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频电针刺激“内关”穴和非穴后对心肌缺血大鼠“内关”“天泉”穴皮肤血流灌注量的影响 被引量:5
1
作者 严明娜 嵇波 +8 位作者 王丹 赵国桢 白红新 孙晓敏 戴健 路雅雯 刘翼天 苏杭 葛云鹏 《世界中医药》 CAS 2018年第4期924-928,共5页
目的:研究高频电针刺激"内关"穴和非穴后对大鼠"内关""天泉"穴皮肤血流灌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30只雄性Wistar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的方法分成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高频电针"内关"组、高... 目的:研究高频电针刺激"内关"穴和非穴后对大鼠"内关""天泉"穴皮肤血流灌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30只雄性Wistar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的方法分成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高频电针"内关"组、高频电针非穴组5组。高频电针"内关"组采取每日电针大鼠左侧"内关"穴,高频电针非穴组采取每日电针非穴。于治疗结束30 min后,应用激光散斑衬比成像技术检测各组大鼠双侧"内关""天泉"穴区域的皮肤血流灌注量。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各穴位血流灌注量均降低(P<0.05),且双侧"内关"穴区皮肤血流灌注量显著升高(P<0.05)。结论:高频电针"内关"穴组心肌缺血情况有所改善,且心肌处于不同状态时,"内关"穴区皮肤血流灌注量变化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频电针 心肌缺血 内关 郄门 天泉 皮肤血流灌注量 经穴脏腑相关 大鼠
下载PDF
电针对急性心肌缺血损伤大鼠相关经穴皮肤血流灌注量影响的后效应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刘亚利 赵国桢 +10 位作者 张平 嵇波 戴健 路雅雯 严明娜 王丹 郭孟玮 毛颖秋 孙晓敏 白红新 许咏思 《上海针灸杂志》 2016年第6期732-737,共6页
目的通过观察大鼠处于正常生理态、心肌缺血损伤病理态、低频或高频电针干预态时相关经穴皮肤血流灌注量随时间变化的情况,探寻不同频率电针治疗心肌缺血损伤后其相关经穴反映的后效应。方法将50只雄性Wistar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空... 目的通过观察大鼠处于正常生理态、心肌缺血损伤病理态、低频或高频电针干预态时相关经穴皮肤血流灌注量随时间变化的情况,探寻不同频率电针治疗心肌缺血损伤后其相关经穴反映的后效应。方法将50只雄性Wistar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空白对照组、假手术组、模型组、经穴低频电针治疗组(经穴A组)、经穴高频电针治疗组(经穴B组)5组,每组10只。于第3次治疗结束后即刻、30 min、60 min应用激光散斑衬比成像技术观测各组大鼠双侧内关、郄门、天泉穴区和非经非穴对照点的皮肤血流灌注量,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内关、郄门、天泉双侧穴区皮肤血流灌注量均显著降低(P<0.01,P<0.05);低频或高频电针治疗后,各穴区皮肤血流灌注量不同程度升高,其中经穴A组内关、郄门、天泉双侧穴区均以治疗后即刻血流灌注量更接近空白对照组;经穴B组左侧3个穴位均以治疗后30 min更接近空白对照组,而右侧3个穴位均以治疗后60 min更接近空白对照组。结论低频电针在干预心肌缺血损伤时对穴区血流灌注量变化影响的即时效应优于高频电针;高频电针在干预心肌缺血损伤时对穴区血流灌注量变化影响的后效应优于低频电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缺血损伤 电针 皮肤血流灌注量 针灸后效应 大鼠
下载PDF
相关经穴与非经非穴、非相关经穴的机体反映和效应差异 被引量:6
3
作者 白红新 赵国桢 +9 位作者 嵇波 王丹 严明娜 孙晓敏 戴健 路雅雯 杨美娟 毛颖秋 张平 刘亚利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7年第1期82-85,共4页
