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妇科肿瘤卡铂化疗所致过敏反应的中国专家共识(2022年版) 被引量:2
1
作者 中国医师协会微无创医学专业委员会妇科肿瘤学组 张师前 邱晨 《肿瘤药学》 CAS 2022年第4期413-421,共9页
铂类药物广泛应用于妇科恶性肿瘤的化疗。卡铂作为顺铂的衍生物,属于第二代铂类抗癌药,具有“等效、低毒”的特点。过敏反应是卡铂化疗过程中的常见并发症,严重急性过敏反应可危及患者生命。预防卡铂过敏、及时诊断并给予规范治疗,对于... 铂类药物广泛应用于妇科恶性肿瘤的化疗。卡铂作为顺铂的衍生物,属于第二代铂类抗癌药,具有“等效、低毒”的特点。过敏反应是卡铂化疗过程中的常见并发症,严重急性过敏反应可危及患者生命。预防卡铂过敏、及时诊断并给予规范治疗,对于提高妇科肿瘤治疗效果、降低患者死亡风险具有重要意义。本共识的制定,旨在为妇科肿瘤医师提供借鉴和指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科肿瘤 卡铂 过敏反应 治疗 预防 专家共识
下载PDF
妇科恶性肿瘤放化疗期间应用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PEG-rhG-CSF)的中国专家共识(2023年版) 被引量:6
2
作者 中国医院协会妇产医院分会妇科肿瘤专业学组 中国医师协会微无创医学专业委员会妇科肿瘤学组 +2 位作者 张英丽 张师前 王建东 《肿瘤药学》 CAS 2023年第1期1-10,共10页
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是妇科恶性肿瘤放化疗最常见的血液学毒性,可导致后续治疗延迟和剂量减少,并易引发中性粒细胞减少性发热及严重感染,影响患者预后。重视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危害,对其进行风险评估和规范性防治具有重要意义。聚乙二醇化... 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是妇科恶性肿瘤放化疗最常见的血液学毒性,可导致后续治疗延迟和剂量减少,并易引发中性粒细胞减少性发热及严重感染,影响患者预后。重视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危害,对其进行风险评估和规范性防治具有重要意义。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PEG-rhG-CSF)作为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的长效制剂,可预防和治疗中性粒细胞减少症,临床使用便捷。为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本共识制定小组以循证证据为基础,评估其在妇科恶性肿瘤放化疗期间应用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明确预防与治疗的临床路径及给药方式,形成妇科恶性肿瘤放化疗期间应用PEG-rhG-CSF的中国专家共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科恶性肿瘤 放化疗 中性粒细胞减少症 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下载PDF
妇科恶性肿瘤紫杉醇化疗所致过敏反应诊治的中国专家共识(2023年版) 被引量:1
3
作者 中国抗癌协会妇科肿瘤专业委员会 中国医师协会微无创医学专业委员会妇科肿瘤学组 +1 位作者 张师前 王雅卓 《肿瘤药学》 2023年第6期693-701,共9页
紫杉醇类已广泛应用于妇科恶性肿瘤的化疗。过敏反应是紫杉醇化疗过程中的常见不良反应,严重者甚至会危及患者生命。预防紫杉醇过敏、及时诊断并给予规范治疗,对于提高妇科肿瘤治疗效果、降低患者死亡风险具有重要意义。本共识对紫杉醇... 紫杉醇类已广泛应用于妇科恶性肿瘤的化疗。过敏反应是紫杉醇化疗过程中的常见不良反应,严重者甚至会危及患者生命。预防紫杉醇过敏、及时诊断并给予规范治疗,对于提高妇科肿瘤治疗效果、降低患者死亡风险具有重要意义。本共识对紫杉醇化疗过敏反应的分级、诊断、治疗及预防等方面的内容进行了制定,旨在为妇科恶性肿瘤紫杉醇化疗所致过敏反应的规范化预防和诊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科肿瘤 紫杉醇 过敏反应 治疗 预防 专家共识
