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临床效果对比分析 被引量:13
1
作者 严希宽 温新如 范利 《中外医疗》 2016年第25期71-72,75,共3页
目的分析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方法整群抽取入住该院的88例粘连性肠梗阻患者(2013年6月—2015年12月)作为该次实验的研究对象,对88例患者实施随机分组。实验组44例患者实施腹腔镜手术,对照组44例患者实施... 目的分析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方法整群抽取入住该院的88例粘连性肠梗阻患者(2013年6月—2015年12月)作为该次实验的研究对象,对88例患者实施随机分组。实验组44例患者实施腹腔镜手术,对照组44例患者实施开腹手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为(4.76±2.11)d,显著短于对照组患者;且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粘连性肠梗阻患者采取腹腔镜手术治疗,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开腹 粘连性肠梗阻
下载PDF
外伤性迟发性血气胸30例诊治体会 被引量:4
2
作者 严希宽 温新如 杨长仁 《现代医药卫生》 2007年第1期75-75,共1页
外伤性迟发性气胸一般指胸部外伤2天后出现胸腔积血,积气。我院自1998年6月~2006年7月共收治迟发性血气胸30例.占同期血气胸病人12.2%(30/246)。现总结报道如下。
关键词 外伤性迟发性血气胸 诊治体会 胸腔积血 胸部外伤 发性气胸
下载PDF
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上消化道穿孔的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3
3
作者 严希宽 温新如 范利 《基层医学论坛》 2016年第31期4394-4396,共3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上消化道穿孔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78例上消化道穿孔手术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将经腹腔镜下行上消化道穿孔修补术的分为观察组,采用传统开腹手术的患者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患者3... 目的探讨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上消化道穿孔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78例上消化道穿孔手术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将经腹腔镜下行上消化道穿孔修补术的分为观察组,采用传统开腹手术的患者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患者38例,对照组患者40例(包括腹腔镜中转开腹手术2例),观察2组患者的手术治疗情况及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留置导尿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上消化道穿孔患者采用腹腔镜治疗具有微创、疗效好、并发症少,患者疼痛轻、恢复快等特点,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消化道穿孔 腹腔镜 开腹手术 治疗效果
下载PDF
创伤性腹膜后血肿临床诊断与治疗 被引量:1
4
作者 严希宽 杨长仁 温新如 《现代医药卫生》 2008年第21期3253-3254,共2页
现将我院2000年6月~2007年6月收治的腹膜后血肿68例的临床诊治体会报道如下。
关键词 创伤性腹膜后血肿 临床诊断 治疗 临床诊治
下载PDF
80例以腹部损伤为主的严重多发伤救治分析
5
作者 严希宽 范利 杨长仁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09年第3期22-23,共2页
目的探讨以腹部损伤为主的严重多发伤的早期诊断方法及手术治疗方案。方法回顾分析5年来我科收治的以腹部损伤为主的严重多发伤80例的临床资料。结果致伤原因主要为交通事故伤、坠落伤等。创伤严重程度评分(ISS)>16,最高64,平均28.6... 目的探讨以腹部损伤为主的严重多发伤的早期诊断方法及手术治疗方案。方法回顾分析5年来我科收治的以腹部损伤为主的严重多发伤80例的临床资料。结果致伤原因主要为交通事故伤、坠落伤等。创伤严重程度评分(ISS)>16,最高64,平均28.6。行剖腹探查76例,腹内主要脏器损伤依次为脾、肝、小肠、胃、胰、十二指肠、肾、膈、结肠。存活73例,死亡7例,总病死率8.7%,多死于失血性休克。结论对腹部损伤为主的严重多发伤,及时诊断和处理最为关键,最根本的措施是在积极抗休克的同时行剖腹探查,坚持"保全生命第一,保全脏器第二"手术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伤 腹部脏器 休克
下载PDF
脾破裂损伤的临床治疗体会 被引量:2
6
作者 范利 严希宽 温新如 《中国医药指南》 2011年第11期123-124,共2页
目的探讨脾破裂损伤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福建医科大学附属三明第一医院急诊科抢救、急诊留观、包括收住普外的脾破裂损伤患者临床资料,根据临床特点分别实施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结果保守治疗15例,15例均治愈... 目的探讨脾破裂损伤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福建医科大学附属三明第一医院急诊科抢救、急诊留观、包括收住普外的脾破裂损伤患者临床资料,根据临床特点分别实施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结果保守治疗15例,15例均治愈,治愈率100%;手术治疗45例:全脾切除术23例、其中12例进行自体脾片移植,脾功能恢复较好;脾脏修补术12例;脾部分切除术10例。手术效果良好,死亡1例为合并严重颅脑、胸部复合伤。结论在处理外伤性脾破裂时可以酌情采取手术治疗保留脾脏,以尽量保留脾脏的正常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破裂 保守治疗 全脾切除术 脾脏修补术 脾部分切除术