查阅CNKI数据库,就近10年关于相关经穴与非经非穴、非相关经穴的比较研究中发现,相关经穴与非经非穴、非相关经穴在机体处于生理状态、病理状态、针刺干预态时反映有差异;针刺相关经穴与非经非穴、非相关经穴时对内脏调节也存在差异。... 查阅CNKI数据库,就近10年关于相关经穴与非经非穴、非相关经穴的比较研究中发现,相关经穴与非经非穴、非相关经穴在机体处于生理状态、病理状态、针刺干预态时反映有差异;针刺相关经穴与非经非穴、非相关经穴时对内脏调节也存在差异。相关经穴与非经非穴、非相关经穴机体反映和效应差异的研究已取得丰硕成果,但也存在观测脏腑种类少、检测指标较局限等方面不足,未来可与分子生物学等多学科相结合以进一步开展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穴-脏腑相关 相关经穴 非经非穴 非相关经穴
下载PDF
低频电针对心肌缺血损伤大鼠心包经经穴血流灌注量的影响及治疗次数的干预效应 被引量:4
4
作者 孙晓敏 嵇波 +11 位作者 赵国桢 王丹 严明娜 白红新 戴健 路雅雯 刘翼天 葛云鹏 苏杭 吴娇娟 游敏 程凯 《针灸临床杂志》 2018年第6期67-71,共5页
目的:观察低频电针对心肌缺血损伤大鼠心包经上不同经穴血流灌注量的影响及治疗1次和治疗3次效应的差别,探寻低频电针经穴和非穴调节心肌损伤后对相关经脉不同穴位反映的影响及治疗次数的干预效应。方法:将6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1... 目的:观察低频电针对心肌缺血损伤大鼠心包经上不同经穴血流灌注量的影响及治疗1次和治疗3次效应的差别,探寻低频电针经穴和非穴调节心肌损伤后对相关经脉不同穴位反映的影响及治疗次数的干预效应。方法:将6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1日组和3日组,再各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经穴组和非穴组。于电针治疗后,应用激光散斑衬比成像技术分别观测各组各检测区域即刻皮肤血流灌注量,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大鼠心肌缺血时3个穴区血流灌注量均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相比,低频"内关"治疗1次时"内关"和"郄门"穴血流灌注量显著升高(P<0.01或P<0.05),低频电针"内关"穴治疗3次时"内关""郄门"和"天泉"穴血流灌注量均显著升高(P<0.01)。结论:大鼠心包经上"内关"穴血流灌注量更能特异性反映大鼠心肌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穴-脏腑相关 电针 低频 内关 血流灌注量
下载PDF
大鼠不同心肌状态时相关经穴与非穴皮肤血流灌注量的变化特征 被引量:3
5
作者 游敏 程凯 +10 位作者 嵇波 吴娇娟 王丹 白红新 严明娜 孙晓敏 戴健 路雅雯 刘翼天 葛云鹏 苏杭 《针灸临床杂志》 2018年第4期58-63,共6页
目的:观测大鼠心肌不同状态下,体表相关经穴和非经非穴区皮肤血流灌注量的变化,探寻机体的机能状态与相关经穴的特异反映规律。方法:将10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均分成1日组、3日组,再各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低频电针经穴组和... 目的:观测大鼠心肌不同状态下,体表相关经穴和非经非穴区皮肤血流灌注量的变化,探寻机体的机能状态与相关经穴的特异反映规律。方法:将10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均分成1日组、3日组,再各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低频电针经穴组和低频电针非穴组,每小组各10只。行干预后,即刻以激光散斑衬比成像技术分别观测各组各检测区域皮肤血流灌注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与正常组比较,大鼠心肌缺血时,模型组"内关穴"区血流量明显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经穴组"内关穴"区血流量明显升高(P<0.01),与正常组无明显差异。结论:大鼠心肌不同状态时,相关经穴区皮肤血流随之变化,具有一定的特征,相对非穴能较为特异地反映大鼠的心肌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穴脏腑相关 心肌缺血 内关 非经非穴 皮肤血流灌注量
下载PDF
同一条经脉不同穴位反应和效应的研究概况 被引量:4
6
作者 孙晓敏 赵国桢 +9 位作者 嵇波 王丹 严明娜 白红新 戴健 路亚雯 杨美娟 毛颖秋 张平 刘亚利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17年第6期106-109,共4页