下载PDF
女性生殖道血管周上皮样细胞肿瘤诊治的中国专家共识(2023年版) 被引量:4
4
作者 中国医师协会微无创医学专业委员会妇科肿瘤学组 中国抗癌协会妇科肿瘤专业委员会 +5 位作者 张颐 张师前 邓雷 李芳梅 庞晓燕 刘爱军 《癌症进展》 2023年第16期1741-1746,1750,共7页
女性生殖道血管周上皮样细胞肿瘤(PEComa)较少见,缺乏特异性的体征或症状,影像学表现也不典型,多于术后病理确诊。手术是女性生殖道PEComa的主要治疗手段,PEComa的手术治疗原则以切缘阴性的完整切除为标准。单纯肿瘤切除术适用于瘤体小... 女性生殖道血管周上皮样细胞肿瘤(PEComa)较少见,缺乏特异性的体征或症状,影像学表现也不典型,多于术后病理确诊。手术是女性生殖道PEComa的主要治疗手段,PEComa的手术治疗原则以切缘阴性的完整切除为标准。单纯肿瘤切除术适用于瘤体小、恶性潜能未定、有生育要求的年轻女性。女性生殖道PEComa的分子特点包括结节性硬化症(TSC)1/2突变、转录因子E3(TFE3)融合、RAD51 B段(RAD51B)融合。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抑制剂以及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抑制剂是复发患者未来探索的方向。本文结合现有的循证资料,集体讨论制定本共识,以期为中国女性生殖道PEComa的规范化诊治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生殖道 血管周上皮样细胞瘤 诊断 治疗 专家共识
下载PDF
机器人辅助手术治疗子宫颈癌中国专家共识(2024版):附视频 被引量:1
5
作者 中国医师协会微无创医学专业委员会妇科肿瘤学组 中国抗癌协会妇科肿瘤专业委员会 +4 位作者 张颐 王亚静 李芳梅 范江涛 张师前 《机器人外科学杂志(中英文)》 2024年第1期102-108,共7页
广泛性子宫切除术与盆腔淋巴结切除术±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术或前哨淋巴结活检术是治疗子宫颈癌的主要手术方式。自2018年以来,广泛性子宫切除术的手术入路一直是妇科肿瘤医师讨论的热点,微创技术在子宫颈癌中的应用颇受争议。机... 广泛性子宫切除术与盆腔淋巴结切除术±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术或前哨淋巴结活检术是治疗子宫颈癌的主要手术方式。自2018年以来,广泛性子宫切除术的手术入路一直是妇科肿瘤医师讨论的热点,微创技术在子宫颈癌中的应用颇受争议。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手术的独特优势及微创手术无瘤术的精进,在合适的前提下能够取得不亚于开腹手术的治疗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颈癌 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手术 手术治疗 专家共识
下载PDF
恶性潜能未定的子宫平滑肌瘤诊治的中国专家共识(20242024年版年版)
6
作者 中国医师协会微无创医学专业委员会妇科肿瘤学组 中国优生科学协会肿瘤生殖学分会 +9 位作者 山东省康复医学妇科肿瘤康复分会 王雅卓 王健 王建东 王玉东 刘从容 范江涛 刘淑娟 张颐 张师前 《癌症进展》 2024年第9期929-936,共8页
