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4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金属超微粉末制备技术中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39
1
作者 严红革 陈振华 黄培云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16-18,共3页
评述了能工业规模制备金属超微粉末的气相蒸发法制备技术和化学还原反应法制备技术,重点讨论了制备工艺中的几个关键问题,并对该技术的发展方向作了展望。
关键词 超微粉末 气相蒸发 非晶粉末 金属
下载PDF
纳米级金属复合粉末研究的进展 被引量:7
2
作者 严红革 陈振华 +1 位作者 胡项 黄培云 《粉末冶金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42-45,共4页
系统地介绍了纳米级金属纳米复合粉末的制备技术、粉末中相的生成规律和复合粉末的生成过程原理。
关键词 纳米粉末 复合粉末 蒸发凝聚 液相还原反应
下载PDF
气相蒸发法制备超微金属粉末 被引量:10
3
作者 严红革 陈振华 黄培云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40-144,共5页
在对粉末制备过程进行深入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设计了两种粉末收集器,系统研究了蒸发温度、坩埚直径。
关键词 气相蒸气法 气相冷凝 超细粉末 收集器
下载PDF
AZ31镁合金板材超塑性气胀成形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严红革 刘俊伟 +1 位作者 陈振华 夏伟军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7-50,共4页
研究了AZ31镁合金板材不同工艺条件下的气胀成形性能。实验表明,胀形高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且应变速率敏感指数值均大于0.3。在673 K,0.7 MPa下胀形25 min所得的胀形件胀形高度达23.34 mm,高径比为0.67。由金相及SEM电镜观察可知... 研究了AZ31镁合金板材不同工艺条件下的气胀成形性能。实验表明,胀形高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且应变速率敏感指数值均大于0.3。在673 K,0.7 MPa下胀形25 min所得的胀形件胀形高度达23.34 mm,高径比为0.67。由金相及SEM电镜观察可知,在胀形件的顶端晶界处聚集了大量空洞。通过动态再结晶,晶粒得到了很大细化。并且随变形程度的增大,晶粒细化更明显。AZ31镁合金板材的超塑性胀形主要由晶界滑移控制,动态再结晶则为重要的辅助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胀成形 镁合金 超塑性
下载PDF
反应球磨技术原理及其在材料制备中的应用 被引量:26
5
作者 严红革 陈振华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15-18,共4页
机械合金化(MA)技术作为一种制备新材料的有效方法已获得广泛的应用。近几年来MA技术又有了新发展,即利用球磨过程中诱发的低温化学反应制备性能优异的金属或陶瓷材料。本文综合评述了反应球磨(RBM)技术的原理。
关键词 机械合金化 反应球磨 多相反应
下载PDF
细晶AZ61镁合金板材的CO_2激光焊接性能 被引量:3
6
作者 严红革 陈小玲 +1 位作者 陈吉华 苏斌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84-88,共5页
采用CO2激光器对2mm厚的AZ61镁合金细晶板材分别进行了填充焊和自熔焊实验.研究了细晶镁合金板材的焊接性和填充带合金化稀土元素Ce对接头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细晶板材的焊接接头热影响区不明显,组织较母材变化不大,半熔化... 采用CO2激光器对2mm厚的AZ61镁合金细晶板材分别进行了填充焊和自熔焊实验.研究了细晶镁合金板材的焊接性和填充带合金化稀土元素Ce对接头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细晶板材的焊接接头热影响区不明显,组织较母材变化不大,半熔化区范围窄、液化程度低,未进行合金化的自熔焊焊缝组织较粗大,焊缝晶粒尺寸约15μm,而填充焊焊缝组织为平均晶粒尺寸是5μm的等轴晶,即合金化稀土元素Ce可细化焊缝组织,而且稀土元素Ce的加入能抑制柱状树枝晶区而扩大等轴晶区域范围.填带焊接头的平均抗拉强度和伸长率较自熔焊接头分别提高了6%和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合金 细晶板材 CO2激光焊 填充焊 自熔焊 焊接性能
下载PDF
预处理对高应变速率轧制镁合金板材组织均匀性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严红革 田津 +3 位作者 朱素琴 陈吉华 苏斌 吴远志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55-58,共4页
