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危重孕产妇临床特征和ICU住院时间延长的危险因素分析
1
作者 蒋成杰 朱建华 +7 位作者 朱永定 颜碧清 乐健伟 叶继辉 陈国栋 樊恒 范震 李丹辉 《现代实用医学》 2024年第7期876-879,共4页
目的分析危重孕产妇的临床流行病学特点和ICU住院时间延长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2021年1月至2023年3月宁波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56例危重孕产妇的临床资料,根据ICU住院时间分为非延长(≤3 d)和延长(>3 d)两组... 目的分析危重孕产妇的临床流行病学特点和ICU住院时间延长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2021年1月至2023年3月宁波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56例危重孕产妇的临床资料,根据ICU住院时间分为非延长(≤3 d)和延长(>3 d)两组。对比两组年龄、孕周、孕产次数、孕胎数、基础疾病、分娩方式、产科或非产科病因、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APACHEII)评分、机械通气时间、器官功能损伤指标、血常规、炎症指标、血压、血气及预后结局等相关数据,通过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危重孕产妇ICU住院时间延长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延期剖宫产术、机械通气时间、伴有呼吸衰竭、脓毒症、休克及多器官功能损害为危重孕产妇ICU住院时间延长的危险因素(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延期剖宫产术、多器官功能损害及长时间机械通气为危重孕产妇ICU住院时间延长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高龄、妊娠合并基础疾病及产后出血是危重孕产妇入住ICU的临床流行病学特点。早期行剖宫产术,降低多器官功能损伤、缩短呼吸机治疗时间可能有利于缩短ICU住院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重孕产妇 临床特征 ICU住院时间 危险因素
下载PDF
脑脊液乳酸水平对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
2
作者 蒋成杰 朱建华 +4 位作者 朱永定 乐健伟 叶继辉 陈国栋 樊恒 《现代实用医学》 2024年第9期1140-1142,共3页
目的 探讨脑脊液乳酸水平对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术后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2年11月至2023年11月间宁波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aSAH患者的临床数据,比较预后良好组与预后不良组的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基... 目的 探讨脑脊液乳酸水平对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术后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2年11月至2023年11月间宁波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aSAH患者的临床数据,比较预后良好组与预后不良组的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基础疾病、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Hunt-Hess分级、神经外科干预、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脑脊液乳酸水平、气管切开术及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分析脑脊液乳酸水平在不同时间点(第1、3、5、7及9天)的变化,并通过ROC曲线比较乳酸水平与Hunt-Hess分级在预测预后中的价值。结果 共纳入76例患者,其中48例(63.2%)预后良好,28例(36.8%)预后不良。两组Hunt-Hess评分、GCS评分、手术方式、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及气管切开术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两组术后第1、3、5、7及9天脑脊液乳酸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第5、7、9天的乳酸水平曲线下面积(AUC)均优于HuntHess评分(均P <0.05)。结论 脑脊液乳酸水平与aSAH患者预后相关,乳酸水平升高预示着预后不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脑脊液 乳酸 预后
下载PDF
重症患者腹内高压的危险因素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乐健伟 朱建华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099-1102,共4页
目的对重症患者在综合ICU住院期间腹内高压(IAH)的分类危险因素(CRF)进行探讨,并对相关预后进行临床分析。方法根据病患的人选及排除标准,选取2014—09—2015—04在宁波市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住院的163例重症患者进行分析。按照201... 目的对重症患者在综合ICU住院期间腹内高压(IAH)的分类危险因素(CRF)进行探讨,并对相关预后进行临床分析。方法根据病患的人选及排除标准,选取2014—09—2015—04在宁波市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住院的163例重症患者进行分析。按照2014年世界腹腔间隙学会(WSACS)公布的指南,将IAH危险因素分为以下四类:腹壁顺应性下降、胃肠腔内容物增加、腹腔内容物增加以及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大量液体复苏。如果入选患者中有两类以上(包括两类)的危险因素,即进行每日常规定时腹腔内压(IAP)监测。收集数据包括:患者基本情况、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每日液体平衡情况、每日平均IAP、5dIAH缓解情况、ICU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液体正平衡情况及病死率等。结果163例患者中共计有103例(63.2%)拥有两类或以上CRF,将这些患者定义为IAH高危患者,其中71例(68.9%)进展为IAH,与未进展为IAH患者比较,IAH患者死亡率显著增高(31.0%VS.12.5%,P〈0.05),同时,IAH患者体质量指数、ICU入住时间、总住院时间及液体正平衡例数均显著增加。在IAH患者中,5d内IAH不能缓解患者病死率(87.5%)显著增高。结论综合性ICU中大量患者拥有高腹压危险因素,具有两类或以上危险因素的患者有较大可能进展为IAH,同时病死率显著增加。因此,对于IAH高危患者,应按照2014年WSACS指南推荐行常规IAP监测,尽早采取有效措施防治腹腔间隔综合征(AC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内高压(IAH) 分类危险因素(CRF) 预后
