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术前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对结直肠癌预后的评估价值的Meta分析 被引量:7
1
作者 尹小平 刘来蓬 +2 位作者 严海冬 朱栋良 黎尉浩 《临床外科杂志》 2018年第7期538-541,共4页
目的探讨基于外周血常规计数术前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NLR)评估结直肠癌预后的价值。方法通过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光盘数据库(CBM—disc)、中国知网(CNKI)、Pub Med、EMBASE、Cocharne等中、英文... 目的探讨基于外周血常规计数术前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NLR)评估结直肠癌预后的价值。方法通过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光盘数据库(CBM—disc)、中国知网(CNKI)、Pub Med、EMBASE、Cocharne等中、英文数据库,检索出符合纳入标准的试验项,时间限定在2012年1月1日~2017年12月9日,提取数据后,根据异质性情况,采用随机效应模式、固定效应模式、敏感性分析、亚组分析等方法,应用Review Manager 5.3、Stata 12.0等软件对有关的比值比(OR)和95%可信区间(95%CI)进行效应量合并。结果本研究共纳入7篇文献,分别研究了术前NLR对结直肠癌预后的评估价值。共有2227例病人参与。对比术前低NLR,发现术前高NLR增加了淋巴结转移率OR=1.54、95%CI=[1.28,1.85]、肿瘤侵犯深度(T3+T4)OR=2.15、95%CI=[1.76,2.63]和肿瘤分期(Ⅲ+Ⅳ)OR=1.79、95%CI=[1.37,2.33]的风险,同时5年生存率OR=0.25、95%CI=[0.19,0.32]也较低NLR大大减低。结论与术前低NLR的结直肠癌病人比较,术前NLR升高的结直肠癌病人淋巴转移率更高,肿瘤侵犯深度(T3+T4)也更高,且肿瘤Ⅲ+Ⅳ分期的比例也明显增加,5年生存率明显降低。术前NLR升高是结直肠癌预后的不良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 结直肠癌 预后 META分析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的白术-白芍配伍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严海冬 缪文清 +2 位作者 许巧欣 张志鹏 蔡延渠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21年第6期671-677,共7页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白术-白芍配伍治疗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的潜在作用机制。方法:借助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检索白术、白芍的化学成分和作用靶点,通过Uniprot数据库查询靶点对应的基因,同...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白术-白芍配伍治疗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的潜在作用机制。方法:借助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检索白术、白芍的化学成分和作用靶点,通过Uniprot数据库查询靶点对应的基因,同时通过Gene Cards数据库、疾病相关的基因与突变位点数据库以及治疗靶标数据库等获得IBS疾病靶点。将白术-白芍药对作用靶点基因与疾病靶点进行韦恩交集分析,使用软件Cytoscape 3.7.2构建"药对-活性成分-作用靶点"网络,借助String数据库进行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分析;同时,使用Metascape数据库平台,对基因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GO)功能富集分析、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通过筛选,白术-白芍药对共获得20个活性成分,对应89个潜在作用靶点;IBS通过去重后获得1774个疾病靶点,比对后存在55个交集靶点。其中,山柰酚、3β-乙酰氧基、β-谷甾醇、儿茶素、8β-乙氧基白术内酯Ⅲ、芍药苷及谷甾醇等20个主要活性成分可能通过AKT1、IL-6、TNF、PTGS2、JUN、CAT及CASP3等55个潜在关键靶点作用于IBS。GO功能富集分析共得到GO条目47个(P≤0.01),其中生物过程条目20个,细胞组成条目9个,分子功能条目18个,主要涉及有毒物质应激反应、血液循环、活性氧代谢过程及异源生物应激反应等。KEGG通路富集分析筛选得到15条信号通路(P≤0.01),包括糖尿病并发症中的AGE-RAGE信号通路、钙信号通路及HIF-1信号通路等信号通路。结论:通过网络药理学分析发现,白术-白芍药对中的山柰酚、芍药苷、8β-乙氧基白术内酯Ⅲ和β-谷甾醇等潜在活性成分主要通过调节AGE-RAGE信号通路、钙离子信号通路等作用机制发挥治疗IBS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术-白芍 药对 肠易激综合征 网络药理学 作用机制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四逆散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潜在作用机制 被引量:4
