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对92例胃癌c-K-ras癌基因表达的观察
1
作者 么景满 张振忠 +2 位作者 薄爱华 夏苓 张林西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374-375,共2页
对92例胃癌c-K-ras癌基因表达的观察么景满张振忠薄爱华①夏苓①张林西①张家口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外科(河北省张家口市075000)有学者报告[1,2]c-K-ras基因突变在胰腺癌中占90%,日本胰腺癌患者c-... 对92例胃癌c-K-ras癌基因表达的观察么景满张振忠薄爱华①夏苓①张林西①张家口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外科(河北省张家口市075000)有学者报告[1,2]c-K-ras基因突变在胰腺癌中占90%,日本胰腺癌患者c-K-ras基因突变者达100%,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c-K-ras 癌基因 基因表达
下载PDF
胆囊手术胆瘘的预防
2
作者 么景满 张振忠 +1 位作者 庞汉民 安永铸 《张家口医学院学报》 1993年第2期112-114,共3页
胆囊手术胆瘘的发生率,国内杂志尚无确切的资料报导。就胆瘘发生后的临床表现来看,病情严重。如不及时发现和处理,预后不好,死亡率高。因此,胆囊手术如何降低胆瘘发生率,关键在预防。
关键词 胆囊 外科手术 胆瘘 预防
下载PDF
癌胚抗原和核仁组成区蛋白在胃活检良、恶性病变中表达
3
作者 戴洁 孙锁柱 +3 位作者 王淑强 左东升 张振忠 么景满 《张家口医学院学报》 1994年第3期21-22,共2页
为探讨癌胚抗原(CEA)和核仁组成区蛋白(AgNOR)在胃粘膜活检中对良、恶性病变的诊断意义,我们取105例标本进行观察。结果表明:CEA和AgNOR计数在单纯性胃炎、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和胃癌中表达有关系,其阳性率和计数依次增高。CEA、AgNOR... 为探讨癌胚抗原(CEA)和核仁组成区蛋白(AgNOR)在胃粘膜活检中对良、恶性病变的诊断意义,我们取105例标本进行观察。结果表明:CEA和AgNOR计数在单纯性胃炎、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和胃癌中表达有关系,其阳性率和计数依次增高。CEA、AgNOR表达有显著性差异。因此,CEA、AgNOR对癌和癌前病变的诊断和治疗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炎 胃肿瘤 癌胚抗原 核仁组成区蛋白
下载PDF
58例老年上消化道出血临床分析
4
作者 么景满 沈金库 《神经药理学报》 2000年第3期11-11,共1页
我院自1990.5~2000.4月共收治老年上消化道出血58例,全部病例均经胃镜和病理诊断,现就其病因与诊治等问题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男49例,女9例,60~65岁41例,66~70岁11例,】71岁6例。有溃疡病史者23例,伴有黑便35例,急性出... 我院自1990.5~2000.4月共收治老年上消化道出血58例,全部病例均经胃镜和病理诊断,现就其病因与诊治等问题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男49例,女9例,60~65岁41例,66~70岁11例,】71岁6例。有溃疡病史者23例,伴有黑便35例,急性出血49例,其中大出血(】800ml)45例,慢性出血13例。胃镜检查结果:肿瘤26例,其中胃窦癌17例,胃体癌4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上消化道出血 溃疡病出血 急性出血 手术治疗 大出血 胃窦癌 胃镜检查 病理诊断 肿瘤 食道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下载PDF
高选迷切治疗十二指肠溃疡
5
作者 张振忠 么景满 《神经药理学报》 1990年第3期13-14,共2页
我院自1982年6月—1990年1月应用高选择性迷走神经切除术(HSV)治疗十二指肠及溃疡引起的穿孔、出血并发症共76例,现将其治疗结果报告如下。一般资料 76例中男性69例,女性7例。年龄19~55岁。临床症状自觉上腹部疼痛55例。
关键词 迷走神经切除术 出血并发症 腹部疼痛 临床症状 幽门梗阻 拉氏神经 小弯侧 胃体小弯 胃液分泌 胃排空功能
下载PDF
节育环异位致小肠绞窄性梗阻1例分析
6
作者 雷杰 么景满 张迎春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1年第9期1435-1435,共1页
关键词 节育环异位 误诊 肠梗阻 病例报告
下载PDF
闭孔疝5例
7
作者 雷杰 薛军 +2 位作者 么景满 吕志珍 张红丽 《张家口医学院学报》 2001年第1期100-101,共2页
关键词 闭孔疝 诊断 罕见 经闭 术中 临床 脏器 确诊 内脏
下载PDF
胃和大肠管状腺癌细胞的超微结构观察
8
作者 薄爱华 李海峰 +3 位作者 夏苓 邢立强 张振忠 么景满 《张家口医学院学报》 1994年第2期28-30,共3页
取成人胃和大肠管状腺癌(Ⅱ级)23例,在透射电镜下进行观察,结果表明胃和大肠腺癌的细胞核超微结构基本相同,细胞游离面微绒毛和胞质分泌颗粒等则有许多不同之处,文中对这些异同表现进行了讨论,认为根据它们各自超微结构特点,可以做为追... 取成人胃和大肠管状腺癌(Ⅱ级)23例,在透射电镜下进行观察,结果表明胃和大肠腺癌的细胞核超微结构基本相同,细胞游离面微绒毛和胞质分泌颗粒等则有许多不同之处,文中对这些异同表现进行了讨论,认为根据它们各自超微结构特点,可以做为追踪转移癌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大肠肿瘤 管状腺癌 超微结构
下载PDF
消化道癌雌孕激素受体阴阳性细胞的超微结构比较
9
作者 戴洁 夏苓 +2 位作者 邢立强 张振忠 么景满 《张家口医学院学报》 1994年第2期16-17,15,共3页
