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聚合物驱后油藏激活内源微生物驱油现场试验 被引量:34
1
作者 乐建君 刘芳 +5 位作者 张继元 柏璐璐 王蕊 刘晓波 侯兆伟 伍晓林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99-106,共8页
针对聚合物驱后油藏内源微生物的生长特点,对大庆油田萨南开发区南二区东部聚合物驱后典型油藏开展了激活内源微生物驱油现场试验。通过优选由玉米浆干粉、硝酸钠和磷酸氢二铵构成激活剂,与保护剂聚合物交替注入,并运用分子生态学末端... 针对聚合物驱后油藏内源微生物的生长特点,对大庆油田萨南开发区南二区东部聚合物驱后典型油藏开展了激活内源微生物驱油现场试验。通过优选由玉米浆干粉、硝酸钠和磷酸氢二铵构成激活剂,与保护剂聚合物交替注入,并运用分子生态学末端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分析了内源微生物激活前后群落结构的变化规律,研究了利用内源微生物驱油技术的可行性。现场试验结果表明:聚合物驱后油藏中有明显的产气增压效果;油藏驱动压力的动态变化及代谢产物气体组分CH_4和CO_2的δ^(13)C同位素含量波动,验证了激活剂的加入促使油藏内源微生物微氧和无氧代谢交替进行;产出液的各项生化监测指标均有明显变化,激活后优势菌群为Pseudomonas、Thauera和Arcobacter,且丰度增高;试验区阶段累计增油3 068.13t,含水率下降2.2%,驱油增产效果明显。该试验的成功实施证明了聚合物驱后油藏采用激活内源微生物驱油的工艺方法是可行的,并为同类油藏进一步提高采收率提供了可借鉴的方法和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驱后油藏 激活剂 内源微生物 菌群结构 现场试验
下载PDF
鼠李糖脂的复配驱油体系及现场试验 被引量:10
2
作者 乐建君 伍晓林 +4 位作者 马亮亮 郭盟华 刘洪涛 麻成斗 吴晓磊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68-171,共4页
用鼠李糖脂复配体系对大庆油田采油七厂葡北三断块进行生物表面活性剂驱油技术研究及现场试验。结果表明:鼠李糖脂的复配驱油体系在有效质量分数(0.125%~1.0%)低而宽的范围内,与葡北油水之间的界面张力大幅下降(10-2mN/m数量级);在模... 用鼠李糖脂复配体系对大庆油田采油七厂葡北三断块进行生物表面活性剂驱油技术研究及现场试验。结果表明:鼠李糖脂的复配驱油体系在有效质量分数(0.125%~1.0%)低而宽的范围内,与葡北油水之间的界面张力大幅下降(10-2mN/m数量级);在模拟油层渗透率的天然岩心上注入0.5VP(VP为孔隙体积)的鼠李糖脂复配驱油体系,采收率比水驱提高7.9%~9.3%;13个月驱油累积增油2014 t,平均单井增油224 t,日产油量由试验前的1.5t上升到1.85 t,含水率最低下降1.5%,投入产出比达到1∶2.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李糖脂 复配驱油体系 界面张力 采收率 现场试验
下载PDF
微生物单井处理技术在徐家围子低渗透油田的应用 被引量:6
3
作者 乐建君 于盛鸿 +2 位作者 张宝忠 孙立岩 朱玉峰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2004年第2期56-58,共3页
介绍了徐家围子低渗透油田微生物采油的现场试验。试验采用一组由产气的甲烷茵、分解石蜡的混合杆菌和产生物表面活性剂的芽孢杆菌组成的配伍菌,利用其综合作用解决低渗透油田水驱效果差,油井产量递减率偏高的生产问题。4口试验井已累... 介绍了徐家围子低渗透油田微生物采油的现场试验。试验采用一组由产气的甲烷茵、分解石蜡的混合杆菌和产生物表面活性剂的芽孢杆菌组成的配伍菌,利用其综合作用解决低渗透油田水驱效果差,油井产量递减率偏高的生产问题。4口试验井已累积增油534.3t,有效期超过110d,投入产出比达到1:2.4以上。为高含蜡原油低渗透油田的增产提供了一条可行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单井处理技术 低渗透油田 甲烷菌 表面活性剂 芽孢杆菌 微生物采油
