉途径给药。结果 A组有效率为95%,B组有效率为5... 目的观察不同给药途径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方法 40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分为两组,A组20例,给予尿激酶50万IU,通过患肢深静脉途径给药;B组20例,给予尿激酶50万IU,通过上肢静脉途径给药。结果 A组有效率为95%,B组有效率为55%,两组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经患肢深静脉途径给药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可取得良好疗效,方法简单、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静脉血栓形成 尿激酶 溶栓
下载PDF
直肠癌术后局部复发的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丛竹军 黄桂林 +1 位作者 李志刚 李豫江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1年第5期970-971,共2页
目的:对直肠癌术后局部复发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方法:统计分析直肠癌术后局部复发的4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局部复发患者中男26例,女15例;高分化3例,中分化26例,低分化12例;位于黏膜下层4例,侵及肌层23例,浆膜外14例;肿瘤周径小于1/... 目的:对直肠癌术后局部复发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方法:统计分析直肠癌术后局部复发的4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局部复发患者中男26例,女15例;高分化3例,中分化26例,低分化12例;位于黏膜下层4例,侵及肌层23例,浆膜外14例;肿瘤周径小于1/4圈7例,1/4-1/2圈19例,大于1/2圈15例;上段9例,中段17例,下段15例。局部复发与性别、分化程度及肿瘤位置相关(P<0.05),与侵犯程度及肿瘤周径无关P>0.05。结论:直肠癌术后局部复发与患者的性别、分化程度以及肿瘤位置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局部复发 相关因素
下载PDF
普通外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带教心得 被引量:6
6
作者 丛竹军 《兵团教育学院学报》 2016年第5期70-72,78,共4页
住院医师规范培训是医学生毕业后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普通外科是外科学的基础,抓好普通外科培训是整个外科学临床培训的关键。规范化和标准化的医学教育是外科医师成长的保障。普通外科临床教学中要加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严格执行诊疗规... 住院医师规范培训是医学生毕业后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普通外科是外科学的基础,抓好普通外科培训是整个外科学临床培训的关键。规范化和标准化的医学教育是外科医师成长的保障。普通外科临床教学中要加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严格执行诊疗规范,尤其是在起航的时候。在培训过程中,要引导住院医师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增强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独立性和创造性。引导住院医师重视临床基础医疗工作,注重锻炼自己的临床思维方法,注重在医疗实践中思考和知识相结合,注重人文素质的培养。同时,带教老师汲取现代教育思想,结合普通外科专业的发展,针对具体受训者的个性特点进行指导,促进人才的成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教学 普通外科
下载PDF
ING4和CDX2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7
7
作者 刘俊远 黄桂林 +3 位作者 李志刚 丛竹军 孙旭凌 祝磊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31-134,共4页
目的探讨生长抑制因子4(ING4)和尾型同源盒转录因子2(CDX2)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99例结直肠癌组织和30例远端正常组织中ING4、CDX2的表达,结合术后随访资料,分析其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 目的探讨生长抑制因子4(ING4)和尾型同源盒转录因子2(CDX2)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99例结直肠癌组织和30例远端正常组织中ING4、CDX2的表达,结合术后随访资料,分析其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ING4、CDX2在癌组织中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68.8%和72.7%,分别低于远端正常组织的93.3%和96.7%(均P<0.05)。且二者在不同组织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肿瘤分期结直肠癌患者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NG4阴性者5年生存率(35.5%)明显低于ING4阳性者(77.9%),CDX2阴性者5年生存率(48.1%)明显低于CDX2阳性者(70.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直肠癌组织中ING4、CDX2表达呈正相关。结论 ING4和CDX2的表达与结直肠癌发生、发展及患者生存率关系密切,联合检测两者的表达对于结直肠癌的临床诊断及预后判断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免疫组织化学 Kaplan-Meiers评估 生长抑制因子4 尾型同源盒转录因子2
下载PDF
大剂量尿激酶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疗效观察 被引量:12
8
