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美林业发展比较研究 被引量:16
1
作者 久玉林 《世界林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37-40,共4页
全面回顾了中美两国林业发展的概况 ,对中美两国林业的发展进行了比较 ,在总结美国发展林业的成功经验的基础上 ,对我国林业发展提出了 3点建议 。
关键词 中国 美国 林业发展 比较研究 森林覆盖率 森林防火 森林病虫害防治 生态建设 产业体系 政策 森林经营 科技进步
下载PDF
西汉时期汉匈民族的人群流动与双向同化 被引量:3
2
作者 久玉林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30-134,共5页
西汉时期,以长城为界的汉族和匈奴族开始了频繁的接触,从而造成了民族同化的加速.同化加速的原因,乃是由于战争、劫掠、和亲、贸易等因素造成的人口大规模南北向流动.流动的人群以自己的劳动力、技术知识和本民族的习俗文化对异族... 西汉时期,以长城为界的汉族和匈奴族开始了频繁的接触,从而造成了民族同化的加速.同化加速的原因,乃是由于战争、劫掠、和亲、贸易等因素造成的人口大规模南北向流动.流动的人群以自己的劳动力、技术知识和本民族的习俗文化对异族直接地进行冲击,从而局部地改写了异族文化,使其成为一个经过同化与融合的强大民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匈奴人 西汉时期 畜牧业 中原地区 中原文化 《汉书》 少数民族 公元前 霍去病 汉王朝
下载PDF
中国近代军阀政治探源 被引量:2
3
作者 久玉林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135-141,共7页
本文以地方主义和军事主义为起点,对近代中国军阀政治形成的原因进行了探析。地方主义表现形式是中央集权下移,地方主义分裂倾向在中央集权非常强大时虽然也存在着,但因为其对集权的依附性,还不会造成整个社会的分裂。中央集权一旦... 本文以地方主义和军事主义为起点,对近代中国军阀政治形成的原因进行了探析。地方主义表现形式是中央集权下移,地方主义分裂倾向在中央集权非常强大时虽然也存在着,但因为其对集权的依附性,还不会造成整个社会的分裂。中央集权一旦解体,这种地方主义便会成为左右局势的决定因素之一,显示出分裂的政治内涵。军事主义倾向是鸦片战争后日渐加重的民族危机下的产物,军事主义力量虽然可以制造短暂的统一和集权,但都不会持久,尤其是当原有的统治权威被推翻,而新的文人政治或政党政治尚未确立的时候,军事主义便成为一种首当其冲的选择。因此,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地方主义和军事主义便成为中国社会的决定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军事主义 地方主义 军阀政治 中国近代 中央集权 士绅阶层 地方自治 政治势力 地方分权 地方督抚
下载PDF
中美林业发展比较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久玉林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156-159,共4页
回顾了中美两国林业发展的概况,对两国林业的发展进行了的比较,在总结美国发展林业的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对我国林业发展提出了三点建议,以期推动我国林业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 中美林业 比较 经验 建议
下载PDF
中美西部开发比较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久玉林 《开发研究》 CSSCI 2003年第3期27-30,共4页
文章通过对中美西部开发概况的介绍 ,以及中美西部开发的比较 ,借鉴美国西部开发的成功经验 。
关键词 美国西部开发 中国西部大开发 美国 中国
下载PDF
城镇化——西部地区生态环境治理与恢复的有效途径 被引量:5
6
作者 久玉林 《安徽农学通报》 2003年第6期11-13,18,共4页
恶劣的生态环境已成为西部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 ,而人类活动是造成西部生态环境问题的一个重要的因素 ,而且有不断强化的趋势。因此 ,对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进行治理 ,就要从根本上调整与转变人类的活动方式 ,既要求人口数量... 恶劣的生态环境已成为西部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 ,而人类活动是造成西部生态环境问题的一个重要的因素 ,而且有不断强化的趋势。因此 ,对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进行治理 ,就要从根本上调整与转变人类的活动方式 ,既要求人口数量的增加控制在不同时间跨度的空间适度容载力范围内 ,又需要在地域空间上合理聚集 ,从而减轻区域空间内生态环境所承载的压力。实现这一目标的途径就是对农村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 ,立足比较优势 ,发展非农产业 ,积极引导农村人口合理有序地向城镇流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化 西部地区 生态环境 治理 恢复 经济发展 人口数量 时间跨度 地域空间 农村经济 结构调整
下载PDF
西部大开发与西部农业发展问题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久玉林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2004年第1期13-14,共2页
在分析农业在西部大开发中重要地位的基础上, 提出现代集约可持续农业是新世纪西部地区农业发展的根本途径;指出了西部发展现代集约可持续农业需要重点做好的几项工作。
关键词 西部大开发 农业 可持续农业 自然资源 生态环境 产业化 科教兴农
下载PDF
西汉时期汉匈民族的人群流动与文化的双向融合
8
作者 久玉林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7年第6期76-80,共5页
