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香港现代海平面变化及其影响(英文)
被引量:5
- 1
-
-
作者
严维枢
-
机构
香港大学地球科学系
-
出处
《热带地理》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73-178,共6页
-
文摘
潮汐站资料分析表明香港地区海平面每年以1mm的速度上升.然而,在沿海填海地区,由于受长期地面沉陷的影响,下沉速度超过上升速度,导致海平面明显相对上升.受大规模地面沉陷的影响,填海区在台风暴潮期间极易受海水浸淹.为了有助于未来海岸的开发,建议利用现有技术水平的测量方法,包括卫星测高和激光测距方法等,对填海区进行长期连续的地面沉陷监测.对下沉问题提出预警,以便采取措施,如修筑海堤、建抽水站等,以抵御海水入侵造成的灾害.
-
关键词
海平面变化
香港
潮汐
风暴潮
地面沉降
-
Keywords
Sea-level
Change
Hong Kong
-
分类号
P731.23
[天文地球—海洋科学]
X43
[环境科学与工程—灾害防治]
-
-
题名香港近海第四纪研究──(香港)地区与全球对比表
被引量:3
- 2
-
-
作者
严维枢
-
机构
香港大学地球科学系
-
出处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1996年第3期283-287,共5页
-
文摘
通过对WB7钻孔的研究及过去资料的分析,香港近海第四纪地层层序至少可以识别出10个海相与陆相交替的沉积序列。WB7钻孔位于香港西薄寮海峡,对该钻孔进行了连续取样。本文列出了两张地区性与全球沉积序列对比表,最早的海相沉积和陆相沉积年龄分别早于倒数第4次间冰期和倒数第5次冰期,地层对比表中把香港的第四纪地层与磁性地层、氧同位素地层、超微体化石组合及澳大利亚南部滨岸沙丘序列,新几内亚Huon半岛和印度尼西亚Sumba半岛的海岸阶地,美国大西洋海岸平原氧同位素序列,中国黄土阶段及海侵,东南亚的海岸和近海沉积进行了初步的对比。
-
关键词
香港
近海
第四纪
全球对比表
-
Keywords
offshore Quaternary of Hong Kong, worldwide and regional correlation
-
分类号
P534.63
[天文地球—第四纪地质学]
-
-
题名香港地区的100个14C数据
被引量:3
- 3
-
-
作者
严维枢
-
机构
香港大学地理地质系
-
出处
《华南地震》
1989年第1期36-43,共8页
-
文摘
在香港,随着对浅、表沉积地质学兴趣的增长以及对考古学兴趣的持续,使得近年来<sup>14</sup>C数据的总数,达到了一百个之多。为便于参考,作者将已知的所有数据列表于本文.如有错误和疏漏,恳请告知。 为方便起见,将<sup>14</sup>C数据按考古学和地质学的意义分列二表。此前,还列表说明出数据的实验室及其代号。图1是采集测试样品的位置图。
-
关键词
同位素
分布
碳
香港
碳14
-
分类号
P597
[天文地球—地球化学]
-
-
题名香港西博寮海峡WB7孔的第四纪沉积及硅藻研究
被引量:2
- 4
-
-
作者
李家英
严维枢
-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香港大学地球科学系
-
出处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616-630,共15页
-
文摘
香港西博寮海峡WB7孔第四纪沉积物中共有硅藻54属,186个分类单位,该硅藻生物群以沿岸潮间带和近岸浅海种为主,伴有热性,暖热性浮游硅藻。依据硅藻在剖面中的分布特征、丰度及百分比含量变化,自下而上可划分出6个硅藻组合带。并明显反映该沉积时期的古气候与古环境特征,其中第5,6带相当于全新世,其余4个带均属更新世。
-
关键词
第四纪
沉积
硅藻
古环境
香港
-
Keywords
Quaternary, sediments, diatoms, palaeoenvironment, Hong Kong
-
分类号
P512.2
[天文地球—地质学]
Q914.463
[天文地球—古生物学与地层学]
-
-
题名香港海域全新世地层及风暴潮的建造作用
被引量:2
- 5
-
-
作者
黄光庆
严维枢
-
机构
香港大学地球科学系
-
出处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310-318,共9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香港研究资助局资助项目
-
文摘
香港全新世地层中发现有6种沉积构造类型,包括:1)隐构造淤泥层(SM型)、2)砂质粒序层(GS型)、3)层理状沉积层(L型)、4)贝屑粒序层(GSh型)、5)无序贝屑层(USh型)和6)均一粉砂层(SS型)。其中,后5种类型与风暴潮有关。沉积物的粒度分布有7种类型。其中,双峰型粒度分布与风暴潮对海底沉积物的悬浮和再分配密切相关。贝壳的破碎度可指示沉积物受改造的程度。沉积构造受改造的程度主要取决于沉积速率和生物扰动。
-
关键词
香港
海域
全新世
地层
风暴潮
-
Keywords
sea area of Hong Kong, Holocene strata, storms
-
分类号
P534.632
[天文地球—第四纪地质学]
P731.22
[天文地球—海洋科学]
-
-
题名有孔虫指示的珠江口全新世风暴潮沉积信息
被引量:12
- 6
-
-
作者
黄光庆
严维枢
-
机构
香港大学地球科学系
-
出处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423-426,共4页
-
文摘
珠江口每年大约受12个台风袭击,是我国受台风影响最严重的地区之一。近年来对香港的部分海滩观测发现,一次强台风引起的巨浪可卷走1m厚的海滩砂。有理由相信,在珠江口全新世沉积序列中台风暴潮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至今尚未有人对其作过研究。选择有孔虫作为风暴环境的指示物,是因为其至少具备以下几个特点:(1)在沉积物中含量丰富;(2)容易区分和鉴别;(3)对环境条件,如盐度、水深等反应敏感;(4)大小和形态与一般沉积颗粒相似,壳径多处于砂和粉砂级,死亡后的壳体易被搬运和分选。研究河口相有孔虫群的性质可以指示水动力搬运作用的强度。风暴期间,强烈的风牵引流和巨浪致使大量的有孔虫壳游离海底而被搬运。因而,风暴层中的有孔虫组合性质必然与正常沉积层中的不同。
-
关键词
有孔虫
风暴潮沉积
珠江口
全新世
海洋沉积
-
分类号
P736.21
[天文地球—海洋地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