下载PDF
早期乳酸清除率评估术后脓毒症休克患者预后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7
4
作者 乐健伟 朱建华 《浙江医学》 CAS 2012年第2期140-141,共2页
乳酸是无氧酵解的特异产物,是导致代谢性酸中毒的原因之一,其变化反映了组织氧合代谢状况.乳酸作为反映组织灌注和细胞氧代谢的良好指标,其水平升高提示患者预后不良[1].研究显示,乳酸的动态监测在评估患者病情和治疗效果、发现病情转... 乳酸是无氧酵解的特异产物,是导致代谢性酸中毒的原因之一,其变化反映了组织氧合代谢状况.乳酸作为反映组织灌注和细胞氧代谢的良好指标,其水平升高提示患者预后不良[1].研究显示,乳酸的动态监测在评估患者病情和治疗效果、发现病情转变、评价预后方面的意义优于单次乳酸测定,疾病早期(经6h液体复苏后)的动脉血乳酸清除率是评价严重脓毒症和感染性休克患者病死率较为敏感和特异的指标 [2-3].脓毒症休克患者病情进展迅速,病死率较高,且可逆性较大,因此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及早期针对性治疗意义重大.近年来笔者对血乳酸早期清除率与手术后脓毒症休克患者预后的关系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重脓毒症 休克患者 疾病早期 预后不良 血乳酸 清除率 手术后 临床价值
下载PDF
小剂量两性霉素B治疗深部真菌感染的安全性 被引量:7
5
作者 乐健伟 朱建华 +3 位作者 朱永定 贺鹤群 徐志宏 王志宇 《现代实用医学》 2009年第11期1223-1223,1231,共2页
目的观察小剂量两性霉素B(AmB)治疗深部真菌感染的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146例深部真菌感染患者应用小剂量AmB治疗的不良反应,以及防治措施。结果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4.25%,包括低钾血症,肝、肾功能损害,寒战发热,静脉炎。其中以低钾... 目的观察小剂量两性霉素B(AmB)治疗深部真菌感染的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146例深部真菌感染患者应用小剂量AmB治疗的不良反应,以及防治措施。结果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4.25%,包括低钾血症,肝、肾功能损害,寒战发热,静脉炎。其中以低钾血症及肾、肝功能损害最为多见,其发生率分别为32.19%、10.27%、8.22%。结论小剂量AmB在治疗过程中会出现各种不良反应,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定期监测各项临床实验指标,及时防治其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菌 感染 药物疗法 两性霉素B 安全性
下载PDF
腹内高压合并急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乐健伟 朱建华 +2 位作者 朱永定 贺鹤群 王志宇 《现代实用医学》 2008年第4期275-276,共2页
目的探讨腹内高压(IAH)合并急性肾功能衰竭(ARF)的临床特点、预防及治疗方法。方法将我院收治的43例IAH患者分成ARF组(19例)和非ARF组(24例),对影响IAH患者合并ARF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IAH持续时间、腹内压力水平、患者的年龄、... 目的探讨腹内高压(IAH)合并急性肾功能衰竭(ARF)的临床特点、预防及治疗方法。方法将我院收治的43例IAH患者分成ARF组(19例)和非ARF组(24例),对影响IAH患者合并ARF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IAH持续时间、腹内压力水平、患者的年龄、APACHⅡ评分、MODS评分等因素对ARF的发生率有显著的影响。结论ARF是IAH的严重并发症,积极的原发病治疗、早期液体复苏、积极有效的腹腔减压及早期CRRT治疗是改善IAH预后的重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内高压 肾功能衰竭 急性 治疗
下载PDF
超声下远端灌注管放置在静脉-动脉体外膜肺氧合中的疗效评价
7
作者 乐健伟 徐志勇 +1 位作者 范震 朱建华 《现代实用医学》 2023年第3期345-347,共3页
体外膜肺氧合(ECMO),可部分替代肺的氧合及心脏泵血功能,以维持患者全身组织器官必要氧供和血供,保证重要脏器有效灌注,为原发疾病救治争取宝贵时机的一种有效生命支持手段。其中静脉-动脉ECMO(V-A ECMO)是抢救急性暴发性心肌炎、急性... 体外膜肺氧合(ECMO),可部分替代肺的氧合及心脏泵血功能,以维持患者全身组织器官必要氧供和血供,保证重要脏器有效灌注,为原发疾病救治争取宝贵时机的一种有效生命支持手段。其中静脉-动脉ECMO(V-A ECMO)是抢救急性暴发性心肌炎、急性大面积心肌梗死、急性脓毒症心肌炎、心脏开胸或介入术后严重低心排出量状态、大面积肺栓塞等可逆性循环衰竭的重要支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端灌注管 体外膜肺氧合 下肢缺血
下载PDF
哌拉西林/三唑巴坦针剂致罕见血小板减少的临床与机制分析 被引量:5
8
作者 陈红 范震 +7 位作者 孙敏 郭飞 杨玉敏 陈国栋 乐健伟 王志宇 朱永定 朱建华 《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 CAS 2017年第3期133-135,共3页