系统分析关于机体处于正常生理态、疾病损伤病理态和低频针刺干预态时,同一条经脉不同穴位的反应的研究概况;同时整理分析了针刺同一条经脉不同穴位对相关脏腑功能调节效应差异的研究情况。研究发现,机体无论处于正常生理态,还是疾病损... 系统分析关于机体处于正常生理态、疾病损伤病理态和低频针刺干预态时,同一条经脉不同穴位的反应的研究概况;同时整理分析了针刺同一条经脉不同穴位对相关脏腑功能调节效应差异的研究情况。研究发现,机体无论处于正常生理态,还是疾病损伤态,亦或是针刺干预状态,同一经脉不同穴位反应都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差异,并且针刺同一条经脉不同穴位对相关脏腑功能的调节也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络 穴位 经穴-脏腑相关
下载PDF
针灸治疗胃脘痛概况 被引量:6
7
作者 严明娜 赵国桢 +7 位作者 嵇波 于天源 王丹 白红新 孙晓敏 戴健 路雅雯 许咏思 《山东中医杂志》 2018年第3期255-258,共4页
梳理和对比针灸治疗胃脘痛的古今文献,探寻针灸治疗胃脘痛的研究进展。查阅古文献和CNKI文献库,采用文献逻辑学方法,对胃脘痛的古今针灸治疗方法相关文献进行了初步归纳总结,发现现代临床针灸治疗胃脘痛的治疗方法较古文献增多,主... 梳理和对比针灸治疗胃脘痛的古今文献,探寻针灸治疗胃脘痛的研究进展。查阅古文献和CNKI文献库,采用文献逻辑学方法,对胃脘痛的古今针灸治疗方法相关文献进行了初步归纳总结,发现现代临床针灸治疗胃脘痛的治疗方法较古文献增多,主要表现在针刺方法记录详细。并且针灸能结合其他治疗方法应用等方面。提示古今针灸治疗胃脘痛方法存在差异,现代评估方法有待完善。参考文献30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脘痛 针灸治疗 评价指标 文献
下载PDF
大鼠不同心肌状态对相关经穴和非相关经穴皮肤温度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戴健 嵇波 +9 位作者 路雅雯 赵国桢 王丹 严明娜 白红新 孙晓敏 张平 刘亚利 郭孟玮 程凯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7年第2期208-211,共4页
目的通过观测大鼠心肌处于正常生理态、缺血损伤病理态、低频电针和高频电针刺激后干预状态时相关经穴和非相关经穴皮肤温度变化的规律,探寻机体的机能状态与相关经穴的相关性。方法将50只雄性Wistar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5组,空白对... 目的通过观测大鼠心肌处于正常生理态、缺血损伤病理态、低频电针和高频电针刺激后干预状态时相关经穴和非相关经穴皮肤温度变化的规律,探寻机体的机能状态与相关经穴的相关性。方法将50只雄性Wistar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5组,空白对照组、假手术组、模型组、经穴低频电针内关穴组、经穴高频电针内关穴组,每组10只。于第3天治疗后,检测心电图,应用红外热成像技术检测各组大鼠内关、足三里、阳陵泉穴区的皮肤温度,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较,大鼠在心肌缺血损伤病理态时,双侧相关经穴内关、足三里穴区温度均降低(P<0.01,P<0.05);低频或高频电针治疗后,双侧相关经穴内关穴区温度均显著升高(P<0.05,P<0.01)。结论大鼠心肌处于不同状态时,相关经穴穴区皮肤温度存在一定的变化特征,以内关穴尤为明显,足三里穴次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缺血损伤 电针 内关
下载PDF
高频电针刺激经穴与非穴应用情况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严明娜 嵇波 +8 位作者 王丹 白红新 孙晓敏 赵国桢 戴健 路雅雯 刘翼天 苏杭 葛云鹏 《中医药导报》 2018年第12期62-66,共5页
目的:通过梳理高频电针相关文献,旨在分析高频电针刺激经穴与非穴的应用情况。方法:查阅相关书籍及CNKI文献库,采用文献逻辑学方法,对所查文献进行归纳总结。阐述高频电针的作用机理;归纳高频电针在各系统中的应用;总结高频电针刺激穴... 目的:通过梳理高频电针相关文献,旨在分析高频电针刺激经穴与非穴的应用情况。方法:查阅相关书籍及CNKI文献库,采用文献逻辑学方法,对所查文献进行归纳总结。阐述高频电针的作用机理;归纳高频电针在各系统中的应用;总结高频电针刺激穴位与非穴的应用;阐述高频电针刺激后体表穴位的反映。结果:查阅CNKI文献库文献近300篇,初步总结出了高频电针的作用机制、应用范围、穴位与非穴的研究以及体表穴位的反映。结论:以高频电针作用机制为基础,阐述了在各个系统中的应用以及优势,并且通过对比穴位与非穴的治疗效果,结合体表穴位的检测结果,可以推断机体内在状态,从而为经络-脏腑相关提供理论基础,也为临床的诊断治疗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高频 经穴 非穴
