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铜矿微量元素对矿床成因类型的指示 被引量:1
1
作者 王启林 张金阳 +3 位作者 严德天 闵红 刘曙 李晨 《地质科技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26-143,共18页
金属矿物微量元素对矿床形成过程和成因类型具有重要指示作用,目前对黄铁矿、磁铁矿及闪锌矿研究较多,黄铜矿微量元素特征鲜有报道。根据收集的斑岩型铜矿床(PCD)、岩浆型铜镍硫化物矿床(MSD)、沉积岩型层状铜矿床(SSC)、铁氧化物铜金矿... 金属矿物微量元素对矿床形成过程和成因类型具有重要指示作用,目前对黄铁矿、磁铁矿及闪锌矿研究较多,黄铜矿微量元素特征鲜有报道。根据收集的斑岩型铜矿床(PCD)、岩浆型铜镍硫化物矿床(MSD)、沉积岩型层状铜矿床(SSC)、铁氧化物铜金矿床(IOCG)、喷流沉积型矿床(SEDEX)及火山成因块状硫化物矿床(VMS)铜精矿样品,结合资料,对黄铜矿开展了详细矿相学和LA-ICP-MS微量元素研究,揭示黄铜矿微量元素特征及其与矿床成因类型的关系。黄铜矿中Mn, Co, Ni, Se, Ag, Sn, Pb及Bi质量分数可达1 000×10^(-6)以上,Ga, Ge, Mo, Cd, In, Sb, Te, Au及Tl质量分数可达100×10^(-6)以上,说明黄铜矿是很多微量元素的重要载体。黄铜矿Sb-Tl, In-Sn, Pb-Bi及Mn-Ni呈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其中Sb, Tl, In及Sn主要以固溶体的形式赋存于黄铜矿,Pb与Bi以方铅矿包裹体的形式赋存于黄铜矿,Mn, Co, As, Te, Ag及Ni 2种赋存状态均有发育。PCD型和VMS型黄铜矿微量元素变化大,MSD型黄铜矿中Ni质量分数高,In质量分数较低,SSC型黄铜矿Ge质量分数高,Sn质量分数较低。Se在MSD型和VMS型黄铜矿中质量分数较高,在SEDEX型和SSC型黄铜矿中质量分数较低。Ni, In, Sn元素差异主要与不同类型岩浆作用有关,Se元素质量分数差异主要受温度控制,SSC型黄铜矿Ge元素质量分数高可能与成矿温度和赋矿围岩有关。因此,基于上述微量元素特征,Ni-Co和Ni-In图解可区分MSD型和其他类型,Ni-Se图解可区分SEDEX型,SSC型及VMS型,Ge-Sn图解可进一步区分SSC型和SEDEX型,Co/Ni-Ag/Bi图解可区分MSD型和PCD型,Zn-Sn/In在一定程度上可区分IOCG型和其他类型。这些首次系统地提出的图解将为判别矿床成因类型提供新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铜矿 微量元素 矿床成因类型 赋存状态 LA-ICP-MS 判别图解
下载PDF
不同国别进口铁矿石矿物学特征分析:来自显微组分和元素分析的约束 被引量:1
2
作者 张子傲 刘恩涛 +3 位作者 许家省 严德天 刘曙 闵红 《地质科技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3-40,共8页
我国是铁矿石资源进口大国,通过分析不同产地进口铁矿石的矿物学特征,可以为铁矿石原产地分析及固体废物属性鉴定提供参考依据。以11个常见进口国一级铁矿石样品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偏光显微镜、X射线荧光光谱法(XRF)以及黄铁矿、磁铁矿... 我国是铁矿石资源进口大国,通过分析不同产地进口铁矿石的矿物学特征,可以为铁矿石原产地分析及固体废物属性鉴定提供参考依据。以11个常见进口国一级铁矿石样品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偏光显微镜、X射线荧光光谱法(XRF)以及黄铁矿、磁铁矿LA-ICP-MS微量元素分析等方法,查明了各国铁矿石的元素组成和矿物组合特征,探究了不同产地铁矿石形成的地质环境。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表明铁矿石样品主要元素为Fe,O,其次为Si,Ca,Al,Mn,Tb,Ti,Mg,P,S,不同国别铁矿石元素含量存在差异。偏光显微镜光片鉴定表明铁矿石样品不仅矿物类型上存在差异,而且在副矿物种类和含量、结构构造等方面存在差别,这些差异性特征可以作为铁矿石产地判别的依据。磁铁矿微区原位微量元素的成因类型判别结果显示,澳大利亚磁铁矿主要为BIF建造型,而缅甸、老挝为矽卡岩型。采用多种技术表征不同产地铁矿石样品的矿物组成、元素含量、矿相组成、矿物形成环境的差异性,揭示了不同产地铁矿石样品的矿物学特征,对进口铁矿石质量的识别、管控和产地溯源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矿石 矿相分析 微量元素 LA-ICP-MS 矿床成因类型
