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EGFP-C1/Akt体外转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后肢缺血大鼠血管生成的影响 被引量:7
1
作者 霍鑫 冯金炜 +3 位作者 刘方峰 孔宏亮 严永吉 张强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CAS 2008年第6期402-407,共6页
目的 探讨经肌肉注射转染pEGFP-C1/Akt的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对后肢缺血大鼠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 Wistar大鼠30只,制成双后肢缺血模型,双盲法随机分为基因治疗组(肌注经pEGFP—C1/Akt转染的MSCs)、非基因治疗组(肌注MSC... 目的 探讨经肌肉注射转染pEGFP-C1/Akt的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对后肢缺血大鼠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 Wistar大鼠30只,制成双后肢缺血模型,双盲法随机分为基因治疗组(肌注经pEGFP—C1/Akt转染的MSCs)、非基因治疗组(肌注MSCs)及对照组(肌注PBS液)。造模前、造膜后即刻及MSCs移植后1~7d内,每天用红外线皮温仪测定大鼠后肢皮温变化。28d时经动脉造影观察后肢血管生成情况;免疫组化染色检测后肢毛细血管密度;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后肢肌肉组织中Akt及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的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 移植3d后基因治疗组大鼠后肢皮温升高明显。28d时经动脉造影观察基因治疗组后肢侧支血管生成明显;荧光显微镜观察有绿色荧光细胞在基因治疗组的内收肌和半膜肌分布。毛细血管密度:基因治疗组为(7.1±0.3)个/高倍镜,非基因治疗组为(4.2±0.4)个/高倍镜,对照组为(1.3±0.2)个/高倍镜,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Akt及VEGF的mRNA和蛋白的表达分析:基因治疗组AktmRNA(2.44±0.14)和蛋白(1.12±0.13)及VEGFmRNA(1.11±0.11)和蛋白(0.97±0.13)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非基因治疗组AktmRNA(1.58±0.13)和蛋白(0.78±0.12)及VEGFmRNA(0.78±0.14)和蛋白(0.67±0.11)以及对照组AktmRNA(0.64±0.11)和蛋白(0.36±0.12)及VEGFmRNA(0.56±0.11)和蛋白(0.33±0.13)的表达水平(P〈0.01),后2组间比较差异亦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pEGFP-C1/Akt体外转染骨髓MSCs促进后肢缺血大鼠血管生成的效果优于单纯MSCs治疗,为基因转染MSCs治疗缺血性疾病提供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 AKT基因 后肢缺血 血管生成
下载PDF
13例胫骨平台骨折临床治疗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张万福 严永吉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09年第4期156-,共1页
关键词 胫骨平台骨折 患者 外固定支架 关节面 解剖复位 有限切开内固定 内固定物 自体髂骨
下载PDF
骨折后腓骨长度的恢复与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的关系 被引量:70
3
作者 谷贵山 徐莘香 +1 位作者 严永吉 孙大辉 《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0年第4期288-289,共2页
