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模式MRI指导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降低出血转化的研究 被引量:24
1
作者 林悦涵 楼敏 +3 位作者 朱仁洋 严余清 陈智才 丁美萍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665-671,共7页
目的:对比CT与多模式MRI指导下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治疗后出血转化的差异,明确多模式MRI指导溶栓的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6月-2011年10月期间接受静脉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溶栓治疗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资料,包括性别、... 目的:对比CT与多模式MRI指导下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治疗后出血转化的差异,明确多模式MRI指导溶栓的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6月-2011年10月期间接受静脉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溶栓治疗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资料,包括性别、年龄、既往史、溶栓时间、基线NIHSS、血压、血糖、电解质、凝血谱和心电图,以及溶栓后CT与MRI检查等,按照中国缺血性卒中亚型(CISS)标准予以病因分组。结果:共113例患者接受静脉rtPA治疗,平均年龄:(66±12)岁,男性74例,占65.5%,溶栓前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Scale,NIHSS)评分12.4±6.5,发病至溶栓时间:(259.7±131.7)min;溶栓后24 h复查发现,34例(30.1%)出现溶栓后出血转化,其中9例(8%)为症状性出血。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多模式MRI指导下溶栓后的出血转化风险明显减少(OR=0.599,95%CI:0.373~0.962;P=0.034)。结论:多模式MRI指导溶栓相对于CT筛查,在静脉rtPA溶栓治疗后显示更低的出血转化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脑缺血 药物疗法 脑梗死 药物疗法 血栓溶解疗法 多模式MRI 静脉溶栓 脑梗死 RTPA 出血转化 临床研究
下载PDF
阿托伐他汀钙治疗脑血管动脉粥样硬化疗效观察 被引量:2
2
作者 严余清 戴建武 +1 位作者 胡志兵 蒋柏菊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0年第17期104-105,共2页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钙治疗脑血管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效果及作用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广州市第十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60例脑血管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进行研究,依据治疗方案分组各80例,对照组为对症支持治疗,观察组增加...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钙治疗脑血管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效果及作用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广州市第十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60例脑血管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进行研究,依据治疗方案分组各80例,对照组为对症支持治疗,观察组增加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记录治疗前后血脂、血液流变学改变等指标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7.50%高于对照组的87.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血浆黏度(PV)、血管搏动指数(P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TC、TG、PV、PI等指标明显改善,且与治疗后对照组比较明显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脑血管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采用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可进一步帮助其调节血脂,改善血液流变学,利于缓解病情,改善症状,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治疗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动脉粥样硬化 阿托伐他汀钙 血脂水平 血液流变学
下载PDF
灌注加权成像-弥散加权成像不匹配与缺血性卒中静脉溶栓后早期再灌注的相关性 被引量:23
3
作者 楼敏 严余清 +3 位作者 陈智才 孙建忠 胡海涛 吴继敏 《中华神经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471-477,共7页