下载PDF
萨南油水过渡带微生物解堵现场试验 被引量:5
4
作者 乐建君 蔡巍 +1 位作者 刘小波 范永全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S2期137-138,9-10,共4页
介绍了萨南油水过渡带应用微生物解堵的现场试验情况。通过10口低产低效且高含水(含水60%~95%)试验井的现场应用,已累计增油1445 t,平均单井增液在50%以上,个别井高达到几倍,有效期大于6个月,最长13个月,平均单井增油145 t,有效率在70%... 介绍了萨南油水过渡带应用微生物解堵的现场试验情况。通过10口低产低效且高含水(含水60%~95%)试验井的现场应用,已累计增油1445 t,平均单井增液在50%以上,个别井高达到几倍,有效期大于6个月,最长13个月,平均单井增油145 t,有效率在70%。试验井微生物解堵后功图泵效提高10%~30%,节省了洗井作业费用,投入产出比大于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 解堵 微生物采油 油水过渡带 薄差油层 现场试验
下载PDF
敖古拉中高温油田微生物驱油可行性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乐建君 陈星宏 +2 位作者 王蕊 柏璐璐 乐世豪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4期9158-9162,共5页
为改善中高温油田高含水期的开发效果,针对敖古拉油田塔3井区开展了微生物驱油技术的可行性分析。依据微生物驱油的地质基础及筛选标准,敖古拉油田的地质参数和油水物性满足微生物驱油的基本条件。室内评价了2株菌Bacil-lus licheniform... 为改善中高温油田高含水期的开发效果,针对敖古拉油田塔3井区开展了微生物驱油技术的可行性分析。依据微生物驱油的地质基础及筛选标准,敖古拉油田的地质参数和油水物性满足微生物驱油的基本条件。室内评价了2株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 TY1和Bacillus subtilis TY2的乳化性能、驱油性能和配伍性。降蜡率在10%~25%,降胶率在15%~25%,降低原油黏度50%以上。天然岩心驱油实验提高采收率5-9个百分点,具备实施微生物驱油技术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高温油田 菌群结构 微生物驱油 可行性分析
下载PDF
假单胞菌Su5-2生物降解原油实验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乐建君 张春英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238-241,246,共5页
从大庆油田及安达糖厂的土样、油样和水样中筛选出能降解原油组分的菌株,初步鉴定为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 sp.),用气相色谱法分析了原油组分的降解产物。该菌在无机盐培养基中能降解原油中C16—C35正构烷烃组分,生成C10—C15轻组分及... 从大庆油田及安达糖厂的土样、油样和水样中筛选出能降解原油组分的菌株,初步鉴定为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 sp.),用气相色谱法分析了原油组分的降解产物。该菌在无机盐培养基中能降解原油中C16—C35正构烷烃组分,生成C10—C15轻组分及大量气态烷烃,CO_2等,使发酵后原油流动性变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单胞菌属 生物降解 原油
下载PDF
萨北过渡带微生物增效水驱矿场试验 被引量:1
7
作者 乐建君 李蔚 +3 位作者 郭盟华 金海军 李红梅 赵春艳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15-119,共5页