下载PDF
电针内关对急性心肌缺血大鼠心包经穴皮肤温度、血流灌注量及NE的影响 被引量:4
10
作者 王丹 嵇波 +10 位作者 赵国桢 严明娜 白红新 孙晓敏 戴健 路雅雯 刘翼天 葛云鹏 苏杭 游敏 吴娇娟 《江苏中医药》 CAS 2019年第4期74-78,共5页
目的:探讨电针对急性心肌缺血大鼠内关、天泉穴区皮肤温度、血流量及去甲肾上腺素(NE)的影响。方法:60只成年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1日组和3日组,2组再随机分为5组(每组6只):空白对照组、假手术组、模型组、低频电针组(2Hz,1m A)和高... 目的:探讨电针对急性心肌缺血大鼠内关、天泉穴区皮肤温度、血流量及去甲肾上腺素(NE)的影响。方法:60只成年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1日组和3日组,2组再随机分为5组(每组6只):空白对照组、假手术组、模型组、低频电针组(2Hz,1m A)和高频电针组(100Hz,1m A),大鼠模型制备采用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结扎法。电针左侧内关穴每次20min,每日1次,分别治疗1次和治疗3次。在第1次和第3次电针治疗结束后,采用激光多普勒血流成像仪和红外热像仪检测各组大鼠内关、天泉穴区皮肤血流量和温度;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各组大鼠内关、天泉穴区皮肤组织中NE含量;采用血清心肌肌钙蛋白T(c Tn T)浓度评价心肌状态。结果:内关穴区:与空白对照组比较,1日组和3日组的模型组皮肤温度、血流量显著下降(P<0.05),NE含量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1日组和3日组的低频和高频电针组皮肤温度、血流量显著升高(P<0.05),NE含量显著下降(P<0.05)。天泉穴区:与空白对照组比较,1日组和3日组的模型组皮肤温度、血流量显著下降(P<0.05),NE含量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1日组的低频和高频电针组皮肤温度、血流量、NE含量无显著变化(P>0.05),3日组的低频电针组皮肤温度和血流量显著升高(P<0.05),NE含量显著下降(P<0.05),高频电针组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低频电针和高频电针提高急性心肌缺血损伤大鼠内关、天泉穴区皮肤温度和血流量可能与电针参与下调穴区皮肤组织NE含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急性心肌缺血 经穴 皮肤温度 皮肤血流量 去甲肾上腺素 内关 实验研究
下载PDF
低频电针对心肌缺血损伤大鼠相关经穴和非相关经穴皮肤温度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吴娇娟 程凯 +11 位作者 嵇波 赵国桢 游敏 王丹 严明娜 孙晓敏 白红新 戴健 路雅雯 刘翼天 葛云鹏 苏杭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70-373,共4页
目的:借助大鼠心肌缺血损伤模型,观测低频电针刺激内关穴和非经非穴后相关经穴内关及非相关经穴足三里、阳陵泉皮肤温度的变化及规律性。方法:将40只雄性Wistar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组和假手术组各8只,将24只心肌缺血模型大鼠平... 目的:借助大鼠心肌缺血损伤模型,观测低频电针刺激内关穴和非经非穴后相关经穴内关及非相关经穴足三里、阳陵泉皮肤温度的变化及规律性。方法:将40只雄性Wistar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组和假手术组各8只,将24只心肌缺血模型大鼠平均分配在模型组、低频电针内关穴组、低频电针非经非穴组每组各8只。于第3天电针治疗后,应用红外热成像技术检测各组大鼠内关、足三里、阳陵泉穴区的皮肤温度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大鼠在心肌缺血损伤病理态时相关经穴内关、非相关经穴足三里穴区温度均降低;与模型组比较,低频电针经穴治疗后相关经穴内关穴区温度显著升高。结论:与非相关经穴相比,相关经穴在大鼠心肌处于不同状态时存在一定的变化特征,且低频电针"内关"穴可以改善心肌缺血诱发的相关经穴温度下降的情况,其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穴脏腑相关 心肌缺血 低频电针 皮肤温度