恶性潜能未定的子宫平滑肌瘤(STUMP)是一类区别于子宫平滑肌瘤和子宫平滑肌肉瘤的子宫交界性/中间型肿瘤,发病率较低,虽然预后较好,但仍存在一定的复发、恶变风险。STUMP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征均缺乏特异性,主要依靠术后病理学检查确诊... 恶性潜能未定的子宫平滑肌瘤(STUMP)是一类区别于子宫平滑肌瘤和子宫平滑肌肉瘤的子宫交界性/中间型肿瘤,发病率较低,虽然预后较好,但仍存在一定的复发、恶变风险。STUMP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征均缺乏特异性,主要依靠术后病理学检查确诊,目前STUMP尚无统一的病理检查诊断标准,组织形态学联合免疫组化及分子检测有助于诊断及预后判断。无生育需求者推荐行子宫切除术,有生育需求者在充分知情同意并评估风险后,可选择STUMP病灶切除术,完成生育后行子宫切除术,术后密切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潜能未定的子宫平滑肌瘤 诊断 治疗 专家共识
下载PDF
卵巢生殖细胞肿瘤诊治的中国专家共识(2022年版) 被引量:6
7
作者 中国优生科学协会肿瘤生殖学分会 中国医师协会微无创医学专业委员会妇科肿瘤学组 +13 位作者 中国医院协会妇产医院分会妇科肿瘤专业学组 广西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 王建东 张师前 范江涛 梁栩芝 叶元 黄建邕 王玉东 张颐 王延洲 孙阳 陈刚 何海景 《癌症进展》 2022年第20期2054-2064,共11页
卵巢生殖细胞肿瘤(OGCT)是第二大常见的卵巢肿瘤,其中5%为恶性OGCT(MOGCT)。OGCT主要发生于15~39岁女性,发病高峰年龄为16~20岁,患者多面临肿瘤规范化治疗和保留生育功能的双重需求,临床诊治需慎重。大多数MOGCT患者可通过保留生育功能... 卵巢生殖细胞肿瘤(OGCT)是第二大常见的卵巢肿瘤,其中5%为恶性OGCT(MOGCT)。OGCT主要发生于15~39岁女性,发病高峰年龄为16~20岁,患者多面临肿瘤规范化治疗和保留生育功能的双重需求,临床诊治需慎重。大多数MOGCT患者可通过保留生育功能的手术或手术联合化疗达到治愈,10%~20%的患者复发,复发后仍可以通过化疗挽救。OGCT的发生机制、组织学类型及临床诊疗比较复杂,具有较大的异质性。鉴于此,中国优生科学协会肿瘤生殖学分会、中国医师协会微无创医学专业委员会妇科肿瘤学组、中国医院协会妇产医院分会妇科肿瘤专业学组、广西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联合制定本共识,以期为OGCT的规范化诊疗提供有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生殖细胞肿瘤 手术 化疗 保育手术 专家共识
下载PDF
卵巢性索-间质肿瘤诊治的中国专家共识(2022年版) 被引量:4
8
作者 中国优生科学协会肿瘤生殖学分会 中国医师协会微无创医学专业委员会妇科肿瘤学组 +12 位作者 中国医院协会妇产医院分会妇科肿瘤专业学组 广西医学会妇产科分会 王玉东 张师前 范江涛 陈司邦 叶元 黄建邕 王建东 张颐 王延洲 孙阳 陈刚 《癌症进展》 2022年第21期2161-2172,2209,共13页
卵巢性索-间质肿瘤(SCST)相对罕见,亚型众多,术前诊断困难,治疗方案应依据病理类型个体化决策。规范手术是最重要的治疗措施,对于恶性倾向者,化疗仅作为可选的辅助治疗。早期恶性SCST的年轻患者可行保留生育功能手术,围手术期需综合评... 卵巢性索-间质肿瘤(SCST)相对罕见,亚型众多,术前诊断困难,治疗方案应依据病理类型个体化决策。规范手术是最重要的治疗措施,对于恶性倾向者,化疗仅作为可选的辅助治疗。早期恶性SCST的年轻患者可行保留生育功能手术,围手术期需综合评估患者的生育能力,提供生育指导。鉴于国内尚缺乏相关诊治指南,特制定此专家共识,以供临床诊疗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性索-间质肿瘤 诊断 治疗 专家共识
下载PDF
子宫内膜浆液性癌诊治的中国专家共识(2022年版) 被引量:7
9
作者 中国医师协会微无创医学专业委员会妇科肿瘤学组 中国医院协会妇产医院分会妇科肿瘤专业学组 +10 位作者 中国优生科学协会肿瘤生殖学分会 贺红英 方双 袁航 范江涛 王玉东 王建东 张师前 孙阳 王莉 蔡红兵 《癌症进展》 2022年第9期865-874,879,共11页
