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响应面优化超声波辅助提取油茶花中总酚工艺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严和琴 于靖 +4 位作者 郑蔚 代佳妮 吴友根 姚广龙 胡新文 《中国食品添加剂》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52-59,共8页
本研究以海南油茶花为原料,运用超声波辅助,响应面法优化提取海南油茶花中总酚,从而获得海南油茶花总酚提取的最佳条件。通过选取以料液比、提取剂乙醇体积分数、超声温度、超声时间为参数自变量,采用Box-Behnken中心组合法,以海南油茶... 本研究以海南油茶花为原料,运用超声波辅助,响应面法优化提取海南油茶花中总酚,从而获得海南油茶花总酚提取的最佳条件。通过选取以料液比、提取剂乙醇体积分数、超声温度、超声时间为参数自变量,采用Box-Behnken中心组合法,以海南油茶花总酚为响应值,探究4种参数自变量对海南油茶花中总酚提取得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超声波辅助获取油茶花总酚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600(g/mL),乙醇溶剂体积分数30%,超声温度60℃,超声时间20min,在此最优条件下验证试验油茶花的总酚平均提取得率为(13.03±1.34)%。优化海南油茶花总酚超声波辅助提取的工艺条件,对应用于工业生产及油茶花的综合开发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南油茶花 响应面法 超声波辅助 总酚
下载PDF
槟榔不同发育时期的代谢产物分析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严和琴 于靖 +3 位作者 郑蔚 李杨 刘立云 李志刚 《中国食品添加剂》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72-79,共8页
本研究以槟榔花及不同发育阶段的果实为材料,运用GC-MS技术检测了槟榔的主要代谢产物,共检测到46种已知物质,其中包含14种含氮化合物,13种有机酸和14种糖醇类物质和其他5种已知代谢物。同时测定了其主要活性成分及抗氧化活性,利用Topsi... 本研究以槟榔花及不同发育阶段的果实为材料,运用GC-MS技术检测了槟榔的主要代谢产物,共检测到46种已知物质,其中包含14种含氮化合物,13种有机酸和14种糖醇类物质和其他5种已知代谢物。同时测定了其主要活性成分及抗氧化活性,利用Topsis法对不同发育时期的槟榔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总体上种子中含氮化合物含量随着发育呈上升趋势,果皮中呈下降趋势,雄花大于雌花;种子中有机酸含量呈下降趋势,糖醇类物质在S140大量积累。槟榔的不同部位在不同发育时期的抗氧化能力各异,种子中S110最强,果皮P80最强;雄花略强于雌花。该研究对理解槟榔的生长发育历程和药用槟榔适宜采收期的确定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有益于槟榔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产业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槟榔 代谢产物 活性成分 抗氧化活性
下载PDF
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公共文化服务功能研究——以青少年宫为例 被引量:2
3
作者 严和琴 《艺术科技》 2015年第4期182-182,共1页
现代青少年活动包括学校活动和校外活动两种形式,两者取长补短,相辅相成,共同为青少年活动提供场所和资源,实现青少年健康、文明、科学成长的目的。其中校外活动又包括非专业性质的社会活动和专业性质的青少年宫活动两种形式。青少年宫... 现代青少年活动包括学校活动和校外活动两种形式,两者取长补短,相辅相成,共同为青少年活动提供场所和资源,实现青少年健康、文明、科学成长的目的。其中校外活动又包括非专业性质的社会活动和专业性质的青少年宫活动两种形式。青少年宫作为青少年校外活动的专业化重要场所,其功能是通过对学员提供服务性的、与学校教育规划相关联的教育服务活动来实现的。这种活动的社会属性属于服务性质,但是其过程和实现的结果却是教育性质的,我们称之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宫 校外活动 专业性质 文化知识 教育规划 教育性质 校外教育 特色人才 次要地位 社会发展现状
下载PDF
新形势下如何更好开展基层群众文化活动 被引量:3
4
作者 严和琴 《戏剧之家》 2018年第35期245-245,共1页
社会在不断进步,老百姓的生活也越过越好,物质生活得到了满足以后,人们开始追求精神生活。为了能够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各基层文化馆应组织群众积极开展文化活动,并借鉴其他地区的经验,在满足精神文化追求的过程中发展当地文化,从... 社会在不断进步,老百姓的生活也越过越好,物质生活得到了满足以后,人们开始追求精神生活。为了能够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各基层文化馆应组织群众积极开展文化活动,并借鉴其他地区的经验,在满足精神文化追求的过程中发展当地文化,从而推动群众文化事业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形势 基层群众 文化活动
下载PDF
茶皂素处理对黄皮果实贮藏品质及生理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郑蔚 代佳妮 +5 位作者 严和琴 于靖 吴友根 王健 赖杭桂 曾教科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99-103,共5页
