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遗传性心血管疾病基因检测和遗传咨询中国专家共识 被引量:1
1
作者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 +7 位作者 中国医师协会医学遗传医师分会 洪葵 张萍 董建增 王擎 申阳 宋雷 樊晓寒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745-767,共23页
医学遗传学领域的突破性进展极大地促进了对包括心肌病、遗传性心律失常、先天性心脏病、血脂异常和冠心病等一系列遗传性心血管疾病的深入理解。基因检测与遗传咨询渐渐融入了这类疾病的临床管理流程,其中涉及了基因检测的指征、方法... 医学遗传学领域的突破性进展极大地促进了对包括心肌病、遗传性心律失常、先天性心脏病、血脂异常和冠心病等一系列遗传性心血管疾病的深入理解。基因检测与遗传咨询渐渐融入了这类疾病的临床管理流程,其中涉及了基因检测的指征、方法和结果解读以及遗传咨询的原则和临床意义。本共识参考国内外相关专家共识/指南,结合国内行业的应用成果,总结心血管疾病基因检测与遗传咨询理论和应用现状,提出了推荐与专家建议,为临床工作者提供心血管疾病基因检测与遗传咨询的决策性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性心血管疾病 基因检测 遗传咨询
原文传递
DMD相关肌营养不良病的遗传咨询专家共识
2
作者 单基因病携带者筛查遗传咨询共识专家组 中华医学医学遗传分会遗传咨询学组 +8 位作者 中国医师协会医学遗传医师分会 中国优生科学协会基因诊断与精准医学分会 刘晓亮 赵彦艳 王华 李岭 邬玲仟 卢彦平 常清贤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6期651-660,共10页
由DMD基因变异所致的肌营养不良病的表型分类包括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Becker型肌营养不良以及DMD相关的扩张型心肌病。随着基因检测技术的发展以及基因筛查、尤其是扩展性携带者筛查的普及,越来越多携带DMD基因变异的个体被发现,但... 由DMD基因变异所致的肌营养不良病的表型分类包括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Becker型肌营养不良以及DMD相关的扩张型心肌病。随着基因检测技术的发展以及基因筛查、尤其是扩展性携带者筛查的普及,越来越多携带DMD基因变异的个体被发现,但目前对于DMD相关肌营养不良病的遗传咨询能力相对不足,也缺乏专业规范。本共识讨论了DMD相关肌营养不良病检测前、后咨询应涵盖的内容要点,旨在为该病的筛查、诊断、治疗及家庭再生育提供专业的遗传咨询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 BECKER型肌营养不良 DMD相关扩张型心肌病 遗传咨询
原文传递
全基因组测序在遗传病检测中的临床应用专家共识 被引量:24
3
作者 中国医师协会医学遗传医师分会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内分泌遗传代谢学组 +3 位作者 中国医师协会青春期医学专业委员会临床遗传学组 上海市医学会分子诊断专科分会 余永国 邬玲仟 《中华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419-423,共5页
下一代测序(NGS)技术近年来在遗传病检测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以靶向测序及全外显子组测序为代表的技术已成为遗传病诊断的重要工具。全基因组测序(WGS)理论上可以同时检测单核苷酸变异、结构变异(含拷贝数变异)及线粒体变异等,有望进一... 下一代测序(NGS)技术近年来在遗传病检测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以靶向测序及全外显子组测序为代表的技术已成为遗传病诊断的重要工具。全基因组测序(WGS)理论上可以同时检测单核苷酸变异、结构变异(含拷贝数变异)及线粒体变异等,有望进一步提升临床遗传检测的效能。由于WGS产生的数据涵盖受检者的几乎全部遗传信息,为了实现其临床意义以及妥善处理检测相关的复杂遗传咨询问题,39位医学遗传学专家共同探讨了WGS作为临床遗传病检测手段的关键特征,并从检测申请、检测及分析流程、报告及遗传咨询等方面给出了建议。本共识适用于以NGS技术为主的高覆盖度WGS(通常>40X)在遗传病临床诊断性检测中的应用,主要针对符合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基因或基因组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基因组测序 遗传病诊断 同时检测 临床应用 专家 结构变异 医学遗传学 单核苷酸
原文传递
肌营养不良蛋白病遗传学诊断专家共识 被引量:1
4
作者 中国医师协会医学遗传医师分会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罕见病学组 +8 位作者 中国罕见病联盟 上海市医学会分子诊断专科分会 河南省医学遗传医学专科分会 娄桂予 侯巧芳 张玉薇 祁娜 余永国 廖世秀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8期909-914,共6页
Dystrophin基因的变异可导致X连锁隐性遗传的肌肉疾病,包括进行性杜兴(杜氏)肌营养不良(DMD)、贝克(贝氏)肌营养不良(BMD)和扩张型心肌病,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命和健康。遗传学诊断对于这类患者的诊断、治疗、预防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如... Dystrophin基因的变异可导致X连锁隐性遗传的肌肉疾病,包括进行性杜兴(杜氏)肌营养不良(DMD)、贝克(贝氏)肌营养不良(BMD)和扩张型心肌病,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命和健康。遗传学诊断对于这类患者的诊断、治疗、预防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如何合理选择、规范应用各项基因检测技术是临床医师必须掌握的技能。本共识经过同行专家的共同探讨,结合国内外经验和指南,从遗传学诊断角度,针对dystrophin基因检测技术的选择、检测策略、检测流程等方面提供指导性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营养不良蛋白病 DYSTROPHIN基因 杜氏/贝氏肌营养不良 遗传学诊断 专家共识
原文传递
