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自然画卷的彼岸——亚历山大·冯·洪堡的双半球植物地理学方案
1
作者
乌尔里希·湃斯勒
孙纯(译)
《外国语言与文化》
2021年第3期7-17,共11页
《安第斯山的自然画卷》从视觉上呈现了洪堡将自然界视为相互联系的整体的理念。该图绘作品于1807年出版,是洪堡植物地理学散论的组成部分,也是该领域的奠基之作,它们聚焦洪堡美洲之行(1799—1804)的主要发现,对当时的植物研究产生了较...
《安第斯山的自然画卷》从视觉上呈现了洪堡将自然界视为相互联系的整体的理念。该图绘作品于1807年出版,是洪堡植物地理学散论的组成部分,也是该领域的奠基之作,它们聚焦洪堡美洲之行(1799—1804)的主要发现,对当时的植物研究产生了较大影响。在随后的二十年,洪堡继续在巴黎进行一系列今天不太为人所知的植物地理学研究。通过这些研究,洪堡努力探索构建全世界植物地理学的方法,大批的手稿也表明洪堡曾为此收集植物与地理数据,并进行关联分析。然而,洪堡于1825年前后与合作者孔特酝酿的《一种双半球的植物地理学方案》一书,试图整合其全球性研究计划,却未能付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历山大·冯·洪堡
植物地理学
自然历史
科学史
制图学
原文传递
题名
自然画卷的彼岸——亚历山大·冯·洪堡的双半球植物地理学方案
1
作者
乌尔里希·湃斯勒
孙纯(译)
机构
柏林-勃兰登堡科学与人文科学院
北京外国语大学外国文学研究所
出处
《外国语言与文化》
2021年第3期7-17,共11页
文摘
《安第斯山的自然画卷》从视觉上呈现了洪堡将自然界视为相互联系的整体的理念。该图绘作品于1807年出版,是洪堡植物地理学散论的组成部分,也是该领域的奠基之作,它们聚焦洪堡美洲之行(1799—1804)的主要发现,对当时的植物研究产生了较大影响。在随后的二十年,洪堡继续在巴黎进行一系列今天不太为人所知的植物地理学研究。通过这些研究,洪堡努力探索构建全世界植物地理学的方法,大批的手稿也表明洪堡曾为此收集植物与地理数据,并进行关联分析。然而,洪堡于1825年前后与合作者孔特酝酿的《一种双半球的植物地理学方案》一书,试图整合其全球性研究计划,却未能付梓。
关键词
亚历山大·冯·洪堡
植物地理学
自然历史
科学史
制图学
Keywords
Alexander von Humboldt
plant geography
natural history
history of science
cartography
分类号
I516 [文学—其他各国文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自然画卷的彼岸——亚历山大·冯·洪堡的双半球植物地理学方案
乌尔里希·湃斯勒
孙纯(译)
《外国语言与文化》
2021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