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弹力带抗阻训练对脑卒中下肢运动功能障碍患者肌力水平和运动耐力的影响
1
作者 李民 丰谢华 +4 位作者 李爱 杨剑峰 杜文文 史荣芬 张超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24年第5期611-615,共5页
目的 探讨弹力带抗阻训练对脑卒中下肢运动功能障碍患者肌力水平、运动耐力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1-06—2022-12在南京市江宁医院接受治疗的80例脑卒中下肢运动功能障碍患者进行研究,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试验组(n=40)和对照组(n=40)。对... 目的 探讨弹力带抗阻训练对脑卒中下肢运动功能障碍患者肌力水平、运动耐力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1-06—2022-12在南京市江宁医院接受治疗的80例脑卒中下肢运动功能障碍患者进行研究,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试验组(n=40)和对照组(n=40)。对照组给常规运动指导治疗,试验组加用弹力带抗阻训练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肌力水平、峰值摄氧量(VO_(2)peak)、无氧阈值(AT)、6 min步行距离、步态参数及Barthel指数、平衡功能评分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后,试验组总有效率85%,高于对照组的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下肢肌力评分低于对照组[(1.40±0.23)分比(1.98±0.63)分],Fugl Meyer运动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29.87±3.58)分比(24.15±3.74)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VO_(2)peak、AT及6 min步行距离分别为(20.42±1.71)m L/(min·kg)、(13.89±1.01)mL/(min·kg)、(140.56±23.78)m,均高于对照组的(18.46±1.23)m L/(min·kg)、(13.02±1.21)mL/(min·kg)、(116.58±29.61)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步长、步速、步频及单支撑相水平分别为(36.87±4.71)cm、(57.78±7.23)cm/s、(69.31±5.41)step/s、(31.05±3.01)%,均高于对照组的(31.52±3.67)cm、(52.84±6.09)cm/s、(63.05±6.08)step/s、(27.21±3.0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Barthel指数、平衡功能评分分别为(78.61±5.61)分、(41.15±2.31)分,均高于对照组的(67.59±6.13)分、(32.56±5.47)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脑卒中下肢运动功能障碍患者中弹力带抗阻训练治疗有较好的效果,可有效改善肌力水平、运动耐力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弹力带抗阻训练 下肢运动功能障碍 肌力水平 运动耐力
下载PDF
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躁动患者使用右美托咪定的护理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丰谢华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8年第10期154-156,共3页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在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患者中应用的效果及护理要点。方法回顾分析90例神经重症患者采用右美托咪定镇静镇痛治疗,均采用微量泵泵入持续给药。结果在所有90例患者中,镇静效果满意82例,占总数的91.1%,而效果不佳,改用其...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在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患者中应用的效果及护理要点。方法回顾分析90例神经重症患者采用右美托咪定镇静镇痛治疗,均采用微量泵泵入持续给药。结果在所有90例患者中,镇静效果满意82例,占总数的91.1%,而效果不佳,改用其它镇静药物后效果可的5例,占总数5.6%,而使用后出现过度镇静的3例,占总数的3.4%,没有出现相关导管脱落、皮肤受伤及静脉留置针滑出等相关事件的发生。结论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患者出现躁动症状,使用右美托咪定是相对比较安全的一种镇静镇痛药物,确保患者的治疗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躁动患者 镇静 护理效果 神经外科 重症监护室
下载PDF
护理干预对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肺部感染的预防效果 被引量:1
3
作者 丰谢华 张超 甘静 《中外医疗》 2023年第6期178-181,185,共5页
目的 探究护理干预在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方便选取2019年1月—2022年12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江宁医院接受护理的94例颅脑损伤行气管切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单双号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7例。对照组... 目的 探究护理干预在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方便选取2019年1月—2022年12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江宁医院接受护理的94例颅脑损伤行气管切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单双号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7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程序化护理干预措施。分析两组患者生活质量、不良情绪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情绪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13%)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162,P<0.05)。结论 采用程序化护理有利于减少重症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提升生活质量,改善患者不良情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颅脑损伤 护理干预 护理效果
下载PDF
护理工作对开颅手术患者康复的影响
4
作者 陆丽 丰谢华 《江苏卫生事业管理》 2021年第8期1108-1109,共2页
目的:分析护理工作在开颅手术患者康复过程的影响作用,方法:选取2020年度本院开颅手术患者的住院相关资料,分别就100例患者对操作护理和心理护理工作进行问卷调查,对患者的满意度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患者对操作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显著... 目的:分析护理工作在开颅手术患者康复过程的影响作用,方法:选取2020年度本院开颅手术患者的住院相关资料,分别就100例患者对操作护理和心理护理工作进行问卷调查,对患者的满意度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患者对操作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心理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同时患者病情越严重,住院时间(取决于患者自身年龄、体质及开颅手术的复杂程度)越长,对操作护理和心理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都会逐渐提高。结论:操作护理工作可以对患者康复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同时心理护理工作对于病情越严重,住院时间越长的患者,积极作用也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操作护理 心理护理 颅内感染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