目的分析哌拉西林/三唑巴坦针剂致血小板减少的临床特点,寻找其发病规律,并初步探讨其可能的致病机制。方法搜集患者完整的临床资料,另外抽取患者外周血液4份,各2m L,37℃水浴孵育,分别加入同等剂量的生理盐水,不同浓度的哌拉西林/三唑... 目的分析哌拉西林/三唑巴坦针剂致血小板减少的临床特点,寻找其发病规律,并初步探讨其可能的致病机制。方法搜集患者完整的临床资料,另外抽取患者外周血液4份,各2m L,37℃水浴孵育,分别加入同等剂量的生理盐水,不同浓度的哌拉西林/三唑巴坦药液,进行体外试验,测定处理后4h,12h,24h,48h血小板计数变化,实验3次,取平均值。结果使用哌拉西林/三唑巴坦d1就可看到血小板减少,停用哌拉西林/三唑巴坦针剂后血小板1~2d开始上升,3~5d恢复正常,骨髓穿刺等检查未发现骨髓抑制,外周血浆血小板抗体阴性,补体C3下降。体外试验发现血小板下降的程度与哌拉西林/三唑巴坦的剂量成正相关,而空白对照及头孢吡肟对照组的血小板则无明显变化。结论哌拉西林/三唑巴坦针剂可致可逆性的急剧性血小板减少,且为剂量依赖性,其致病机制可能与骨髓抑制无关,可能为直接激活补体C3导致血小板破坏。临床医生应该引起重视,哌拉西林/三唑巴坦针剂可致血小板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哌拉西林/三唑巴坦 血小板减少 机理
下载PDF
早期应用右美托咪定对主动脉球囊反搏术后患者的疗效 被引量:1
9
作者 王志宇 李丹辉 +3 位作者 董进中 乐健伟 范震 朱建华 《现代实用医学》 2017年第9期1197-1198,共2页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对主动脉球囊反搏(IABP)术后患者的镇静效果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IABP术后患者14例,使用右美托咪定进行术后镇痛,观察记录镇静效果及动态监测给药前、后呼吸、循环参数以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的变化。结果右美...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对主动脉球囊反搏(IABP)术后患者的镇静效果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IABP术后患者14例,使用右美托咪定进行术后镇痛,观察记录镇静效果及动态监测给药前、后呼吸、循环参数以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的变化。结果右美托咪定镇静治疗后,患者心率、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氧分压、氧合指数、B型钠尿肽(BNP)浓度及LVEF较治疗后均明显改善(均<0.05)。结论右美托咪定用于IABP术后患者的镇静效果良好,有利于患者心功能改善,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主动脉球囊反搏 心功能 清醒镇静
下载PDF
血流动力学监测机械通气下积极扩容联合IABP救治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一例
10
作者 王志宇 朱建华 +2 位作者 朱永定 贺鹤群 乐健伟 《现代实用医学》 2008年第10期757-757,共1页
1病例 患者女,63岁。因“胸闷心悸乏力5h,气促、咳粉红色泡沫痰3h”就诊。起病2h后即出现急性左心衰、心源性休克、Ⅰ型呼吸衰竭,由外院转入我院ICU。入院时少尿,神志淡漠,气道内大量粉红色泡沫痰,血压(BP)55/36mmHg,动脉血... 1病例 患者女,63岁。因“胸闷心悸乏力5h,气促、咳粉红色泡沫痰3h”就诊。起病2h后即出现急性左心衰、心源性休克、Ⅰ型呼吸衰竭,由外院转入我院ICU。入院时少尿,神志淡漠,气道内大量粉红色泡沫痰,血压(BP)55/36mmHg,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77%,四肢湿冷,脉搏细速,心率(HR)131次/min,律齐,心音低钝,两肺广泛湿啰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 血流动力学监测 IABP 机械通气 动脉血氧饱和度 救治 Ⅰ型呼吸衰竭 急性左心衰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相关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丹辉 朱建华 +3 位作者 乐健伟 王志宇 叶继辉 范震 《浙江医学》 CAS 2017年第24期2232-2235,共4页
目的从基因水平揭示心肌梗死的发病机制,为心肌梗死的基础研究和临床治疗提供新思路。方法从基因芯片公共数据库GEO(gene expression omnibus,GEO)中下载心肌梗死相关基因芯片数据,利用GENE-E进行差异基因分析,筛选出在心肌梗死患者中... 目的从基因水平揭示心肌梗死的发病机制,为心肌梗死的基础研究和临床治疗提供新思路。方法从基因芯片公共数据库GEO(gene expression omnibus,GEO)中下载心肌梗死相关基因芯片数据,利用GENE-E进行差异基因分析,筛选出在心肌梗死患者中具有的差异表达基因,采用Panther、String等在线分析软件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在200个差异表达基因所编码的蛋白中,有168个存在蛋白与蛋白的相互作用关系;其生物学通路主要涉及细胞凋亡通路、表皮生长因子受体信号通路等。结论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心肌梗死相关基因芯片数据,提示心肌梗死发病是多种基因作用的结果,EPHB1,GRM6,CD2BP2在心肌梗死患者外周血中高表达,对相关基因的进一步分析有利于揭示心肌梗死的发病机制,从而为心肌梗死患者的早期筛查提供新的分子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基因芯片 生物信息学
下载PDF
经皮气管切开术与传统气管切开术在危重病患者的应用效果比较 被引量:7
12
作者 王郁丹 乐健伟 朱建华 《现代实用医学》 2014年第12期1506-1507,共2页
目的探讨床边经皮气管切开术在危重病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比较经皮气管切开组(PT组,58例)与传统气管切开术组(ST组,29例)患者的手术操作时间、切口大小、术中出血量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PT组的手术操作时间明显短于ST组,切口明显小于S... 目的探讨床边经皮气管切开术在危重病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比较经皮气管切开组(PT组,58例)与传统气管切开术组(ST组,29例)患者的手术操作时间、切口大小、术中出血量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PT组的手术操作时间明显短于ST组,切口明显小于ST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ST组(均<0.05);PT组术后总并发症明显少于ST组,切口溢痰及切口感染发生率明显少于ST组(均<0.05)。结论经皮气管切开术操作时间短、创口小、出血少,并发症少,作为一种床边、快捷、微创的急救手术,可替代传统气管切开术,在危重患者中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管切开术 经皮 气管切开术 传统 纤支镜
