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GFR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胃癌的相关性 被引量:7
1
作者 严家芹 李峰 +3 位作者 陈壬寅 李晟磊 赵国强 刘晓博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8-20,共3页
目的探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rs 28384375C/T单核苷酸多态性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PCR-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PCR-RFLP)法对61例胃癌患者(胃癌组)和20例健康查体正常者(对照组)的EGFR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进行检测,并分... 目的探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rs 28384375C/T单核苷酸多态性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PCR-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PCR-RFLP)法对61例胃癌患者(胃癌组)和20例健康查体正常者(对照组)的EGFR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进行检测,并分析其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相关性。结果①EGFR位点:胃癌组EGFR基因型频率分别为C/T26.22%、T/T73.78%;对照组分别为C/T5.00%、T/T95.00%,两组均未发现C/C基因型;P=0.031 6;②C、T等位基因频率:胃癌组分别为13.11%、86.89%,对照组分别为2.50%、97.50%,P=0.044 3;③胃癌组两种基因型者HP感染检出率无统计学意义;④EGFR C/T多态性与胃癌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TNM分期和组织分化程度相关(P<0.05);与患者性别、年龄、胃癌发生部位、浸润深度、原发肿瘤侵犯范围和组织类型无相关性。结论EGFR单核苷酸多态性可促进胃癌的发生发展;与HP感染无明显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单核苷酸多态性 胃癌 幽门螺旋杆菌
下载PDF
熊果酸对Hep-2细胞增殖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张军辉 严家芹 陈小兵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7-10,共4页
目的探讨熊果酸对人喉癌Hep-2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熊果酸处理人喉癌Hep-2细胞后,检测细胞的增殖活性和细胞周期及周期相关基因p-STAT3和Cyclin D1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熊果酸对人喉癌Hep-2细胞具有明显的增殖抑制作用(P<0.... 目的探讨熊果酸对人喉癌Hep-2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熊果酸处理人喉癌Hep-2细胞后,检测细胞的增殖活性和细胞周期及周期相关基因p-STAT3和Cyclin D1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熊果酸对人喉癌Hep-2细胞具有明显的增殖抑制作用(P<0.01)。以熊果酸处理Hep-2细胞后,G0/G1期细胞比例呈浓度依赖性上升(P<0.01);p-STAT3和Cyclin D1蛋白表达呈浓度依赖性下调(P<0.01)。结论熊果酸对人喉癌Hep-2细胞具有明显的增殖抑制和周期阻滞的作用,其作用机制与下调p-STAT3和Cyclin D1蛋白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喉癌 熊果酸 增殖 P-STAT3 CYCLIND1
下载PDF
EGFR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结直肠癌的相关性 被引量:2
3
作者 李峰 严家芹 +3 位作者 陈壬寅 赵国强 李晟磊 曹娟娟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1期4-6,共3页
目的探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第13外显子G64A单核苷酸多态性与结直肠癌的相关性。方法应用PCR-RFLP法结合DNA测序法对49例结直肠癌患者外周血DNA中EGFR基因的第13外显子G64A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的等位基因进行检测。分析G/G、G/A... 目的探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第13外显子G64A单核苷酸多态性与结直肠癌的相关性。方法应用PCR-RFLP法结合DNA测序法对49例结直肠癌患者外周血DNA中EGFR基因的第13外显子G64A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的等位基因进行检测。分析G/G、G/A、A/A基因型的分布及与结直肠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EGFR基因第13外显子G64A多态性位点G/G、G/A、A/A基因型频率分别为26.5%、59.2%、14.3%,与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生长部位、体积、浸润深度、大体形态、组织学类型、分化程度、血道转移无相关性(P>0.05),与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相关(P<0.05),携带G/A、G/G基因型和G等位基因的结直肠癌患者淋巴结转移风险增加(基因型G/G、G/A与A/A比较的OR分别为7.0、1.3,等位基因G与A比较的OR为2.7)、TNM分期递增(基因型A/A、G/A、G/G的平均秩次分别为18.43、23.14、32.69,等位基因A与G的平均秩次分别为42.71、54.81)。结论检测EGFR基因第13外显子G64A单核苷酸多态性有助于评估结直肠癌患者淋巴结转移情况和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基因 单核苷酸多态性
