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两种蚜茧蜂及其寄主蚜虫对大豆植株挥发性次生物质的触角电位反应 被引量:13
1
作者 严福顺 阎云花 +2 位作者 张瑛 侯照远 王琛柱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09-513,共5页
研究了下列害虫和寄生天敌种类对大豆植株中提取的某些挥发性次生化合物及其不同组合混合相的触角电位反应:1)豆蚜AphiscraccivoraKoch和麦长管蚜Macrosiphumavenae(Fabricius);2)为害大豆植株的大豆蚜AphisglycinesMatsumura和不为害... 研究了下列害虫和寄生天敌种类对大豆植株中提取的某些挥发性次生化合物及其不同组合混合相的触角电位反应:1)豆蚜AphiscraccivoraKoch和麦长管蚜Macrosiphumavenae(Fabricius);2)为害大豆植株的大豆蚜AphisglycinesMatsumura和不为害大豆植株的豆蚜二者所共有的寄生天敌豆柄瘤蚜茧蜂LysiphlebusfabarumMarshall;3)不为害大豆植株的麦长管蚜的寄生天敌燕麦蚜茧蜂AphidiuspicipesNees。结果表明,与大豆植株相关联的大豆蚜和不相关联的豆蚜所共有的天敌———豆柄瘤蚜茧蜂,对大豆植株的挥发性次生化合物及其混合相反应敏感,而与大豆植株不相关联的豆蚜、麦长管蚜及其寄生天敌———燕麦蚜茧蜂,对大豆植株的挥发性次生化合物及其混合相反应不敏感。再次证明,植物挥发性次生化合物在害虫及其寄生天敌搜寻寄主的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豆柄瘤蚜茧蜂 燕麦蚜茧蜂 植物挥发性次生化合物 寄主搜寻 触角电位
下载PDF
大菜粉蝶幼虫外颚叶味觉感器对蓼二醛的电生理反应 被引量:21
2
作者 严福顺 L.M.Schoonhoven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1-7,共7页
从蓼科植物中提取的蓼二醛对许多鳞翅目昆虫幼虫有强烈的取食抑制作用。用电生理方法研究大菜粉蝶Pieris brassicae 幼虫对蓼二醛的味觉反应,证明蓼二醛能对大菜粉蝶幼虫的下颚外颚叶上的中央栓锥感器内的取食抑制素感受细胞起激发作用... 从蓼科植物中提取的蓼二醛对许多鳞翅目昆虫幼虫有强烈的取食抑制作用。用电生理方法研究大菜粉蝶Pieris brassicae 幼虫对蓼二醛的味觉反应,证明蓼二醛能对大菜粉蝶幼虫的下颚外颚叶上的中央栓锥感器内的取食抑制素感受细胞起激发作用。对外颚叶上的侧边栓锥感器,蓼二醛的刺激虽不能激发其中的取食抑制素感受细胞,但延长刺激时间却能不同程度地抑制感器内的糖感受细胞、氨基酸感受细胞和芥子油甙感受细胞的活性。据此推断,蓼二醛激发中央栓锥感器内取食抑制素感受细胞,将非食物的信号传入中枢神经系统,继而产生拒食作用是蓼二醛抑制大菜粉蝶幼虫取食的一个因素;在侧边感器内,糖、氨基酸和芥子油甙三种感受细胞的活性受抑制,致使在正常情况下能对幼虫取食起刺激或调节作用的这些物质的敏感性减弱,这可能是蓼二醛抑制幼虫取食的又一个因素。蓼二醛在水蓼植株中的存在可能是水蓼植物体免受鳞翅目幼虫为害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菜粉蝶 下颚感受器 蓼二醛
下载PDF
鳞翅目昆虫的味觉感受器及其电生理研究方法 被引量:16
3
作者 严福顺 《昆虫知识》 CSCD 1995年第3期169-172,共4页
关键词 昆虫 鳞翅目 味觉感受器 电生理学
下载PDF
蚜虫口针的刺探行迹和跟踪研究方法 被引量:4
4
作者 严福顺 《动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40-44,共5页
电镜连续照片表明,蚜虫口针在植物组织中沿细胞外壁曲折行进,在筛管内取食。蚜虫分泌的水溶型唾液能酶解植物细胞间的联接;凝胶型唾液为口针的进退构成一条滑道。口针在植物组织中的行为可用EPG技术来监视。EPG的7种波型分别... 电镜连续照片表明,蚜虫口针在植物组织中沿细胞外壁曲折行进,在筛管内取食。蚜虫分泌的水溶型唾液能酶解植物细胞间的联接;凝胶型唾液为口针的进退构成一条滑道。口针在植物组织中的行为可用EPG技术来监视。EPG的7种波型分别反映口针在不同部位的刺吸活动或在分泌唾液。EPG技术可望在了解植物的抗虫性、昆虫传毒和测定药效等众多方面起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蚜虫 取食行为 刺吸式口器 口针
下载PDF
大豆蚜触角嗅觉感器结构及其功能 被引量:59
5
作者 杜永均 严福顺 唐觉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1-7,共7页
采用扫描电镜观察大豆蚜Aphisglycines各型触角上嗅觉感器的细微结构,结合触角电位记录,发现大豆蚜有翅孤雌生殖蚜对萜烯衍生物的感受部位在第6节原生感器上,而萜烯烃类则在第5节原生感器上,两原生感器都对绿叶气味... 采用扫描电镜观察大豆蚜Aphisglycines各型触角上嗅觉感器的细微结构,结合触角电位记录,发现大豆蚜有翅孤雌生殖蚜对萜烯衍生物的感受部位在第6节原生感器上,而萜烯烃类则在第5节原生感器上,两原生感器都对绿叶气味和芳香类起嗅觉反应。末端2节上还有其它化学感器对植物气味起反应。因此,各型对植物气味的感觉部位在末端2节上。各型对报警信息素的作用部位主要在第6节原生感器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蚜 嗅觉感器 触角 结构 功能