下载PDF
吡格列酮通过调控miR-142-3p/HMGB1减轻脓毒症小鼠炎症反应及脾损伤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洁 孙敏 +4 位作者 董进中 叶继辉 乐健伟 王娟娟 朱建华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65-69,共5页
目的探讨吡格列酮在减轻脓毒症小鼠炎症反应及脾脏损伤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6~8周龄、SPF级健康雄性BALB/c小鼠60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脓毒症模型组(lipopolysaccharide group,LPS组)和吡格列酮干预组(吡格列酮+LPS组),每组2... 目的探讨吡格列酮在减轻脓毒症小鼠炎症反应及脾脏损伤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6~8周龄、SPF级健康雄性BALB/c小鼠60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脓毒症模型组(lipopolysaccharide group,LPS组)和吡格列酮干预组(吡格列酮+LPS组),每组20只。采用腹腔注射LPS 10 mg/kg制备脓毒症小鼠模型,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吡格列酮干预组为连续吡格列酮60 mg/kg灌胃3 d后腹腔注射LPS,再连续吡格列酮灌胃2 d。分别于6 h、12 h、24 h、48 h取各组小鼠眼眶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6、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和高迁移率族蛋白B1(high mobility group protein B1,HMGB1)的水平。取血后处死小鼠取脾脏组织,采用苏木素-伊红染色评估脾脏病理损伤;用实时荧光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miR-142-3p和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γ,PPARγ)mRNA的表达水平。多组间的差异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组间的比较采用LSD-t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LPS组在6 h、12 h、24 h、48 h血清中的IL-6、IL-10、TNF-α及HMGB1均明显升高(均P<0.01),应用吡格列酮干预组促炎因子IL-6和TNF-α在6 h、12 h、24 h、48 h较LPS组下降(均P<0.01),促炎因子HMGB1在12 h、24 h、48 h较LPS组下降(均P<0.01),抑炎因子IL-10在12 h、24 h及48 h较LPS组升高(均P<0.01)。LPS组脾脏脾小结内细胞排列疏松,脾小结结构散乱,可见大量细胞坏死及炎性细胞浸润;吡格列酮干预组细胞坏死及炎性细胞浸润有所减少。与LPS组相比,吡格列酮干预组在6 h、12 h、24 h和48 h脾脏中miR-142-3p和PPARγ均较LPS组升高(均P<0.001),脾脏中miR-142-3p和PPARγ存在正相关(r=0.916,P<0.001),而miR-142-3p和HMGB1存在负相关(r=-0.884,P<0.001)。结论吡格列酮可能通过miR-142-3p来靶向调节HMGB1的表达来减轻脓毒症小鼠的炎症反应及脾脏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吡格列酮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 微小RNA-142-3p 脾脏
原文传递
黄芩苷对脓毒症小鼠急性肾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乐健伟 樊恒 +1 位作者 孙敏 朱建华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866-870,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黄芩苷(BAI)对脓毒症小鼠急性肾损伤(AKI)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100只实验小鼠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盲肠结扎穿孔术(CLP)致脓毒症模型组(CLP组)和BAI预处理组,其中BAI预处理组根据BAI用量分为低、...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黄芩苷(BAI)对脓毒症小鼠急性肾损伤(AKI)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100只实验小鼠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盲肠结扎穿孔术(CLP)致脓毒症模型组(CLP组)和BAI预处理组,其中BAI预处理组根据BAI用量分为低、中、高剂量组(BAI-L+CLP、BAI-M+CLP、BAI-H+CLP组),每组20只。通过CLP法制备小鼠脓毒症相关性急性肾损伤(SA-AKI)模型;Sham组仅开腹、关腹,不予盲肠结扎、穿孔。BAI预处理组小鼠每日分别灌胃BAI 25、50、100 mg/kg,持续3 d,第3天灌胃结束后6 h行CLP制备脓毒症模型;Sham组及CLP组灌胃等量蒸馏水。各组分别于术后24 h随机处死10只小鼠取眼眶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肾功能〔包括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血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载脂蛋白(pNGAL)及血肾损伤分子-1(pKIM-1)〕;取肾组织,苏木素-伊红(HE)染色后,光镜下观察肾组织损伤情况,同时采用原位末端缺刻标记法(TUNEL)观察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情况;采用蛋白质免疫印迹试验(Western blotting)测定肾组织细胞FLICE样抑制蛋白(c-FLIP)表达水平。各组其余10只小鼠用于统计术后7 d生存情况。结果CLP组小鼠肾小管上皮细胞大量变性、坏死,肾小管管腔明显扩张,间质内可见炎性细胞广泛浸润,肾功能急剧恶化。