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5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超声弹性成像在鉴别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
1
作者 丰波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3年第2期56-59,共4页
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联合超声弹性成像(UE)在鉴别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结节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1月-2022年11月本院81例甲状腺结节患者开展研究,所有患者均行CDFI检查,UE检查,参考病理诊断,分析应用效果。结果 联合检查的... 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联合超声弹性成像(UE)在鉴别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结节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1月-2022年11月本院81例甲状腺结节患者开展研究,所有患者均行CDFI检查,UE检查,参考病理诊断,分析应用效果。结果 联合检查的诊断效果更明显(P<0.05);良恶性结节的图像特征均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 在甲状腺结节诊断中应用CDFI、UE效果明显,具有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色多普勒超声 超声弹性成像 甲状腺结节
下载PDF
Lapidus手术治疗中重度外翻畸形的中期疗效 被引量:4
2
作者 丰波 田维庆 +3 位作者 邹英财 张佩光 张澜 林立功 《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 2021年第3期215-221,共7页
背景:Lapidus及其改良手术通过稳定足的内侧序列,可有效纠正伴有第1跖楔关节(TMTJ1)不稳定的中、重度外翻,但存在技术更难掌握、恢复时间较长、并发症比其他手术更多等问题。目的:评价Lapidus手术治疗合并TMTJ1不稳定的中、重度外翻的... 背景:Lapidus及其改良手术通过稳定足的内侧序列,可有效纠正伴有第1跖楔关节(TMTJ1)不稳定的中、重度外翻,但存在技术更难掌握、恢复时间较长、并发症比其他手术更多等问题。目的:评价Lapidus手术治疗合并TMTJ1不稳定的中、重度外翻的中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3月至2017年6月应用Lapidus手术治疗的中、重度外翻患者24例,共28足。其中4例患者共5足采用传统Lapidus术,20例23足采用改良Lapidus术。13例共15足采用2枚空心螺钉交叉固定,11例共13足采用1枚螺钉联合锁定接骨板固定。测量或评估术前与末次随访时负重正位X线片外翻角(HVA)、第1、2跖骨间角(IMA)、胫侧籽骨位置(TSP)及第1跖骨头外侧缘圆弧征,记录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采用美国足踝骨科学会评分(AOFAS)评价跖趾关节功能。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9~50个月,平均随访时间(40.0±8.3)个月。末次随访时HVA角、IMA角、TSP均较术前改善(P均<0.05);18足(85.7%)第1跖骨头外侧缘圆弧征消失;2枚交叉螺钉与螺钉联合接骨板这两种不同固定方式愈合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疼痛VAS评分较术前降低,AOFAS评分较术前升高,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末次随访时跖趾关节功能为优20足,良5足,可3足,差0足,优良率89.3%(25/28)。结论:对于合并TMTJ1不稳定的中、重度外翻畸形,正确选用Lapidus手术治疗,可获得良好的中期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翻 第1跖楔关节 Lapidus手术
下载PDF
中小型股前外侧皮瓣修复足背皮肤组织缺损 被引量:3
3
作者 丰波 武宇赤 +1 位作者 张霄雁 张澜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08年第1期44-44,F0004,共2页
