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厦门港网箱养殖场污损生物的研究 被引量:32
1
作者 王建军 黄宗国 +3 位作者 李传燕 郑成兴 林娜 严颂凯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93-102,共10页
1990年3月至1991年3月在厦门港火烧屿网箱养殖场进行了污损生物挂板和挂网试验,对养殖场的污损生物进行了初步研究。优势种是中胚花筒螅、薮枝螅、海根笔螅、僧帽牡蛎、翡翠贻贝、网纹藤壶、泥藤壶、长鳃、灰钩虾、强壮细足... 1990年3月至1991年3月在厦门港火烧屿网箱养殖场进行了污损生物挂板和挂网试验,对养殖场的污损生物进行了初步研究。优势种是中胚花筒螅、薮枝螅、海根笔螅、僧帽牡蛎、翡翠贻贝、网纹藤壶、泥藤壶、长鳃、灰钩虾、强壮细足钩虾、尾剩蜾赢蜚等。全年都有生物附着,生物防除的重点在冬、夏两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箱养殖 污损生物 养殖场
下载PDF
沙埕港污损生物的生态研究 被引量:16
2
作者 李传燕 林盛 +4 位作者 黄宗国 郑成兴 王建军 严颂凯 林娜 《台湾海峡》 CAS CSCD 1994年第2期111-117,共7页
1990年3月至1991年2月,在闽浙交界处的沙埕港进行周年污损生物挂板试验,共记录生物70种。其中,海藻13种,动物57种。以泥藤壶、网纹藤壶、僧帽牡蛎、中胚花筒螅、太平洋侧花海葵、香港网筛苔虫和多种端足类为优势种,全年有生物附着... 1990年3月至1991年2月,在闽浙交界处的沙埕港进行周年污损生物挂板试验,共记录生物70种。其中,海藻13种,动物57种。以泥藤壶、网纹藤壶、僧帽牡蛎、中胚花筒螅、太平洋侧花海葵、香港网筛苔虫和多种端足类为优势种,全年有生物附着,夏、秋、春、冬季的优势种有显著不同,优势种突出,附着量特别大,夏季底层板(6~8月)的湿重生物量达28.03kg/m2,为目前全国沿岸港湾生物量之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损生物 生态 港湾 海藻 泥藤壶
下载PDF
大亚湾珍珠养殖场的污损生物 被引量:19
3
作者 郑成兴 黄宗国 +4 位作者 李传燕 林盛 王建军 严颂凯 郑东强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1991年第2期146-152,共7页
1987年9月—1988年8月在大亚湾珍珠养殖场投放两组试板,分表(0m)、中(2.5m)、底(4—5m)3个水层,同时用PVC和混凝土两种月、季和年试板。共回收228片试板,获得3818号标本,150种污损生物。本文报道了该养殖场内污损生物的种类组成、附着... 1987年9月—1988年8月在大亚湾珍珠养殖场投放两组试板,分表(0m)、中(2.5m)、底(4—5m)3个水层,同时用PVC和混凝土两种月、季和年试板。共回收228片试板,获得3818号标本,150种污损生物。本文报道了该养殖场内污损生物的种类组成、附着季节、数量(厚度、覆盖面积、湿重)及其季节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损生物 种类组成 附着季节
下载PDF
厦门港试验浮筏污损生物的群落 被引量:10
4
作者 李传燕 黄宗国 +4 位作者 郑成兴 林盛 王建军 严颂凯 林娜 《台湾海峡》 CAS CSCD 1992年第2期167-173,共7页
1989年6月至1990年5月在厦门港防污、防锈试验的浮筏群进行了周年的污损生物挂板。记录了90种生物,其中网纹藤壶、泥藤壶、僧帽牡蛎、翡翠贻贝、中胚花筒螅、太平洋侧花海葵、厦门膜孔苔虫和多种端足类是优势种。全年都有生物附着,夏、... 1989年6月至1990年5月在厦门港防污、防锈试验的浮筏群进行了周年的污损生物挂板。记录了90种生物,其中网纹藤壶、泥藤壶、僧帽牡蛎、翡翠贻贝、中胚花筒螅、太平洋侧花海葵、厦门膜孔苔虫和多种端足类是优势种。全年都有生物附着,夏、秋和冬、春季的优势种有显著的不同。附着量较大,夏季3个月的湿重生物量高达22.7kg/m^2。这个结果可为防污、防锈试验提供较确切的生物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厦门港 浮筏 生物 污损 群落
下载PDF
闽江口污损生物生态 被引量:9
5
作者 郑成兴 黄宗国 +4 位作者 李传燕 林盛 王建军 严颂凯 林娜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139-146,共8页
闽江口污损生物生态郑成兴,黄宗国,李传燕,林盛,王建军,严颂凯,林娜(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厦门)关键词污损生物,河口生态前言闽江口位于福建省沿岸东北部(图1),是我国南方重要河口港之一。进行该水域污损生物的调查... 闽江口污损生物生态郑成兴,黄宗国,李传燕,林盛,王建军,严颂凯,林娜(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厦门)关键词污损生物,河口生态前言闽江口位于福建省沿岸东北部(图1),是我国南方重要河口港之一。进行该水域污损生物的调查研究,不仅为闽江口的港工建设提供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闽江口 污损生物 生态 河口生态
下载PDF
大亚湾人工鱼礁附着生物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7
6
作者 李传燕 黄宗国 +3 位作者 郑成兴 林盛 王建军 严颂凯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1991年第1期63-69,共7页
1988年8月至1989年7月在大亚湾鱼礁区进行附着生物调查研究,记录79种生物,大约有82.7%的生物种类是鱼礁区鱼虾的饵料生物(包括35种不带壳和32种带壳的饵料生物),有17.3%的生物种类为非饵料生物。礁区附着生物种类多,附着量大,生长迅速... 1988年8月至1989年7月在大亚湾鱼礁区进行附着生物调查研究,记录79种生物,大约有82.7%的生物种类是鱼礁区鱼虾的饵料生物(包括35种不带壳和32种带壳的饵料生物),有17.3%的生物种类为非饵料生物。礁区附着生物种类多,附着量大,生长迅速,投礁半年后100%被生物覆盖,附着厚度30mm,附着量达17.487kg/m^2。礁区生物一年四季都能繁殖附着,主要附着期4—10月,高峰期7、8、9三个月,是投礁的最佳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附着生物 人工鱼礁
下载PDF
大亚湾码头桩柱的污损生物群落 被引量:14
7
作者 严颂凯 黄宗国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114-120,共7页
研究大亚湾8座码头桩柱的污损生物群落,记录了223种生物。桩柱潮间带部分的生物群落在不同潮位上有极为明显的分带,各带都有代表种。中潮带生物的数量最大,湿重最高记录高达27.6kg/m^2,主要是由于棘刺牡蛎重叠附着的结果。 随着码头暴... 研究大亚湾8座码头桩柱的污损生物群落,记录了223种生物。桩柱潮间带部分的生物群落在不同潮位上有极为明显的分带,各带都有代表种。中潮带生物的数量最大,湿重最高记录高达27.6kg/m^2,主要是由于棘刺牡蛎重叠附着的结果。 随着码头暴露程度不同,污损生物有很大差别。白条地藤壶、白脊藤壶、黑荞麦蛤和两种瘤海鞘是隐蔽处的表征种。鳞笠藤壶、中华小藤壶、大洋纵列海鞘和无柄珊瑚藻是暴露处的表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亚湾 码头 桩柱 污损 生物群落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