3
作者 严海冬 缪文清 +1 位作者 张志鹏 蔡延渠 《广东药科大学学报》 CAS 2021年第3期59-65,共7页
目的采用网络药理学方法探索四逆散治疗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的潜在作用机制。方法利用TCMSP平台检索中药“柴胡”“白芍”“甘草”和“枳实”中的活性成分,采用Drugbank数据库收集活性物质成分作用靶点,Genecard... 目的采用网络药理学方法探索四逆散治疗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的潜在作用机制。方法利用TCMSP平台检索中药“柴胡”“白芍”“甘草”和“枳实”中的活性成分,采用Drugbank数据库收集活性物质成分作用靶点,Genecards、DisGeNET、TTD数据库收集肠易激综合征的疾病靶点。将疾病靶点和物质成分靶点取交集获得交集靶点,交集靶点导入STRING数据库得到四逆散治疗IBS的交集靶点PPI网络。以degree数值>75位节点,构建四逆散治疗IBS的核心靶点PPI网络,并分析获得四逆散治疗IBS的关键潜在治疗靶点。采用Metascape数据库平台进行核心靶点的GO富集分析和KEGG通路分析,Swiss DOCK进行分子对接验证。结果四逆散共有140种活性化合物,对应269个疾病靶点。IBS疾病靶点有1774个,两者取交集获得251个交集靶点。“药物‐有效成分‐靶点”网络显示白花前胡丁素、槲皮素、谷甾醇、山柰酚、木犀草素等是四逆散治疗IBS的主要物质成分。四逆散治疗IBS的核心靶点PPI网络显示AKT1、MAPK1、MMP2、EGF、TP53、CASP3、EGFR、MMP9、TNF、IL6是四逆散治疗IBS的关键潜在治疗靶点。KEGG富集分析显示四逆散治疗IBS的信号通路主要涉及IL-17信号通路、肿瘤坏死因子信号通路、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cAMP信号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NF-κB信号通路、紧密连接、炎症性肠病、催产素信号通路等。分子对接结果显示,山柰酚与AKT1、槲皮素与AKT1、槲皮素与MAPK1、谷甾醇与CASP3的结合能均小于−5 kJ/mol,表明活性成分与核心靶点具有良好的结合性能。结论网络药理学研究结果显示,四逆散通过抗感染、调节肠道运动等途径多成分、多靶点发挥抗IBS作用,为后续实验研究工作提供了基础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药理学 四逆散 肠易激综合征 机制
下载PDF
SURVIVIN,ANG-1和VEGF在胃癌中的表达和对肿瘤血管生成的相关性 被引量:2
4
作者 尹小平 刘来蓬 +2 位作者 严海冬 黎尉浩 朱栋良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医学版)》 2018年第6期472-475,562,共5页
目的探讨肿瘤血管生成与胃癌中凋亡抑制因子(Survivin)、血管生成素-1(Ang-1)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22例胃癌组织,22例胃息肉组织和10例慢性浅表性胃炎组织中Survivin,Ang-1,VEGF和跨膜糖蛋... 目的探讨肿瘤血管生成与胃癌中凋亡抑制因子(Survivin)、血管生成素-1(Ang-1)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22例胃癌组织,22例胃息肉组织和10例慢性浅表性胃炎组织中Survivin,Ang-1,VEGF和跨膜糖蛋白CD34(反映血管密度的血管内皮标记物)的表达水平。结果胃癌组织中Survivin、Ang-1和VEGF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1. 8%、72. 7%和77. 2%,显著高于胃息肉组和胃炎组。胃癌组织中CD34值为(32. 18±6. 96),明显高于胃息肉组和胃炎组。肿瘤微血管密度与胃癌组织中Survivin、Ang-1和VEGF蛋白的表达具有相关性。Survivin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与Ang-1和VEGF的表达密切相关。结论 Survivin可能通过Ang-1和VEGF促进胃癌组织的血管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凋亡抑制因子 血管生成素-1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肿瘤微血管密度 胃癌
下载PDF
结、直肠肿瘤肠道菌群特异性的临床研究
5
作者 尹小平 黎尉浩 +2 位作者 朱栋良 严海冬 王芳元 《临床外科杂志》 2017年第7期523-525,共3页