取大肠管状腺癌Ⅱ级,无淋巴结转移者新鲜标本14例,以酶联组化法证实雌激素与孕激素受体均阳性者或均阴性者各7例,进行透射电镜下的超微结构观察。结果表明:受体阳性细胞、核暗、常染色质增多,呈细颗粒状,核仁以细颗粒状物为主。受体阴... 取大肠管状腺癌Ⅱ级,无淋巴结转移者新鲜标本14例,以酶联组化法证实雌激素与孕激素受体均阳性者或均阴性者各7例,进行透射电镜下的超微结构观察。结果表明:受体阳性细胞、核暗、常染色质增多,呈细颗粒状,核仁以细颗粒状物为主。受体阴性细胞浆内游离核糖体明显增多。超微结构的不同提示两类癌细胞在代谢类型上存在着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道肿瘤 雌激素受体 孕激素受体 超微结构
下载PDF
大肠癌P_(53)基因和性激素受体相关性观察
10
作者 薄爱华 夏苓 +3 位作者 许永利 邢立强 张振忠 么景满 《张家口医学院学报》 1994年第2期1-3,共3页
利用免疫组化和酶联组化法,对38例结肠直肠癌和5例肠炎和腺瘤组织,进行P53、ER和PR检测,以便观察上述标记物的阳性率和它们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结肠炎者阴性,在结肠癌和直肠癌中阳性率分别为44.4%和60%,ER阳性率与P53相同;PR阳性... 利用免疫组化和酶联组化法,对38例结肠直肠癌和5例肠炎和腺瘤组织,进行P53、ER和PR检测,以便观察上述标记物的阳性率和它们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结肠炎者阴性,在结肠癌和直肠癌中阳性率分别为44.4%和60%,ER阳性率与P53相同;PR阳性率分别为38.9%和和50%。P53和ER阳性一致率为55%;P53和PR阳性一致率为50%。本实验提示P53、ER、PR在大肠癌中的表达与年龄无明显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53基因 受体 直肠肿瘤 结肠肿瘤
下载PDF
苏氏接骨胶囊促大鼠胫骨干骨折早期愈合的机制 被引量:2
11
作者 俞媛 杨雅琼 +3 位作者 田鹏 潘雪梅 王毅 么景满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300-1303,共4页
目的探讨苏氏接骨胶囊(Su)对大鼠胫骨干骨折早期愈合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36只,行胫骨干开放骨折髓内钉固定造模术后,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假干预组(Sham组),1倍剂量组(Su-140组)和2倍剂量组(Su-280组),次日给... 目的探讨苏氏接骨胶囊(Su)对大鼠胫骨干骨折早期愈合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36只,行胫骨干开放骨折髓内钉固定造模术后,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假干预组(Sham组),1倍剂量组(Su-140组)和2倍剂量组(Su-280组),次日给予Su进行药物干预10d后,取患肢行微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Micro-CT),分析免疫组化,并检测外周血中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血小板-内皮细胞黏附分子(PECAM-1/CD31)等因子mRNA水平的表达情况,并计数骨痂内血管数。结果Su-140组、Su-280组骨痂的骨体积分数(Tb-BV/TV):(0.272±0.025、0.410±0.065)高于Sham组(0.215±0.026,P=0.037、0.001),且Su-280组明显高于Su-140组(P=0.001);Su-280组的骨小梁厚度(Th.Th)[(0.087±0.016)mm]高于Sham组和Su-140组[(0.057±0.010)、(0.063±0.010)mm,P=0.001、0.006],Sham组和Su-140组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76);Su-280组的骨小梁数量(Tb.N)[(3.948±0.472)2/mm]高于Sham组[(3.138±0.263)l/mm]和Su-140组[(3.430±0.301)l/mm,P=0.001、0.019],Sham组和Su-140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61);Real-time PCR结果显示VEGF、PDCF、CD31各因子mRNA水平表达量,Su-280组各因子相对表达量(1335.852±208.668、5599.593±315.075、1683.905±420.355)均高于Sham组(931.667±101.872、5085.952±151.719、1186.030±241.147;P=0.001、0.011、0.014);Su-140组VEGF的表达量(1122.848±125.963)高于Sham组(P=0.046),PDGF、CD31(5198.763±395.535、1277.982±223.717)同Sham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31、0.613);Su-280组各因子相对表达量均高于Su-140组(P=0.029、0.038、0.038);骨痂内血管数计数结果显示,Su-140组(41.251±3.862)高于Sham组(35.011±3.795)(P=0.041),Su-280组(43.833±2.317)高于Su-140组和Sham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4、0.001)。结论苏氏接骨胶囊在大鼠胫骨干骨折早期促进了VEGF、PDGF、CD31各因子的分泌,从而促进骨痂内血管的大量增加及骨折的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愈合 血管形成 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 血小板-内皮细胞黏附分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