子宫内膜浆液性癌(USC)是非雌激素依赖型子宫内膜癌,具有高度侵袭性,确诊时多为晚期,复发率高,预后不良。基于USC的临床特征、病理特征、分子生物学的特殊性,中国医师协会微无创医学专业委员会妇科肿瘤学组、中国医院协会妇产医院分会... 子宫内膜浆液性癌(USC)是非雌激素依赖型子宫内膜癌,具有高度侵袭性,确诊时多为晚期,复发率高,预后不良。基于USC的临床特征、病理特征、分子生物学的特殊性,中国医师协会微无创医学专业委员会妇科肿瘤学组、中国医院协会妇产医院分会妇科肿瘤专业学组、中国优生科学协会肿瘤生殖学分会联合制定本共识,旨在规范和提高USC的诊治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癌 子宫内膜浆液性癌 诊断 治疗 专家共识
下载PDF
延胡索酸水合酶缺陷型子宫平滑肌瘤诊治的中国专家共识(2023年版年版) 被引量:2
10
作者 中国医师协会微无创医学专业委员会妇科肿瘤学组 中国抗癌协会妇科肿瘤专业委员会 +5 位作者 张颐 宋玉丽 李芳梅 庞晓燕 刘爱军 张师前 《癌症进展》 2023年第14期1509-1514,1542,共7页
延胡索酸水合酶(FH)缺陷型子宫平滑肌瘤是子宫平滑肌瘤的少见类型,与FH基因的胚系或体系突变有关,当其作为遗传性平滑肌瘤病和肾细胞癌(HLRCC)综合征伴随疾病发生时,发病年龄较小,肌瘤常表现为数量多、体积大,且肌瘤剔除术后复发率较高... 延胡索酸水合酶(FH)缺陷型子宫平滑肌瘤是子宫平滑肌瘤的少见类型,与FH基因的胚系或体系突变有关,当其作为遗传性平滑肌瘤病和肾细胞癌(HLRCC)综合征伴随疾病发生时,发病年龄较小,肌瘤常表现为数量多、体积大,且肌瘤剔除术后复发率较高。FH免疫组化染色缺失与FH基因突变高度相关,基因检测是诊断FH缺陷型子宫平滑肌瘤的金标准。未生育患者首选子宫肌瘤剔除术,并推荐尽早完成生育,无生育需求者建议子宫切除术,术后密切随访。临床中需重视筛查HLRCC相关性肾细胞癌,以便尽早干预,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平滑肌瘤 延胡索酸水合酶 遗传性平滑肌瘤病及肾细胞癌综合征 专家共识
下载PDF
子宫内膜未分化/去分化癌诊治的中国专家共识(2022年版) 被引量:2
11
作者 中国医师协会微无创医学专业委员会妇科肿瘤学组 中国医院协会妇产医院分会妇科肿瘤专业学组 +7 位作者 中国优生科学协会肿瘤生殖学分会 王建东 张师前 贺红英 方双 张远丽 范江涛 王玉东 《癌症进展》 2023年第1期1-9,14,共10页
子宫内膜未分化癌(UEC)是一种实体肿瘤,无特异性上皮分化的形态学证据;子宫内膜去分化癌(DEC)由低级别子宫内膜样腺癌与UEC成分组成,且每种成分至少占肿瘤体积的10%。UEC/DEC少有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的表达,侵袭性强,确诊时多为晚期,... 子宫内膜未分化癌(UEC)是一种实体肿瘤,无特异性上皮分化的形态学证据;子宫内膜去分化癌(DEC)由低级别子宫内膜样腺癌与UEC成分组成,且每种成分至少占肿瘤体积的10%。UEC/DEC少有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的表达,侵袭性强,确诊时多为晚期,预后差。鉴于UEC/DEC存在组织病理学、基因生物学的较明显异质性以及治疗困难等特殊性,且目前国内外缺乏独立的临床指南、共识及前瞻性临床试验,中国医师协会微无创医学专业委员会妇科肿瘤学组、中国医院协会妇产医院分会妇科肿瘤专业学组、中国优生科学协会肿瘤生殖学分会通过全面检索国内外相关文献,按照推荐分级的评估、指定与评价标准评估证据质量和推荐强度,联合制定本共识,旨在总结既往有关报道及研究成果,以期为UEC/DEC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癌 子宫内膜未分化/去分化癌 诊断 治疗 专家共识
下载PDF
女性生殖道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诊治的中国专家共识(2023年版) 被引量:1
12
作者 中国医师协会微无创医学专业委员会妇科肿瘤学组 中国医院协会妇产医院分会妇科肿瘤专业学组 +4 位作者 张颐 张师前 田东立 李芳梅 王建东 《癌症进展》 2023年第10期1045-1049,1053,共6页