下载PDF
珠三坳陷西北部浅海陆架砂体时空演化及成因机制
3
作者 宋广增 李明 +3 位作者 张帅 严德天 刘恩涛 陈思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62-73,共12页
为阐明珠三坳陷西北部珠江组一段上亚段浅海陆架砂体成因机制,综合地质与地球物理数据,首先搭建了五级层序地层格架,并以此为约束,开展浅海陆架砂体识别与定量描述,剖析其时空演化规律,进而讨论其成因机制。结果表明:(1)研究区珠江组一... 为阐明珠三坳陷西北部珠江组一段上亚段浅海陆架砂体成因机制,综合地质与地球物理数据,首先搭建了五级层序地层格架,并以此为约束,开展浅海陆架砂体识别与定量描述,剖析其时空演化规律,进而讨论其成因机制。结果表明:(1)研究区珠江组一段上亚段可划分为4个五级层序,自下向上编号为FS4、FS3、FS2与FS1;(2)研究区发育潮流沙脊与滨外沙坝两种类型陆架砂体,两者整体呈NW-SE向展布,潮流沙脊主要分布于研究区西部,滨外沙坝则集中于东部;(3)FS4、FS3与FS23个五级层序中,潮流沙脊与滨外沙坝均呈现较大规模与较多数量,最上部FS1五级层序中,规模与数量达到最小;(4)沉积基准面(水动力)、同沉积地貌、沉积物碎屑供给等因素共同影响了潮流沙脊与滨外沙坝的发育规模、展布特征与时空演化规律等,综合构成了珠三坳陷西北部浅海陆架砂体的成因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海陆架砂体 隐蔽圈闭 高频层序 基准面旋回 珠三坳陷
下载PDF
扬子及周缘地区上奥陶统—下志留统烃源岩发育环境及其控制因素 被引量:61
4
作者 严德天 王清晨 +2 位作者 陈代钊 汪建国 王卓卓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21-327,共7页
扬子地区下古生界发育了上奥陶统五峰组和下志留统龙马溪组两套有效烃源岩,查清其发育环境及其控制因素具有重要的科学理论和油气勘探意义。晚奥陶世开始,扬子地区进入碎屑岩陆棚演化阶段;五峰期—龙马溪期,扬子地区主体为局限的深水陆... 扬子地区下古生界发育了上奥陶统五峰组和下志留统龙马溪组两套有效烃源岩,查清其发育环境及其控制因素具有重要的科学理论和油气勘探意义。晚奥陶世开始,扬子地区进入碎屑岩陆棚演化阶段;五峰期—龙马溪期,扬子地区主体为局限的深水陆棚环境,总体呈现出浅水陆棚、深水陆棚、次深海共存的古地理格局。沉积体系展布和沉积演化主要受扬子陆块与华夏陆块的汇聚作用控制。扬子地区上奥陶统-下志留统烃源岩的形成与生烃母质生物的高生产力和高埋藏率、冰期—冰后期之交的气温快速转暖、海平面快速上升以及粘土矿物在有机质富集保存过程中的赋存驻留作用等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烃源岩 发育环境 控制因素 上奥陶统 下志留统 扬子地区
下载PDF
黄骅坳陷中部沙三段沉积体系分析 被引量:24
5
作者 严德天 王华 +2 位作者 肖敦清 王家豪 廖远涛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28-334,共7页
为了揭示黄骅坳陷中部沙三段沉积体系的分布规律,根据对沙三段岩心、测井和地震资料的分析,运用现代沉积学、层序地层学理论,在该段划分出4种沉积体系:扇三角洲体系、辫状河三角洲体系、湖泊体系和重力流体系。根据层序地层学研究结果,... 为了揭示黄骅坳陷中部沙三段沉积体系的分布规律,根据对沙三段岩心、测井和地震资料的分析,运用现代沉积学、层序地层学理论,在该段划分出4种沉积体系:扇三角洲体系、辫状河三角洲体系、湖泊体系和重力流体系。根据层序地层学研究结果,沙三段被细分为3个层序(SQ1、SQ2、SQ3)9个体系域。对沙三段各体系域发育期的沉积体系展布特征和物源方向进行了深入探讨,在此基础上预测出5个有利勘探区,即歧南凹陷中部、歧北凹陷东南部、板桥凹陷中部、港东断层下盘和海河断层西南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骅坳陷中部 沙河街组三段 沉积体系 层序地层
下载PDF
黄骅坳陷沙河街组层序地层样式及隐蔽圈闭预测 被引量:27
6
作者 严德天 王华 +1 位作者 王家豪 王清晨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30-37,共8页
