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基层诊疗与管理指南(2024年) 被引量:22
1
作者 中华医学会 中华医学会杂志社 +14 位作者 中华医学会全科医学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 中华医学会中华全科医师杂志》编辑委员 中国呼吸系统疾病基层诊疗与管理指南制定专家组 杨汀 迟春花 陈燕 段英伟 黄可 孔憨 李得民 童建菁 张静 周玉民 朱卫国 《中华全科医师杂志》 2024年第6期578-602,共25页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简称慢阻肺,是最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在我国呈现高患病率、高死亡率和高疾病负担的流行病学特征,由于人口老龄化、庞大的吸烟和二手烟暴露人群、室内外空气污染、结...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简称慢阻肺,是最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在我国呈现高患病率、高死亡率和高疾病负担的流行病学特征,由于人口老龄化、庞大的吸烟和二手烟暴露人群、室内外空气污染、结核感染等因素的持续存在,慢阻肺的防控形势将十分严峻。近些年,以慢阻肺为代表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防控越来越受到国家重视,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措施,包括在全国50%以上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配备便携式肺功能仪,为慢阻肺的早筛早诊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随着分级诊疗政策的推进,基层医务人员的慢阻肺诊治管理能力也得到了极大提升。慢阻肺防控的关键在基层,为提高基层医务人员对慢阻肺的诊治水平,2018年,中华医学会受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基层卫生健康司委托组织制定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基层诊疗指南(2018年)》并刊于《中华全科医师杂志》[1,2],是国内第一部由全科医学专家参与制定的面向基层的慢阻肺诊治管理指南。6年来,关于慢阻肺诊治的许多内容有了进一步的循证医学证据,也增加了一些新的概念。为此,在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杂志社的组织领导下,来自中华医学会全科医学分会、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阻肺学组、中华医学会《中华全科医师杂志》编辑委员会等的专家开展了指南的更新修订工作,形成《中国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基层诊疗与管理指南(2024年)》。本次修订仍然坚持既往原则,由呼吸病学、全科医学和方法学专家联合制定,面向广大基层医务人员,体现“促、防、诊、控、治、康”六位一体的照护理念,突出基层的管理特色和实用性,希冀新指南成为基层慢阻肺规范管理的指引,惠及更多慢阻肺高危人群和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 诊断 治疗 疾病管理 指南 基层
原文传递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心血管疾病诊治管理专家共识 被引量:16
2
作者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 慢性阻塞性疾病合并心血管疾病诊治管理专家共识》撰写组 +2 位作者 陈荣昌 康健 孙永昌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180-1191,共12页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常与其他疾病共存(合并症),其中以心血管疾病合并症最为常见。心血管疾病与慢阻肺之间相互影响,表现在患病风险、疾病严重程度、急性加重风险与疾病进展、治疗药物的相互影响等。目前临床上普遍存在对慢阻...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常与其他疾病共存(合并症),其中以心血管疾病合并症最为常见。心血管疾病与慢阻肺之间相互影响,表现在患病风险、疾病严重程度、急性加重风险与疾病进展、治疗药物的相互影响等。目前临床上普遍存在对慢阻肺合并症的认识不足。本专家共识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医务人员对慢阻肺心血管合并症的认识,就识别和恰当处理心血管合并症提出建议,同时希望激励更多关于慢阻肺心血管合并症的研究,为未来更好地进行个体化治疗提供科学依据。共识提出慢阻肺的主要临床表现-劳力性呼吸困难也可见于心血管疾病特别是心力衰竭,需要进行鉴别。对于慢阻肺患者,应主动筛查是否存在心血管合并症,在治疗时予以兼顾。当慢阻肺与心血管疾病并存时,两者原则上均应按照相应的指南进行稳定期的长期管理。慢阻肺患者对大多数心血管疾病药物治疗的耐受性良好,针对心血管疾病治疗使用选择性β_(1)受体阻滞剂,慢阻肺不是禁忌,宜从小剂量起始,密切监测气道阻塞症状。同样,针对慢阻肺的治疗药物β_(2)受体激动剂和抗胆碱能药物不增加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共识强调优化慢阻肺管理可改善心功能和心血管疾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胆碱能药物 疾病严重程度 气道阻塞 心血管疾病 患病风险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慢阻肺 个体化治疗
原文传递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21年修订版) 被引量:2636
3