女性生殖道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是最常见的女性生殖道原发性淋巴瘤,约占女性生殖道原发性淋巴瘤的3/5,其病因尚不明确,根据累及女性生殖道的不同部位而表现为不同的临床特征,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疾病发病率低、误诊率高,治疗方式... 女性生殖道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是最常见的女性生殖道原发性淋巴瘤,约占女性生殖道原发性淋巴瘤的3/5,其病因尚不明确,根据累及女性生殖道的不同部位而表现为不同的临床特征,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疾病发病率低、误诊率高,治疗方式也具有较大的争议,且国内缺乏针对性的指南和专家共识。本共识结合国内外文献、相关指南及专家意见,旨在为DLBCL的诊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 诊断 治疗 专家共识
下载PDF
绝经后宫颈上皮内病变诊治的中国专家共识(2022年版) 被引量:9
13
作者 中国医院协会妇产医院分会妇科肿瘤专业学组 中国医师协会微无创医学专业委员会妇科肿瘤学组 +7 位作者 王建东 张师前 吴喜梅 赵卫东 陈峥峥 林杨 王玉东 范江涛 《癌症进展》 2022年第14期1405-1411,共7页
绝经后宫颈癌筛查率低,阴道镜检查往往难以充分评估,宫颈锥切术后病理时有升级,导致诊断和治疗均存在不规范的可能。迄今为止,绝经后宫颈上皮内病变尚缺乏统一的诊治和管理策略。为此,中国医院协会妇产医院分会妇科肿瘤专业学组、中国... 绝经后宫颈癌筛查率低,阴道镜检查往往难以充分评估,宫颈锥切术后病理时有升级,导致诊断和治疗均存在不规范的可能。迄今为止,绝经后宫颈上皮内病变尚缺乏统一的诊治和管理策略。为此,中国医院协会妇产医院分会妇科肿瘤专业学组、中国医师协会微无创医学专业委员会妇科肿瘤学组联合制定本共识,以期为临床医师提供绝经后宫颈上皮内病变诊治决策的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上皮内病变 绝经后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妇科恶性肿瘤腹腔镜穿刺孔部位转移中国专家共识(2023年版) 被引量:1
14
作者 中国医师协会妇产科医师分会妇科肿瘤学组 中国医师协会微无创医学专业委员会妇科肿瘤学组 +13 位作者 中国抗癌协会中西整合卵巢癌专业委员会 张师前 向阳 王雅卓 王延洲 王颖梅 刘军秀 卢淮武 梁静 许天敏 张岩 刘淑娟 张颐 范江涛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626-632,共7页
1概况、制订背景与过程与传统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手术具有切口小、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及住院时间短等优点。随着腹腔镜设备的改进、手术技术的不断发展,腹腔镜手术已被广泛应用于妇科恶性肿瘤的诊断和治疗。国际妇产科联盟(Interna-t... 1概况、制订背景与过程与传统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手术具有切口小、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及住院时间短等优点。随着腹腔镜设备的改进、手术技术的不断发展,腹腔镜手术已被广泛应用于妇科恶性肿瘤的诊断和治疗。国际妇产科联盟(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Gynecology and Obstetrics,FIGO)推荐腹腔镜手术是早期子宫内膜癌的标准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穿刺孔部位转移 妇科恶性肿瘤 无瘤防御 专家共识
原文传递
交界性卵巢肿瘤诊治中国专家共识(2022年版) 被引量:15
15