为了揭示黄骅坳陷中部沙河街组隐蔽油气藏的分布规律,运用层序地层学理论,根据对沙河街组岩芯、测井和地震资料的分析,在该组划分出2个二级层序、7个三级层序及21个体系域,建立了黄骅坳陷中区沙河街组层序地层格架,并探讨了其与沉积、... 为了揭示黄骅坳陷中部沙河街组隐蔽油气藏的分布规律,运用层序地层学理论,根据对沙河街组岩芯、测井和地震资料的分析,在该组划分出2个二级层序、7个三级层序及21个体系域,建立了黄骅坳陷中区沙河街组层序地层格架,并探讨了其与沉积、构造演化的对应关系.根据现代沉积学研究结果,在黄骅坳陷中部沙河街组划分出5种沉积体系:扇三角洲体系、湖泊三角洲体系、近岸水下扇体系、深水浊积体系和湖泊体系.结果表明:该区隐蔽油气藏的有利勘探目标主要是歧南凹陷的低位域和高位域砂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序地层 沉积体系 隐蔽圈闭 沙河街组 黄骅坳陷
下载PDF
中国东部第三系典型断陷盆地幕式构造旋回及层序地层特征 被引量:35
7
作者 严德天 王华 王清晨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85-190,共6页
应用盆地充填记录、盆地构造特征和盆地沉降史等信息,揭示了中国东部第三纪典型断陷盆地的幕式构造演化过程。幕式构造演化是断陷盆地层序形成和演化的关键因素,不同序次的构造幕控制不同序次的层序地层单元的形成和演化。中国东部古近... 应用盆地充填记录、盆地构造特征和盆地沉降史等信息,揭示了中国东部第三纪典型断陷盆地的幕式构造演化过程。幕式构造演化是断陷盆地层序形成和演化的关键因素,不同序次的构造幕控制不同序次的层序地层单元的形成和演化。中国东部古近系裂陷期经历了4个发育阶段,相应形成了4个二级层序。其中,强烈裂陷沉降幕发育深湖盆型层序,初始和晚期裂陷幕发育浅湖和河流-浅湖型层序。而新近系拗陷期可划分为2个阶段,形成2个二级层序,以河流和三角洲-浅湖型层序为特征。受裂陷幕控制的二级层序在中国东部各断陷盆地中具有很好的可对比性,但受低级幕式伸展事件控制的三级层序在不同盆地中具有明显的差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东部 断陷盆地 第三系 幕式构造旋回 层序地层
下载PDF
库车坳陷东部白垩系沉积体系分析及有利油气勘探区带预测 被引量:15
8
作者 严德天 王华 +1 位作者 王家豪 王清晨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82-389,共8页
克拉2大气田的发现,展示了库车坳陷白垩系良好的油气勘探潜力。通过对库车坳陷东部野外露头、钻井资料以及地震剖面的综合分析,对坳陷东部白垩系的沉积体系类型及其分布特征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白垩系发育湖泊体系、扇三... 克拉2大气田的发现,展示了库车坳陷白垩系良好的油气勘探潜力。通过对库车坳陷东部野外露头、钻井资料以及地震剖面的综合分析,对坳陷东部白垩系的沉积体系类型及其分布特征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白垩系发育湖泊体系、扇三角洲体系、辫状河三角洲体系和三角洲体系等四种沉积体系类型;白垩系岩相古地理经历了早、中、晚期的演化,早期发育了以扇三角洲体系为主的沉积环境,中期形成了大范围的浅湖环境,晚期以三角洲平原相环境为特色;平面上,白垩系岩相古地理南北分带明显,具有南北双向提供物源的特征,粗碎屑分布在坳陷较陡的北侧。库车坳陷东部储层主要由三种三角洲体系砂体和滨岸沙坝砂体构成,砂体厚度大,分布广,储集条件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库车坳陷东部 白垩系 沉积体系 有利区带
下载PDF
库车前陆盆地白垩系层序地层样式及控制因素分析 被引量:14
9
作者 严德天 王华 +1 位作者 王家豪 王清晨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841-848,共8页
白垩系库车坳陷是在南天山强烈逆冲导致的挠曲沉降背景下发育的前陆盆地。综合地震、钻井和露头资料对白垩系进行了层序地层划分,共分出2个区域性的沉积旋回或构造层序、8个三级层序;区内各层序及其内部体系域总体呈现东西向展布、南北... 白垩系库车坳陷是在南天山强烈逆冲导致的挠曲沉降背景下发育的前陆盆地。综合地震、钻井和露头资料对白垩系进行了层序地层划分,共分出2个区域性的沉积旋回或构造层序、8个三级层序;区内各层序及其内部体系域总体呈现东西向展布、南北向分异的特点;建立了两种层序地层学框架模式:卡普沙良群构造层序具有典型前陆盆地挤压深陷特征,沉积构成反映了从前陆逆冲挠曲沉降到回弹上隆的演化过程;巴什基齐克组构造层序具有宽缓、伸展的特点,层序地层框架模式及内部地层构成样式有其独特性。白垩系前陆盆地的层序地层格架和沉积体系域的配置受到前陆构造作用的控制,而气候及湖平面变化则主要影响层序地层格架内的沉积相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库车前陆盆地 层序地层样式 控制因素 白垩系
下载PDF