以“大鸡心”黄皮果实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浓度茶皂素处理对黄皮贮藏品质及生理活性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浓度茶皂素处理能显著抑制黄皮果实贮藏后期褐变,保持果实较高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及相对适宜的酸度,有效抑制果实多酚氧化酶、过... 以“大鸡心”黄皮果实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浓度茶皂素处理对黄皮贮藏品质及生理活性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浓度茶皂素处理能显著抑制黄皮果实贮藏后期褐变,保持果实较高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及相对适宜的酸度,有效抑制果实多酚氧化酶、过氧化物酶活性的上升,并提升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其中,贮藏12 d时,低浓度茶皂素处理的果实多酚氧化酶活性为(0.39±0.03)U·g^(-1)·min^(-1),低于对照(空白)和高浓度茶皂素处理;贮藏6 d时,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为(5.07±0.08)U·g^(-1)·min^(-1),显著高于对照(空白)和高浓度茶皂素处理。而高浓度茶皂素处理可抑制果实保护酶——过氧化氢酶的下降与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的积累。说明适宜浓度茶皂素处理有利于减缓黄皮果实褐变并维持贮藏品质,提高其商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粕 茶皂素 黄皮 可溶性固形物 酶活性
下载PDF
槟榔果实不同发育时期的转录组分析及差异基因的筛选 被引量:1
6
作者 严和琴 于靖 +3 位作者 郑蔚 李杨 刘立云 李志刚 《分子植物育种》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4期4595-4605,共11页
为了探知槟榔(Areca catechu L.)果实发育过程及挖掘其主要次生代谢产物生物合成途径相关的关键酶基因,本研究以3个不同时期的槟榔果皮和种子为研究材料,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测序,组装共获得78320条unigenes,其中35399条unigenes在NR、Sw... 为了探知槟榔(Areca catechu L.)果实发育过程及挖掘其主要次生代谢产物生物合成途径相关的关键酶基因,本研究以3个不同时期的槟榔果皮和种子为研究材料,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测序,组装共获得78320条unigenes,其中35399条unigenes在NR、Swiss-Prot、KOG、KEGG四大数据库得到注释。在错误发现率FDR<0.05、差异倍数FC(Fold Change)≥2的条件下,G140和S140的差异表达基因共有21065个,其中上调的有11811个,下调的有9254个;G110和S140次之,共有20613个unigenes,其中上调的有8314个,下调的有12299。KEGG分析中共有570个DEGs被注释到次生代谢标准生物合成通路。其中,有149个DEGs被注释到苯丙烷生物合成途径,分别有37个DEGs被注释到莨菪烷类、哌啶和哌啶生物碱生物合成和异喹啉生物碱生物合成途径。RT-qPCR结果表明转录组数据真实可靠。本研究初步筛选了与槟榔主要次生代谢物生物合成相关的关键酶基因,为槟榔基因功能鉴定、次生代谢途径解析及调控机制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槟榔 果实发育时期 转录组 差异表达基因
原文传递
不同种质油茶的比较转录组分析
7
作者 李杨 严和琴 +2 位作者 于靖 郑蔚 吴友根 《分子植物育种》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3523-3533,共11页
本研究采用高通量Illumina转录组测序技术对‘万海4号’(WH4)、‘博白大果’(BBDG)、‘长林40’(CL40)、‘岑软’(CR)和‘红花油茶’(HH)五个不同种质的油茶进行转录组测序并进行差异比较分析。结果表明,WH4、BBDG、CL40、CR以及HH通过... 本研究采用高通量Illumina转录组测序技术对‘万海4号’(WH4)、‘博白大果’(BBDG)、‘长林40’(CL40)、‘岑软’(CR)和‘红花油茶’(HH)五个不同种质的油茶进行转录组测序并进行差异比较分析。结果表明,WH4、BBDG、CL40、CR以及HH通过组装分别获得了71 852、111 693、75 436、15 899和96 205个Unigenes,将所有Unigenes与公共数据库(Nr, Swiss-Prot, KOG, KEGG)进行相似性比对并注释,五种油茶注释基因所占百分比依次为65.51%、46.41%、60.57%、91.94%、54.98%;KEGG富集分析表明WH4、BBDG、CL40和HH中基因丰度最高的都是核糖体途径,而CR中基因丰度最高的是碳代谢途径;GO富集分析显示,WH4、BBDG、CL40、CR和HH基因分布结果一致。结合KEGG、GO和KOG富集分析,绘制出了油茶三萜皂苷生物合成途径通路图,筛选出该途径中的关键酶及相关基因,并对其进行了差异分析。该研究结果完善了油茶三萜皂苷生物合成途径相关基因的表达特征,可为油茶三萜皂苷的生物合成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Camellia oleifera) 比较转录组 三萜皂苷
原文传递
基于SRAP分子标记的海南油茶品种遗传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4
8
作者 严和琴 郑蔚 +3 位作者 代佳妮 严武平 于靖 吴友根 《分子植物育种》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901-1908,共8页