作者 黄永周 黄桂林 +2 位作者 李志刚 马辉 丛竹军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1年第5期349-350,共2页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及给药途径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疗效的影响。方法 60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分为三组,A组20例,给予尿激酶100万IU,通过上肢静脉途径给药;B组20例,给予尿激酶50万IU,通过患肢深静脉途径给药;C组20例,给予尿激酶50万IU...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及给药途径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疗效的影响。方法 60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分为三组,A组20例,给予尿激酶100万IU,通过上肢静脉途径给药;B组20例,给予尿激酶50万IU,通过患肢深静脉途径给药;C组20例,给予尿激酶50万IU,通过上肢静脉途径给药。结果 A组和B组有效率均为95.0%,C组有效率为55.0%,三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A组和B组分别与C组相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大剂量尿激酶溶栓可以取得良好的溶栓效果,但同时也增加了出血的风险,经患肢深静脉给药可取得良好疗效,方法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静脉血栓形成 尿激酶 溶栓
下载PDF
力尔凡联合长春瑞滨卡培他滨治疗晚期乳腺癌39例 被引量:4
9
作者 李志刚 李豫江 +1 位作者 丛竹军 张伟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5期865-867,共3页
目的:观察力尔凡联合长春瑞滨、卡培他滨方案治疗晚期乳腺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39例有可测量病灶的转移性乳腺癌患者,按就诊先后顺序随机分为综合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中心静脉持续滴注长春瑞滨,口服卡培他滨。综合治疗组在对... 目的:观察力尔凡联合长春瑞滨、卡培他滨方案治疗晚期乳腺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39例有可测量病灶的转移性乳腺癌患者,按就诊先后顺序随机分为综合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中心静脉持续滴注长春瑞滨,口服卡培他滨。综合治疗组在对照组用药的基础上加用力尔凡静脉滴注。结果:综合治疗组21例患者中CR2例(9.5%),PR6例(28.6%),MR4例(19.1%),总有效率为58.2%。对照组18例患者中,CR1例(5.6%),PR4例(22.2%),MR3例(16.6%),总有效率为44.4%。综合治疗组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力尔凡联合长春瑞滨、卡培他滨治疗晚期乳腺癌,可以起到增效减毒作用,并且使长春瑞滨、卡培他滨作为二线方案治疗晚期乳腺癌,不良反应可以耐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乳腺癌 力尔凡 长春瑞滨 卡培他滨
下载PDF
栀子苷对乳腺炎动物模型IL-6、TNF-α和IL-1β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6
10
作者 黄永周 李漪 丛竹军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95-99,共5页
目的探讨栀子苷对乳腺炎小鼠乳腺组织及乳腺上皮细胞中IL-6、TNF-α和IL-1β表达的影响。方法将40只分娩后雌性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L组、M组和H组。建模后12 h,L组给予低剂量栀子苷治疗,M组给予中剂量栀子苷治疗,H组给予... 目的探讨栀子苷对乳腺炎小鼠乳腺组织及乳腺上皮细胞中IL-6、TNF-α和IL-1β表达的影响。方法将40只分娩后雌性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L组、M组和H组。建模后12 h,L组给予低剂量栀子苷治疗,M组给予中剂量栀子苷治疗,H组给予高剂量栀子苷治疗,空白对照组和模型组给予等量磷酸缓冲盐溶液。建模后24 h观察干预效果。结果模型组、L组、M组和H组TNF-α、IL-1β、IL-6 mRNA水平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L组、M组和H组TNF-α、IL-1β、IL-6 mRNA水平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M组和H组TNF-α、IL-1β、IL-6 mRNA水平显著低于L组(P<0.05);H组TNF-α、IL-1β、IL-6 mRNA水平显著低于M组和L组(P<0.05)。L组、M组和H组TNF-α、IL-1β、IL-6蛋白水平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M组和H组TNF-α、IL-1β、IL-6蛋白水平显著低于L组(P<0.05);H组TNF-α、IL-1β、IL-6蛋白水平显著低于M组和L组(P<0.05)。结论栀子苷可抑制脂多糖诱导的乳腺炎症损伤,有降低TNF-α、IL-1β和IL-6炎症因子水平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炎 栀子苷 脂多糖 小鼠 白细胞介素-6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介素-1Β
下载PDF
乳腺癌外周血中VEGF-C与癌组织中C-erbB-2蛋白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3
11
作者 李志刚 马辉 +7 位作者 黄桂林 侯吉学 刘永江 张剑权 李豫江 王绪麟 丛竹军 张伟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8年第3期338-341,共4页
