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颅内破裂动脉瘤诊疗指南2021 被引量:158
1
作者 中国医师协会神经介入专业委员会 中国颅内动脉瘤计划研究组 +21 位作者 张鸿祺 杨新健 屈延 贺民 段传志 张彤宇 刘鹏 向思诗 冯华 王天龙 王坤 刘海啸 郭为 李进 田蕊 郭慎全 何旭英 赵兵 王轩 陈周青 吴建梁 麦麦提图尔荪·阿不杜拉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546-574,共29页
颅内动脉瘤是颅内动脉壁的局限性病理性扩张,存在破裂倾向。而颅内动脉瘤破裂是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最常见的病因。蛛网膜下腔出血作为一种对中枢神经系统甚至其他系统造成严重损害的疾病,具有残死率高、临床症状复杂、自然史及转归不... 颅内动脉瘤是颅内动脉壁的局限性病理性扩张,存在破裂倾向。而颅内动脉瘤破裂是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最常见的病因。蛛网膜下腔出血作为一种对中枢神经系统甚至其他系统造成严重损害的疾病,具有残死率高、临床症状复杂、自然史及转归不明确、治疗方式及效果不佳、并发症多样、随访不统一等一系列问题。自美国心脏协会/美国卒中协会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指南发布后,我国先后发布了《中国蛛网膜下腔出血诊治指南2015》《中国蛛网膜下腔出血诊治指南2019》两版指南。破裂颅内动脉瘤(RIA)作为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首要病因,其相关高质量研究及先进的诊疗技术陆续发布,而我国关于RIA的规范性诊疗仍缺乏推荐,故专家组结合文献、研究和临床经验共同撰写了本指南,旨在对RIA的病因、诊断、治疗、并发症以及随访等内容进行更新与改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破裂颅内动脉瘤 诊断 治疗 并发症 随访 指南
下载PDF
中国颅内未破裂动脉瘤诊疗指南2021 被引量:115
2
作者 中国医师协会神经介入专业委员会 中国颅内动脉瘤计划研究组 +22 位作者 张鸿祺 杨新健 屈延 贺民 段传志 耿介文 翟晓东 吉喆 向思诗 冯华 王天龙 刘健 朱巍 李文强 米热扎提·吐尔洪 刘海啸 郭为 伍聪 李路莹 梁锐超 曾云辉 郭慎全 何旭英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634-664,共31页
颅内未破裂动脉瘤(UIA)较为常见,动脉瘤一旦破裂,致死率、致残率高。UIA诊疗过程包括动脉瘤检出、评估破裂风险及治疗获益、治疗策略选择及术后随访等,对UIA的全面了解和精准评估有助于更好地治疗该疾病。2015年美国卒中协会出版了颅内... 颅内未破裂动脉瘤(UIA)较为常见,动脉瘤一旦破裂,致死率、致残率高。UIA诊疗过程包括动脉瘤检出、评估破裂风险及治疗获益、治疗策略选择及术后随访等,对UIA的全面了解和精准评估有助于更好地治疗该疾病。2015年美国卒中协会出版了颅内未破裂动脉瘤诊疗指南,此后关于UIA的高质量研究及先进的诊疗技术陆续发布,但目前仍缺乏适合中国人群的UIA诊疗指南推荐。中国医师协会神经介入专业委员会和国家“十三五”中国颅内动脉瘤计划研究组,组织专家制订了《中国颅内未破裂动脉瘤诊疗指南2021》。该指南对UIA的流行病学特点、影像学检查、风险评估、介入治疗、开颅治疗及术后随访等方面进行了详细撰写,旨在以最新的循证医学证据指导我国UIA的规范性诊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未破裂动脉瘤 影像 风险评估 介入治疗 开颅治疗 随访
下载PDF
颅内动脉瘤影像学判读专家共识 被引量:46
3
作者 中国医师协会神经介入专业委员会 中国颅内动脉瘤计划研究组 +7 位作者 张鸿祺 卢洁 杨新健 吉喆 耿介文 翟晓东 傅璠 樊欣鑫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492-504,共13页
颅内动脉瘤是一种患病率较高,一旦破裂会导致较高致残、致死率的疾病,通过合适的影像学方式检出颅内动脉瘤、进行风险的评估,并精确指导治疗尤为重要。但是,目前尚无颅内动脉瘤影像学判读规范,因此,专家组结合文献、研究和临床经验共同... 颅内动脉瘤是一种患病率较高,一旦破裂会导致较高致残、致死率的疾病,通过合适的影像学方式检出颅内动脉瘤、进行风险的评估,并精确指导治疗尤为重要。但是,目前尚无颅内动脉瘤影像学判读规范,因此,专家组结合文献、研究和临床经验共同撰写了本共识,旨在为动脉瘤的影像学判读规范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影像学判读 专家共识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