下载PDF
腹腔镜微创治疗在外科急腹症中的应用优势探讨 被引量:3
7
作者 温新如 严希宽 +1 位作者 范利 罗增辉 《现代医药卫生》 2016年第11期1712-1713,共2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微创治疗在外科急腹症中的应用优势。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急诊外科2011年2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86例急腹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观察组实施腹腔镜微创治疗,对照组实施传统手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 目的探讨腹腔镜微创治疗在外科急腹症中的应用优势。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急诊外科2011年2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86例急腹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观察组实施腹腔镜微创治疗,对照组实施传统手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止痛药运用率、切口感染率均高于观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微创治疗运用外科急腹症中,临床效果明确,具有出血少、痛苦小、住院时间短、切口感染率低等优势,值得临床全面推广普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检查 急腹症 外科手术 微创性 传统手术
下载PDF
探讨损伤控制外科手术治疗严重的腹部创伤的临床治疗效果 被引量:1
8
作者 温新如 严希宽 +1 位作者 范利 罗增辉 《中国农村卫生》 2016年第02X期18-18,共1页
目的:探讨对于治疗严重腹部损伤患者采用损伤控制外科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的100例严重腹部创伤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50例患者,观察组实施损伤控制外科手术治疗,对照组实施传统手术治疗。结果:采用传统手术治疗的... 目的:探讨对于治疗严重腹部损伤患者采用损伤控制外科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的100例严重腹部创伤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50例患者,观察组实施损伤控制外科手术治疗,对照组实施传统手术治疗。结果:采用传统手术治疗的对照组腹壁切口裂开例数、应激性溃疡例数、粘连性肠梗阻例数以及死亡率均高于观察组,治愈率低于观察组,(P<0.05)。结论:严重腹部损伤患者采用损伤控制外科手术的临床效果优于对照组使用传统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损伤控制外科手术 严重腹部创伤 传统手术
下载PDF
腹腔镜技术在小肠病变急腹症68例中的应用分析
9
作者 温新如 范利 +1 位作者 严希宽 刘其柱 《中外医疗》 2017年第5期41-43,共3页
目的分析腹腔镜技术在小肠病变急腹症中的具体应用。方法从该院2014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患者中,方便选取68例采用腹腔镜技术治疗小肠病变急腹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通过腹腔镜技术探查分析,68例患者... 目的分析腹腔镜技术在小肠病变急腹症中的具体应用。方法从该院2014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患者中,方便选取68例采用腹腔镜技术治疗小肠病变急腹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通过腹腔镜技术探查分析,68例患者中有16例腹内疝、17例十二指肠球溃穿孔、5例憩室伴异物穿孔、9例异物穿孔、21例粘连性肠梗阻。其中13例中转开腹手术,55例采用腹腔镜技术直接完成手术。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为(5.3±1.2)d,手术平均时间为(45.3±12.3)min,患者出血量平均为(31.5±6.2)m L。结论腹腔镜手术是一种微创手术,能够缩短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减少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对小肠病变急腹症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小肠病变 急腹症
下载PDF
交通事故致闭合性肝脏损伤109例诊治体会
10
作者 温新如 杨长仁 严希宽 《现代医药卫生》 2006年第12期1839-1839,共1页
关键词 闭合性肝脏损伤 交通事故 诊治体会 重度肝外伤 现代社会 腹部外伤 病情发展 诊治分析 出血量 实质性
下载PDF
腹腔镜在非梗阻性急腹症中的应用观察
11
作者 温新如 严希宽 +1 位作者 范利 刘其柱 《基层医学论坛》 2017年第4期405-406,共2页
目的分析腹腔镜对非梗阻性急腹症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我院2014年6月—2015年5月收治非梗阻性急腹症患者45例,对其行腹腔镜探查及诊治。结果 17例未确诊患者行腹腔镜探查具有100%的探查确诊率,45例腔镜下手术中转率为6.7%,所有患者... 目的分析腹腔镜对非梗阻性急腹症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我院2014年6月—2015年5月收治非梗阻性急腹症患者45例,对其行腹腔镜探查及诊治。结果 17例未确诊患者行腹腔镜探查具有100%的探查确诊率,45例腔镜下手术中转率为6.7%,所有患者均未发生术中、术后并发症,无患者死亡。结论腹腔镜手术具有并发症少、有效、安全、术后恢复快、痛苦少、损伤小等优势,能够使非梗阻性急腹症的诊断准确率有效提高,同时使误诊率降低,使患者能够及时得到有效、合理的治疗,具有较好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腹症 非梗阻性 腹腔镜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腹腔镜探查在诊断急腹症时的临床体会 被引量:2