西汉时期,由于战争、劫掠、和亲、贸易等因素造成了人口大规模南北向流动。迁入中原的匈奴人和迁入漠北的汉人以自己的劳动、技术知识和本民族的习俗文化直接冲击当地民族,促进了当地民族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发展。汉匈双方按照双... 西汉时期,由于战争、劫掠、和亲、贸易等因素造成了人口大规模南北向流动。迁入中原的匈奴人和迁入漠北的汉人以自己的劳动、技术知识和本民族的习俗文化直接冲击当地民族,促进了当地民族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发展。汉匈双方按照双向对流的程式进行了有机的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汉 汉族 匈奴族 民族融合
下载PDF
影响我国农业发展的机制分析
9
作者 久玉林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03年第3期401-403,共3页
影响我国农业发展的机制有很多 ,涉及到农业发展的微观基础、生产体制、社会服务系统以及作为外部环境的国民经济宏观运行体制等 ,这些机制已经影响到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制度的整体创新。因此 ,新一轮农业改革必须加大农业强制性制度... 影响我国农业发展的机制有很多 ,涉及到农业发展的微观基础、生产体制、社会服务系统以及作为外部环境的国民经济宏观运行体制等 ,这些机制已经影响到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制度的整体创新。因此 ,新一轮农业改革必须加大农业强制性制度供给的力度 ,以促进农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发展 土地制度
下载PDF
西北旱农地区现代集水型生态农业与农村可持续发展
10
作者 久玉林 《天津农学院学报》 CAS 2004年第1期46-49,共4页
水资源短缺是制约西北旱农地区农业和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要使西北旱农地区实现农村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首先解决水的短缺问题,现代集水型生态农业是解决西北旱农地区水资源短缺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 西北旱农地区 现代集水型生态农业 可持续发展 农村
下载PDF
试论我国西部地区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途径
11
作者 久玉林 《甘肃农业科技》 2004年第1期3-5,共3页
阐述了西部实行农业产业化的必然性 ,提出西部实现农业产业化的途径是 :选准主导产业和产品 ,突出地方优势和特点 ;重点扶持能带动农业产业化的龙头企业 ;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力度 ;制定优惠的税收政策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建立和完善... 阐述了西部实行农业产业化的必然性 ,提出西部实现农业产业化的途径是 :选准主导产业和产品 ,突出地方优势和特点 ;重点扶持能带动农业产业化的龙头企业 ;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力度 ;制定优惠的税收政策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建立和完善农村市场体系 ,为农业产业化发展创造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部地区 农业产业化 途径
下载PDF
论西汉时期汉匈民族的人群流动与双向同化 被引量:1
12
作者 久玉林 《民族论坛》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82-86,共5页
西汉时期,以长城为界,形成了南北并峙的两大政权——汉王朝和匈奴单于国。随着毗邻两国连续不断的劫掠、战争、通婚、贸易等,北地的匈奴族与内地中原民族发生了广泛的联系,其经济生活、生产方式、语言文字、风俗习惯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 西汉时期,以长城为界,形成了南北并峙的两大政权——汉王朝和匈奴单于国。随着毗邻两国连续不断的劫掠、战争、通婚、贸易等,北地的匈奴族与内地中原民族发生了广泛的联系,其经济生活、生产方式、语言文字、风俗习惯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同化与被同化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匈奴人 西汉时期 畜牧业 中原地区 汉族 公元前 民族 匈奴族 霍去病 汉王朝
下载PDF
近代中国民权思想演进的历史考察 被引量:5
13
作者 久玉林 《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75-82,共8页
近代中国民权思想是鸦片战争后日趋严重的民族危机下的产物,亦是中西文化碰撞的结果。它既具有回应救亡御侮历史重任的爱国品性,又具有吸收和改造中西文化精神的属性。它的演变历程对应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战争和联军入侵北京四次... 近代中国民权思想是鸦片战争后日趋严重的民族危机下的产物,亦是中西文化碰撞的结果。它既具有回应救亡御侮历史重任的爱国品性,又具有吸收和改造中西文化精神的属性。它的演变历程对应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战争和联军入侵北京四次重大民族危机,呈现出由欣羡到议论,由民主改良尝试到民主革命实践的阶段性和高潮起落。对民权的阐释亦由“人民权力”回归到“人民作主”的本来内涵,民权的外延由部分参政权延伸到资产阶级平等自由的人权,最后出现了主权与人权合一的资产阶级共和国理论。由于近代救亡御侮历史重任的紧迫性,使近代民权思想呈现出某种现实功利主义倾向,民权思想的演变规律因而呈现出由表象——神髓、制度——精神、议院——民权,自外而内的特殊逻辑,民权思想出现了民主与民权第一性第二性的分歧,最终形成一种不完整的中国式民权思想,使近代中国的民主进程迂回曲折、持久缓慢。对民权思想的演进进行历史考察,可直接昭示近代中国寻求民主救国的曲折道路,同时也有助于认识民主的实质以作今日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权思想 近代中国 孙中山 早期改良派 历史考察 梁启超 君权与民权 康有为 君主专制 议院
原文传递
论近代中国的惟实思想
14
作者 久玉林 《前沿》 1997年第7期44-48,共5页
关键词 近代中国 洋务运动 经世致用思想 康有为 “师夷” 郑观应 改革建议 中国传统思想 孙中山 西方文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