下载PDF
电针对心肌缺血损伤大鼠相关经穴皮肤温度变化影响的后效应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张平 赵国桢 +8 位作者 刘亚利 嵇波 戴健 路雅雯 严明娜 王丹 白红新 孙晓敏 许咏思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44-349,共6页
目的通过观察不同频率电针治疗心肌缺血大鼠后不同时间相关经脉穴位"内关""郄门""天泉"穴皮肤温度的变化情况,探寻针刺治疗心肌缺血损伤后其相关经脉穴位反映的后效应。方法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 目的通过观察不同频率电针治疗心肌缺血大鼠后不同时间相关经脉穴位"内关""郄门""天泉"穴皮肤温度的变化情况,探寻针刺治疗心肌缺血损伤后其相关经脉穴位反映的后效应。方法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假手术组、心肌缺血损伤组(简称模型组)、经穴低频电针组(简称经穴A组)和经穴高频电针组(简称经穴B组)。经穴A组、经穴B组均在成功制备模型的基础上给予电针治疗。于第3天电针治疗后,检测各组大鼠心电图,记录经穴即刻、30 min、60 min红外热像图并进行数据测量和分析。结果心肌缺血损伤时,相关经脉穴位皮肤温度均升高;电针治疗后,各穴区温度不同程度下降,近端"天泉""郄穴"最接近正常态相同穴区温度。电针治疗结束即刻,经穴A组双侧"内关"、双侧"郄门"、左侧"天泉"体表温度较经穴B组更接近空白对照组;电针治疗结束30 min时,经穴B组双侧"内关""郄门"更接近空白对照组;电针治疗结束60 min时,经穴B组双侧"内关"、右侧"郄门"、右侧"天泉"更接近空白对照组。结论低频电针或高频电针治疗后,大鼠心包经经脉线上穴区温度会下降,低频电针起效快,持续时间短,高频电针起效慢,后效应持续时间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缺血 红外热成像 皮肤温度 针灸后效应 大鼠
原文传递
电针“内关”对心肌缺血大鼠相关经穴和非相关经穴皮肤微循环血流灌注量的影响 被引量:6
13
作者 戴健 嵇波 +10 位作者 路雅雯 赵国桢 王丹 严明娜 白红新 孙晓敏 游敏 吴娇娟 郭孟玮 李志刚 程凯 《针刺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434-438,共5页
目的:探讨大鼠心肌处于正常生理态、缺血损伤病理态时,低频电针和高频电针刺激"内关"后相关经穴和非相关经穴皮肤血流灌注量的变化情况。方法: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假手术组、模型组、低频电针组、高频电针组,每组8只... 目的:探讨大鼠心肌处于正常生理态、缺血损伤病理态时,低频电针和高频电针刺激"内关"后相关经穴和非相关经穴皮肤血流灌注量的变化情况。方法: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假手术组、模型组、低频电针组、高频电针组,每组8只。采用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结扎法复制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模型,假手术组只穿线不结扎。低频电针组和高频电针组于造模成功后分别以2Hz及100Hz电针左侧"内关"穴20min,每日治疗1次,于第3次治疗结束后检测各组大鼠心电图J点差值,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心肌肌钙蛋白T(cTnT)的含量,应用激光散斑衬比成像技术观测各组大鼠双侧"内关""足三里"及"阳陵泉"穴区的皮肤血流灌注量。结果:模型组心电图J点差值及血清中cTnT的含量较空白组及假手术组明显升高(P<0.01);低频电针组、高频电针组电针后心电图J点差值及血清中cTnT的含量较模型组均明显降低(P<0.01,P<0.05)。模型组双侧"内关""足三里"穴区皮肤血流灌注量较空白组显著降低(P<0.01);低频电针组、高频电针组电针后,"内关""足三里"穴区皮肤血流灌注量较模型组均显著升高(P<0.01)。各组"阳陵泉"穴区皮肤血流灌注量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大鼠心肌处于不同状态时,相关经穴穴区皮肤血流灌注量存在一定的变化特征,说明"内关"穴和"足三里"穴区皮肤血流灌注量可以相对特征性地反映心肌状态变化的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穴脏腑相关 心肌缺血损伤 电针 内关 皮肤血流灌注量