足背部皮肤软组织缺损临床较常见,常伴有骨、肌腱等组织外露,受区多不具备植皮条件,需采用皮瓣修复。自1984年徐达传、罗立生等首先报道股前外侧皮瓣的解剖学研究和临床应用以来,目前已成为整形、显微外科最常选用的皮瓣供区之一。2... 足背部皮肤软组织缺损临床较常见,常伴有骨、肌腱等组织外露,受区多不具备植皮条件,需采用皮瓣修复。自1984年徐达传、罗立生等首先报道股前外侧皮瓣的解剖学研究和临床应用以来,目前已成为整形、显微外科最常选用的皮瓣供区之一。2004年1月至今,我们应用中小型(15cm×10cm)股前外侧皮瓣游离移植修复足背部皮肤组织缺损11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组织缺损 股前外侧皮瓣 皮瓣修复 足背部 皮肤软组织缺损 临床应用 皮瓣供区 显微外科
下载PDF
陈旧性锤状指畸形的治疗 被引量:16
4
作者 丰波 张霄雁 +1 位作者 于绍斌 於伟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04年第3期171-172,共2页
关键词 治疗 陈旧性锤状指畸形 外固定术 缝合法 患者 手术方法 疗效
下载PDF
隐动脉膝上皮支逆行筋膜皮瓣的解剖及临床应用 被引量:5
5
作者 丰波 路来金 +3 位作者 刘志刚 张志新 庄玉君 宫旭 《解剖与临床》 2004年第1期9-12,共4页
目的 :为隐动脉膝上皮支逆行筋膜皮瓣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 :对 2 0侧新鲜成人下肢标本用红色乳胶液加压灌注 ,在 5倍手术放大镜下观测隐动脉及其皮支的起始、走行、外径、供血范围及其与缝匠肌的关系 ,设计隐动脉膝上皮支逆行筋膜皮瓣... 目的 :为隐动脉膝上皮支逆行筋膜皮瓣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 :对 2 0侧新鲜成人下肢标本用红色乳胶液加压灌注 ,在 5倍手术放大镜下观测隐动脉及其皮支的起始、走行、外径、供血范围及其与缝匠肌的关系 ,设计隐动脉膝上皮支逆行筋膜皮瓣。结果 :隐动脉于收肌结节上方 (2 .6 9± 1.0 9)cm处发出恒定的膝上皮支 ,外径 (1.10±0 .18)mm ,有两条伴行静脉 ,外径 (1.12± 0 .10 )mm。该支于收肌结节上方 (1.4 8± 0 .5 3)cm处穿深筋膜后分为上行支及下行支。下行支长度为 (2 .91± 1.0 1)cm ;上行支直接行经 (4 .39± 1.0 9)cm ,末端与隐动脉近侧穿支、肌皮支形成网状联系。结论 :隐动脉膝上皮支起始位置恒定 ,口径较粗 ,以收肌结节上 1.5cm处为皮瓣旋转点 ,以股内侧中下段为供区 ,可设计隐动脉膝上皮支逆行筋膜皮瓣用于修复膝周软组织缺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动脉 膝上皮支 逆行筋膜皮瓣 解剖学 手术治疗
下载PDF
无螺钉固定Scarf截骨术治疗中重度外翻畸形的早期临床疗效 被引量:2
6
作者 丰波 邹英财 +2 位作者 林立功 张佩光 代光明 《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 2021年第11期929-935,953,共8页
目的:评价无螺钉固定Scarf截骨术治疗中、重度外翻畸形的早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行Scarf截骨术的中、重度外翻畸形患者38例共40足。其中采用无螺钉固定Scarf截骨术治疗17例18足,两枚枚螺钉固定Scarf截骨术... 目的:评价无螺钉固定Scarf截骨术治疗中、重度外翻畸形的早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行Scarf截骨术的中、重度外翻畸形患者38例共40足。其中采用无螺钉固定Scarf截骨术治疗17例18足,两枚枚螺钉固定Scarf截骨术治疗21例22足。比较术前与末次随访时两组患者负重正位X线片外翻角(HVA)、第1、2跖骨间角(IMA)、跖骨远端关节面夹角(DMAA)、胫侧籽骨位置(TSP)及第1跖骨(M1)头外侧缘圆弧征、美国足踝骨科学会评分(AOFAS)、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及骨折愈合时间,采用RolesMaudsley评分对患者进行满意度调查。结果:所有病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9~20个月,平均随访(13.5±2.9)个月。末次随访时两组患者HVA、IMA、DMAA、TSP、M1圆弧征、AOFAS评分、VAS评分均较术前改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患者上述指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两枚螺钉固定组患者比较,无螺钉固定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更短,患者满意率更高,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不同截骨固定方法均可很好地矫正中、重度外翻畸形。无螺钉固定Scarf截骨术因不需考虑内固定位置,可以更好地进行移位,最大限度纠正外翻畸形,愈合时间短,手术费用低,并具有良好的稳定性,患者依从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翻 Scarf截骨术 无螺钉固定