传统的镁合金板材加工技术存在生产效率低、成本偏高和成形性能不够理想等局限.本论文采用高应变速率轧制对AZ31镁合金进行轧制,对比研究了两种预处理方法对板材组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高应变速率轧制是获得具有细小晶粒组织和良好综... 传统的镁合金板材加工技术存在生产效率低、成本偏高和成形性能不够理想等局限.本论文采用高应变速率轧制对AZ31镁合金进行轧制,对比研究了两种预处理方法对板材组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高应变速率轧制是获得具有细小晶粒组织和良好综合力学性能的镁合金板材的有效手段.经过预变形+均匀化的预处理,高应变速率轧制板材的组织均匀性得到很大的提高,终轧板材内分布着极均匀的细小晶粒组织,其平均晶粒尺寸为2.3μm.由于组织均匀性的提高,板材塑性得到进一步提高,其室温伸长率可达2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合金 高应变速率轧制 晶粒细化 组织均匀性
下载PDF
无限固溶合金系纳米粉末中相生成规律的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严红革 陈振华 +2 位作者 康智涛 陈刚 黄培云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450-452,共3页
采用感应加热式的气相蒸发法制备了Bi Sb、Fe Ni和Fe Cr 3种无限固溶合金的纳米粉末 ,研究了粉末中相的生成规律和粉末颗粒的形貌特征。结果表明 ,在Bi Sb合金纳米粉末中生成的相为无限固溶体相 (Bi、Sb) ,在Fe Cr合金纳米粉末中生成的... 采用感应加热式的气相蒸发法制备了Bi Sb、Fe Ni和Fe Cr 3种无限固溶合金的纳米粉末 ,研究了粉末中相的生成规律和粉末颗粒的形貌特征。结果表明 ,在Bi Sb合金纳米粉末中生成的相为无限固溶体相 (Bi、Sb) ,在Fe Cr合金纳米粉末中生成的相为α (Fe、Cr)固溶体相 ,在Fe Ni合金纳米粉末生成的相为α Fe和γ (Fe、Ni)固溶体相。 3种固溶体相的晶格常数随母合金成分的变化而连续变化 ,表明生成的固溶体相为无限固溶体相。对于无限固溶合金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限固溶合金系 纳米粉末 气相蒸发 合金粉末
下载PDF
气相蒸发有限固溶合金制备的超微粉末中相生成规律的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严红革 陈振华 +2 位作者 张福全 傅杰兴 陈刚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34-39,共6页
采用感应电流加热蒸发了 Pb- Sb,Fe- Cu和 Al- Sn三种有限固溶合金系的母合金 ,制备出的超微粉末的粒度为纳米级 ,研究了超微粉末中的相生成规律和粉末颗粒的形貌及组织特征 ,得到如下结论 :在制备的超微粒子中 ,组元间的相互作用关系... 采用感应电流加热蒸发了 Pb- Sb,Fe- Cu和 Al- Sn三种有限固溶合金系的母合金 ,制备出的超微粉末的粒度为纳米级 ,研究了超微粉末中的相生成规律和粉末颗粒的形貌及组织特征 ,得到如下结论 :在制备的超微粒子中 ,组元间的相互作用关系遵循其在普通状态下的合金化原则 ,即若组元间在普通状态下不发生固溶或化合反应 ,则在超微粒子中也不会生成固溶体相或化合物相 .制得的超微粉末为纯金属的混合物 ,但各个相的相对含量则随母合金成分的变化而改变 .三种合金系的超微粒子的形貌与其作为组元的纯金属的超微粒子的形貌显著不同 ,存在不同衬度组织的粒子为两种纯金属相的混合物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蒸发 合金超微粉末 纳米粉末 有限固溶合金 相生成规律 衬度组织
下载PDF
蒸发凝聚法制备金属超微粉末工艺规律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严红革 李宇农 +1 位作者 陈清 陈振华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85-89,共5页
采用自行设计的超微粉末制备装置,在压力为50~1000Pa的Ar气中,利用中频感应加热对坩埚中的金属熔融蒸发,并以水冷螺线管捕获蒸发过程中形成的粉末,研究了蒸发工艺参数对金属蒸发速率、粉末产率和粒度、形貌的影响规律.实验结果表明:采... 采用自行设计的超微粉末制备装置,在压力为50~1000Pa的Ar气中,利用中频感应加热对坩埚中的金属熔融蒸发,并以水冷螺线管捕获蒸发过程中形成的粉末,研究了蒸发工艺参数对金属蒸发速率、粉末产率和粒度、形貌的影响规律.实验结果表明:采取提高蒸发温度、减小惰性气体压力、加大坩埚直径以及保持金属液面与坩埚口部平齐等措施均能显著地提高金属的蒸发速率和超微粉末产率;在感应加热蒸发法中,粉末和蒸气原子在坩埚口部堆集结壳现象是造成金属难以长时间连续蒸发、金属有效蒸发速率及粉末产率降低的关键原因之一,可以通过加大坩埚直径和保持液面与坩埚口部平齐来克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微粉末 蒸发 凝聚 铜粉