原文传递
α_1-肾上腺素受体介导交感神经对机体调节及针灸效应的研究情况分析 被引量:6
14
作者 白红新 嵇波 +5 位作者 赵国桢 王丹 严明娜 孙晓敏 路雅雯 戴健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7年第23期4597-4600,共4页
为明确近30年α_1-AR(a1-Adrenoceptor)介导交感神经对机体生理病理变化及针灸效应的研究情况,本文查阅CNKI数据库及Pubmed数据库,对近30年关于α_1-AR介导的交感神经对机体生理病理影响及针灸效应的研究情况进行系统回顾。发现α_1-AR... 为明确近30年α_1-AR(a1-Adrenoceptor)介导交感神经对机体生理病理变化及针灸效应的研究情况,本文查阅CNKI数据库及Pubmed数据库,对近30年关于α_1-AR介导的交感神经对机体生理病理影响及针灸效应的研究情况进行系统回顾。发现α_1-AR不但介导交感神经对心脏的变力变时效应,以及血管平滑肌、膀胱括约肌和子宫平滑肌的收缩等生理效应的调节,还介导了心律失常、心肌肥大等病理过程,此外,α_1-AR还介导了针刺信号的传导,而且针刺还可以调节交感神经张力。说明机体的许多生理病理改变与α_1-AR及亚型的变化有密切关系,因此,深入研究α_1-AR将有助于阐释机体的生理病理机制,也为有效药物提供理论依据和相应的药理模型;对经脉穴位上α_1-AR的深入研究,有助于经络实质的探讨及针刺效应物质基础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1-肾上腺素(α1-AR) 交感神经 心脏 血管 中枢 针灸
原文传递
高频电针对心肌缺血损伤大鼠经穴及非穴皮肤温度的影响 被引量:3
15
作者 白红新 嵇波 +12 位作者 赵国桢 王丹 严明娜 孙晓敏 路雅雯 戴健 刘翼天 葛云鹏 苏杭 吴娇娟 游敏 程凯 李志刚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48-153,共6页
目的借助大鼠心肌缺血损伤模型,探讨高频电针刺激"内关"穴或非穴后,相关经穴、非相关经穴及非区穴皮肤温度的变化规律及其随时间的变化情况。方法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假手术组、心肌缺血损伤组(简称模型组)、... 目的借助大鼠心肌缺血损伤模型,探讨高频电针刺激"内关"穴或非穴后,相关经穴、非相关经穴及非区穴皮肤温度的变化规律及其随时间的变化情况。方法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假手术组、心肌缺血损伤组(简称模型组)、高频电针经穴组和高频电针非穴组。高频电针经穴组、高频电针非穴组均在成功制备模型的基础上给予电针治疗。于第3天电针治疗后30、60 min,应用红外热成像仪记录"内关"穴、"阳陵泉"穴、非穴区皮肤红外热像图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内关"穴区皮肤温度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高频电针经穴组"内关"穴区皮肤温度升高(P<0.01),高频电针非穴组"内关"穴、"阳陵泉"穴、非穴区皮肤温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中高频电针经穴组"内关"穴区皮肤温度以治疗后30 min更接近空白对照组。结论 "内关"穴区皮肤温度能相对特异性地反映大鼠心肌所处的不同状态,高频电针"内关"穴能阻抑由于心肌缺血损伤诱发的相关经穴皮肤温度的下降,其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频电针 心肌缺血 皮肤温度 经穴 大鼠
原文传递
针百会、灸关元治疗功能性经期紊乱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
16
作者 和蕊 冯琪 +4 位作者 严明娜 宋雨辉 赵百孝 张露芬 朱文莲 《现代中医临床》 2016年第2期21-23,共3页
目的观察针百会配合灸关元以及单纯针刺百会和单纯艾灸关元治疗功能性经期紊乱的疗效。方法将57例符合纳入标准的功能性经期紊乱患者随机分为针百会组、灸关元组、针百会+灸关元组,治疗3个月经周期后进行疗效评价。结果针百会组的总有... 目的观察针百会配合灸关元以及单纯针刺百会和单纯艾灸关元治疗功能性经期紊乱的疗效。方法将57例符合纳入标准的功能性经期紊乱患者随机分为针百会组、灸关元组、针百会+灸关元组,治疗3个月经周期后进行疗效评价。结果针百会组的总有效率为89%,灸关元组为84%,针百会+灸关元组为95%。精确概率法组间比较结果 P>0.05,3组间无统计学差异。针百会组的治愈率为37%,灸关元组为47%,针百会+灸关元组为74%。经过非参数检验,P=0.000 1<0.05,3组间有统计学差异,针百会+灸关元组比灸关元组治愈率高(χ2=13.571 4,P=0.000 2)。结论针百会、灸关元和针百会配合灸关元均能有效地治疗功能性经期紊乱,针百会配合灸关元治疗效果优于单纯灸关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会 关元 功能性经期紊乱 临床观察