为探讨乳腺癌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及癌组织中C-erbB-2蛋白表达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采用ELISA法检测44例乳腺癌患者、44例乳腺增生患者血清VEGF-C含量,分析VEGF-C与临床指标的关系;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乳腺癌组织C-erbB-... 为探讨乳腺癌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及癌组织中C-erbB-2蛋白表达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采用ELISA法检测44例乳腺癌患者、44例乳腺增生患者血清VEGF-C含量,分析VEGF-C与临床指标的关系;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乳腺癌组织C-erbB-2蛋白表达。结果表明:1)血清VEGF-C乳腺癌组为227.95±18.21pg/mL,良性病变组176.97±11.23pg/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乳腺癌患者术前血清VEGF-C含量均值为277.95±18.21pg/mL,术后1个月VEGF-C含量均值为212.45±12.86pg/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VEGF-C含量与原发肿瘤分期相关,与有无同侧腋淋巴结转移无关;4)C-erbB-2蛋白在乳腺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为45.50%,明显高于乳腺良性病变组织(11.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乳腺癌同侧腋淋巴结转移组C-erbB-2蛋白的阳性表达率(70.00%)明显高于非同侧腋淋巴结转移组(37.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血清VEGF-C含量随癌组织中C-erbB-2阳性强度增加而增加,两者呈正相关(r=0.826,P<0.05)。上述结果显示,乳腺癌患者血清中VEGF-C含量可能成为鉴别乳腺良恶性病变的辅助指标之一;C-erbB-2与乳腺癌淋巴结转移有关;在乳腺癌的淋巴转移途径中VEGF-C可能与C-erbB-2存在着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EGF-C 乳腺癌 血清 C-ERBB-2
下载PDF
免疫增强剂对胃癌、大肠癌围手术期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豫江 李志刚 丛竹军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09年第5期626-627,共2页
关键词 消化系统肿瘤/外科学 消化系统肿瘤/药物疗法 佐剂 免疫/治疗应用 T淋巴细胞亚群/代谢
下载PDF
肿瘤学教学中MDT模式的应用探讨 被引量:2
13
作者 黄永周 李漪 +1 位作者 丛竹军 刘永江 《临床检验杂志(电子版)》 2020年第3期185-185,共1页
目的探究多学科综合治疗(MDT)教学模式在肿瘤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我院肿瘤外科实习生中抽取112名分组研究,对照组56例使用常规教学方法,观察组56例实施MDT教学模式,比较两组教学效果。结果理论、实践、病例分析成绩两组相比,观... 目的探究多学科综合治疗(MDT)教学模式在肿瘤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我院肿瘤外科实习生中抽取112名分组研究,对照组56例使用常规教学方法,观察组56例实施MDT教学模式,比较两组教学效果。结果理论、实践、病例分析成绩两组相比,观察组分数更高,差异明显(P<0.05)。结论在肿瘤学教学中使用MDT教学模式,能同步提升实习生理论、实践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学 MDT模式 理论 实践
下载PDF
外科学总论动物实验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2
14
作者 李红 丛竹军 牛建华 《农垦医学》 2012年第6期560-562,共3页
通过分析外科学总论动物实验教学现状,从教师资源、教学内容、教学手段、规范动物实验环节管理、完善评价考核标准和体系5个方面探索动物实验教学改革,以提高临床医学本科生外科临床技能。
关键词 动物实验 教学改革 探索 实践
下载PDF
VEGF-C在乳腺癌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15
作者 侯吉学 黄桂林 +5 位作者 马辉 李志刚 王绪麟 丛竹军 张伟 左刚 《新疆医学》 2008年第3期35-37,共3页
关键词 乳腺癌患者 临床意义 VEGF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外周血 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乳腺癌转移 淋巴结转移
下载PDF
全结肠系膜切除术、传统根治术应用于Ⅲ期结肠癌治疗中的价值对比
16
作者 黄永周 李漪 +2 位作者 丛竹军 刘永江 张伟 《世界复合医学》 2020年第10期83-85,共3页
目的在Ⅲ期结肠癌治疗中分别应用CME以及传统根治术,分析其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2月—2017年12月,在该院进行治疗的98例结肠癌患者。对照组49例,采取传统根治术治疗;观察组49例,采取CME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术中相关指标、术后恢... 目的在Ⅲ期结肠癌治疗中分别应用CME以及传统根治术,分析其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2月—2017年12月,在该院进行治疗的98例结肠癌患者。对照组49例,采取传统根治术治疗;观察组49例,采取CME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术中相关指标、术后恢复指标以及预后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128.62±23.29)mL vs(147.36±21.20)mL],淋巴结清扫数目多于对照组[(33.92±4.36)枚vs(24.45±3.13)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165、12.351,P<0.05)。术后2年,观察组患者无病死,复发率为4.08%;对照组患者病死率为8.16%,复发率为18.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70、5.020,P<0.05)。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近切端及远切端距离、首次通气、排便、开始进食、下床活动以及住院时间等术后恢复指标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Ⅲ期结肠癌治疗中应用CME可降低术中出血量,且淋巴结清扫更加彻底,有利于改善患者远期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癌 传统根治术 全结肠系膜切除术
下载PDF