与CLP组比较,给予低剂量BAI预处理后,小鼠肾功能有所改善,但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给予中、高剂量BAI预处理后,小鼠肾功能明显改善,SCr、BUN、pNGAL和pKIM-1均显著降低〔SCr(μmol/L):135.16±5.18、125.70±5.26比170.42±5.42,BUN(mmol/L):33.59±1.77、27.29±1.61比45.68±1.39,pNGAL(μg/L):91.29±4.68、73.40±3.77比131.50±6.55,pKIM-1(μg/L):6.34±0.30、5.51±0.35比8.03±0.29,均P<0.01〕,肾组织病理损伤显著减轻,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数量明显减少(个/HP:16.20±0.49、13.10±0.66比29.60±0.49,均P<0.01),肾组织c-FLIP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c-FLIP蛋白(c-FLIP/GADPH):0.35±0.02、0.46±0.02比0.21±0.01,均P<0.01〕。生存分析显示,Sham组小鼠7 d内均无死亡;与CLP组相比,BAI-L+CLP、BAI-M+CLP及BAI-H+CLP组小鼠7 d内平均生存时间明显延长,并呈一定剂量依赖性(d:3.5±2.5、5.4±2.2、5.9±1.9比2.1±1.2;Log-Rank检验:χ2=73.410,P<0.001)。结论中、高剂量BAI预处理可显著改善SA-AKI小鼠肾功能、肾组织病理损伤和生存情况,其机制可能与促进c-FLIP蛋白表达增高和抑制细胞凋亡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芩苷 脓毒症 急性肾损伤 小鼠
原文传递
Klotho蛋白对脓毒症急性肾损伤小鼠的肾脏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被引量:18
15
作者 孙敏 樊恒 +4 位作者 乐健伟 陈国栋 陈红 李洁 朱建华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60-164,共5页
目的探讨Klotho蛋白(一种单向跨膜蛋白)对脓毒症急性肾损伤(AKI)小鼠的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选取6~8周龄、SPF级健康雄性C57BL/6小鼠60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脓毒症模型组(CLP组)和Klotho蛋白干预组(CLP+KL组)... 目的探讨Klotho蛋白(一种单向跨膜蛋白)对脓毒症急性肾损伤(AKI)小鼠的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选取6~8周龄、SPF级健康雄性C57BL/6小鼠60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脓毒症模型组(CLP组)和Klotho蛋白干预组(CLP+KL组),每组20只。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术(CLP)制备脓毒症AKI小鼠模型;Sham组除不结扎、穿刺盲肠外,其余手术步骤相同。CLP+KL组术后连续4 d腹腔注射Klotho蛋白0.02 mg/kg;Sham组和CLP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术后24 h取各组小鼠眼眶血,采用肌氨酸氧化酶法和脲酶法分别检测血肌酐(SCr)、尿素氮(BUN)水平。术后5 d于麻醉后取小鼠肾组织,采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评估肾脏病理损伤;透射电镜下观察肾小管上皮细胞线粒体超微结构;用微量酶标法测定线粒体中还原型谷胱甘肽(GSH)水平,用硫代巴比妥酸法测定线粒体中丙二醛(MDA)含量,用比色法测定线粒体中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用蛋白质免疫印迹试验(Western Blot)检测肾组织Klotho、Bcl-2和细胞色素C(Cyt C)蛋白表达。结果 Sham组肾组织结构清晰、完整。与Sham组相比,CLP组肾小球和肾小管上皮细胞明显水肿,小管腔内可见透明管型,间质有大量炎性细胞浸润;血清SCr和BUN水平均显著高于Sham组〔SCr(μmol/L):182.60±6.97比47.20±5.37,BUN(mmol/L):53.70±5.12比18.70±2.62,均P<0.01〕;透射电镜下可见线粒体嵴肿胀、变形,嵴结构破坏,基质密度降低,外膜丧失;线粒体氧化应激因子水平显著升高〔MDA(μmol/g):1.172±0.046比0.746±0.094,GSH(μmol/g):5.765±0.059比4.223±0.072,NOS(kU/g):0.91±0.05比0.68±0.03,均P<0.01〕;肾组织Klotho蛋白、Bcl-2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下降,Cyt C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增加(Klotho/-?actin:0.188±0.020比0.538±0.024,Bcl-2/-?actin:0.311±0.010比0.391±0.015,Cyt C/-?actin:0.226±0.010比0.135±0.006,均P<0.01)。与CLP组比较,CLP+KL组肾小球和小管上皮细胞水肿减轻,小管腔内透明管型有所减少;血清SCr和BUN水平显著下降〔SCr(μmol/L):85.70±7.23比182.60±6.97,BUN(mmol/L):35.30±3.50比53.70±5.12,均P<0.01〕;线粒体结构相对完整;线粒体氧化应激因子水平显著下降〔MDA(μmol/g):0.958±0.072比1.172±0.046,GSH(μmol/g):4.756±0.107比5.765±0.059,NOS(kU/g):0.79±0.02比0.91±0.05,均P<0.01〕;肾组织Klotho蛋白、Bcl-2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而Cyt C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下降(Klotho/-?actin:0.336±0.011比0.188±0.020,Bcl-2/β-actin:0.474±0.017比0.311±0.010,Cyt C/β-actin:0.168±0.006比0.226±0.010,均P<0.01)。结论 Klotho蛋白通过维持线粒体结构完整和氧化应激反应对脓毒症AKI小鼠肾脏起到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LOTHO蛋白 脓毒症 肾损伤 急性 线粒体
原文传递