原文传递
实验针灸学自主设计性实验教学过程的调查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嵇波 郭孟玮 +7 位作者 张露芬 张平 张鹤 刘亚莉 严明娜 曹宇 卢峻 袁红 《中医教育》 2015年第3期23-26,共4页
目的通过构建实验针灸学自主设计性实验调查问卷,并开展问卷调查,探寻合理的自主设计性实验教学实施模式。方法 1系统收集关于自主设计性实验和实验针灸学自主设计性实验文献,采用文献逻辑学方法,对文献进行梳理和分析,构建调查问卷;2对... 目的通过构建实验针灸学自主设计性实验调查问卷,并开展问卷调查,探寻合理的自主设计性实验教学实施模式。方法 1系统收集关于自主设计性实验和实验针灸学自主设计性实验文献,采用文献逻辑学方法,对文献进行梳理和分析,构建调查问卷;2对200名参与过实验针灸学自主设计性实验教学或实验教学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采用卡方检验中的Fisher's Exact Text方法对问卷选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教学模式、考核和成绩形成模式、小组最佳人数组成、文献检索模式、选题模式、自主设计性实验教学过程中质量监控和综合设计性实验教学中专家评委组成7个模式,得到了从事自主设计性实验教学的授课教师们关注,且参与实验针灸学自主设计性实验及实验教学的学生对上述7个模式认知和态度有所侧重。结论实验针灸学自主设计性实验教学能培养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基本具备步入科学研究领域的素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针灸学 自主设计性实验 实验改革 调查问卷
原文传递
不同频率电针及刺激次数对心肌缺血大鼠内关穴与非经非穴点皮肤血流灌注量的影响 被引量:9
18
作者 路雅雯 嵇波 +9 位作者 戴健 赵国桢 王丹 严明娜 白红新 孙晓敏 郭孟玮 毛颖秋 李志刚 程凯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041-1047,共7页
目的借助大鼠心肌缺血损伤模型,探讨低频或高频电针刺激内关穴后内关穴及非经非穴皮肤血流灌注量的变化规律及治疗次数对其的影响。方法将100只雄性Wistar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1次治疗组和3次治疗组,各组再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 目的借助大鼠心肌缺血损伤模型,探讨低频或高频电针刺激内关穴后内关穴及非经非穴皮肤血流灌注量的变化规律及治疗次数对其的影响。方法将100只雄性Wistar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1次治疗组和3次治疗组,各组再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低频电针组、高频电针组5个小组,每组10只。电针组大鼠左侧内关穴每日接受针刺1次,于第1天或第3天治疗结束60 min后,应用激光散斑衬比成像技术检测各组大鼠双侧内关穴和非经非穴区域的皮肤血流灌注量,HE染色观测心肌组织形态学变化。结果与正常组相比较,3次治疗后模型组内关穴区皮肤血流量显著降低(P<0.01),且3次治疗模型组较1次治疗模型组内关和非经非穴皮肤血流量皆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相比较,3次治疗后低频电针组和高频电针组内关穴区皮肤血流量均显著升高(P<0.01)。结论内关穴区皮肤血流灌注量较非经非穴能相对特异地反映大鼠心肌处于不同状态的变化,尤其是低频或高频治疗后随次数增加能阻抑由于心肌缺血损伤诱发的相关经穴皮肤血流灌注量下降的情况,且3次治疗后以高频电针作用更为明显,其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缺血 电针 内关 非经非穴 皮肤血流灌注量 经穴脏腑相关 大鼠
原文传递
电针对围产期尼古丁暴露新生鼠肺功能及肺形态的影响 被引量:2
19
作者 葛云鹏 嵇波 +12 位作者 赵国桢 刘翼天 苏杭 戴健 路雅雯 王丹 Reiko Sakurai Virender Kumar Rehan 严明娜 孙晓敏 白红新 郭孟玮 任晓暄 《针刺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85-89,共5页