下载PDF
2024Al/Gr/SiC_p复合材料耐热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严红革 胡程进 +1 位作者 陈吉华 苏斌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9,共9页
研究了采用真空热压法制备的2024Al/Gr/SiC_p复合材料高温拉伸性能及长时间热暴露后的室温力学性能,同时对拉伸断口进行分析,探讨了SiC颗粒和石墨对材料耐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2024基体合金和2024Al/Gr/SiC_p复合材料在200℃及以下热... 研究了采用真空热压法制备的2024Al/Gr/SiC_p复合材料高温拉伸性能及长时间热暴露后的室温力学性能,同时对拉伸断口进行分析,探讨了SiC颗粒和石墨对材料耐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2024基体合金和2024Al/Gr/SiC_p复合材料在200℃及以下热暴露时,复合材料的强度下降幅度较小,但基体合金的强度下降幅度明显比复合材料的大,这与增强相SiC颗粒与石墨提高了材料的耐热性能有关.在300℃热暴露条件下,2024基体合金和2024Al/Gr/SiC_p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快速下降.2024Al及其复合材料的高温拉伸性能随拉伸温度升高而下降,在200℃及以下温度抗拉强度较好,250℃及以上温度抗拉强度快速下降.高温拉伸和热暴露处理后的2024铝合金基体的断裂机制为韧性断裂,2024Al/Gr/SiC_p复合材料的断裂机制为基体韧性断裂及石墨断裂、SiC颗粒与界面分离的混合断裂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24Al/Gr/SiC复合材料 热暴露 耐热性能 断裂机制
下载PDF
Microstructures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laser welded wrought fine-grained ZK60 magnesium alloy 被引量:1
12
作者 严红革 赵嫱 +2 位作者 陈瓶 陈吉华 苏斌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 SCIE EI CAS CSCD 2015年第2期389-396,共8页
Fine-grained ZK60 magnesium alloy sheets of 2.0 mm in thickness were successfully joined by laser beam welding (LBW). The effects of welding parameters including laser power and welding speed on the microstructures ... Fine-grained ZK60 magnesium alloy sheets of 2.0 mm in thickness were successfully joined by laser beam welding (LBW). The effects of welding parameters including laser power and welding speed on the microstructures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the joints were investigated. A sound bead, with the ultimate tensile strength (UTS) of 300 MPa and elongation of 12.0%, up to 92.5% and 65% of those of the base metal, respectively, is obtained with the optimized welding parameters. No liquation cracking is visible in the partially melted zone (PMZ) owing to the inhibitory action of the fine dispersed precipitates and the fine-grained microstructure in the as-rolled magnesium alloy sheets. The fusion zone (FZ) is featured with the equiaxed dendritic grains of the average grain size about 8 μm, which are similar to those in the heat affected zone (HAZ), and this contributes to the relatively high joint efficienc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K60 magnesium alloy fine grain size laser beam welding heat affected zone partially melted zone
