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如何认识科学”(五):大卫·凯里对贝克和拉图尔的访谈
1
作者 乌尔里希.贝克 布鲁诺.拉图尔 +1 位作者 大卫.凯里 王荣江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3期316-323,共8页
贝克在《风险社会》一书中认为,风险社会的特征之一是:科学已变得如此强大,以致难以预知也无法管控其后果,对它可能带来的各种风险,人们也无法预估;在核裂变、基因工程和气候变化的时代,社会自身已变成一个科学实验室。因此,现代化需要... 贝克在《风险社会》一书中认为,风险社会的特征之一是:科学已变得如此强大,以致难以预知也无法管控其后果,对它可能带来的各种风险,人们也无法预估;在核裂变、基因工程和气候变化的时代,社会自身已变成一个科学实验室。因此,现代化需要被现代化。科学越是发展,所创造的不确定性就越多。风险社会会为一种新的现代性、即第二现代性确立有力的根基,而这种现代性拥有切实处理现代化所带来的混乱的能力。布鲁诺·拉图尔用不同于贝克的术语来检视同一困境并坚持认为,我们从未现代过。他与贝克论证的相似之处在于宣称,现代性将自身奠基于自然和社会的人为分裂之上,而事实上,如在气候变化之类的现象中,自然和社会是完全纠缠在一起的,这已经揭露了这一分裂不过是一个神话。这一洞见却使得拉图尔得出一个完全不同于贝克的结论:贝克想要的是一种成熟的现代性,而拉图尔则试图彻底放弃现代性的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险社会 不确定性 现代性 分裂 合成
下载PDF
从工业社会到风险社会(上篇)——关于人类生存、社会结构和生态启蒙等问题的思考 被引量:536
2
作者 乌尔里希.贝克 王武龙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6-45,共20页
工业社会为绝大多数社会成员造就了舒适安逸的生存环境 ,同时也带来了核危机、生态危机等足以毁灭全人类的巨大风险。工业社会运行机制自 2 0世纪中期以来开始发生微妙变化 ,一项决策可能毁灭地球上的所有生命 ,仅此一点就足以说明当今... 工业社会为绝大多数社会成员造就了舒适安逸的生存环境 ,同时也带来了核危机、生态危机等足以毁灭全人类的巨大风险。工业社会运行机制自 2 0世纪中期以来开始发生微妙变化 ,一项决策可能毁灭地球上的所有生命 ,仅此一点就足以说明当今时代与人类历史上的任何时代都有着根本区别 ,已经呈现出从工业社会向风险社会过渡的种种迹象。工业社会陈旧的思维理念与调控模式将难以适应险象环生的风险社会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社会 风险社会 风险计算 社会结构 生态冲突 生态民主 自然科学 工程技术
下载PDF
“9·11”事件后的全球风险社会 被引量:122
3
作者 乌尔里希.贝克 王武龙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70-83,共14页
在本文中 ,贝克对全球风险社会这一概念进行了归纳梳理 ,并且在这种话语体系中重新界定和评判了恐怖主义与战事、经济全球化与新自由主义。
关键词 “9·11”事件 全球风险社会 恐怖主义 经济全球化 新自由主义 国家主权 战事
下载PDF
风险社会政治学 被引量:162
4
作者 乌尔里希.贝克 刘宁宁 沈天霄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42-46,共5页
贝克在文章中首先认为风险社会理论改变了“非工业社会”的社会理论和政治学,然后站在批判的立场上进一步探索了与风险思想有关的理论问题,最后指出了他所探讨的理论和政治问题的路径。
关键词 风险社会政治学 思想观念 社会生活 安全因素 公众利益
下载PDF
气候变化:如何创造一种绿色现代性 被引量:21
5
作者 乌尔里希.贝克 温敏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91-195,共5页
文章分八个论题,阐述了建立气候社会学的必要性、气候社会学的主要内容和针对气候变化在当前应持的社会学基本立场。气候变化的经济和政治都有一个先决条件,就是"社会的绿化",因此,在气候变化问题上有必要弥补"社会学缺... 文章分八个论题,阐述了建立气候社会学的必要性、气候社会学的主要内容和针对气候变化在当前应持的社会学基本立场。气候变化的经济和政治都有一个先决条件,就是"社会的绿化",因此,在气候变化问题上有必要弥补"社会学缺环"。气候社会学首先需要将气候变化当成一种全球风险,并深入探讨气候变化带来的不平等问题;应将气候社会学与政治学密切结合起来,防止有组织的失职行为;气候社会学必须具备一种世界主义的眼光。总之,必须实现一种绿色现代性,一种反身性的现代性,一种世界主义的现代性,也是第三代的现代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社会学 全球风险 现代性
原文传递
世界主义的帝国:欧洲化进程中的国家和统治 被引量:3
6
作者 乌尔里希.贝克 埃德加.格兰德 章国锋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1-21,共11页
欧洲国家的世界主义化,产生了一种政治形态得以产生,我们把这一形态称之为后霸权的帝国。作为后霸权的国家形态,欧洲帝国不是以民族划界和征服的,而是以民族界限的取消,通过自愿和共识,以跨民族交融以及从中产生的政治剩余价值为基础。
关键词 世界主义 帝国主义 后霸权 欧洲
原文传递
多元文化主义或世界大同主义:我们如何描述和理解世界多样性 被引量:2
7
作者 乌尔里希.贝克 岳友熙 《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 2011年第2期82-86,4,5,共7页
我们当前面临的主要挑战,是如何发展在本地和全球范围内跨不同文化和文明世界的对话与合作,这也是在超越国界的多元化条件下共同生活所遇到的问题与机遇。方法论上的民族主义就是在有地域限制的民族国家组织而成的现代社会,而多元文化... 我们当前面临的主要挑战,是如何发展在本地和全球范围内跨不同文化和文明世界的对话与合作,这也是在超越国界的多元化条件下共同生活所遇到的问题与机遇。方法论上的民族主义就是在有地域限制的民族国家组织而成的现代社会,而多元文化主义则是多元单一文化主义,涉及不同类别的集合体,并带有通过将具有文化差异的单一民族国家社会结构本质化的趋势。一方面,与单一民族国家的传统模式相比,有很强的一致性;另一方面,却又与之相抵触。世界大同主义指的是世界大同主义的"规范"方面,而世界大同化则需要一个"描述性分析"的视角,一种研究方案,在宏观和微观上都是指一种客观性的状况和过程,意味着明确的边界、分隔的市场、国家、文明、宗教、文化、普通人的生活世界等的侵蚀。世界大同化为规范的世界大同主义在社会和政治生活中提供了获取立足之地的机会。其思想是,哲学上的和规范的世界大同主义可与国际社会科学相结合,来创造一种"国际现实主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元文化主义 世界多样性 世界大同 21世纪 共同生活 多元化 挑战性 文明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