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性心房颤动中国急诊管理指南(2024)
1
作者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急诊医学分会 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 +14 位作者 国家老年医学中心 中国老年医学学会基础与转化医学分会 张新超 范西真 杨艳敏 吕传柱 曹钰 柴艳芬 陈康玉 江慧琳 季杨 王喆 余慕明 张海宏 张向阳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2024年第8期645-667,共23页
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简称房颤)是人群发病率最高的一类心律失常。房颤不仅可引起心悸、胸闷不适等症状,影响生活质量,还可损害或恶化心功能,影响心排血量,导致或加重组织器官的灌注不足,引发脑卒中等血栓栓塞并发症,增加... 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简称房颤)是人群发病率最高的一类心律失常。房颤不仅可引起心悸、胸闷不适等症状,影响生活质量,还可损害或恶化心功能,影响心排血量,导致或加重组织器官的灌注不足,引发脑卒中等血栓栓塞并发症,增加猝死风险[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群发病率 心排血量 急诊管理 灌注不足 心房颤动 心律失常 心功能 脑卒中
下载PDF
急性心房颤动中国急诊管理指南(2024)
2
作者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急诊医学分会 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 +5 位作者 国家老年医学中心 中国老年医学学会基础与转化医学分会 张新超 范西真 杨艳敏 吕传柱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063-1090,共28页
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简称房颤)是人群发病率最高的一类心律失常。房颤不仅可引起心悸、胸闷不适等症状,影响生活质量,还可损害或恶化心功能,影响心排血量,导致或加重组织器官的灌注不足,引发脑卒中等血栓栓塞并发症,增加猝死... 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简称房颤)是人群发病率最高的一类心律失常。房颤不仅可引起心悸、胸闷不适等症状,影响生活质量,还可损害或恶化心功能,影响心排血量,导致或加重组织器官的灌注不足,引发脑卒中等血栓栓塞并发症,增加猝死风险[1]。“急性房颤”是急诊最常见问题之一,包括两方面含义,其一是指阵发性房颤发作期、持续性或永久性房颤发生快速心室率和(或)症状明显加重期,或是伴有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房颤[2-3];其二是指因各种急重症在急诊或住院期间发生的或首次发现的房颤,此类急性房颤可能代表了之前未被识别的房颤、或是在急性触发条件下新发的房颤[4-5]。急性房颤与患者住院时间更长、病死率更高以及房颤复发率更高相关[6-8],处理是否及时恰当,直接关乎患者预后。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急诊医学分会联合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国家老年医学中心等组织相关专家反复讨论,结合中国急诊临床实践,在充分遵循“中国制订/修订临床诊疗指南的指导原则(2022版)”[9]的基础上,制定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急性房颤急诊管理指南(国际指南与共识网站注册号:PREPARE-2024CN59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医学 急诊管理 人群发病率 中华医学会 心排血量 国际指南 临床诊疗指南 阵发性房颤
原文传递
急性心房颤动中国急诊管理指南(2024)
3
作者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急诊医学分会 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 +14 位作者 国家老年医学中心 中国老年医学学会基础与转化医学分会 张新超 范西真 杨艳敏 吕传柱 曹钰 柴艳芬 陈康玉 江慧琳 季杨 王喆 余慕明 张海宏 张向阳 《临床急诊杂志》 CAS 2024年第8期381-409,共29页
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简称房颤)是人群发病率最高的一类心律失常。房颤不仅可引起心悸、胸闷不适等症状,影响生活质量,还可造成心功能损害或恶化,影响心排血量,导致或加重组织器官的灌注不足,引发脑卒中等血栓栓塞并发症,增加... 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简称房颤)是人群发病率最高的一类心律失常。房颤不仅可引起心悸、胸闷不适等症状,影响生活质量,还可造成心功能损害或恶化,影响心排血量,导致或加重组织器官的灌注不足,引发脑卒中等血栓栓塞并发症,增加猝死风险[1]。急性房颤是急诊最常见问题之一,包括两方面含义,其一是指阵发性房颤发作期、持续性或永久性房颤发生快速心室率和(或)症状明显加重期,或是伴有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房颤[2-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房颤动 急诊管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