濒危植物新疆阿魏生长的土壤水分和温度需求 被引量:1
17
作者 魏玉蓉 刘彤 +4 位作者 丛竹军 董合干 田娇娇 刘华锋 刘忠权 《中药材》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989-1994,共6页
目的:研究新疆阿魏(Ferula sinkiangensis K.M.Shen)的土壤温度和水分的依赖特征,为其人工栽培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对比分析2016~2018年的新疆阿魏生长差异明显区域(密集区、稀疏区)植株生长状况,并采用土壤温湿仪对这两个地区进行了3... 目的:研究新疆阿魏(Ferula sinkiangensis K.M.Shen)的土壤温度和水分的依赖特征,为其人工栽培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对比分析2016~2018年的新疆阿魏生长差异明显区域(密集区、稀疏区)植株生长状况,并采用土壤温湿仪对这两个地区进行了3年的连续定位监测。结果:新疆阿魏生育期内最适宜的土壤水分(体积含水量)萌动期为35.42%,营养生长期为33.81%,开花期为37.75%,果实期为29.74%。最适宜的土壤温度萌动期为4.24℃,营养生长期为10.31℃,开花期为14.77℃,果实期为19.98℃。结论:通过对比发现,目前现有保护区新疆阿魏种群仍在退化,主要的原因是水分供应不足,需要在生长期人工补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短命植物 民族药 保育 植株体休眠 种子后熟
下载PDF
肛周脓肿切开引流术后肛瘘发生的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0
18
作者 刘振楠 黄桂林 +1 位作者 侯吉学 丛竹军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18年第20期127-128,共2页
目的调查肛周脓肿切开引流术后肛瘘发生的情况,分析不同的预后因素与肛瘘发生的关系,从而指导临床医生更好的预防术后肛瘘的形成。方法选择2016年10月至2018年5月在石河子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116例通过手术切开引流的肛周脓肿患者,... 目的调查肛周脓肿切开引流术后肛瘘发生的情况,分析不同的预后因素与肛瘘发生的关系,从而指导临床医生更好的预防术后肛瘘的形成。方法选择2016年10月至2018年5月在石河子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116例通过手术切开引流的肛周脓肿患者,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多因素与术后肛瘘发生的关系。结果肛瘘组(n=43),无肛瘘组(n=73)。比较两组年龄、BMI指数、脓肿深浅、肿痛病史、脓肿大小、肠道菌群来源、糖尿病、发热、抗生素使用情况。单因素分析中糖尿病、脓肿深浅、肿痛病史、肠道菌群来源是术后成瘘的影响因素,多因素分析中脓肿深浅、肿痛病史、肠道菌群来源与与肛周脓肿术后形成肛瘘密切相关。结论深部脓肿、有肿痛病史、肠道菌群感染是肛周脓肿术后形成肛瘘的危险因素,应针对不同的病人采取综合治疗,尽可能的减少术后肛瘘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肿 引流术 肛瘘 预后
下载PDF
乳腺癌保乳治疗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7
19
作者 黄桂林 朱丽萍 +9 位作者 李志刚 倪多 王绪麟 侯吉学 刘永江 张剑权 李豫江 马辉 丛竹军 张伟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757-759,共3页
目的探讨早期乳腺癌保乳综合治疗的疗效及可行性。方法将189例Ⅰ、Ⅱa期乳癌患者前瞻性非随机分为两组:(1)保乳组:92例行乳腺区段切除加腋窝淋巴结清扫术;(2)对照组:97例行乳癌改良根治术。两组术后均给予相同方案的放疗、化疗... 目的探讨早期乳腺癌保乳综合治疗的疗效及可行性。方法将189例Ⅰ、Ⅱa期乳癌患者前瞻性非随机分为两组:(1)保乳组:92例行乳腺区段切除加腋窝淋巴结清扫术;(2)对照组:97例行乳癌改良根治术。两组术后均给予相同方案的放疗、化疗和内分泌治疗,术后进行定期随访,并进行美容评估。结果本组178例得到随访,随访率94.2%,中位随访时间为78个月。局部复发:保乳组3例,对照组1例。保乳组3年存活率97.7%,5年存活率94.1%,远处转移率7.9%。对照组3年存活率97.8%,5年存活率90.8%,远处转移率7.9%,两组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两组3、5年生存率差异应用log-rank检验无统计学意义(P〉0.05)。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发现年龄、ER、PR情况不是影响生存的风险因素,TNM分期与生存率有关。85.5%患者对保乳手术的美容效果满意。结论对早期乳癌使用保乳综合治疗可达到传统根治术相当的治疗效果,应作为早期乳癌的首选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综合疗法 治疗结果 保乳治疗
原文传递
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早期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4
20
作者 祝磊 黄桂林 +4 位作者 李志刚 刘永江 丛竹军 陈梦洁 李炳强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13年第5期498-499,共2页
目的评价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早期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临床资料,记录术前及手术后6个月颈部及大脑中动脉血管血流峰值,并比较手术前、后临床症状评分。结果术后... 目的评价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早期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临床资料,记录术前及手术后6个月颈部及大脑中动脉血管血流峰值,并比较手术前、后临床症状评分。结果术后患者颈动脉血流峰值及大脑中动脉收缩期血流峰值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颈动脉狭窄引起的缺血性症状得到明显改善。结论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早期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狭窄 颈动脉内膜剥脱术 脑梗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