单基因病胚胎着床前遗传学检测专家共识 被引量:29
5
作者 中国医师协会生殖医学专业委员会 中国医师协会医学遗传医师分会 +3 位作者 乔杰 张学 闫丽盈 黄锦 《中华生殖与避孕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477-485,共9页
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遗传诊断技术的发展以及相关术语的更新,单基因病胚胎着床前遗传学检测(preimplantation genetic testing for monogenic/single gene disorders, PGT-M)技术不断进步和更新,广泛应用于临床以避免遗传病患儿的出生... 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遗传诊断技术的发展以及相关术语的更新,单基因病胚胎着床前遗传学检测(preimplantation genetic testing for monogenic/single gene disorders, PGT-M)技术不断进步和更新,广泛应用于临床以避免遗传病患儿的出生和阻断致病基因的家族传递。目前,关于PGT-M的共识还很少,为了规范PGT-M的应用,中国医师协会生殖医学专业委员会精准辅助生殖研究学组及中国医师协会医学遗传医师分会部分专家,包括生殖医学、遗传学和心血管医学专家,共同制定了这一共识。共识包括PGT-M的适应证、禁忌证、诊断策略、遗传和生殖咨询、报告形式、结果解释、知情同意和患者随访等。这一共识将使更多相关的临床工作者和研究人员获益,供临床及实验室参考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着床前遗传学检测 单基因病 专家共识
原文传递
血友病的胚胎着床前遗传学检测专家共识 被引量:1
6
作者 中国医师协会生殖专业委员会精准辅助生殖研究学组 中国医师协会医学遗传医师分会 +2 位作者 乔杰 闫丽盈 刘平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4期995-1001,共7页
血友病是一种罕见的遗传性出血性疾病,患者临床表现严重程度不一,重型患者致残率高,且治疗费用昂贵,影响患者生存质量。胚胎着床前遗传学检测(PGT)是一种预防遗传病患儿出生的有效手段。为了规范和推广血友病的PGT技术,中国医师协会生... 血友病是一种罕见的遗传性出血性疾病,患者临床表现严重程度不一,重型患者致残率高,且治疗费用昂贵,影响患者生存质量。胚胎着床前遗传学检测(PGT)是一种预防遗传病患儿出生的有效手段。为了规范和推广血友病的PGT技术,中国医师协会生殖专业委员会精准辅助生殖研究学组、中国医师协会医学遗传医师分会及血液科专家组成专家委员会,共同讨论和制定了PGT阻断血友病的专家共识,供临床应用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友病 胚胎着床前遗传学检测 专家共识
原文传递
软骨发育不全诊断及治疗专家共识 被引量:17
7
作者 中国医师协会医学遗传医师分会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内分泌遗传代谢学组 +5 位作者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罕见病学组 中国罕见病联盟软骨发育不全学组 上海市医学会分子诊断专科分会 北京罕见病诊疗与保障学会 余永国 顾学范 《中华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545-550,共6页
软骨发育不全是一种导致儿童致死致残性生长发育障碍性疾患的罕见病,其典型临床表现为非匀称性身材矮小、大头畸形、三叉戟手及特殊面容。鉴于目前临床对本病认识不足,本文以国内外研究为基础,结合国内专家的临床诊疗经验,在软骨发育不... 软骨发育不全是一种导致儿童致死致残性生长发育障碍性疾患的罕见病,其典型临床表现为非匀称性身材矮小、大头畸形、三叉戟手及特殊面容。鉴于目前临床对本病认识不足,本文以国内外研究为基础,结合国内专家的临床诊疗经验,在软骨发育不全的致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最新治疗进展等方面形成系统、全面的专家共识,以供医师在临床实践中参考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骨发育不全 身材矮小 特殊面容 致残性 罕见病 专家共识 诊断及鉴别诊断 生长发育障碍
原文传递
21羟化酶缺陷导致的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的实验室诊断共识 被引量:9
8
作者 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罕见病学组 中国医师协会医学遗传医师分会 +6 位作者 中国妇幼保健协会出生缺陷防治与分子遗传分会 上海市医学会分子诊断专科分会 孙昱 邬玲仟 叶蕾 邱文娟 余永国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7期769-780,共12页
21羟化酶缺陷(21-OHD)是由于编码参与糖皮质激素和盐皮质激素合成的细胞色素P450氧化酶(P450C21)的CYP21A2基因缺陷导致的遗传病,是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最常见的类型,其确诊需结合临床表现、实验室生化指标和分子遗传学检测的结果综... 21羟化酶缺陷(21-OHD)是由于编码参与糖皮质激素和盐皮质激素合成的细胞色素P450氧化酶(P450C21)的CYP21A2基因缺陷导致的遗传病,是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最常见的类型,其确诊需结合临床表现、实验室生化指标和分子遗传学检测的结果综合判断。由于CYP21A2结构复杂,对其进行基因诊断需采用特殊的检测方法以排除假基因的干扰。近年来,21-OHD的类固醇激素谱生化检测技术和三代测序分子诊断技术逐渐得到推广。为进一步规范21-OHD的实验室诊断,由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罕见病学组、中国医师协会医学遗传医师分会、中国妇幼保健协会分子遗传专委会及上海市医学会分子诊断专科分会组织专家进行讨论,并参考国内外的最新研究进展和共识指南,就21-OHD的实验室诊断规范制定本共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1羟化酶缺陷 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 CYP21A2基因 共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