作者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 中国医师协呼吸医师分慢性阻塞性疾病工作委员 +1 位作者 陈荣昌 康健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70-205,共36页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是最常见的慢性气道疾病。我国慢阻肺领域的专家们通过检索和整合近年来慢阻肺领域的研究进展,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13年修订版)”进行了重新修订。本次修订提出了将危险因素、筛查问卷和普及...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是最常见的慢性气道疾病。我国慢阻肺领域的专家们通过检索和整合近年来慢阻肺领域的研究进展,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13年修订版)”进行了重新修订。本次修订提出了将危险因素、筛查问卷和普及肺功能应用相结合的策略,期望提高慢阻肺的早期诊断率,减少漏诊;对疾病综合评估、稳定期药物治疗、急性加重的评估、规范化治疗、后续访视和预防未来的急性加重等方面根据最新的研究证据做出了相应的调整,并对慢阻肺诊疗及临床研究方向提出了新的思考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慢阻肺 规范化治疗 慢性气道疾病 危险因素 急性加重 药物治疗 肺功能
原文传递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中国梦 被引量:2606
4
作者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902-906,共5页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的研究历经数十年,弹指一挥间。作为一名随着慢阻肺临床防治成长起来的呼吸内科医生,慢阻肺经过的历程就是本人的工作历程。记得2012年秋天,我意外收到一封群众来信,信中写道:“我因为咳嗽、喘憋,...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的研究历经数十年,弹指一挥间。作为一名随着慢阻肺临床防治成长起来的呼吸内科医生,慢阻肺经过的历程就是本人的工作历程。记得2012年秋天,我意外收到一封群众来信,信中写道:“我因为咳嗽、喘憋,被诊断为‘慢阻肺’,医生给我开了一种吸入药物,效果很好,就是价格贵了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中国 内科医生 慢阻肺 临床防治 吸入药物
原文传递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 被引量:1029
5
作者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 《中华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640-646,共7页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诊治指南 发病机制 危险因素 临床表现
原文传递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高风险患者识别与管理中国专家共识 被引量:18
6
作者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 中国医师协呼吸医师分慢性阻塞性疾病工作委员 +1 位作者 陈荣昌 康健 《国际呼吸杂志》 2022年第24期1845-1863,共19页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是加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进展并导致早期死亡的关键,但当前临床医师对AECOPD风险重视尚不足,忽视对AECOPD风险进行评估,在预防与管理方面也存在诸多不规范。为提升临床对AECOPD风险识别与管理能力,我国...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是加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进展并导致早期死亡的关键,但当前临床医师对AECOPD风险重视尚不足,忽视对AECOPD风险进行评估,在预防与管理方面也存在诸多不规范。为提升临床对AECOPD风险识别与管理能力,我国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领域的专家们共同编写了本共识,并根据最新研究证据,围绕AECOPD风险评估的临床意义、急性加重事件识别与动态监测、高风险患者特征及预防和管理核心策略等,提出了六大推荐意见,希望优化对AECOPD高风险患者的临床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 急性加重 高风险 识别 动态监测 管理
原文传递
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医药共管专家共识 被引量:21
7
作者 中国医学装备协呼吸学装备技术专业委员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 +3 位作者 广东省药学会 陈荣昌 魏理 郑则广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980-987,共8页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是常见的慢性气道疾病, 患者需要终生治疗, 长期规范的吸入用药是稳定期患者的治疗核心。但在慢阻肺患者稳定期的管理过程中, 其吸入装置使用正确率偏低、且治疗依从性差。此外, 慢阻肺患者常合并缺血性心脏病...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是常见的慢性气道疾病, 患者需要终生治疗, 长期规范的吸入用药是稳定期患者的治疗核心。但在慢阻肺患者稳定期的管理过程中, 其吸入装置使用正确率偏低、且治疗依从性差。此外, 慢阻肺患者常合并缺血性心脏病、心力衰竭、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 而这些合并症常涉及多种药物同时使用, 存在潜在药物相互作用引起的用药风险, 影响患者预后。基于药师参与其他慢病管理的有关经验, 中国医学装备协会呼吸病学装备技术专业委员会联合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及广东省药学会邀请呼吸学科的医师和药师, 根据我国相关研究成果及临床实践经验, 借鉴国外医师-药师协作管理模式, 通过医师和药师共同讨论制定了稳定期慢阻肺医药共管专家共识。旨在提升患者治疗依从性和满意度, 降低急性发作率, 最终提升慢阻肺治疗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医学会 慢病管理 呼吸病学 慢阻肺患者 治疗依从性 缺血性心脏病 药物相互作用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