目的:通过比较电针孕期及哺乳期尼古丁暴露母鼠"足三里"和"尺泽"穴对新生鼠肺功能和肺形态影响的差异,探讨能改善围产期尼古丁暴露引发新生鼠肺发育变化的特异效应穴位。方法:将24只雌性孕期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 目的:通过比较电针孕期及哺乳期尼古丁暴露母鼠"足三里"和"尺泽"穴对新生鼠肺功能和肺形态影响的差异,探讨能改善围产期尼古丁暴露引发新生鼠肺发育变化的特异效应穴位。方法:将24只雌性孕期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足三里组、尺泽组,每组6只。自孕期第6天起,正常组皮下注射0.9%氯化钠溶液,余组均皮下注射尼古丁至产后第21天(生产当天不注射)制备孕期及哺乳期尼古丁暴露模型。采用每日2Hz/15Hz、1mA电针母鼠双侧"足三里"穴或"尺泽"穴治疗,与造模同时进行。实验结束后采用小动物肺功能测定仪测定子代鼠肺功能,HE染色法光镜下观测子代鼠肺泡化程度。结果:与正常组相比较,模型组吸气峰值流速(PIF)值、肺总阻力(RL)值和呼气相气道阻力(RE)值均显著升高(P<0.01),呼气峰值流速(PEF)值和肺动态顺应性(Cdyn)值均显著降低(P<0.01),模型组子代鼠肺泡数量减少,肺泡变形破裂融合,肺泡直径显著增加(P<0.01)。与模型组比较,足三里组PIF值、RL值和RE值均显著降低(P<0.01),PEF值和Cdyn值均显著升高(P<0.01,P<0.05),且肺泡数量明显增多,肺泡破裂现象改善,肺泡直径显著降低(P<0.01);尺泽组PIF值显著降低(P<0.01),RL值和RE值均明显降低(P<0.05),PEF值和Cdyn值有升高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尺泽组肺泡数量明显增多,肺泡破裂现象改善,肺泡直径有减小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足三里"和电针"尺泽"均能通过改善孕期及哺乳期尼古丁暴露新生鼠肺功能及肺形态,防护子代鼠肺发育不良,且电针"足三里"穴效果优于电针"尺泽"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穴位特异性 围产期大鼠 孕期和哺乳期尼古丁暴露 肺功能 肺形态
原文传递
电针“足三里”或“阳陵泉”对围产期尼古丁暴露新生鼠肺功能和组织形态的影响 被引量:2
20
作者 苏杭 嵇波 +12 位作者 赵国桢 刘翼天 葛云鹏 戴健 路雅雯 王丹 Reiko Sakurai Rehan VK 严明娜 孙晓敏 白红新 郭孟玮 任晓暄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632-636,共5页
目的:对比电针母鼠"足三里"与"阳陵泉"穴对围产期尼古丁暴露新生鼠肺功能与组织形态学干预效应的差异,探寻电针防护新生鼠肺发育不良的穴位效应规律。方法:将24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S组)、尼古丁组(N组... 目的:对比电针母鼠"足三里"与"阳陵泉"穴对围产期尼古丁暴露新生鼠肺功能与组织形态学干预效应的差异,探寻电针防护新生鼠肺发育不良的穴位效应规律。方法:将24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S组)、尼古丁组(N组)、尼古丁加足三里组(N+ST 36组)和尼古丁加阳陵泉组(N+GB 34组),每组6只。从受孕第6天开始,S组皮下注射0.9%氯化钠溶液(1 mg/kg);其余3组皮下注射等量尼古丁,至子代大鼠出生后第21天制备围产期尼古丁暴露模型。造模同时N+ST 36组和N+GB 34组分别电针"足三里"和"阳陵泉"穴,每天1次,至子代大鼠出生后第21天。采用小动物肺功能分析系统观察新生鼠吸气峰值流速(PIF)、呼气峰值流速(PEF)、呼气阻力(RE)、吸气阻力(RI)和动态顺应性(Cdyn)等肺功能指标变化;采用HE染色观察肺泡融合、破裂程度等肺组织形态学的变化。结果:与S组比较,N组PEF、Cdyn较低,PIF、RI、RE较高(均P<0.01),肺泡融合、破裂,肺泡壁增厚,肺泡数量减少,肺泡间距变大,肺泡直径较大(P<0.01);与N组比较,N+ST 36组PEF、Cdyn较高,PIF、RI、RE较低(P<0.05,P<0.01),肺泡融合、破裂程度有所改善,肺泡数量增多,肺泡壁变薄,肺泡间距正常,肺泡直径显著减少(P<0.01),而N+GB34组肺功能和肺形态各指标变化不明显(P>0.05)。结论:电针围产期尼古丁暴露孕鼠"足三里"较"阳陵泉"更能明显改善新生大鼠肺功能与肺组织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产期尼古丁暴露 电针 肺发育 肺功能 肺形态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