下载PDF
反应合成原位(In-Situ)复合材料制备技术进展 被引量:17
13
作者 严红革 陈振华 黄培云 《材料科学与工程》 CSCD 1997年第1期6-9,共4页
在现有的复合材料制备技术中,反应合成原位(In-Situ)复合材料制备技术具有显著的技术优势和经济优势,它的研究已成为当今复合材料领域的前沿课题。本文综合评述了这种复合材料制备新技术。
关键词 复合材料 反应合成
下载PDF
超微铝粉的制备 被引量:5
14
作者 严红革 陈振华 黄培云 《中南工业大学学报》 CSCD 1996年第1期65-69,共5页
研究了超微铝粉的蒸发凝聚制备技术.研究表明:粉末粒度是由影响其生长过程的工艺参数控制的.在本实验条件下,制得了0.15~0.62μm各粒级的超微铝粉.采用动态沉积工艺的蒸发效率高于采用静态沉积工艺的蒸发效率,尤其是在... 研究了超微铝粉的蒸发凝聚制备技术.研究表明:粉末粒度是由影响其生长过程的工艺参数控制的.在本实验条件下,制得了0.15~0.62μm各粒级的超微铝粉.采用动态沉积工艺的蒸发效率高于采用静态沉积工艺的蒸发效率,尤其是在前者加用液面吹气装置时效果更好,最大蒸发效率达8.18g/min.制得的粉末颗粒呈球形和六角形,互相呈链状连接,粉末晶体结构与普通铝的结构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微粉末 蒸发 铝粉 制备
下载PDF
二元合金超微粉末中化合物相生成规律的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严红革 陈振华 陈刚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61-66,共6页
采用感应加热式的气相蒸发法制备了 Mg- Sb,Bi- Mg,Pb- Mg,Mg- Zn和 Sb- Zn五种合金的超微粉末 ,研究了超微粉末中的相生成规律及粉末粒子的形貌和组织特征 .在 5种合金的超微粉末中均未出现在其合金相图上不存在的化合物相或固溶体相 .... 采用感应加热式的气相蒸发法制备了 Mg- Sb,Bi- Mg,Pb- Mg,Mg- Zn和 Sb- Zn五种合金的超微粉末 ,研究了超微粉末中的相生成规律及粉末粒子的形貌和组织特征 .在 5种合金的超微粉末中均未出现在其合金相图上不存在的化合物相或固溶体相 .在 Mg- Sb合金超微粉末中生成了β-Mg3Sb2 高温相 ,在 Bi- Mg合金超微粉末中生成了 γ- Mg3Bi相 ,在 Mg- Zn合金超微粉末中生成了ε- Mg Zn2相 ,在 Sb- Zn合金超微粉末中生成了 Sb Zn,Sb3Zn4 和 Zn3Sb2 化合物相 ;对于在相图上同时存在固溶体相和化合物相的 Pb- Mg合金 ,超微粉末中只生成了β- Mg2 Pb相 ,未发现固溶体相 .各种合金超微粉末粒子的形貌与相应的纯金属超微粉末的形貌不同 ,形状不规则 ,表面粗糙 ,含有化合物相的粒子衬度不均匀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蒸发法 超微粉末 合金粉末 化合物相 固溶体相 相生成规律
下载PDF
金属超微粒子生长行为的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严红革 陈振华 黄培云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1999年第2期87-90,共4页
对蒸发凝聚法中超微粒子的生长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超微粒子的粒度和形貌特征是由晶核生长后期颗粒间的团聚长大和凝聚生长过程间竞争结果决定的,加强装置的冷凝效果可以抑制团聚现象的发生.
关键词 气相蒸发 超微粒子 凝聚 团聚 金属 生长行为
下载PDF
高应变速率轧制工艺对7050铝合金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严红革 朱华明 +4 位作者 廖杨 陈吉华 夏伟军 李贞贞 赵璐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92-99,共8页
为了获得高体积分数小角度晶界和低体积分数再结晶组织以提高铝合金综合性能,探索了高应变速率轧制工艺对7050铝合金微观组织与力学性能间的影响,采用电子背散射分析、透射电镜等手段研究了不同工艺条件下的小角度晶界体积分数和动态析... 为了获得高体积分数小角度晶界和低体积分数再结晶组织以提高铝合金综合性能,探索了高应变速率轧制工艺对7050铝合金微观组织与力学性能间的影响,采用电子背散射分析、透射电镜等手段研究了不同工艺条件下的小角度晶界体积分数和动态析出相特征.研究结果表明,采用高应变速率轧制工艺能获得较高体积分数的小角度晶界,小角度晶界的比例随应变速率的增大而增大,但随轧制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当轧制参数为370℃/20 s^(-1)时,小角度晶界比例高达95.6%.轧制参数为400℃/20 s^(-1)的板材经470℃/0.5 h短时固溶及120℃/24 h时效处理后,有较好的综合力学性能,其中抗拉强度为530 MPa,屈服强度为442 MPa,断裂伸长率为19.1%.在相同轧制温度下,应变速率为20 s^(-1)时的力学性能优于应变速率为10 s^(-1)的样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7050铝合金 高应变速率轧制 小角度晶界 时效 显微组织 力学性能