c-FLIP蛋白在小鼠脓毒症急性肾损伤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3
16
作者 樊恒 乐健伟 +4 位作者 陈国栋 孙敏 叶继辉 朱永定 朱建华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132-1136,共5页
目的观察细胞型Fas相关死亡域样白细胞介素-1β转换酶抑制蛋白(c-FLIP)在小鼠脓毒症急性肾损伤(SAKI)中的表达并探讨其意义。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30只雄性ICR小鼠分为正常对照组(Normal组)、假手术组(Sham组)和SAKI组,每组10只。采用... 目的观察细胞型Fas相关死亡域样白细胞介素-1β转换酶抑制蛋白(c-FLIP)在小鼠脓毒症急性肾损伤(SAKI)中的表达并探讨其意义。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30只雄性ICR小鼠分为正常对照组(Normal组)、假手术组(Sham组)和SAKI组,每组10只。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术(CLP)制备小鼠SAKI模型;Sham组不结扎、穿刺盲肠,其余手术步骤同SAKI组;Normal组不做任何处理。于CLP术后24h取小鼠眼眶血和肾脏组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肌酐(SCr)和尿素氮(BUN)水平;取肾组织行苏木素-伊红染色,于光镜下观察肾组织病理学改变并评估损伤严重程度;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肾组织中c-FLIP表达;用蛋白质免疫印迹试验(Western Blot)检测肾组织中c-FLIP、Bax和天冬氨酸特异性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蛋白表达。采用Pearson法分析SAKI时肾组织中c-FLIP与Bax和caspase-3蛋白表达的相关性。结果Normal组和Sham组肾小管上皮细胞结构规则、完整,间质未见炎性细胞浸润,肾损伤评分均为(1.30±0.48)分;免疫组化显示肾小管上皮细胞可见大量c-FLIP阳性表达(IA:120.20±3.87、116.70±3.46);WesternBlot显示肾组织中c-FLIP呈高表达(c-FLIP/GAPDH:0.99±0.01、0.98±0.02),Bax和caspase-3呈低表达(Bax/GAPDH:0.16±0.04、0.19±0.03,caspase-3/GAPDH:0.24±0.04、0.23±0.05)。与Sham组相比,SAKI组肾小管上皮细胞变性、坏死,间质有大量炎性细胞浸润,肾损伤评分显著升高(分:4.60±0.52比1.30±0.48,P<0.01),血清SCr和BUN水平均显著升高[SCr(μmol/L):193.90±13.54比24.50±3.78,BUN(mmol/L):81.60±7.26比5.20±0.92,均P<0.01],肾组织中c-FLIP阳性细胞明显减少(IA:17.11±0.82比116.70±3.46,P<0.01),c-FLIP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下降(c-FLIP/GAPDH:0.29±0.03比0.98±0.02,P<0.01),而Bax和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Bax/GAPDH:0.87±0.06比0.19±0.03,caspase-3/GAPDH:0.88±0.07比0.23±0.05,均P<0.01)。相关性分析显示,SAKI小鼠肾组织中c-FLIP蛋白与Bax蛋白(r=-0.468,P=0.029)和caspase-3蛋白表达(r=-0.663,P=0.004)均呈显著负相关。结论SAKI时肾组织中c-FLIP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下调,其下调机制与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增加相关,可作为治疗SAKI的有效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FLIP 急性肾损伤 ICR小鼠 抑制蛋白 CASPASE-3蛋白表达 脓毒症 WESTERNBLOT 肾小管上皮细胞
原文传递
微小RNA-142-3p在脓毒症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7
17
作者 李洁 孙敏 +2 位作者 乐健伟 陈红 朱建华 《中华危重症医学杂志(电子版)》 CAS CSCD 2018年第5期310-315,共6页
目的通过观察脓毒症患者血清中微小RNA-142-3p(miR-142-3p)的表达,探讨其与脓毒症的关系。方法选取41例脓毒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同期住院的非脓毒症患者2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血清中miR-142-3p的表达,酶联免疫吸附剂... 目的通过观察脓毒症患者血清中微小RNA-142-3p(miR-142-3p)的表达,探讨其与脓毒症的关系。方法选取41例脓毒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同期住院的非脓毒症患者2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血清中miR-142-3p的表达,酶联免疫吸附剂测定(ELISA)检测白细胞介素6(IL-6)和IL-10的表达。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miR-142-3p与患者临床特点和实验室指标的相关性,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miR-142-3p、IL-6、IL-10、C反应蛋白(CRP)、前降钙素原(PCT)、白细胞计数和乳酸表达水平对脓毒症的预测价值。结果脓毒症组患者的白细胞计数[(14.4±7.8)×109/L vs.(8.4±2.1)×109/L,t=4.571,P <0.001]、CRP[(127±80)mg/L vs.(80±45)mg/L,t=2.436,P=0.018]、乳酸[(2.3±1.8)mmol/L vs.(1.5±0.6)mmol/L,t=2.421,P=0.019]、PCT [5.70 (1.49,26.37)μg/L vs. 0.25 (0.10,0.63)μg/L,Z=75.500,P <0.001]、IL-6 [342.33(64.98,2 618.44)ng/L vs. 14.95(3.21,54.51)ng/L,Z=84.000,P <0.001]、IL-10 [23.16(6.19,85.56)ng/L vs. 2.75(1.39,5.36)ng/L,Z=198.500,P=0.001]和miR-142-3p [95.74(23.19,278.23)vs. 25.64(18.59,56.05),Z=222.000,P=0.004]均显著高于对照组。