为了解海南油茶(Camellia oleifera)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本研究采用SRAP技术分析了25份油茶材料的亲缘关系和遗传多样性。结果表明,筛选的16对多态性较高的引物组合,共扩增得到500条清晰稳定的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465个,多态性条带百... 为了解海南油茶(Camellia oleifera)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本研究采用SRAP技术分析了25份油茶材料的亲缘关系和遗传多样性。结果表明,筛选的16对多态性较高的引物组合,共扩增得到500条清晰稳定的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465个,多态性条带百分比(PPB)为93.00%,Nei’s遗传一致度范围为0.510 0~0.868 0,遗传距离范围为0.141 6~0.673 3。遗传多样性参数等位基因数(N_(a))、有效等位基因数(N_(e))、基因多样性指数(H)、Shannon信息指数(I)和总遗传多样性(H_(t))分别为1.930 0、1.546 8、0.319 5、0.479 0和0.319 5,表明25份油茶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丰富。聚类结果将25份油茶材料分为三大类,未严格按照地理区域划分,说明其遗传背景复杂,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目前海南油茶资源的混乱现状。SRAP标记可以反映油茶种质资源间的遗传关系,本研究结果对油茶引种、育种、种质资源保存以及新品种开发等方面具有指导作用,可为海南油茶资源分类鉴定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Camellia oleifera) SRAP 遗传多样性 聚类分析
原文传递
越南油茶环阿屯醇合酶基因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9
作者 郑蔚 代佳妮 +3 位作者 严和琴 于靖 王勇 吴友根 《分子植物育种》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2188-2195,共8页
为研究越南油茶(Camellia vietnamensis T.C.Huang ex Hu)中环阿屯醇合酶(cycloartenol synthase,CAS)基因的分子作用机制,本研究采用同源克隆的方法克隆得到环阿屯醇合酶基因全长并命名为CvCAS,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及表达模式研究... 为研究越南油茶(Camellia vietnamensis T.C.Huang ex Hu)中环阿屯醇合酶(cycloartenol synthase,CAS)基因的分子作用机制,本研究采用同源克隆的方法克隆得到环阿屯醇合酶基因全长并命名为CvCAS,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及表达模式研究。结果表明,CvCAS全长2411 bp,包括一个2277 bp完整的开放阅读框,编码758个氨基酸,与茶(Camellia sinensis)、中华猕猴桃(Actinidia chinensis var.chinensis),刺楸(Kalopanax septemlobus)和人参(Panax ginseng)的CAS蛋白序列相似度均在85%以上,系统发育树分析显示CvCAS与茶(Camellia sinensis)和向日葵(Helianthus annuus)的CAS蛋白序列聚为一支。预测其蛋白分子质量为86.6 kD,理论等电点为6.20,无跨膜螺旋区,属于不稳定亲水性蛋白。序列比对分析表明,CvCAS具有氧化鲨烯环化酶(OSCs)超家族典型结构位点(DCTAE),三萜合成酶高度保守结构位点(DGSWYGSWGVCFTYG)和OSCs稳定结构保守位点(QW)。CvCAS基因在种子不同成熟期及植株不同组织部位均有表达,其中种子的表达量最高,且在九月与十月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其他月份。本研究结果为越南油茶三萜皂苷等活性成分合成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越南油茶 阿屯醇合酶基因 克隆 表达分析
原文传递
越南油茶HMGCR基因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10
作者 郑蔚 代佳妮 +3 位作者 严和琴 于靖 王勇 吴友根 《分子植物育种》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3期4296-4304,共9页
为研究越南油茶(Camellia vietnamensis T.C.Huang ex Hu)中HMGCR(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基因的分子作用机制,本研究采用同源克隆得到HMGCR基因全长并命名为CvHMGCR,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及表达模式研究。结果表明,CvHMGCR... 为研究越南油茶(Camellia vietnamensis T.C.Huang ex Hu)中HMGCR(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基因的分子作用机制,本研究采用同源克隆得到HMGCR基因全长并命名为CvHMGCR,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及表达模式研究。结果表明,CvHMGCR全长1800 bp,包括一个1770 bp完整的开放阅读框,编码589个氨基酸,与茶树(Camellia sinensis)、毛柄连蕊茶(Camellia fraterna)、喜树(Camptotheca acuminata)、风铃辣椒(Capsicum baccatum)和三七(Panax notoginseng)的HMGCR蛋白序列相似度均在75%以上,系统发育树显示Cv HMGCR与茶树(Camellia sinensis)、毛柄连蕊茶(Camellia fraterna)和喜树(Camptotheca acuminata)的HMGCR蛋白序列聚为一支。预测其蛋白分子质量为63.1kD,理论等电点为6.37,有两个跨膜螺旋区,属于不稳定疏水性蛋白。序列比对分析表明,CvHMGCR有4个典型的HMGCR保守基序,即2个HMG-CoA结合基序和2个NADP(H)结合基序。CvHMGCR基因在种子不同成熟期及植株根叶中均有表达,其中种子在九月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其他月份;而对于不同组织部位中,叶的表达量最高。本研究结果为越南油茶次生代谢产物合成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越南油茶 HMGCR基因 克隆 生物信息学分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