目的 探讨胫腓骨下段粉碎骨折后腓骨长度的恢复与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发生的关系。方法  1986~ 1996年间收治的胫腓骨双骨折病例中 ,有 15 0例获得随访的经过手术治疗的闭合性胫腓骨下段粉碎骨折。平均随访时间为 6年 (2~ 10年 )。1... 目的 探讨胫腓骨下段粉碎骨折后腓骨长度的恢复与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发生的关系。方法  1986~ 1996年间收治的胫腓骨双骨折病例中 ,有 15 0例获得随访的经过手术治疗的闭合性胫腓骨下段粉碎骨折。平均随访时间为 6年 (2~ 10年 )。15 0例中 30例在固定胫骨的同时固定腓骨 ,恢复腓骨长度 ,12 0例仅固定胫骨。术后均以石膏托固定 4~ 6周。结果 腓骨固定组术后踝关节不同程度创伤性关节炎的发生率为 6 % ,而单纯固定胫骨者 ,创伤性关节炎的发生率为 30 %。结论 踝关节创伤性炎症的发生与小腿双骨折后腓骨长度是否恢复有关 (r=0 0 0 98)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腓骨骨折 腓骨长度 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 固定
下载PDF
28例髌骨骨折康复治疗体会
4
作者 张万福 严永吉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09年第2期97-97,共1页
关键词 髌骨 骨折 康复治疗
下载PDF
关节镜微创技术在膝关节骨折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6
5
作者 白云波 魏文华 +4 位作者 付宝光 杨德建 李东平 严永吉 荆长富 《中国伤残医学》 2012年第9期43-44,共2页
目的:研究关节镜技术在膝关节骨折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05年3月~2012年1月,对12例膝关节骨折在关节镜监护下进行小切口复位内固定术,镜下同时处理关节内合并损伤,术后随访患者并发症并用HSS膝关节评分标准进行膝关节功能评分。结... 目的:研究关节镜技术在膝关节骨折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05年3月~2012年1月,对12例膝关节骨折在关节镜监护下进行小切口复位内固定术,镜下同时处理关节内合并损伤,术后随访患者并发症并用HSS膝关节评分标准进行膝关节功能评分。结果:术后随访3~17个月,所有骨折均在3个月内愈合,无感染、皮肤坏死或创口延迟愈合。按相关标准评定疗效,总优良率91.7%。结论:关节镜下治疗膝关节骨折损伤小,操作安全,复位固定满意,能同时处理关节内合并伤,术后功能恢复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骨折 复位 固定 关节镜
原文传递
关节镜下治疗儿童前交叉韧带胫骨髁间嵴撕脱骨折 被引量:3
6
作者 白云波 魏文华 严永吉 《中国伤残医学》 2011年第9期50-51,共2页
目的:探索膝关节镜下治疗儿童前交叉韧带胫骨髁间嵴骨折的治疗和手术体会。方法:总结关节镜下治疗儿童前交叉韧带胫骨髁间嵴骨折10例。结果:术后X线片显示所有骨折复位满意,随访10例,随访时间2~15个月,平均6个月。所有患者膝关节活动... 目的:探索膝关节镜下治疗儿童前交叉韧带胫骨髁间嵴骨折的治疗和手术体会。方法:总结关节镜下治疗儿童前交叉韧带胫骨髁间嵴骨折10例。结果:术后X线片显示所有骨折复位满意,随访10例,随访时间2~15个月,平均6个月。所有患者膝关节活动度正常,未见明显创伤性关节炎。结论:关节镜下治疗儿童胫骨髁间嵴撕脱骨折,具有创伤小,恢复快,住院周期短,无需手术取固定物等优点,是治疗儿童胫骨髁间嵴撕脱骨折的一种可靠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镜 前交叉韧带 胫骨髁间嵴 撕脱骨折
原文传递
张力带内固定治疗髋臼骨折的疗效分析
7
作者 张德光 刘亚 +3 位作者 刘儒森 邢宏 严永吉 朱勇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03年第20期47-48,共2页
目的 探讨髋臼骨折的张力带内固定治疗的临床应用。方法 从 1993年 3月~ 2 0 0 0年 1月 ,对 32例髋臼骨折患者行张力带内固定手术。其中髋臼后壁骨折 14例 ,后柱加后壁骨折 2例 ,前壁骨折 10例 ,前壁加前柱骨折1例 ,横型骨折 5例。... 目的 探讨髋臼骨折的张力带内固定治疗的临床应用。方法 从 1993年 3月~ 2 0 0 0年 1月 ,对 32例髋臼骨折患者行张力带内固定手术。其中髋臼后壁骨折 14例 ,后柱加后壁骨折 2例 ,前壁骨折 10例 ,前壁加前柱骨折1例 ,横型骨折 5例。合并髋关节中心脱位 4例。结果 随访时间 2~ 7年 ,平均 4.2年。优 16例 (5 0 %) ,良 10例(31%) ,可 5例 (15 %) ,差 1例 (3%)。结论 对于明显移位的髋臼骨折 ,采用张力带内固定治疗是一种较好的选择方法 ,远期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臼骨折 张力带 内固定 外科手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