miR-142-3p与乳酸、IL-6、PCT均呈正相关(r=0.427、0.340、0.309,P=0.005、0.030、0.049)。根据脓毒症患者28 d生存情况分为存活组(29例)和死亡组(12例)。存活组的急性病生理学与长期健康评价(APACHE)Ⅱ评分[(14±6)分vs.(25±6)分]、序贯性器官衰竭估计(SOFA)评分[(6.0±2.8)分vs.(10.7±3.5)分]和乳酸[(1.6±1.0)mmol/L vs.(3.8±2.6)mmol/L]水平均显著低于死亡组(t=5.406、4.482、2.835,P均<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miR-142-3p [曲线下面积(AUC)=0.729,95%CI(0.602,0.856),P=0.004]、IL-6 [AUC=0.898,95%CI(0.820,0.975),P <0.001]、CRP [AUC=0.698,95%CI (0.566,0.831),P=0.013]、PCT [AUC=0.908,95%CI(0.835,0.981),P <0.001]、IL-10 [AUC=0.758,95%CI((0.631,0.885),P=0.001]和白细胞计数[AUC=0.776,95%CI(0.659,0.893),P=0.001]对脓毒症均有预测价值。结论脓毒症患者血清中miR-142-3p的表达升高,且与乳酸、IL-6、PCT呈正相关,其在脓毒症发生发展中可能发挥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微小RNA-142-3p 血清
原文传递
线粒体靶向抗氧化肽SS-31对脓毒症急性肾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2
18
作者 孙敏 马建伟 +3 位作者 叶继辉 樊恒 乐健伟 朱建华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418-1422,共5页
目的探讨线粒体靶向抗氧化肽SS-31对脓毒症急性肾损伤(AKI)小鼠肾脏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选择60只成年雄性C57BL/6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10只)、阳性对照组(10只)、脓毒症模型组(20只)和SS-31肽干预组(20只)。采用盲肠... 目的探讨线粒体靶向抗氧化肽SS-31对脓毒症急性肾损伤(AKI)小鼠肾脏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选择60只成年雄性C57BL/6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10只)、阳性对照组(10只)、脓毒症模型组(20只)和SS-31肽干预组(20只)。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术(CLP)复制脓毒症AKI模型;假手术组只开腹,不进行CLP。阳性对照组和SS-31肽干预组于术后30 min腹腔注射SS-31肽注射液(5 mg/kg);假手术组和模型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4组均连续给药7 d。于术后24 h眼眶采血,分离血清检测血肌酐(SCr)、尿素氮(BUN)水平;术后7 d处死小鼠,取肾脏组织行苏木素-伊红(HE)染色,光镜下观察肾脏组织病理学变化,透射电镜下观察肾脏组织线粒体超微结构改变,原位末端缺刻标记试验(TUNEL)检测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情况,蛋白质免疫印迹试验(Western blotting)检测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共激活因子1α(PGC-1α)、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活化的天冬氨酸特异性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脓毒症模型组术后24 h SCr和BUN均明显升高〔SCr(μmol/L):93.12±11.80比32.94±3.37,BUN(mmol/L):41.36±6.48比9.49±3.58,均P<0.05〕,肾脏组织AMPK、PGC-1α和活化的caspase-3的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增加(AMPK/β-actin:0.30±0.02比0.12±0.01,PGC-1α/β-actin:0.38±0.03比0.16±0.02,活化的caspase-3/β-actin:0.20±0.01比0.11±0.02,均P<0.05);光镜下可见炎性细胞浸润,肾小球基底膜暴露,管腔内可见空泡样透明管型;电镜下可见线粒体损伤,出现肿胀、嵴消失、内外膜破裂,凋亡细胞数明显增多〔个:24.00(18.75,31.00)比2.00(0.72,3.25),P<0.05〕。与脓毒症模型组比较,SS-31肽干预组血清SCr、BUN水平及肾脏组织AMPK、PGC-1α、活化的caspase-3的蛋白表达量均明显降低〔SCr(μmol/L):71.33±10.14比93.12±11.80,BUN(mmol/L):27.00±5.52比41.36±6.48,AMPK/β-actin:0.23±0.01比0.30±0.02,PGC-1α/β-actin:0.27±0.02比0.38±0.03,活化的caspase-3/β-actin:0.13±0.01比0.20±0.01,均P<0.05〕;光镜下可见细胞肿胀减轻,透明管型减少,损伤程度较脓毒症模型组减轻;电镜下可见线粒体结构完整,嵴肿胀减轻,膜结构相对完整,凋亡细胞数明显减少〔个:13.00(9.00,16.50)比24.00(18.75,31.00),P<0.05〕。结论SS-31肽对脓毒症AKI诱导的器官功能障碍的保护作用可能与维持线粒体稳态、抑制细胞凋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明管型 肾小球基底膜 器官功能障碍 线粒体结构 干预组 线粒体损伤 细胞肿胀 C57BL/6小鼠
原文传递
N-乙酰半胱氨酸上调细胞FLICE抑制蛋白表达对脓毒症小鼠急性肾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樊恒 乐健伟 +4 位作者 孙敏 陈国栋 朱永定 叶继辉 朱建华 《中华危重症医学杂志(电子版)》 CAS CSCD 2018年第4期250-255,共6页