下载PDF
髂腹股沟皮瓣在手、前臂皮肤软组织缺损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3
7
作者 丰波 金树敏 +1 位作者 张霄雁 张澜 《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 2008年第3期307-308,共2页
关键词 掌侧皮肤软组织缺损 前臂皮肤缺损 髂腹股沟皮瓣 临床应用 虎口瘢痕挛缩 指掌侧皮肤缺损 指背皮肤缺损 再造手指
下载PDF
手指甲下血管球瘤的手术治疗 被引量:2
8
作者 丰波 路来金 +3 位作者 张霄雁 于绍斌 张志坚 王威 《解剖与临床》 2004年第3期152-153,共2页
目的:探讨手指甲下血管球瘤的诊断及显微外科手术治疗效果.方法:采用显微镜下血管球瘤切除术治疗手指甲下血管球瘤12例.结果:术后病理证实为血管球瘤,随访8个月~3a,无指甲营养不良、残余痛及复发病例.结论:血管球瘤是一种具有典型的临... 目的:探讨手指甲下血管球瘤的诊断及显微外科手术治疗效果.方法:采用显微镜下血管球瘤切除术治疗手指甲下血管球瘤12例.结果:术后病理证实为血管球瘤,随访8个月~3a,无指甲营养不良、残余痛及复发病例.结论:血管球瘤是一种具有典型的临床表现、影像及病理特征的良性肿瘤,应用显微外科技术切除肿瘤是治疗该病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指甲下血管球瘤 诊断 肿瘤 手术治疗 术后病理 显微外科技术 切除 发病 显微外科手术 营养不良
下载PDF
HyProcure距下关节稳定器治疗儿童柔韧性平足症的中期疗效 被引量:5
9
作者 丰波 邹英财 +3 位作者 王永军 高卿博 孙建国 代光明 《足踝外科电子杂志》 2020年第2期9-14,共6页
目的通过评估影像学及临床结果,评价应用HyProcure距下关节稳定器治疗儿童柔韧性平足症的中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2016年8月应用HyProcure稳定器治疗的11例儿童柔韧性平足症(14足),其中男6例(8足),女5例(6足);左侧3例,右侧5... 目的通过评估影像学及临床结果,评价应用HyProcure距下关节稳定器治疗儿童柔韧性平足症的中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2016年8月应用HyProcure稳定器治疗的11例儿童柔韧性平足症(14足),其中男6例(8足),女5例(6足);左侧3例,右侧5例,双侧3例;年龄8~13岁,平均年龄(10.50±1.66)岁。对比术前、末次随访时,负重正位X线片距舟覆盖角(talonavicular coverage angle,TCA)、距骨第1跖骨角(talar 1st metatarsal angle,T1MT)、距骨第2跖骨角(talar 2th metatarsal angle,T2MT);侧位片距骨第1跖骨角(Meary角)、跟骨倾斜角(Pitch角)、距骨倾斜角(talar tilt angle,TT角);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merican Orthopedic Foot and Ankle Society,AOFAS)踝与后足功能评分和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ore,VAS)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所有病例获得随访,平均随访52个月(30~81个月)。末次随访时TCA角、T1MT角、T2MT角、Meary角、Pitch角、TT角均较术前改善(P<0.05);VAS评分较术前显著降低,AOFAS评分较术前显著提高(P<0.05);优良率为92.86%。结论应用HyProcure稳定器治疗儿童柔韧性平足症,可以有效纠正畸形,外观及功能满意,中期疗效良好,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距下关节制动术 HyProcure 儿童 柔韧性平足 中期疗效
下载PDF
第一跖趾关节融合术对1、2跖骨间夹角改善效果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丰波 张澜 +4 位作者 李武 张志 王永军 邹英才 王执宇 《足踝外科电子杂志》 2017年第2期26-30,34,共6页