扬子地区上奥陶—下志留统生物钡特征及其古生产力意义 被引量:22
10
作者 严德天 汪建国 王卓卓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6-19,共4页
对扬子地区上奥陶统五峰组和下志留统龙马溪组Ba和Ti元素的含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扬子地区五峰组和龙马溪组钡质量分数为855.63~1872.33mg/kg;采用标准陆源物质扣除法获得的生物钡质量分数为612.17~1711.81mg/kg,占总钡质量分数的6... 对扬子地区上奥陶统五峰组和下志留统龙马溪组Ba和Ti元素的含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扬子地区五峰组和龙马溪组钡质量分数为855.63~1872.33mg/kg;采用标准陆源物质扣除法获得的生物钡质量分数为612.17~1711.81mg/kg,占总钡质量分数的60.74%~91.98%,平均为76.73%.总钡和生源钡含量变化趋势明显,均在五峰组上部明显升高.根据钡的古生产力计算模型估算了古生产力状况,并探讨了古生产力变化的影响因素,认为五峰晚期古生产力升高与当时全球气候变冷所引发的上升洋流和海平面下降事件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扬子地区 上奥陶统 下志留统 生物钡 古生产力
下载PDF
扬子地区晚奥陶世碳酸盐台地淹没事件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5
11
作者 严德天 王清晨 +2 位作者 陈代钊 汪建国 邱振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42-51,共10页
碳酸盐岩台地广泛发育及其淹没事件是扬子地区晚奥陶世地层的重要特征之一。基于岩石学、沉积学特征和古生物资料等对扬子地区晚奥陶世碳酸盐岩台地沉积演化、淹没事件及其油气地质意义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扬子地区晚奥陶世沉积演化... 碳酸盐岩台地广泛发育及其淹没事件是扬子地区晚奥陶世地层的重要特征之一。基于岩石学、沉积学特征和古生物资料等对扬子地区晚奥陶世碳酸盐岩台地沉积演化、淹没事件及其油气地质意义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扬子地区晚奥陶世沉积演化分为宝塔—临湘期碳酸盐台地沉积和五峰期深水、浅水陆棚沉积两个阶段;淹没事件开始于五峰初期,主要受控于构造挠曲引发的海平面相对上升;淹没事件影响着扬子地区晚奥陶世油气生、储、盖层的形成和分布,对其加深认识具有重要的理论和油气勘探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盐岩台地 淹没事件 晚奥陶世 扬子地区
下载PDF
库车前陆盆地古近系露头层序地层学 被引量:8
12
作者 严德天 王华 王家豪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21-26,共6页
应用露头层序地层学基本原理和方法,在新疆库车前陆盆地古近系各种层序界面露头标志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该区三级层序、层序区域对比的基本特征以及层序发育的盆缘背景。研究表明:古近纪库车前陆盆地充填整体为一个二级层序,并进一步划... 应用露头层序地层学基本原理和方法,在新疆库车前陆盆地古近系各种层序界面露头标志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该区三级层序、层序区域对比的基本特征以及层序发育的盆缘背景。研究表明:古近纪库车前陆盆地充填整体为一个二级层序,并进一步划分为8个三级层序;盆地基底的东、西分块是造成古近系充填层序纵向发育不协调的深部原因;通过沉积体系类型及演化与盆缘背景、构造活动的响应关系分析,推论了库车前陆盆地楔顶带的存在;楔顶带的发育抑制了构造活动期源于造山带的物源供给,使前陆盆地前渊带的沉积物供给速率趋于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序地层 古近系 库车前陆盆地
下载PDF
沁水盆地南部煤层气成藏特征 被引量:3
13
作者 严德天 梁宏斌 +2 位作者 钱铮 刘建军 孙守刚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2012年第05X期182-184,共3页