作者 中国优生科学协会肿瘤生殖学分会 中国医师协会微无创医学专业委员会妇科肿瘤学组 +8 位作者 中国医师协会整合医学分会妇产疾病整合专业委员会 王玉东 向阳 张师前 王稳 王兴国 刘淑娟 王建东 范江涛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185-1194,共10页
1背景交界性卵巢肿瘤(borderline ovarian tumors,BOTs)占所有卵巢上皮性肿瘤的15%~20%,主要组织学类型为浆液性和黏液性交界性肿瘤,子宫内膜样、透明细胞及Brenner交界性肿瘤等较少见。中国优生科学协会肿瘤生殖学分会牵头制订了国内第... 1背景交界性卵巢肿瘤(borderline ovarian tumors,BOTs)占所有卵巢上皮性肿瘤的15%~20%,主要组织学类型为浆液性和黏液性交界性肿瘤,子宫内膜样、透明细胞及Brenner交界性肿瘤等较少见。中国优生科学协会肿瘤生殖学分会牵头制订了国内第1版交界性卵巢肿瘤诊治的专家共识(2019年版)[1],3年来得到国内同道的广泛认可,同时也面临着循证医学证据的更新问题,在此基础上,中国优生科学协会肿瘤生殖学分会联合中国医师协会微无创医学专业委员会妇科肿瘤学组、中国医师协会整合医学分会妇产疾病整合专业委员会,以2019年版共识制订专家团队为基础,进一步检索文献,更新证据形成了新的推荐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界性卵巢肿瘤 专家共识
原文传递
卵巢恶性肿瘤保留生育功能的中国专家共识(2022年版) 被引量:12
16
作者 中国优生科学协会肿瘤生殖学分会 中国医师协会微无创医学专业委员会妇科肿瘤学组 +3 位作者 中国医院协会妇产医院分会妇科肿瘤专业学组 王玉东 张师前 范江涛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705-713,共9页
1背景卵巢恶性肿瘤患者中育龄期女性约占12%[1],在全球范围内,每年15~40岁年龄段女性新增卵巢恶性肿瘤约38500例[2]。近年来,随着诊疗手段的不断进步,卵巢恶性肿瘤死亡率呈下降趋势[3]。年轻卵巢恶性肿瘤尤其是有生育需求的群体,除关注... 1背景卵巢恶性肿瘤患者中育龄期女性约占12%[1],在全球范围内,每年15~40岁年龄段女性新增卵巢恶性肿瘤约38500例[2]。近年来,随着诊疗手段的不断进步,卵巢恶性肿瘤死亡率呈下降趋势[3]。年轻卵巢恶性肿瘤尤其是有生育需求的群体,除关注肿瘤治疗结局外,生活质量和保留生育能力也不容忽视。浏览更多请关注本刊微信公众号及当期杂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恶性肿瘤 保留生育功能手术 专家共识
原文传递
妇科肿瘤患者围手术期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的专家共识(2022年版) 被引量:19
17
作者 山东省临床肿瘤学会妇科肿瘤专家委员会 中国医师协会微无创医学专业委员会妇科肿瘤学组 +2 位作者 王佳晰 于浩 张师前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687-694,共8页
静脉血栓栓塞症(VTE)是盆腹腔大手术后的严重并发症,越来越受到妇科肿瘤界的关注与重视。本共识就妇科肿瘤患者VTE的危险因素、发生机制、诊断方法、风险评估、筛查和预防,结合专家讨论意见给出推荐等级,以期更好地为临床医生合理预防VT... 静脉血栓栓塞症(VTE)是盆腹腔大手术后的严重并发症,越来越受到妇科肿瘤界的关注与重视。本共识就妇科肿瘤患者VTE的危险因素、发生机制、诊断方法、风险评估、筛查和预防,结合专家讨论意见给出推荐等级,以期更好地为临床医生合理预防VTE提供参考,降低妇科肿瘤患者围手术期VTE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血栓栓塞症 妇科肿瘤 预防 专家共识
原文传递
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卵巢癌的诊断及治疗山东专家共识(2022) 被引量:9
18
作者 山东省妇幼保健协会妇科肿瘤综合防治专业委员会 中国医师协会微无创医学专业委员会妇科肿瘤学组 +2 位作者 张师前 王继东 屈庆喜 《山东医药》 CAS 2022年第18期1-6,共6页