12
作者 范利 严希宽 温新如 《白求恩医学杂志》 2017年第6期733-735,共3页
目的评价腹腔镜探查在诊断急腹症时的临床价值,总结经验。方法以我院收治的急腹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腹腔镜探查治疗患者62例纳入观察组,采用急诊开腹手术、穿刺探查治疗患者62例纳入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与康复情况、并发症与... 目的评价腹腔镜探查在诊断急腹症时的临床价值,总结经验。方法以我院收治的急腹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腹腔镜探查治疗患者62例纳入观察组,采用急诊开腹手术、穿刺探查治疗患者62例纳入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与康复情况、并发症与满意率。结果观察组腹腔镜手术未中转开腹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卧床时间、术后恢复肠内营养支持时间、术后恢复普食时间和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最终开腹手术患者(P<0.01)。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9.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3.9%(P<0.01),两组满意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探查术用于诊断急腹症,可合理的安排后续治疗计划,有助于避免不必要的盲目开腹,减轻手术创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穿刺探查 开腹手术 急腹症
下载PDF
腹腔镜治疗急性粘连性肠梗阻的手术效果观察 被引量:2
13
作者 范利 温新如 严希宽 《基层医学论坛》 2017年第29期3994-3996,共3页
目的对比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急性粘连性肠梗阻的疗效。方法以2013年2月—2016年2月我院急诊外及普外科收治的急性粘连性肠梗阻患者142例作为研究对象,结合患者及其家属的意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腹腔镜组手术70例,开腹组72例。腹... 目的对比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急性粘连性肠梗阻的疗效。方法以2013年2月—2016年2月我院急诊外及普外科收治的急性粘连性肠梗阻患者142例作为研究对象,结合患者及其家属的意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腹腔镜组手术70例,开腹组72例。腹腔镜组采用多孔腹腔镜,开腹组根据梗阻部位、病情选择合适的切口,术后视具体情况选择是否引流。结果腹腔镜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肠蠕动恢复时间、普食恢复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低于开腹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并发症发生率、术后镇痛率低于开腹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治疗急性粘连性肠梗阻具有明显的微创优势,尽管不能降低复发、严重情况下有并发症发生风险,但可缩短康复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粘连性肠梗阻 腹腔镜 手术疗效 康复时间
下载PDF
13例烧伤瘢痕性溃疡恶变的诊治 被引量:2
14
作者 杨长仁 严希宽 杨金娟 《中华烧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10-110,共1页
关键词 溃疡恶变 瘢痕性 烧伤 诊治 2003年 临床资料 中央部位 溃疡面积 骶尾部 外向性 乳头状
原文传递
腹腔镜下小肠梗阻探查的临床体会
15
作者 范利 温新如 严希宽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21年第18期43-45,共3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探查在小肠梗阻临床诊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20年3月于本院接受手术探查的100例小肠梗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单盲随机法,分为观察组(腹腔镜下探查)和对照组(常规剖腹探查)各50例。结果:腹腔镜下探查... 目的:探讨腹腔镜探查在小肠梗阻临床诊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20年3月于本院接受手术探查的100例小肠梗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单盲随机法,分为观察组(腹腔镜下探查)和对照组(常规剖腹探查)各50例。结果:腹腔镜下探查及常规剖腹探查结果显示:肠粘连、肠套叠、肠扭转、肠内异物、以及小肠间质瘤是导致小肠梗阻发生的主要原因,观察组和对照组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96.00%和96.00%。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中发生并发症的患者比例(4.00%<18.00%)相对更低(χ^(2)=5.005,P<0.05),而术后下床时间[(12.09±1.98)h<(21.14±2.06)h]、术后排气时间[(11.74±2.71)h<(22.08±3.64)h]以及住院时间[(3.51±0.71)d<(6.04±0.68)d]相对更短(t=22.397,16.112,18.197,P<0.05)。结论:在小肠梗阻的临床诊断中,应用腹腔镜进行探查,可以准确判断疾病的发生原因,进而展开针对性的手术治疗,能够充分保障诊疗过程的安全性,对于患者的快速、良好恢复有着积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小肠梗阻探查 临床诊断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