目的探讨溶栓治疗前的灌注加权成像(PWI)-弥散加权成像(DWI)不匹配模式对溶栓后组织的再灌注以及溶栓后早期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连续收集的具有溶栓前和溶栓后24h多模式MRI的缺血性卒中溶栓患者的临床和影像资料,将PW... 目的探讨溶栓治疗前的灌注加权成像(PWI)-弥散加权成像(DWI)不匹配模式对溶栓后组织的再灌注以及溶栓后早期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连续收集的具有溶栓前和溶栓后24h多模式MRI的缺血性卒中溶栓患者的临床和影像资料,将PWI—DWI目标不匹配定义为同时满足:@PWI/DWI≥1.2;②PWI和DWI体积差≥10ml;③DWI体积〈70ml;④PWI体积〈140ml。DWI和PWI都〈10ml为小梗死灶;其余为非目标不匹配。将再灌注定义为溶栓后24h内PWI体积较溶栓前下降I〉30%,早期神经功能改善定义为发病后1周NIHSS评分为0—4分或1周时NIHSS评分较基线改善≥6分。结果共有45例患者纳入分析,19例(41%)患者存在目标不匹配,其中有8例溶栓时间超过4.5h。溶栓后24h,目标不匹配组的再灌注率较非目标不匹配组显著增加(16/19和5/12,X^2=6.092,P〈0.05),神经功能改善的比例也显著提高(13/19和2/12,)(2=7.888,P〈0.05),但两组的血管再通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目标不匹配组获得再灌注的OR=6.4,95%CI1.156~35.437,P=0.034,获得早期神经功能改善的OR=21.7,95%CI2.234—210.110,P=0.008。16例获再灌注的目标不匹配患者中13例早期神经功能改善,而未再灌注的目标不匹配患者中无一例获神经功能改善。目标不匹配患者中,4.5h内溶栓和4.5h后溶栓者血管再通、再灌注以及神经功能改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溶栓前存在PWI-DWI不匹配模式的患者较无不匹配者溶栓后再灌注率高,而且早期神经功能改善比例高,可能有利于筛选时间窗外溶栓受益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弥散 脑梗死 卒中 血栓溶解疗法 再灌注
原文传递
穿支动脉区孤立性梗死静脉溶栓治疗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朱仁洋 楼敏 +7 位作者 徐敏 严余清 吴继敏 周炯 包颖颖 胡海涛 宋水江 丁美萍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93-197,共5页
目的 对比穿支动脉区孤立性梗死与其他类型脑梗死经静脉rtPA溶栓治疗后出血转化及神经功能结局的差异,明确穿支动脉区孤立性梗死静脉溶栓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回顾分析了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内科前瞻性收集的2009.06-2011... 目的 对比穿支动脉区孤立性梗死与其他类型脑梗死经静脉rtPA溶栓治疗后出血转化及神经功能结局的差异,明确穿支动脉区孤立性梗死静脉溶栓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回顾分析了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内科前瞻性收集的2009.06-2011.04期间接受静脉rtPA溶栓治疗的缺血性中风患者资料,包括性别、年龄、既往史、溶栓时间、基线NIHSS、血压、血糖、电解质、凝血谱、心电图、头颅MRI、颅内外MRA(或CTA)等,按照中国缺血性中风亚型(CISS)标准1予以病因分组.结果 共75例患者接受静脉rtPA治疗,年龄(67.4±12.7)岁,女性25例,占33.3%;溶栓前NIHSS(12.3±6.4)分;发病至溶栓时间:(239.6±97.5)min; 72例(96%)在24 h接受多模式MRI复查.共24例(32%)示溶栓后出血转化,4例(5.3%)为症状性出血.22例(29.3%)患者为穿支动脉区域孤立性梗死,仅1例(1.3%)发生出血转化.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穿支动脉区孤立性梗死明显降低溶栓后的出血转化风险(OR=0.075,95%CI:0.008~0.663; P=0.020).并发现,82%的穿支动脉区孤立性梗死患者的1月mRS评分≤2,其神经功能结局较其梗死好(P<0.01).结论 穿支动脉区域孤立梗死患者相对于其他类型脑梗死患者在经静脉rtPA溶栓治疗后,显示出更低的出血转化率和较好的神经功能结局,故对 此类患者的静脉溶栓治疗可更积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溶栓 脑梗死 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出血转化 穿支动脉 神经功能 中国缺血性中风亚型
原文传递
内皮微颗粒与亚急性1,2-二氯乙烷中毒性脑病相关性
5
作者 胡函文 刘泰伶 +4 位作者 严余清 谭敏 朱峰 戴建武 胡志兵 《中国职业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60-462,共3页
目的探讨内皮微颗粒(EMPs)与亚急性1,2二氯乙烷(1,2-DCE)中毒性脑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方法,选择24例亚急性1,2-DCE中毒性脑病患者为病例组,以24名健康人群为对照组。采集2组人群空腹周围静脉血分离血浆,以流式细胞术检... 目的探讨内皮微颗粒(EMPs)与亚急性1,2二氯乙烷(1,2-DCE)中毒性脑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方法,选择24例亚急性1,2-DCE中毒性脑病患者为病例组,以24名健康人群为对照组。采集2组人群空腹周围静脉血分离血浆,以流式细胞术检测血浆中EMPs水平。结果对照组人群血浆中EMPs水平为(692.0±174.4)×10^3个/L,病例组及其轻、中、重度亚组患者血浆中EMPs水平分别为(839.8±155.8)×10^3、(691.6±101.9)×10^3、(900.6±46.6)×10^3、(1026.8±69.8)×10^3个/L。病例组患者血浆中EMPs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中、重度亚组患者EMPs水平分别高于对照组和轻度亚组(P<0.01)。结论亚急性1,2-DCE中毒性脑病患者存在内皮损伤,且内皮损伤与中毒严重程度具有一定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微颗粒 1 2-二氯乙烷 中毒性脑病 相关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