下载PDF
熊果酸对喉癌Hep-2细胞侵袭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张军辉 严家芹 赵玉林 《重庆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3期4621-4623,共3页
目的探讨熊果酸对人喉癌Hep-2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及机制。方法不同浓度熊果酸处理人喉癌Hep-2细胞不同时间后,采用MTT法检测细胞的增殖活性,Boyden chamber检测细胞的侵袭能力,Western blot检测周期相关基因NF-κB蛋白表达的变化。明胶... 目的探讨熊果酸对人喉癌Hep-2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及机制。方法不同浓度熊果酸处理人喉癌Hep-2细胞不同时间后,采用MTT法检测细胞的增殖活性,Boyden chamber检测细胞的侵袭能力,Western blot检测周期相关基因NF-κB蛋白表达的变化。明胶酶谱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和MMP-2活性的变化。结果熊果酸对人喉癌Hep-2细胞的生长具有明显的增殖抑制作用,其作用表现为剂量依赖性和时间依赖性(P<0.01)。Boyden chamber结果显示以熊果酸处理Hep-2细胞后,侵袭能力呈浓度依赖性下降(P<0.01)。Western blot结果显示熊果酸对人喉癌Hep-2细胞NF-κB蛋白表达呈浓度依赖性下调(P<0.01)。明胶酶谱结果显示熊果酸对人喉癌Hep-2细胞MMP-9和MMP-2活性呈浓度依赖性下调(P<0.01)。结论熊果酸通过降低MMP-9和MMP-2活性及NF-κB蛋白表达来抑制人喉癌Hep-2细胞的增殖和侵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喉肿瘤 基质金属蛋白酶类 熊果酸 HEP-2 NF-ΚB
下载PDF
雷帕霉素对缺氧条件下Hep-2细胞增殖及VEGF、HIF-1α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张军辉 严家芹 赵玉林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859-862,共4页
目的:探讨雷帕霉素对缺氧条件下人喉癌Hep-2细胞增殖及VEGF、HIF-1α表达的影响。方法:在缺氧条件下,采用MTT法检测0、5、10、20 nmol/L雷帕霉素处理12、24、36、48、60、72 h后Hep-2细胞的增殖活性,ELISA检测0、5、10、20 nmol/L雷帕... 目的:探讨雷帕霉素对缺氧条件下人喉癌Hep-2细胞增殖及VEGF、HIF-1α表达的影响。方法:在缺氧条件下,采用MTT法检测0、5、10、20 nmol/L雷帕霉素处理12、24、36、48、60、72 h后Hep-2细胞的增殖活性,ELISA检测0、5、10、20 nmol/L雷帕霉素处理24 h细胞培养上清液VEGF蛋白含量的变化,Western blot检测0、5、10、20nmol/L雷帕霉素处理16 h细胞HIF-1α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缺氧条件下雷帕霉素对Hep-2细胞仍具有明显的增殖抑制作用,且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F浓度=253.132,F时间=213.945,P<0.05)。缺氧条件下雷帕霉素可抑制Hep-2细胞VEGF的分泌及HIF-1α蛋白的表达(F=7.045、16.218,P<0.05)。结论:雷帕霉素可抑制缺氧条件下Hep-2细胞的增殖,其机制可能与抑制Hep-2细胞VEGF的分泌及HIF-1α蛋白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喉癌 缺氧 雷帕霉素 HEP-2 HIF-1Α VEGF
下载PDF
原发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预后预测模型的构建 被引量:3
6
作者 马欣然 张旭东 +7 位作者 李玲 严家芹 袁威 杜利君 孔飞 任亮亮 赵洋 张明智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49-154,共6页
目的:分析原发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PPDLBCL)的临床特征,构建预后预测模型。方法:从美国SEER数据库获取1983~2014年诊断为PPDLBCL患者的临床资料、治疗记录及生存信息进行分析。共纳入符合条件的PPDLBCL患者1347例。以1983~2002年数据建... 目的:分析原发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PPDLBCL)的临床特征,构建预后预测模型。方法:从美国SEER数据库获取1983~2014年诊断为PPDLBCL患者的临床资料、治疗记录及生存信息进行分析。共纳入符合条件的PPDLBCL患者1347例。以1983~2002年数据建模,利用建模组数据进行Cox回归分析,构建预测模型。以2003~2014年数据验证模型的预测效果。结果:Cox分析结果显示高龄(>65岁)、男性、未婚、Ann Arbor分期达Ⅳ期的患者预后差,HR(95%CI)分别为1.593(1.306~1.942)、1.300(1.069~1.580)、1.248(1.028~1.516)、1.412(1.030~1.819);未接受治疗的患者预后差于接受化疗或手术治疗者,HR(95%CI)分别为1.623(1.086~2.033)、1.390(1.067~1.723)。以此模型绘制列线图,建模组和验证组的一致性指数分别为0.718和0.739,验证组3 a、5 a生存率校准曲线与理想曲线接近,提示预测结果与实际结局具有较好的一致性。结论:构建的PPDLBCL预后预测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价值,可协助临床对PPDLBCL患者的生存预后进行个体化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SEER数据库 预后预测分析