下载PDF
石墨烯/聚氨酯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力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严红革 曾跃辉 陈宪宏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45-50,共6页
采用改进的Hummers法制备出氧化石墨烯(GO),并用苯基异氰酸酯对其功能化,接着将功能化的氧化石墨烯(iGO)与4,4’-二苯甲烷二异氰酸酯(MDI)在二甲基甲酰胺(DMF)溶剂中进行超声混合得到均匀混合液,再将混合液与聚四亚甲基醚二醇(PTMG)、1... 采用改进的Hummers法制备出氧化石墨烯(GO),并用苯基异氰酸酯对其功能化,接着将功能化的氧化石墨烯(iGO)与4,4’-二苯甲烷二异氰酸酯(MDI)在二甲基甲酰胺(DMF)溶剂中进行超声混合得到均匀混合液,再将混合液与聚四亚甲基醚二醇(PTMG)、1,4-丁二醇(BD)在DMF溶剂中进行原位聚合制备iGO/热塑性聚氨酯(TPU)纳米复合材料(GO-TPU),同时在相同条件下合成PU以供对比.采用XRD、FT-IR、XPS、Raman光谱、SEM和万能拉伸试验机对GO的功能化效果及GO-TPU的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苯基异氰酸酯成功接枝于GO表面,iGO在TPU基体中分散均匀,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均随GO含量的增加表现为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规律,当iGO的质量分数为1%时GO-TPU的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均为最大值,分别为4.26 MPa和500%,与纯TPU相比,分别提高了127.1%和27.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石墨烯 聚氨酯 纳米复合材料 力学性能
下载PDF
三元合金纳米粉末中相形成规律的初步研究
19
作者 严红革 陈鼎 +1 位作者 陈刚 陈振华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31-36,共6页
采用感应电流加热蒸发Al-Cu-Mn和Al-Cu-Cr三元母合金,制备出了合金纳米粉末,研究了纳米粉末中相的生成规律.在Al-Cu-Mn合金纳米粉末中生成了AlMn,Al8Mn5和AlCu2Mn相,其中AlCu2Mn相的体积分数最高达到0.99.在Al-Cu-Cr合金纳米粉末生成了C... 采用感应电流加热蒸发Al-Cu-Mn和Al-Cu-Cr三元母合金,制备出了合金纳米粉末,研究了纳米粉末中相的生成规律.在Al-Cu-Mn合金纳米粉末中生成了AlMn,Al8Mn5和AlCu2Mn相,其中AlCu2Mn相的体积分数最高达到0.99.在Al-Cu-Cr合金纳米粉末生成了Cu9Al4,Al2Cu3,AlCr2和Al13Cr2相.研究结果表明:对于三元合金系,纳米粉末的相组成是由合金组元间的合金化特性决定的.三种组元中只要有一组不能相互反应形成化合物相或固溶体相,则在其纳米粉末中难以生成三元化合物相.三种组元间能够相互化合或固溶是在纳米粉末中形成三元化合物相的必要条件.此外,母合金的成分范围还必须合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金纳米粉末 相形成规律 气相蒸发 三元合金系 铝铜锰合金 铝铜铬合金
下载PDF
Ca对AZ31镁合金CO_2激光焊接接头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20
作者 严红革 陈琼 +3 位作者 陈吉华 俞照辉 田津 石金磊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55-59,共5页
采用添加填充材料的CO2激光焊接工艺对AZ31镁合金薄板进行焊接,研究了不同Ca含量对焊缝金属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激光功率为1 500W,焊接速度为3 m/min时,AZ31镁合金CO2激光焊接的焊缝金属中添加一定量的σCa<0.19... 采用添加填充材料的CO2激光焊接工艺对AZ31镁合金薄板进行焊接,研究了不同Ca含量对焊缝金属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激光功率为1 500W,焊接速度为3 m/min时,AZ31镁合金CO2激光焊接的焊缝金属中添加一定量的σCa<0.19%元素,可以得到成分相对较均匀、组织细小的焊缝.当填充带材为AZC04(焊缝中Cσa=0.19%)时,焊缝区晶粒相对细小,析出相细小弥散,此时焊接接头的力学性能最优,焊接效率基本可达到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合金 CO2激光焊接 填充金属带材 CA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