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肾脏移植组织配型技术临床应用指南
1
作者 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分会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肾脏移植分会 +6 位作者 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移植技术分会 薛武军 郑瑾 张雷 何军 蔡俊超 刘龙山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7期2483-2501,共19页
组织配型是影响肾脏移植成功和移植物长期存活的关键因素之一。目前我国各移植中心实验室组织配型技术及应用情况发展不一。为了推动肾脏移植组织配型临床诊疗的标准化,由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肾脏移... 组织配型是影响肾脏移植成功和移植物长期存活的关键因素之一。目前我国各移植中心实验室组织配型技术及应用情况发展不一。为了推动肾脏移植组织配型临床诊疗的标准化,由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肾脏移植分会、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移植技术分会联合发起制订了《中国肾脏移植组织配型技术临床应用指南》。本指南使用2009版牛津大学循证医学中心的证据分级与推荐强度标准对每个临床问题的证据质量和推荐强度进行分级。针对肾脏移植组织配型相关的实验室检测技术和临床应用的15个临床问题,提出了符合我国临床诊疗实践的21条推荐意见,旨在肾脏移植术前推广组织配型,提高受者和移植肾脏长期存活时间,发挥精准医学在肾脏移植领域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移植 组织配型 指南
原文传递
中国肾脏移植免疫监测临床诊疗指南(2023版)
2
作者 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分会 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移植技术分会 +3 位作者 陈刚 朱兰 郭志良 张雷 《中华器官移植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136-148,共13页
预防肾脏移植排斥反应离不开免疫抑制剂,但免疫抑制过度相关的感染也会影响移植肾和移植受者的存活。主动监测肾脏移植受者的免疫状态,有利于早期发现排斥反应风险或感染风险,有助于指导临床调整免疫抑制强度。本指南围绕我国目前可行... 预防肾脏移植排斥反应离不开免疫抑制剂,但免疫抑制过度相关的感染也会影响移植肾和移植受者的存活。主动监测肾脏移植受者的免疫状态,有利于早期发现排斥反应风险或感染风险,有助于指导临床调整免疫抑制强度。本指南围绕我国目前可行的免疫监测指标进行推荐和说明,以期有利于提高移植肾和移植受者的长期存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移植 免疫监测 排斥反应 感染 供者特异性抗体 指南
原文传递
中国肾脏移植受者生育管理指南(2023版)
3
作者 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分会 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移植技术分会 +4 位作者 张更 阮东丽 李智斌 郑昱 侯广东 《中华器官移植杂志》 CAS 2024年第7期432-450,共19页
随着肾脏移植的广泛开展及受者和移植肾存活率的逐步提高,适龄女性和男性肾脏移植受者的怀孕和生育意愿也逐渐受到关注。肾脏移植受者的妊娠为高危妊娠,在母婴安全、急性排斥反应的预防和诊治以及移植肾功能维护等方面存在挑战。因此,... 随着肾脏移植的广泛开展及受者和移植肾存活率的逐步提高,适龄女性和男性肾脏移植受者的怀孕和生育意愿也逐渐受到关注。肾脏移植受者的妊娠为高危妊娠,在母婴安全、急性排斥反应的预防和诊治以及移植肾功能维护等方面存在挑战。因此,有效提高育龄肾脏移植受者妊娠的成功率和安全性,尽量降低妊娠对移植肾功能的影响并最大限度保障子代的健康,是肾脏移植受者生育领域备受关注的问题。为实现肾脏移植受者临床生育管理的科学性和标准化,优化女性肾脏移植受者孕前准备和妊娠期管理、改善妊娠结局,规范男性肾脏移植受者的生育前准备,由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分会发起制订《中国肾脏移植受者生育管理指南(2023版)》。本指南采用2009版牛津循证医学中心证据分级与推荐意见强度分级标准,针对肾脏移植受者生育及胎儿优生优育领域有关诊断、评估和治疗的24个临床问题,给出了较为详细的循证推荐,旨在通过循证医学证据指导临床实践,提升我国肾脏移植受者的生育管理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脏移植 生育 妊娠 指南
原文传递
肾移植后期抗体介导排斥反应防治专家共识 被引量:15
4
作者 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移植技术分会 上海市肾脏移植质控中心专家委员会 +6 位作者 张雷 吴建永 王长希 崔瑜 肖漓 郭晖 傅茜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6期1973-1981,共9页
肾移植后期抗体介导的排斥反应(AMR)严重影响移植肾长期存活率,新生供者特异性抗体(dnDSA)是后期AMR的主要致病因素。为应对这一重要临床瓶颈,提高我国肾移植长期存活率,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移植技术分会和上海市肾脏移植质量控制中心... 肾移植后期抗体介导的排斥反应(AMR)严重影响移植肾长期存活率,新生供者特异性抗体(dnDSA)是后期AMR的主要致病因素。为应对这一重要临床瓶颈,提高我国肾移植长期存活率,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移植技术分会和上海市肾脏移植质量控制中心专家委员会组织相关专家参考国外最新进展,结合我国肾移植临床实际撰写了初稿,广泛征求国内本领域专家修改意见后统稿完成本共识。共识围绕降低dnDSA的产生风险以预防后期AMR、定期检测dnDSA并通过病理诊断及时发现后期AMR,以及后期AMR的治疗方法进行了论述,并给出了相关专家推荐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移植 供者特异性抗体 慢性活动性抗体介导排斥反应 长期存活 专家共识