下载PDF
大豆蚜嗅觉在选择寄主植物中的作用 被引量:38
6
作者 杜永均 严福顺 +1 位作者 韩心丽 张广学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385-392,共8页
大豆蚜APhisglycines有翅和无规孤雌生殖蚜为其寄主植物大豆叶和鼠李叶气味所引诱,而非奇主植物棉花叶和黄瓜叶气味处于中性,丝瓜叶和南瓜叶气味具有明显的排斥作用。非寄主植物气味可以遮蔽寄主植物气味的引诱作用。大... 大豆蚜APhisglycines有翅和无规孤雌生殖蚜为其寄主植物大豆叶和鼠李叶气味所引诱,而非奇主植物棉花叶和黄瓜叶气味处于中性,丝瓜叶和南瓜叶气味具有明显的排斥作用。非寄主植物气味可以遮蔽寄主植物气味的引诱作用。大豆蚜触角感受器对植物气味具有嗅觉生理反应,对一些化合物的最小感觉阈值达10-5至10-6体积比浓度,表明大豆蚜触角上存在识别植物气味的嗅觉受体细胞。由此证明,嗅觉在大豆蚜选择寄主植物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蚜 寄主植物 蚜科
下载PDF
虫害诱导的植物挥发性次生物质及其在植物防御中的作用 被引量:88
7
作者 张瑛 严福顺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204-214,共11页
虫害诱导的植物挥发性次生物质及其在植物防御中的作用*张瑛严福顺**(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北京10008早在19世纪初,Kirby和Spence就提出:几乎没有一种植物能够避免昆虫的取食为害,同时也没有一种植物能被所有... 虫害诱导的植物挥发性次生物质及其在植物防御中的作用*张瑛严福顺**(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北京10008早在19世纪初,Kirby和Spence就提出:几乎没有一种植物能够避免昆虫的取食为害,同时也没有一种植物能被所有植食性昆虫取食为害。后一种情况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虫害 植物 次生物质 挥发性 植物防御
下载PDF
植物挥发性次生物质在植食性昆虫、寄生植物和昆虫天敌关系中的作用机理 被引量:188
8
作者 杜永均 严福顺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233-250,共18页
植物挥发性次生物质在植食性昆虫、寄生植物和昆虫天敌关系中的作用机理杜永均,严福顺(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北京100080)植物挥发性次生物质是一些分子量在100—200的有机化学物质,包括烃类、醇类、醛类、酮类、有机... 植物挥发性次生物质在植食性昆虫、寄生植物和昆虫天敌关系中的作用机理杜永均,严福顺(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北京100080)植物挥发性次生物质是一些分子量在100—200的有机化学物质,包括烃类、醇类、醛类、酮类、有机酸、内酯、含氮化合物以及有机硫等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虫 寄主植物 天敌 次生物质
下载PDF
寄生蜂寄主选择行为研究进展 被引量:94
9
作者 侯照远 严福顺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94-107,共14页
Host selection behaviors of parasitic wasps are a comoplex and hierarchy process,which includes habitat preference, potential host location and host location. In the field,whether a parasitic wasp successfully finds i... Host selection behaviors of parasitic wasps are a comoplex and hierarchy process,which includes habitat preference, potential host location and host location. In the field,whether a parasitic wasp successfully finds its host or not is determined by many facors such as climatic conditions, host density, chemical environment, physiological states and ex-priences.This paper surveys the recent progress in the study on host selection behaviors of parasitic wasps. The following aspects are included: 1. host searching, oviposition and post-oviposi-tion behaviors of the parasitoids and the cues employed, and 2- behavioral variations of the wasps and associated factors including genotype, physiological states, experiences and learn-ing. Prospective application of parasitic wasps in pest insect control is discuss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寄生蜂 寄生选择 生物防治