沁水盆地南部煤层气藏是中国目前最具开发前景的煤层气藏。从成藏条件和成藏过程2个方面对其成藏机理进行了系统探讨。认为该区煤层热演化程度高,含气量高,割理发育,孔渗性好且煤层顶底板岩性致密,突破压力高,具有较好的开采前景... 沁水盆地南部煤层气藏是中国目前最具开发前景的煤层气藏。从成藏条件和成藏过程2个方面对其成藏机理进行了系统探讨。认为该区煤层热演化程度高,含气量高,割理发育,孔渗性好且煤层顶底板岩性致密,突破压力高,具有较好的开采前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指出,沁水盆地南部煤层气藏成藏过程复杂,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现今地下水格局对气藏的形成具有一定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气 成藏条件 成藏过程 沁水盆地
下载PDF
扬子地区上奥陶-下志留统黑色页岩地质特征及其油气资源意义 被引量:2
14
作者 严德天 王清晨 +1 位作者 陈代钊 汪建国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2007年第z1期406-408,共3页
  黑色页岩是海相富含有机质的细粒沉积岩的总称,包括颜色自深灰色到黑色的各种页岩、硅质岩、粉砂岩以及少量碳酸盐岩的岩石.……
关键词 黑色页岩 地质特征 油气资源潜力 上奥陶-下志留统 扬子地区
下载PDF
海相烃源岩中高活性铁丰度对古生产力的指示 被引量:2
15
作者 严德天 汪建国 张丽琴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93-298,共6页
对扬子地区上奥陶统五峰组和下志留统龙马溪组烃源岩中总铁、高活性铁和有机碳含量等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有机碳含量为0.23%~9.32%,平均值为3.62%;总铁含量普遍较高,为0.88%~5.03%,平均含量为2.47%;高活性铁含量为0.19%~1.56%,... 对扬子地区上奥陶统五峰组和下志留统龙马溪组烃源岩中总铁、高活性铁和有机碳含量等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有机碳含量为0.23%~9.32%,平均值为3.62%;总铁含量普遍较高,为0.88%~5.03%,平均含量为2.47%;高活性铁含量为0.19%~1.56%,平均含量仅为0.91%;总铁丰度与有机碳含量变化差异较大,相关系数为0.29;高活性铁丰度与有机碳含量变化相关性十分显著,相关系数达0.76;总铁丰度并不是指示古生产力的理想指标,但高活性铁丰度可以作为指示古生产力变化的1个替代性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活性铁 有机碳 烃源岩 古生产力
下载PDF
断陷湖盆富有机质页岩形成环境及主控机制浅析——以涠西南凹陷流沙港组二段为例 被引量:7
16
作者 严德天 陆江 +3 位作者 魏小松 何卫军 秦春雨 李潼 《中国海上油气》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21-29,共9页
涠西南凹陷流沙港组二段富有机质页岩具有分布广、厚度大、丰度高、有机质类型好等特点,但其发育控制因素存在争议。利用钻井、地震和古生物等资料,对该套富有机质页岩形成的主要控制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时期温暖湿润的古气候控... 涠西南凹陷流沙港组二段富有机质页岩具有分布广、厚度大、丰度高、有机质类型好等特点,但其发育控制因素存在争议。利用钻井、地震和古生物等资料,对该套富有机质页岩形成的主要控制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时期温暖湿润的古气候控制着湖盆水生生物尤其是藻类的发育,进而影响湖盆古生产力的高低;构造和断裂活动的强弱控制湖盆可容纳空间的变化和湖盆底部水体的氧化还原特征,进而决定富有机质页岩的分布和保存;古气候、古构造和古湖盆环境综合控制了流沙港组二段富有机质页岩的发育,其形成模式可概括为温暖湿润气候、盆地快速沉降、湖盆表层水体高生产力和底层水体缺氧还原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陷湖盆 富有机质页岩 流沙港组二段 涠西南凹陷
下载PDF
关于野外地质实习教学改革的思考 被引量:3
17
作者 严德天 王华 甘华军 《科教文汇》 2015年第36期59-60,103,共3页