目的分析第一跖趾关节融合术对第1、2跖骨间夹角(IMA)的改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6年6月在我院实施第一跖趾关节融合术的患者28例(30足),根据术前IMA大小分为A、B两组,A组IMA11°~15°13足,B组IMA>15°17足。分... 目的分析第一跖趾关节融合术对第1、2跖骨间夹角(IMA)的改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6年6月在我院实施第一跖趾关节融合术的患者28例(30足),根据术前IMA大小分为A、B两组,A组IMA11°~15°13足,B组IMA>15°17足。分别于术前、术后拍摄负重X线片,测量并比较IMA角度改善情况。结果本组病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5~26个月,平均12.8个月。所有病例均在术后10~12周获得骨性愈合。A组术前平均IMA 14.38°,术后平均9.77°,平均减小4.62°(P<0.01);B组术前平均IMA 18.41°,术后平均10.65°,平均减小7.76°(P<0.01);总体术前平均IMA 16.67°,术后10.07°,平均IMA减小6.40°(P<0.01)。术前AOFAS评分为(31.25±10.38)分,术后(76.52±10.86)分(P<0.01)。结论第一跖趾关节融合术可有效减小术前增大的IMA角,不必联合第一跖骨近端截骨或融合术;术前IMA越大,术后纠正程度也会相应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一跖趾关节融合术 第1 、2跖骨间夹角
下载PDF
踝周及后足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不同类型皮瓣修复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丰波 代光明 +3 位作者 王永军 牛克成 呼格 林立功 《足踝外科电子杂志》 2021年第3期17-24,共8页
目的总结应用不同类型皮瓣修复踝周及后足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并探讨皮瓣修复重建的重要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3月至2019年12月内蒙古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应用不同类型皮瓣修复的踝周及后足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86例,应用... 目的总结应用不同类型皮瓣修复踝周及后足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并探讨皮瓣修复重建的重要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3月至2019年12月内蒙古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应用不同类型皮瓣修复的踝周及后足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86例,应用皮瓣类型:带蒂皮瓣72例(包括内踝上穿支皮瓣11例、腓动脉外踝上穿支皮瓣8例、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37例、足底内侧皮瓣16例),游离股前外侧穿支皮瓣14例,皮瓣面积为(3.0 cm×3.5 cm)~(12.0 cm×20.5 cm);供区直接缝合36例,植皮覆盖50例。结果术后78例皮瓣成活,8例带蒂皮瓣部分坏死,其中4例供区植皮部分坏死,二期植皮或换药愈合。9例二期皮瓣修形,其中带蒂皮瓣4例,游离皮瓣5例,修复后皮瓣色泽、质地及外形良好。随访时间为2~23个月,平均14.5个月,其中5例随访时间短,无感觉恢复,其余皮瓣两点辨别觉(two-point discrimination,2PD)为6~15 mm。术后,Boyden足踝功能评估优74例、良12例,美国足踝外科协会(the American Orthopaedic Foot andAnkle Society,AOFAS)踝-后足功能评分为(86.31±3.42)分,踝关节及后足功能恢复满意。结论踝周及后足部组织结构特殊、功能重要,软组织缺损易引起足部功能障碍,根据缺损部位、大小、功能及美观需求,个性化选择不同类型的皮瓣修复,可取得良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缺损 皮瓣 后足
下载PDF
跟骨后结节撕脱骨折并发皮肤软组织坏死3例报道 被引量:1
12
作者 丰波 王永军 +2 位作者 牛克成 代光明 田维庆 《足踝外科电子杂志》 2021年第3期29-33,共5页
跟骨后结节是足跟的重要解剖结构,为跟腱止点的附着点,对维持足弓和缓冲负载起到重要的杠杆作用。跟骨后结节撕脱骨折最早由Malgaigne于1843年报道,是指跟骨后上面部位的骨折,不涉及距下关节,占跟骨骨折的1.3%~2.7%[1]。因发生率低,文... 跟骨后结节是足跟的重要解剖结构,为跟腱止点的附着点,对维持足弓和缓冲负载起到重要的杠杆作用。跟骨后结节撕脱骨折最早由Malgaigne于1843年报道,是指跟骨后上面部位的骨折,不涉及距下关节,占跟骨骨折的1.3%~2.7%[1]。因发生率低,文献报道大多是病例报道和关于固定技术改进的经验类报道,对于并发症处理方面的报道较少。本文结合3例出现术后并发症的典型病例,总结文献,探讨该骨折的分型、手术技巧及相关并发症的治疗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后结节撕脱骨折 发病机制 手术技巧 并发症
