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促进教师发展的若干思考
1
作者 丰兵欢 《素质教育大参考》 2007年第01A期39-41,共3页
教育步入新世纪后,教师发展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和热点。教师该如何发展。该如何促进教师发展,这是不同视角的两个话题.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下载PDF
深化历史德育教育的重要环节 被引量:1
2
作者 丰兵欢 杨铭杰 吴培林 《历史教学问题》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41-42,36,共3页
历史学科渗透德育教育,既是一个久远的话题,又是一个新的课题。在新形势下如何深化历史德育教育,以充分发挥历史学科得天独厚的德育教育优势,这是广大历史教师共同关注的问题,又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我们感到,要使历史德育进... 历史学科渗透德育教育,既是一个久远的话题,又是一个新的课题。在新形势下如何深化历史德育教育,以充分发挥历史学科得天独厚的德育教育优势,这是广大历史教师共同关注的问题,又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我们感到,要使历史德育进一步深化,除了方法的更加科学化、多样化、新颖化之外,还必须使德育内容具体化、系统化和序列化。 (一) 苏联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具体事实的知识对于形成观点和信念起着很大的作用”。“历史叙述法应当始终用丰富的鲜明生活的事实来揭示政治思想和道德思想”。历史本来就是具体的。具体是历史学科的特点。通过具体的历史教学来完成德育教育的任务,不仅符合历史学科的特点,也符合德育教育的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育教育 德育内容 历史学科 序列化 德育因素 历史叙述 经济危机 资本主义制度 教育内容 具体化
原文传递
教学改革中历史教师心理态度的调查及其思考
3
作者 丰兵欢 《历史教学(下半月)》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1期43-45,共3页
中学历史教学的改革,需要广大历史教师具有与之相适应的心理态度。笔者最近向本市各区县不同层次的中学历史教师发出调查问卷1112份,收回102份。其中高级教师17人,一级教师38人,二级教师41人,三级以下教师6人。问卷调查的主要内容有:对... 中学历史教学的改革,需要广大历史教师具有与之相适应的心理态度。笔者最近向本市各区县不同层次的中学历史教师发出调查问卷1112份,收回102份。其中高级教师17人,一级教师38人,二级教师41人,三级以下教师6人。问卷调查的主要内容有:对改革整体的态度;对课程、大纲和教材、教法,考试改革的态度;对教改理论学习的态度,参与改革的程度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教师 心理态度 中学历史教学 一级教师 问卷调查 考试改革 职业思想 价值观基础 教育论 理论学习
原文传递
历史课“读讲议练”教学法的探索
4
作者 丰兵欢 《历史教学问题》 1985年第4期43-45,共3页
历史课堂教学中运用“读讲议练”教学法,是我组在教法改革中的一种尝试。“读讲议练”教学法的名称,是根据该法教学程式的四个分段提炼出来的。“读”是第一段。“读”是阅读教材,由学生根据教师要求独立阅读教材。课前,由教师先提出预... 历史课堂教学中运用“读讲议练”教学法,是我组在教法改革中的一种尝试。“读讲议练”教学法的名称,是根据该法教学程式的四个分段提炼出来的。“读”是第一段。“读”是阅读教材,由学生根据教师要求独立阅读教材。课前,由教师先提出预习题,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预习,要求学生做到:一、通读教材,用色笔划出重要年代、重要句子或段落;二、准备好预习题的答题要点;三,把预习中感到疑惑不清的地方,即疑点标出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教学法 讲议练 了解学生 教师要求 历史课堂教学 阅读教材 预习 信息反馈 信息控制系统 解决问题
原文传递
中国近现代史思想政治教育要素
5
作者 丰兵欢 杨铭杰 吴培林 《历史教学问题》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29-32,共4页
最近,国家教委颁发了《中小学加强中国近现代史及国情教育的总体纲要》和《中小学历史学科思想政治教育纲要》。为了更好地发挥历史学科在“两史一情”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使纲要的要求落到实处。
关键词 中国近现代史 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中国人民 教育要素 近代中国 帝国主义列强 清政府 农民阶级 历史学科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原文传递
中国近现代史思想政治教育要素(续)
6
作者 丰兵欢 杨铭杰 吴培林 《历史教学问题》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39-43,共5页
中国共产党的创立和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第一章 1.英、法、美等帝国主义国家操纵“巴黎和会”,拒绝中国人民的正义要求,把原来德国在山东的一切权利转给日本。理解:帝国主义互相勾结,侵略中国不择手段。 2.1919年5月4日,北京学生举行示... 中国共产党的创立和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第一章 1.英、法、美等帝国主义国家操纵“巴黎和会”,拒绝中国人民的正义要求,把原来德国在山东的一切权利转给日本。理解:帝国主义互相勾结,侵略中国不择手段。 2.1919年5月4日,北京学生举行示威游行,提出“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各地学生纷纷响应,形成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五四”爱国运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领导 中国人民 中国近现代史 中国革命 思想政治 帝国主义国家 国民党 侵略中国 理解 社会主义社会
原文传递
中国近现代史思想政治教育要素(续完)
7
作者 丰兵欢 杨铭杰 吴培林 《历史教学问题》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42-45,共4页
关键词 太平天国运动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 社会主义社会 辛亥革命 中国共产党成立 中国资本主义 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 义和团运动 甲午中日战争 鸦片战争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