下载PDF
中期18 F-FDG PET-CT在滤泡淋巴瘤预后评估中的价值
7
作者 孔飞 谢新立 +9 位作者 任亮亮 赵洋 杜利君 马欣然 袁威 严家芹 李兆明 张旭东 张明智 李玲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62-166,共5页
目的:探讨滤泡性淋巴瘤(FL)患者治疗4周期后(中期)18 F-FDG PET-CT在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确诊且行中期PET-CT检查的FL患者43例,采用Deauville 5分法判读中期PET-CT结果,其中1~3分判定为PET-CT阴性,≥4分为阳性。采... 目的:探讨滤泡性淋巴瘤(FL)患者治疗4周期后(中期)18 F-FDG PET-CT在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确诊且行中期PET-CT检查的FL患者43例,采用Deauville 5分法判读中期PET-CT结果,其中1~3分判定为PET-CT阴性,≥4分为阳性。采用Cox风险比例回归模型分析中期PET-CT对FL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结果:中期PET-CT阳性18例,阴性25例,两组患者一般临床特征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时间15~69(中位数36)个月。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中期PET-CT阳性预示FL患者总生存、无进展生存时间缩短,预后不良,HR(95%CI)为5.436(1.357~21.783)、4.142(1.588~10.807)。结论:中期PET-CT对FL的预后评估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滤泡淋巴瘤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预后评估
下载PDF
中期氟18-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计算机断层扫描显像3种评价方法在结外NK/T细胞淋巴瘤中的预后价值探讨
8
作者 倪佳丽 谢新立 +16 位作者 张蕾 李玲 李鑫 王新华 付晓瑞 孙振昌 张旭东 李兆明 吴晶晶 于慧 常宇 严家芹 周志远 南飞飞 武晓龙 田丽 张明智 《肿瘤基础与临床》 2020年第6期470-477,共8页
目的探讨基于氟18-脱氧葡萄糖(^(18)F-FDG)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计算机断层扫描(PET-CT)的国际一致化项目(IHP)法、Deauville 5分法和最大标准摄取值下降率(△SUVmax)法3种方法在结外自然杀伤/T细胞淋巴瘤(ENKL)治疗中期的疗效评... 目的探讨基于氟18-脱氧葡萄糖(^(18)F-FDG)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计算机断层扫描(PET-CT)的国际一致化项目(IHP)法、Deauville 5分法和最大标准摄取值下降率(△SUVmax)法3种方法在结外自然杀伤/T细胞淋巴瘤(ENKL)治疗中期的疗效评估价值,以期寻找最佳评价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学确诊的69例ENKL患者的特征,并且在治疗前及中期都进行了18 F-FDG PET-CT检查,分别利用IHP法、Deauville 5分法和△SUVmax法对患者的PET-CT进行评价,并进行敏感性、特异性分析。利用ROC曲线得出最佳临界值,并以相应的临界值分组,对病例进行预后分析。结果△SUVmax和△SUVmax%的临界值分别为5.75和52.8%。IHP阴性组、Deauville阴性组、△SUVmax≥5.75组和△SUVmax%≥52.8%组的5 a疾病无进展生存率(67.3%、78.5%、72.5%、82.5%)均优于对应的IHP阳性组、Deauville阳性组、△SUVmax<5.75组和△SUVmax%<52.8%组(55.1%、42.0%、17.0%、20.0%;χ^(2)=5.660,P=0.017;χ^(2)=16.295,P<0.001;χ^(2)=14.795,P<0.001;χ^(2)=34.824,P<0.001)。Deauville 5分法、△SUVmax法和△SUVmax%法对疗效的预测优于IHP法。结论中期18 F-FDG PET-CT的Deauville 5分法、△SUVmax和△SUVmax%法在预测ENKL疗效和患者预后方面具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 计算机断层扫描 预后评估
下载PDF
利妥昔单抗在初治原发性胃B细胞淋巴瘤中的作用 被引量:1
9
作者 崔莹莹 张明智 +11 位作者 李鑫 孙振昌 武晓龙 冷长森 张蕾 付晓瑞 李玲 张旭东 常宇 南飞飞 李兆明 严家芹 《中国实用医刊》 2015年第8期42-43,共2页
