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广西热区晚稻田稗草种类及其分布特点 被引量:2
1
作者 佟瑶 义珊池 +3 位作者 黄梦鸽 刘书宇 韦晨阳 唐文伟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95-103,共9页
【目的】明确广西热区晚稻田发生危害的稗草种类及其地域分布特点,为广西稗草的防控及稗草生物学、生态学研究提供基础数据和参考。【方法】以稻田稗草为对象,于2019年10月和2020年10月采用五点取样法对处于热带季风气候区的南宁、北海... 【目的】明确广西热区晚稻田发生危害的稗草种类及其地域分布特点,为广西稗草的防控及稗草生物学、生态学研究提供基础数据和参考。【方法】以稻田稗草为对象,于2019年10月和2020年10月采用五点取样法对处于热带季风气候区的南宁、北海、钦州、梧州、贵港、玉林、百色和崇左市晚稻田进行田间调查及采样,共112个调查点672个小区田块;采用七级目测法调查每个样点的稻田稗草发生情况;运用Levins方法中的Shannon-Wiener生态位宽度及Pianka生态位重叠值分析稻田稗草的生态位动态。【结果】广西热区晚稻田主要有孔雀稗、硬稃稗、长芒稗、西来稗、光头稗、稗、无芒稗、短芒稗和细叶旱稗等9种稗草,其中无芒稗的发生频度最大,为98.21%,其次为西来稗,发生频度为93.75%,长芒稗、硬稃稗和光头稗的发生频度较小,均低于40.00%;百色、钦州和梧州以无芒稗为优势种,北海、崇左、贵港、南宁和玉林等以西来稗为优势种;9种稗草中,以无芒稗的生态位宽度最大,为2.847,其次是西来稗,生态位宽度为2.614;稗与孔雀稗为最大生态位重叠值物种对,光头稗与硬稃稗为最小生态位重叠值物种对,光头稗与其他物种的生态位重叠值普遍较低。【结论】广西热区晚稻田稗草种类丰富,且不同区域稻田的优势稗草种类不同。生产中应针对不同种类稗草采取针性防控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稻田 稗草种类 生态位 广西
下载PDF
特丁净与3种封闭除草剂混配对多花黑麦草的协同作用
2
作者 冯建琦 义珊池 +5 位作者 孙兰兰 薛飞 徐洪乐 苏旺苍 王素娜 吴仁海 《农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853-858,共6页
[目的]为评估特丁净与吡氟酰草胺、砜吡草唑、二氯异草酮3种封闭除草剂混用对多花黑麦草的除草效果与混用效应,寻找高效防治多花黑麦草的混配药剂。[方法]通过室内盆栽试验及田间试验评估3种封闭除草剂与特丁净混用对多花黑麦草的防除效... [目的]为评估特丁净与吡氟酰草胺、砜吡草唑、二氯异草酮3种封闭除草剂混用对多花黑麦草的除草效果与混用效应,寻找高效防治多花黑麦草的混配药剂。[方法]通过室内盆栽试验及田间试验评估3种封闭除草剂与特丁净混用对多花黑麦草的防除效果,利用孙云沛联合作用系数法评估不同除草剂混用效应。[结果]室内盆栽试验结果表明,特丁净、吡氟酰草胺、砜吡草唑、二氯异草酮对多花黑麦草的ED50值分别为120.10、42.67、4.89、8.19 g a.i./hm^(2)。吡氟酰草胺与特丁净混配比例为1∶5、1∶6、1∶7、1∶8时,表现出拮抗作用,而1∶4的比例有增效作用;砜吡草唑和特丁净混配比例为1∶6、1∶8、1∶10、1∶12、1∶14时均表现出增效作用,其中1∶12的比例下的增效作用最佳;二氯异草酮与特丁净配比为1∶2、1∶4、1∶6、1∶8、1∶10时均表现出增效作用,其中1∶8的比例下的增效作用最佳。田间小区试验结果表明,砜吡草唑与特丁净在剂量为112.5+1125 g a.i./hm^(2)和105+1260 g a.i./hm^(2)处理下,对多花黑麦草的鲜质量防效分别为94.97%、99.38%。二氯异草酮+特丁净在剂量为189+756 g a.i./hm^(2)和189+1134 g a.i./hm^(2)处理下对多花黑麦草的鲜质量防效分别为87.1%、84.83%。[结论]二氯异草酮、砜吡草唑与特丁净混用对防治多花黑麦草有增效作用,且二氯异草酮与特丁净在1∶4(162 g a.i./hm^(2)二氯异草酮+648 g a.i./hm^(2)特丁净)和砜吡草唑与特丁净在1∶10(112.5 g a.i./hm^(2)砜吡草唑+1125 g a.i./hm^(2)特丁净)、1∶12(105 g a.i./hm^(2)砜吡草唑+1260 g a.i./hm^(2)特丁净)比例下对多花黑麦草的防除效果很好,有较好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丁净 封闭除草剂 协同作用 多花黑麦草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