下载PDF
基于西门子PLC1200交通灯系统设计 被引量:6
13
作者 丰波 《信息系统工程》 2019年第12期87-88,共2页
随着我国家庭汽车保有量越来越多,道路交通的安全和疏通度越来越重要,因此十字路口交通灯的可靠性和科学性对于交通安全至关重要,论文依据公路上交通灯的控制要求,提出了一种基于西门子PLC1200的系统设计。结果表明该系统结构可靠、性... 随着我国家庭汽车保有量越来越多,道路交通的安全和疏通度越来越重要,因此十字路口交通灯的可靠性和科学性对于交通安全至关重要,论文依据公路上交通灯的控制要求,提出了一种基于西门子PLC1200的系统设计。结果表明该系统结构可靠、性价比高、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灯 PLC1200 控制系统
下载PDF
基于西门子PLC 1200的产品自动分拣控制系统设计 被引量:4
14
作者 丰波 《机电信息》 2019年第36期128-129,共2页
产品自动分拣控制系统能够借助精密的传感器对金属和非金属物块进行识别,并将其在物块输送带上通过气缸分类自动放置到对应的下料孔中去,不仅可以节约时间,且不会出现差错,代替了繁重的人力劳动,实现了自动化控制,在很多场合特别是高温... 产品自动分拣控制系统能够借助精密的传感器对金属和非金属物块进行识别,并将其在物块输送带上通过气缸分类自动放置到对应的下料孔中去,不仅可以节约时间,且不会出现差错,代替了繁重的人力劳动,实现了自动化控制,在很多场合特别是高温、易腐蚀气体等场合应用比较广泛。现介绍一种基于西门子PLC 1200的产品自动分拣控制系统,该系统采用了很多不同的传感器,且PLC具有结构简单、性能可靠、编程容易、易于扩展等优点,从而实现了自动化,节省了人力成本,提高了分拣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分拣 PLC 1200 控制系统
下载PDF
Colles骨折致拇长伸肌腱自发断裂12例临床分析
15
作者 丰波 宫旭 王克利 《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 2003年第3期191-192,共2页
关键词 Co11es骨折 拇长伸肌健自发断裂 桡骨远端骨折 手术方法 发病机制
下载PDF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的临床应用
16
作者 丰波 庄玉君 王克利 《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 2003年第3期193-194,共2页
关键词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 临床应用 小腿下段软组织缺损 足背软组织缺损 手术方法
下载PDF
踝管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 被引量:8
17
作者 宫旭 路来金 +1 位作者 丰波 张晓杰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6期418-419,共2页
目的 探讨踝管综合征的临床诊断及术后疗效。 方法 对 1 998年~ 1 999年收治的 1 0例踝管综合征就其术前诊断及术后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 ,其中 6例术前行肌电图检查 ,术后经 1~ 2年随访 ,应用 Pferiffer法进行评价。 结果 术后 1... 目的 探讨踝管综合征的临床诊断及术后疗效。 方法 对 1 998年~ 1 999年收治的 1 0例踝管综合征就其术前诊断及术后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 ,其中 6例术前行肌电图检查 ,术后经 1~ 2年随访 ,应用 Pferiffer法进行评价。 结果 术后 1年随访 ,患足 Pfeiffer法评价 5例为优 ,4例良 ,1例差。 结论 根据症状、体征 ,并结合肌电图技术 ,可早期明确临床诊断。由于神经的损伤程度与病程的长短、卡压的程度有关 ,应早期手术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踝管综合征 诊断 治疗 足部疼痛
下载PDF
髂腹股沟皮瓣修复上肢软组织缺损 被引量:14
18
作者 宫旭 路来金 丰波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98-199,共2页
目的 :探讨髂腹股沟皮瓣在修复上肢软组织缺损中的应用。方法 :对应用髂腹股沟皮瓣修复上肢软组织缺损的 2 78例患者 ,就其手术适应证及不同缺损部位修复后的临床疗效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病例术后随访时间为 1~ 4年 ,皮瓣均全部成... 目的 :探讨髂腹股沟皮瓣在修复上肢软组织缺损中的应用。方法 :对应用髂腹股沟皮瓣修复上肢软组织缺损的 2 78例患者 ,就其手术适应证及不同缺损部位修复后的临床疗效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病例术后随访时间为 1~ 4年 ,皮瓣均全部成活 ,有 2 0例皮瓣远端出现静脉危象。结论 :髂腹股沟皮瓣是一种较好的修复前臂及手部软组织缺损的手术方法 ,手术操作简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髂腹股沟皮瓣 上肢 软组织缺损