原文传递
人类白细胞抗原致敏等待者肾移植专家共识 被引量:11
5
作者 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移植技术分会 上海市肾脏移植质量控制中心 +6 位作者 陈刚 张雷 朱兰 刘龙山 郑瑾 史赢 蔡俊超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8期1333-1340,共8页
我国致敏肾移植等待者逐年增加, 如何平衡这些患者器官分配的公平性和移植效果是移植界普遍关注的问题。本专家共识作为肾移植抗体介导排斥系列共识的第二篇, 围绕此问题, 从人类白细胞抗原抗体的产生和病理机制出发, 借鉴国外经验并结... 我国致敏肾移植等待者逐年增加, 如何平衡这些患者器官分配的公平性和移植效果是移植界普遍关注的问题。本专家共识作为肾移植抗体介导排斥系列共识的第二篇, 围绕此问题, 从人类白细胞抗原抗体的产生和病理机制出发, 借鉴国外经验并结合我国现状, 提出为致敏肾移植等待者获得公平器官分配机会的改进建议, 以及包括脱敏治疗在内的安全实施肾移植的路径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移植 人类白细胞抗原抗体 器官分配 脱敏治疗
原文传递
肾移植人类白细胞抗原分型和抗体检测专家共识 被引量:14
6
作者 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移植技术分会 上海市肾脏移植质控中心专家委员会 +3 位作者 张雷 蔡俊超 何军 郑瑾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704-716,共13页
抗体介导的排斥反应(AMR)是影响移植肾长期存活的关键因素,供者特异性抗体(DSA)是AMR的病因,而产生DSA的主要原因是供受者之间人类白细胞抗原(HLA)的错配。因此HLA分型和抗体的检测是目前肾移植临床关注的重点。本共识系统梳理了HLA分... 抗体介导的排斥反应(AMR)是影响移植肾长期存活的关键因素,供者特异性抗体(DSA)是AMR的病因,而产生DSA的主要原因是供受者之间人类白细胞抗原(HLA)的错配。因此HLA分型和抗体的检测是目前肾移植临床关注的重点。本共识系统梳理了HLA分型和抗体检测的不同方法及各自的特点,介绍了如何应用上述检测结果评估肾移植受者同种异体免疫记忆和初始免疫反应风险,并给出了相关的专家推荐意见供同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移植 人类白细胞抗原分型 人类白细胞抗原抗体检测 供者特异性抗体 排斥反应
原文传递
供体来源游离DNA检测在肾移植中临床应用的专家共识(2022版)
7
作者 中国移植供体来源游离DNA应用与研究专家组 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移植技术分会 +3 位作者 王仁定 黄刚 沈佳 郭陆英 《中华移植杂志(电子版)》 CAS 2022年第5期257-265,共9页
游离DNA(cfDNA)反映其来源细胞的病理生理状态,已经广泛应用于肿瘤和产前基因检测。在器官移植领域,供体来源游离DNA(ddcfDNA)作为一种无创"液体活检"标志物在肾移植中越来越被重视,其在各种疾病状态中的价值和意义逐渐被阐... 游离DNA(cfDNA)反映其来源细胞的病理生理状态,已经广泛应用于肿瘤和产前基因检测。在器官移植领域,供体来源游离DNA(ddcfDNA)作为一种无创"液体活检"标志物在肾移植中越来越被重视,其在各种疾病状态中的价值和意义逐渐被阐释。中国肾移植供体来源游离DNA应用与研究专家组和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移植技术分会组织相关专家参考国内外最新进展,结合我国肾移植临床实际撰写了初稿,广泛征求国内本领域临床一线专家修改意见后统稿完成本共识。共识围绕cfDNA检测与ddcfDNA计算、标本留取规范、ddcfDNA绝对值和相对值的意义、ddcfDNA与移植肾排斥反应(包括与移植肾损伤/排斥反应、供体特异性抗体、亚临床排斥反应、移植肾活检病理的关系、在诊断小管间质性TCMR的作用)、动态ddcfDNA的监测意义、ddcfDNA与儿童肾移植、重复肾移植、肾小球滤过率、移植肾BK多瘤病毒感染及ddcfDNA检测的影响因素等十个方面进行了论述,并给出了相关专家推荐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移植 供体来源游离DNA 专家共识
原文传递
HLA抗体检测中重点问题的专家共识 被引量:3
8
作者 中国输血协会HLA专委会 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移植技术分会 +10 位作者 蔡俊超 戴红霞 赵晨红 张胜南 张雷 朱兰 郑瑾 沈捷 叶欣 何军 朱冬 《中华器官移植杂志》 CAS 2022年第3期129-134,共6页
从2003年起,洛杉矶Terasaki基金会实验室最早将纯化抗原法检测HLA抗体的技术大规模应用于器官移植,并逐渐推广到人类白细胞抗原(HLA)不合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和血小板输注等临床应用领域[1,2]。近20年来的临床研究进一步确认了HLA抗... 从2003年起,洛杉矶Terasaki基金会实验室最早将纯化抗原法检测HLA抗体的技术大规模应用于器官移植,并逐渐推广到人类白细胞抗原(HLA)不合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和血小板输注等临床应用领域[1,2]。近20年来的临床研究进一步确认了HLA抗体是引起抗体介导排斥反应(AMR)的主要病因之一[3,4]。该类检测技术自2010年前后逐渐在我国推广应用,最近几年在我国大多数移植中心和血液中心得到了普及。但是,随着该类技术在国内的广泛应用,各实验中心发现,在检测方法的选择、试剂的质量确认、实验操作方法和结果判读等方面,还存在很多疑惑和亟需解决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LA抗体 血小板输注 血液中心 器官移植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纯化抗原 专家共识 实验操作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