子宫内膜异位症(简称内异症)的主要临床特点为子宫内膜样组织、腺体及间质种植于子宫腔以外的部位[1]。内异症本身是一种良性病变,但与恶性肿瘤的生物学行为又具有某些共同特征,如侵袭性行为及种植性特性[2-3]。近年来,内异症相关卵巢癌... 子宫内膜异位症(简称内异症)的主要临床特点为子宫内膜样组织、腺体及间质种植于子宫腔以外的部位[1]。内异症本身是一种良性病变,但与恶性肿瘤的生物学行为又具有某些共同特征,如侵袭性行为及种植性特性[2-3]。近年来,内异症相关卵巢癌(endometriosis-associated ovarian carcinoma,EAOC)已逐渐引起临床的关注并不断有新的认识,已成为妇科肿瘤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要临床特点 妇科肿瘤 子宫内膜异位症 子宫腔 子宫内膜样 种植性 内异症 专家共识
下载PDF
绝经后卵巢肿物诊治的中国专家共识(2021年版) 被引量:12
19
作者 中国医师协会微无创医学专业委员会妇科肿瘤学组 中国优生科学协会生殖道疾病诊治分会 +12 位作者 张师前 薛凤霞 王稳 王颖梅 王玉东 王建六 王建东 马晓欣 向阳 程文俊 张燕 张国楠 刘招舰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021-1026,共6页
1背景大约7%的女性在不同年龄段发现卵巢肿物,绝经后卵巢肿物并非少见。美国女性绝经后15年内发生卵巢肿物的概率为18%;欧洲的一项大型筛查结果显示,自然绝经后卵巢肿物的发生率为21.2%[1]。由于目前缺少大规模的调查数据,我国绝经后卵... 1背景大约7%的女性在不同年龄段发现卵巢肿物,绝经后卵巢肿物并非少见。美国女性绝经后15年内发生卵巢肿物的概率为18%;欧洲的一项大型筛查结果显示,自然绝经后卵巢肿物的发生率为21.2%[1]。由于目前缺少大规模的调查数据,我国绝经后卵巢肿物的发生率尚不清楚,现有数据表明,发生率在5%~17%[2]。随着全民健康意识的提高和超声技术的广泛应用,常规体检所发现的绝经后卵巢肿物越来越多。医患由此要面临两个问题:(1)是否需要干预和处理。(2)如何鉴别和排除恶性肿瘤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经后 卵巢肿物 诊断 治疗 专家共识
原文传递
前庭大腺囊肿/脓肿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22年版) 被引量:9
20
作者 中国医师协会微无创医学专业委员会妇科肿瘤学组 中国医院协会妇产医院分会妇科肿瘤专业学组 +3 位作者 张颐 张师前 王建东 李芳梅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907-911,共5页
前庭大腺又称巴氏腺(Bartholin’s gland),位于阴道口两侧并开口于阴道前庭,主要功能为分泌黏液,润滑阴道和外阴[1]。腺体开口因各种原因阻塞,形成前庭大腺囊肿/脓肿(Bartholin’s cyst or Bartholin’s abscess)。前庭大腺囊肿发病率约... 前庭大腺又称巴氏腺(Bartholin’s gland),位于阴道口两侧并开口于阴道前庭,主要功能为分泌黏液,润滑阴道和外阴[1]。腺体开口因各种原因阻塞,形成前庭大腺囊肿/脓肿(Bartholin’s cyst or Bartholin’s abscess)。前庭大腺囊肿发病率约为2%[2],多见于20~29岁的育龄期女性,其中单身、未生育、初产妇和社会经济背景较低的妇女更为多见[3]。韩国的一项研究表明,前庭大腺囊肿的发生率为每年(0.55±0.04)/1000人,30岁后前庭大腺开始逐渐退化,48岁之后前庭大腺囊肿发病率迅速下降。前庭大腺囊肿临床表现各异,包括无症状、肿胀感、继发感染形成前庭大腺脓肿等。无症状前庭大腺囊肿可数十年无变化或自行消退。前庭大腺脓肿的发生率为每年(0.95±0.06)/1000人[4],是前庭大腺囊肿的2~3倍[5],约1/3患者治疗后复发[6]。前庭大腺脓肿一般不易自行消退,可反复发作,影响正常工作、生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庭大腺囊肿 脓肿 治疗 专家共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