野外实习是地质专业中必不可少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是理论教学的深化和拓展,对于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笔者根据多年参加野外实习教学的经验,在分析现有野外地质实习现状与不足的基础上,从教学思想转变、教学方法改... 野外实习是地质专业中必不可少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是理论教学的深化和拓展,对于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笔者根据多年参加野外实习教学的经验,在分析现有野外地质实习现状与不足的基础上,从教学思想转变、教学方法改革和实习成绩考核方法改革等方面分析了各因素在野外地质实习中的作用,并就如何提高野外实习教学质量进行了深入探讨,以期使野外实习在培养地学创新人才方面真正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实习 教学方法 教学改革
下载PDF
天山南亚肯地区天然气成藏条件及成藏模式 被引量:1
18
作者 严德天 王家豪 张丽琴 《新疆石油学院学报》 2004年第3期4-8,共5页
亚肯地区是天山南天然气勘探的重点地区。该区气藏气体成分主要为凝析气,气藏分布受与断裂伴生的构造或构造带控制。成藏条件分析表明,该区油源丰富,发育多套储盖组合,多种类型圈闭发育且成排成带分布,成藏地质条件配置较好,具有形成大... 亚肯地区是天山南天然气勘探的重点地区。该区气藏气体成分主要为凝析气,气藏分布受与断裂伴生的构造或构造带控制。成藏条件分析表明,该区油源丰富,发育多套储盖组合,多种类型圈闭发育且成排成带分布,成藏地质条件配置较好,具有形成大中型油气田的有利条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该区天然气成藏的2种模式:即天然气沿不整合面、断层和砂体长距离运移构造圈闭成藏模式,天然气沿砂体侧向运移地层超覆圈闭成藏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山南 亚肯地区 天然气 成藏条件 成藏模式
下载PDF
面向WTO的新世纪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研究
19
作者 严德天 丁德维 +1 位作者 王华 陈亮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S1期164-165,共2页
加入WTO ,对我国高等教育来说 ,既是一个机遇 ,又是一个挑战。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 ,国外教育产业将进一步介入国内教育市场 ,在教育体制、教育思想、人才培养等方面 ,对我国高等教育将产生全面而深刻的影响。因此 ,我国高等教育要... 加入WTO ,对我国高等教育来说 ,既是一个机遇 ,又是一个挑战。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 ,国外教育产业将进一步介入国内教育市场 ,在教育体制、教育思想、人才培养等方面 ,对我国高等教育将产生全面而深刻的影响。因此 ,我国高等教育要抓住机遇 ,迎接挑战 ,提高我国高等教育的国际竞争力 ,促使高等教育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TO 高等教育 挑战 改革
下载PDF
中扬子地区晚震旦世—早寒武世转折期台—盆演化及烃源岩形成机理 被引量:43
20
作者 汪建国 陈代钊 +2 位作者 王清晨 严德天 王卓卓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1102-1109,I0002,共9页
在中国南方中扬子地区早寒武世早期,沉积了一套黑色碳质页岩、碳硅质页岩、黑色粉砂质页岩,分布范围广,厚度大,有机碳含量高,属于腐泥型为主的有机质类型,为中国南方海相区域主力烃源岩之一。为了认清该套烃源岩的形成环境,通过对岩石... 在中国南方中扬子地区早寒武世早期,沉积了一套黑色碳质页岩、碳硅质页岩、黑色粉砂质页岩,分布范围广,厚度大,有机碳含量高,属于腐泥型为主的有机质类型,为中国南方海相区域主力烃源岩之一。为了认清该套烃源岩的形成环境,通过对岩石学特征、沉积相的变化、台—盆转化的研究并结合一些地球化学指标分析了该地区在转折期古环境发生的变化,初步探讨了下寒武统这套主力优质烃源岩的形成背景,提出了一个热水活动—上升洋流—缺氧事件复合模式,即为在地壳拉张背景下,热液活动与上升洋流共同作用造成生物产率提高,水体缺氧,使得有机质大量埋藏并得以保存,构成了在中扬子克拉通上和东南边缘重要的下寒武统优质烃源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寒武统 中扬子地区 硅质岩 黑色页岩 烃源岩 热液活动 缺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