目的分析原发性胃B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特征、诊治和预后,探讨利妥昔单抗在原发性胃B细胞淋巴瘤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0月至2013年8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初治原发性胃B细胞淋巴瘤患者的临床特征、诊治效果、治疗方法对... 目的分析原发性胃B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特征、诊治和预后,探讨利妥昔单抗在原发性胃B细胞淋巴瘤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0月至2013年8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初治原发性胃B细胞淋巴瘤患者的临床特征、诊治效果、治疗方法对预后的影响。纳入73例患者,男23例,女50例,男女比例1:2.2,最常见症状为腹痛,分为CHOP组和RCHOP组。结果5年总生存率CHOP组为64%,RCHOP组为95%(P=0.026)。单因素分析显示Lugano分期和乳酸脱氢酶(LDH)显著影响预后。结论化疗可作为原发性胃B细胞淋巴瘤的一线治疗方案,利妥昔单抗可能有利于提高远期生存率。Lugano分期和LDH是重要的预后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化疗 利妥昔单抗
原文传递
GNP联合方案治疗复发或难治性非霍奇金淋巴瘤效果观察 被引量:8
10
作者 孙浩 刘海龙 严家芹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17年第8期802-803,共2页
目的探讨GNP(吉西他滨+奈达铂+甲泼尼松龙)联合方案治疗复发或难治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疗效。方法经GNP方案治疗的39例复发或难治性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其中复发性非霍奇金淋巴瘤18例,难治性21例,分别治疗2~6个周期,观察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GNP(吉西他滨+奈达铂+甲泼尼松龙)联合方案治疗复发或难治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疗效。方法经GNP方案治疗的39例复发或难治性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其中复发性非霍奇金淋巴瘤18例,难治性21例,分别治疗2~6个周期,观察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1a总生存和无进展生存情况。结果 39例患者中完全缓解9例,部分缓解19例,稳定8例,进展3例,客观有效率为71.8%,临床获益率为92.3%;23例T细胞淋巴瘤客观有效率为60.9%,16例B细胞淋巴瘤客观有效率为87.5%;患者1a总生存率为87.2%,无进展生存时间10.4个月(95%CI:5.3~13.8);不良反应以轻度血液学不良反应为主,Ⅲ~Ⅳ度白细胞计数减少发生率为41.0%,贫血发生率为35.9%,血小板减少发生率为25.6%;Ⅰ~Ⅱ度消化道反应发生率为38.5%,肝功能损害发生率为15.4%。结论 GNP联合方案治疗复发或难治性非霍奇金淋巴瘤可提高缓解率和无进展生存期,不良反应较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霍奇金淋巴瘤 复发性 难治性 化疗 GNP方案
原文传递
利妥昔单抗联合化疗方案治疗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疗效观察 被引量:7
11
作者 孙浩 刘海龙 严家芹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17年第9期914-916,共3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患者应用利妥昔单抗+大剂量甲氨蝶呤+中剂量阿糖胞苷方案化疗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52例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6例。对照组给予全脑放疗1.8~2.0Gy/次,5次/周,共2... 目的探讨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患者应用利妥昔单抗+大剂量甲氨蝶呤+中剂量阿糖胞苷方案化疗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52例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6例。对照组给予全脑放疗1.8~2.0Gy/次,5次/周,共20次;病灶局部三维适形增强照射4Gy/次,总剂量8~16Gy;甲氨蝶呤3.0g/m^2,缓慢静脉滴注,第1天,每28d为1个周期。观察组给予利妥昔单抗375 mg/m^2,缓慢静脉滴注,第1天;甲氨蝶呤3.0mg/m^2,缓慢静脉滴注,第2天;阿糖胞苷0.5~1.0g/m^2,缓慢静脉滴注,第3天,每21d为1个周期。化疗2个周期后评价2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随访3a观察2组1a、3a生存率。结果化疗2个周期后,观察组完全缓解率(30.8%)、总有效率(88.5%)均高于对照组(15.4%、61.5%)(P<0.01);治疗期间2组不良反应均为Ⅰ~Ⅲ级,观察组血液毒性反应发生率(42.3%)与对照组(61.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功能损害、神经毒性反应、胃肠道反应、口腔炎发生率(26.9%、0、11.5%、11.5%)均低于对照组(65.4%、15.4%、65.4%、53.8%);观察组3a生存率(61.5%)高于对照组(26.9%)(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1a生存率(88.4%和76.9%)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妥昔单抗联合大剂量甲氨蝶呤及中剂量阿糖胞苷化疗可提高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治疗效果,延长患者生存时间,且不良反应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 利妥昔单抗 甲氨蝶呤 阿糖胞苷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