下载PDF
大豆蚜在寄主与非寄主植物上的口针刺吸行为 被引量:17
10
作者 韩心丽 严福顺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278-283,共6页
用EPG记录法记录了大豆蚜AphisglycinesMatsumura在寄主和非寄主植物上的口针刺吸行为。结果表明,大豆蚜在夺主大豆植物的韧皮部取食时间长,而在非寄主棉花、黄瓜和丝瓜植物韧皮部取食时间甚短或根本未取食... 用EPG记录法记录了大豆蚜AphisglycinesMatsumura在寄主和非寄主植物上的口针刺吸行为。结果表明,大豆蚜在夺主大豆植物的韧皮部取食时间长,而在非寄主棉花、黄瓜和丝瓜植物韧皮部取食时间甚短或根本未取食;非害主植物内部对大豆蚜的侵害存在抗性。影响取食的因素和其所在部位因非寄主植物种类的不同而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蚜 刺吸口器 取食行为 寄主选择
下载PDF
菜粉蝶与其寄主植物金莲花 被引量:2
11
作者 周新生 严福顺 《昆虫知识》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70-572,共3页
观察了用金莲花(TropaeolummajusL.)饲养的菜粉蝶PierisrapaeL.的发育情况,表明金莲花能使菜粉蝶完成世代发育,是其理想的寄主植物。国外有研究表明:将金莲花上取食的幼虫人为地转移到十字花科或其它寄主植物上,幼虫可正常取食,并最后... 观察了用金莲花(TropaeolummajusL.)饲养的菜粉蝶PierisrapaeL.的发育情况,表明金莲花能使菜粉蝶完成世代发育,是其理想的寄主植物。国外有研究表明:将金莲花上取食的幼虫人为地转移到十字花科或其它寄主植物上,幼虫可正常取食,并最后发育为成虫;反之,将十字花科植物上取食的2龄至5龄的幼虫转移到金莲花上,则拒食外迁,最后全都饿死。然而,若将小麦胚芽人工饲料上饲养的幼虫转移到金莲花上,则幼虫正常取食。这是由于菜粉蝶幼虫在十字花科植物上取食的1龄阶段发展了对金莲花植株内所含的取食抑制化合物的敏感性,而在小麦胚芽人工饲料上取食的幼虫因一直接触取食抑制化合物而不对金莲花所含的取食抑制化合物产生敏感性之故。化学提取和昆虫行为实验证明,在金莲花中所含的取食抑制化合物的主要成分是绿原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菜粉蝶 十字花科 金莲花 取食抑制素 绿原酸 菜粉蝶幼虫 寄主植物 金莲花 十字花科植物 人工饲料 小麦胚芽 化合物 实验证明 昆虫行为
下载PDF
关于植物因昆虫取食所诱发的求救信号 被引量:1
12
作者 周新生 严福顺 《昆虫知识》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610-612,共3页
虫害会使受害植株释放求救信号 ,后者能招引来致害害虫的天敌。害虫与寄主植物之间这一关系的联因在于致害害虫的唾液酶引起了被害植物代谢过程乃至代谢产物的改变。深入研究植物体的求救信号 ,就会了解昆虫和植物如何协同进化的秘密 ,... 虫害会使受害植株释放求救信号 ,后者能招引来致害害虫的天敌。害虫与寄主植物之间这一关系的联因在于致害害虫的唾液酶引起了被害植物代谢过程乃至代谢产物的改变。深入研究植物体的求救信号 ,就会了解昆虫和植物如何协同进化的秘密 ,进而可为寻找害虫防治新资源提供科学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取食 害虫防治 植株 寄主植物 昆虫 天敌 虫害 求救信号 诱发 唾液
下载PDF
植物挥发性次生物质在害虫防治中的作用与应用前景 被引量:10
13
作者 侯照远 陈雄 +1 位作者 张瑛 严福顺 《植保技术与推广》 1996年第5期37-39,共3页
植物挥发性次生物质在害虫防治中的作用与应用前景侯照远,陈雄,张瑛,严福顺(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北京100080)植物挥发性次生物质是指植物在代谢过程中产生的一些短链的碳氢化合物及其衍生物,一般分子量在100~200之... 植物挥发性次生物质在害虫防治中的作用与应用前景侯照远,陈雄,张瑛,严福顺(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北京100080)植物挥发性次生物质是指植物在代谢过程中产生的一些短链的碳氢化合物及其衍生物,一般分子量在100~200之间,包括烃、醇、醛、酮、有机酸、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虫害 防治 应用 植物挥发性 次生物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