下载PDF
超声弹性成像对乳腺肿块新版BI-RADS分类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8
19
作者 黄巧燕 文妙云 +1 位作者 丰波 徐锦华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9期100-103,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弹性成像(UE)对乳腺肿块新版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I-RADS)分类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00个乳腺肿块进行超声新版BI-RADS分类和UE检查,以病理结果为标准,对比分析新版BIRADSSR分类与结合UE的新版BI-RADS分类,对乳腺肿块良... 目的探讨超声弹性成像(UE)对乳腺肿块新版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I-RADS)分类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00个乳腺肿块进行超声新版BI-RADS分类和UE检查,以病理结果为标准,对比分析新版BIRADSSR分类与结合UE的新版BI-RADS分类,对乳腺肿块良、恶性诊断的准确性。结果新版BI-RADS分类诊断乳腺肿块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83.871%、60.870%和68.000%,结合UE的新版BI-RADS分类诊断乳腺肿块的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90.323%、76.812%和81.000%。结合UE的新版BI-RADS分类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881,明显高于新版BI-RADS分类的0.813。结论结合UE的新版BI-RADS分类有助于提高对乳腺肿块良、恶性诊断的准确性,减少不必要的术前活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弹性成像技术 乳腺肿块 BI-RADS分类
下载PDF
分化型甲状腺癌76例^(131)Ⅰ治疗临床分析 被引量:7
20
作者 宋补昌 李晓峰 +1 位作者 丰波 张承刚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3年第12期960-962,共3页
目的观察口服131I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效果,旨在探讨131I碘在甲状腺癌治疗中的作用和可行性。方法回顾分析我科2001-05~2012-04收治的甲状腺癌全切或次全切术后76例,给予口服131I治疗,服131I后6个月随访复查,通过监测131I全身显像、... 目的观察口服131I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效果,旨在探讨131I碘在甲状腺癌治疗中的作用和可行性。方法回顾分析我科2001-05~2012-04收治的甲状腺癌全切或次全切术后76例,给予口服131I治疗,服131I后6个月随访复查,通过监测131I全身显像、甲状腺球蛋白(Tg)、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游离三碘甲状腺激素(FT3)、游离甲状腺激素(FT4)、促甲状腺激素(TSH)、颈部超声检查决定患者服131I情况。结果 76例甲状腺癌患者,有32例未发生转移的甲状腺癌,均经口服1次131I治愈,一次治愈率42.1%;有35例患者(5例无转移,30例有转移病灶)经过多次131I碘治疗后治愈,总治愈率达88.2%(67/76)。5例合并转移的DTC经过服131I治疗后甲状腺残留或转移病灶有所缩小但未消失,也没有发现新的转移灶及原有病灶扩散。总有效率94.7%。4例合并转移的DTC患者经多次131I疗效果不明显。多次大量服131I的患者也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术后应该服131I治疗,以预防和减少复发;残留较多甲状腺组织或有转移的需多次131I治疗;甲状腺癌术后131I治疗是安全、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化型甲状腺癌 ^131碘 乳头状癌(PTC) 滤泡状癌(FTC)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