目的研究肠道菌群变化与结、直肠肿瘤之间的关系。方法病理检查证实的结、直肠肿瘤患者35例为研究组,同期结肠镜检查排除结、直肠肿瘤的患者35例为对照组。收集两组患者的粪便标本,采用扩增核糖体DNA限制性分析(ARDRA)技术对样本内细菌... 目的研究肠道菌群变化与结、直肠肿瘤之间的关系。方法病理检查证实的结、直肠肿瘤患者35例为研究组,同期结肠镜检查排除结、直肠肿瘤的患者35例为对照组。收集两组患者的粪便标本,采用扩增核糖体DNA限制性分析(ARDRA)技术对样本内细菌进行检测,比较两组菌种的变化及规律。结果两组70例样本共检出389 010条高质量序列,研究组和对照组Chao1指数分别为1.01×10~3和0.85×10~3,Shannon指数分别为0.11×10~2和0.14×10~2,两组菌群多样性和均匀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菌种/属水平,有15种细菌丰度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直肠肿瘤患者肠道某些菌种与正常人存在差异,研究其变化规律有可能实现对结、直肠肿瘤进行早期的预防、早期诊断,并为微生态制剂作为结、直肠肿瘤的治疗方式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菌群 结直肠肿瘤
下载PDF
腹腔镜手术治疗在胃癌术后吻合口瘘中的应用 被引量:1
6
作者 严海冬 张阳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9年第26期81-84,共4页
目的研究腹腔镜手术治疗在腹腔镜胃癌术后吻合口瘘中的应用。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17 年6 月—2019 年2 月收治腹腔镜胃癌术后吻合口瘘患者86 例为研究对象,抽签法分为研究组(腹腔镜手术)与对照组(传统开腹手术)各43 例,比较手术指标、炎... 目的研究腹腔镜手术治疗在腹腔镜胃癌术后吻合口瘘中的应用。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17 年6 月—2019 年2 月收治腹腔镜胃癌术后吻合口瘘患者86 例为研究对象,抽签法分为研究组(腹腔镜手术)与对照组(传统开腹手术)各43 例,比较手术指标、炎性因子、并发症与有效率。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排气时间与住院时间较对照组均短,术中出血量较对照组少,研究组较对照组IL-6、TNF-α与血清CRP 水平均低,IL-10 水平较对照组高,研究组有效率(97.67%)较对照组(83.72%)高,研究组并发症率(9.30%)较对照组(27.90%)低,P < 0.05。结论对腹腔镜胃癌术后吻合口瘘患者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能缩短手术时间与住院时间,减少出血量且提高治疗疗效,避免机体发生吻合口瘘的并发症,改善炎性因子水平,预防并发症发生,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手术 胃癌 吻合口瘘 应用效果 炎性因子 并发症
下载PDF
下调GIT1对乳腺癌MCF-7细胞增殖、凋亡能力及周期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4
7
作者 缪文青 张阳 严海冬 《河北医药》 CAS 2021年第19期2895-2898,2903,共5页
目的探究下调G蛋白偶联受体激酶结合蛋白1(GIT1)对乳腺癌MCF-7细胞增殖、凋亡能力及周期分布的影响。方法选取乳腺癌MCF-7细胞,培养后分为空白组、上调GIT1组和下调GIT1组,检测3组细胞增殖、凋亡、侵袭迁移能力以及周期分布情况,Western... 目的探究下调G蛋白偶联受体激酶结合蛋白1(GIT1)对乳腺癌MCF-7细胞增殖、凋亡能力及周期分布的影响。方法选取乳腺癌MCF-7细胞,培养后分为空白组、上调GIT1组和下调GIT1组,检测3组细胞增殖、凋亡、侵袭迁移能力以及周期分布情况,Western blot法检测Bcl-2、Bax、caspase-3、MMP-9、ICAM-1相对表达量。结果在第24、48、72小时,上调GIT1组细胞增殖率高于空白组,凋亡率低于空白组,且下调GIT1组细胞增殖率低于空白组、上调GIT1组,凋亡率高于空白组、上调GIT1组(P<0.05)。上调GIT1组处于G1期的细胞比例低于空白组,处于S、G2期的细胞比例高于空白组,且下调GIT1组处于G1期的细胞比例均高于空白组、上调GIT1组,处于S、G2期的细胞比例低于空白组、上调GIT1组(P<0.05)。上调GIT1组细胞侵袭细胞数、迁移细胞数均高于空白组,且下调GIT1组细胞侵袭细胞数、迁移细胞数均低于空白组、上调GIT1组(P<0.05)。上调GIT1组细胞Bcl-2相对表达量低于空白组,Bax、caspase-3、MMP-9、ICAM-1相对表达量高于空白组,且下调GIT1组细胞Bcl-2相对表达量高于空白组、上调GIT1组,Bax、caspase-3、MMP-9、ICAM-1相对表达量均低于空白组、上调GIT1组(P<0.05)。结论下调GIT1蛋白的表达能够抑制乳腺癌MCF-7细胞增殖、侵袭、迁移,调控细胞周期分布,促进乳腺癌MCF-7细胞凋亡,调控Bcl-2、Bax、caspase-3、MMP-9、ICAM-1蛋白相对表达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细胞周期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