目的研究N-乙酰半胱氨酸(NAC)上调细胞FLICE抑制蛋白(c-FLIP)表达对脓毒症小鼠急性肾损伤的作用。方法将30只雄性BALB/c小鼠分为假手术组、脓毒症组和NAC组,每组各10只。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术法制备脓毒症小鼠模型,假手术组除不结扎穿刺... 目的研究N-乙酰半胱氨酸(NAC)上调细胞FLICE抑制蛋白(c-FLIP)表达对脓毒症小鼠急性肾损伤的作用。方法将30只雄性BALB/c小鼠分为假手术组、脓毒症组和NAC组,每组各10只。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术法制备脓毒症小鼠模型,假手术组除不结扎穿刺盲肠外,其余手术步骤相同,NAC组小鼠术后15 min尾静脉注射NAC 100 mg/kg。造模成功后24 h取小鼠肾脏,光镜下观察肾脏组织病理变化;采用实时定量PCR(RT-PCR)法检测c-FLIP mRNA表达;采用Western-blotting法检测c-FLIP蛋白表达;复制上述实验观察96 h内小鼠的生存情况。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脓毒症组小鼠肾小球萎缩、肾小管上皮细胞变形、肾小管腔内可见大量肾细胞间质和碎片,而NAC组小鼠肾脏组织病变明显减轻。三组间肾脏组织病理学损伤评分、cFLIP mRNA及蛋白表达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01.400、31.720、20.330,P均<0.05)。进一步两两比较发现,CLP组小鼠肾脏组织病理学损伤评分较假手术组显著升高(P <0.001),NAC组小鼠肾脏组织病理学损伤评分较CLP组显著降低(P <0.001)。与假手术组相比,脓毒症组小鼠c-FLIP mRNA及蛋白表达均明显下降(P均<0.05),NAC组c-FLIP的蛋白表达有所降低(P <0.05);与脓毒症组相比,NAC组小鼠c-FLIP mRNA及蛋白表达均显著上升(P均<0.05)。KaplanMeier生存曲线结果显示,三组小鼠生存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806,P=0.012)。进一步两两比较发现,脓毒症组及NAC组小鼠的存活数量均较假手术组显著降低(P均<0.017),而NAC组小鼠存活数量较脓毒症组明显升高(P <0.017)。结论 NAC通过上调c-FLIP表达对脓毒症小鼠的急性肾损伤具有显著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急性肾损伤 N-乙酰半胱氨酸 细胞FLICE抑制蛋白 小鼠
原文传递
N-乙酰半胱氨酸对脓毒症小鼠急性肾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樊恒 乐健伟 +2 位作者 叶继辉 孙敏 朱建华 《中华危重症医学杂志(电子版)》 CAS CSCD 2021年第3期180-186,共7页
目的探讨N-乙酰半胱氨酸(NAC)对脓毒症小鼠急性肾损伤(AKI)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60只小鼠分为假手术组、脓毒症AKI组(SAKI组)和SAKI+NAC组,每组各20只。采用盲肠结扎穿刺法(CLP)构建SAKI小鼠模型,其中SAKI+NAC组在使用NAC(50 mg/... 目的探讨N-乙酰半胱氨酸(NAC)对脓毒症小鼠急性肾损伤(AKI)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60只小鼠分为假手术组、脓毒症AKI组(SAKI组)和SAKI+NAC组,每组各20只。采用盲肠结扎穿刺法(CLP)构建SAKI小鼠模型,其中SAKI+NAC组在使用NAC(50 mg/kg)预处理3 d后行CLP。假手术组小鼠仅进行外科手术,不予CLP。模型构建成功后24 h处死小鼠,采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法评估小鼠肾组织病理损伤,比较3组小鼠血清肌酐、血尿素氮、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6、病理学评分、丙二醛、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过氧化氢酶、肾组织细胞凋亡情况以及Toll样受体4(TLR4)、核因子κB(NF-κB)、Caspase-3、Bax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HE染色结果显示,假手术组小鼠肾组织切片中肾小球、肾小管和血管结构清晰正常;SAKI组小鼠可见肾小球破裂、广泛的肾小管坏死和刷状缘的丧失,间质大量炎症细胞浸润;SAKI+NAC组小鼠肾组织损伤明显减轻,肾小球、肾小管上皮细胞可见充血水肿,间质炎症细胞明显减少。假手术组、SAKI组和SAKI+NAC组小鼠血清肌酐[(39.0±1.8)、(129.6±4.8)、(81.7±2.0)μmol/L]、血尿素氮[(6.65±0.29)、(24.78±0.71)、(15.45±0.40)mmol/L]、TNF-α[(16.8±0.4)、(43.5±1.0)、(22.0±0.6)ng/L]、IL-1β[(15.2±0.7)、(44.8±1.0)、(25.5±0.8)ng/L]、IL-6 [(20.8±0.4)、(70.6±2.0)、(35.8±1.2)ng/L]、病理学评分[(0.65±0.11)、(3.55±0.14)、(2.00±0.15)分]、丙二醛[(25.1±0.7)、(85.3±1.1)、(40.1±1.6)nmol/g]、SOD [(90.4±1.4)、(22.4±0.8)、(70.7±2.5)U/mg]、GSH-Px [(336.2±5.5)、(181.1±2.5)、(265.0±6.4)U/mg]、过氧化氢酶[(14.9±0.6)、(5.7±0.4)、(8.4±0.4)U/mg]、TUNEL阳性细胞数[(1.35±0.20)、(13.55±0.72)、(8.25±0.42)个]以及TLR4 [(0.14±0.03)、(0.40±0.03)、(0.18±0.03)]、NF-κB [(0.20±0.04)、(0.66±0.05)、(0.16±0.03)]、Caspase-3 [(0.152±0.027)、(0.464±0.061)、(0.147±0.022)]和Bax [(0.14±0.03)、(0.71±0.03)、(0.15±0.04)]蛋白表达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204.316、328.913、378.460、327.102、344.226、123.104、709.235、421.732、233.016、104.521、153.920、127.135、260.514、115.960、505.826,P均<0.001)。进一步两两比较发现,SAKI+NAC组血清肌酐、血尿素氮、TNF-α、IL-1β、IL-6、病理学评分、丙二醛、TUNEL阳性细胞数以及TLR4、NF-κB、Caspase-3和Bax蛋白表达水平均较SAKI组显著降低,SOD、GSH-Px和过氧化氢酶水平均较SAKI组显著升高(P均<0.05)。结论 NAC对脓毒症小鼠AKI有显著的保护作用,其具体机制与抑制肾组织细胞炎症反应、抗氧化损伤和抗细胞凋亡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乙酰半胱氨酸 脓毒症 急性肾损伤 小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