针对萨北过渡带原油黏度大,含蜡、胶量高,单纯注水开采难度大的特点,开展了3注7采的微生物驱油现场试验。现场共注入微生物菌剂和营养剂的混合液9600m3。在微生物驱后的16个月内,注入、采出液的监测指标(有机酸质量浓度,界面张力... 针对萨北过渡带原油黏度大,含蜡、胶量高,单纯注水开采难度大的特点,开展了3注7采的微生物驱油现场试验。现场共注入微生物菌剂和营养剂的混合液9600m3。在微生物驱后的16个月内,注入、采出液的监测指标(有机酸质量浓度,界面张力,原油蜡、胶质量分数和族组成等)均显示出微生物地下发酵的迹象。微生物驱试验区含水率由试验前的94.19%下降到91.74%,降低2.45个百分点,阶段累计增油量2743.8t,阶段提高采收率2.7%,投入产出比为1:8。试验表明微生物增效水驱投入成本低、施工简便、生物环保,为水驱油藏高效开发探索了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萨北过渡带 微生物驱油 3注7采试验区 中心井 矿场试验
下载PDF
低渗透油田微生物采油现场试验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乐建君 于盛鸿 +2 位作者 崔长海 张宝忠 孙立岩 《精细石油化工进展》 CAS 2004年第2期13-15,18,共4页
在徐家围子低渗透油田开展了微生物采油现场试验。试验采用一组由产气的甲烷球菌、分解石蜡杆菌和产生物表面活性剂的芽孢杆菌组成的配伍菌,改善低渗透油田水驱效果差、油井产量递减率偏高的生产问题。试验结果表明,4口试验井已累计增油... 在徐家围子低渗透油田开展了微生物采油现场试验。试验采用一组由产气的甲烷球菌、分解石蜡杆菌和产生物表面活性剂的芽孢杆菌组成的配伍菌,改善低渗透油田水驱效果差、油井产量递减率偏高的生产问题。试验结果表明,4口试验井已累计增油534.3 t,有效期超过110 d,投入产出比达1:2.4以上。为高含蜡低渗透油田的增产提供了一条可行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透油田 微生物采油技术 甲烷球菌 石蜡杆菌 配伍菌 水驱技术 产量 储层
下载PDF
利用活性污泥采油的生物工艺学探讨 被引量:3
9
作者 乐建君 张春英 高树棠 《石油钻采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5期76-81,共6页
利用活性污泥采油是一项新技术。大量实验表明,活性污泥具有很高的生物活性和良好的驱油能力,这是一个很有发展前景的领域。本文探讨了利用活性污泥采油的特点,并对其现场应用效果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活性污泥 采收率 微生物采油
下载PDF
机采井微生物清防蜡工艺及应用效果评价 被引量:2
10
作者 乐建君 王新宇 +3 位作者 李云祥 柏璐璐 王蕊 迟双会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11年第8期67-69,共3页
针对现有机采井化学清防蜡存在药剂用量大、加药频率高、作用时间短、污染环境等问题,开发了一种微生物清防蜡菌剂。通过现场8口易结蜡井试验,发现试验期间机采井电流变化较小,基本处于平稳状态;微生物清防蜡菌剂用量比化学清防蜡药剂减... 针对现有机采井化学清防蜡存在药剂用量大、加药频率高、作用时间短、污染环境等问题,开发了一种微生物清防蜡菌剂。通过现场8口易结蜡井试验,发现试验期间机采井电流变化较小,基本处于平稳状态;微生物清防蜡菌剂用量比化学清防蜡药剂减少40%以上,成本节约20%~50%,加药周期延长1倍以上,该微生物清防蜡菌剂效果优于或等效于化学清防蜡药剂,经济效益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采井 微生物菌剂 清防蜡 应用效果评价
下载PDF
利用活性污泥采油的初步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乐建君 陈星宏 +1 位作者 朱凯 蔡巍 《精细石油化工进展》 CAS 2005年第6期1-3,共3页
本研究利用油田污水处理站和炼油厂的活性污泥来提高原油采收率。对活性污泥中微生物产气、产酸、乳化降解原油和LAZAR模型驱油等实验效果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活性污泥中各类微生物具有较强的乳化能力,微生物代谢产物中气体、有机... 本研究利用油田污水处理站和炼油厂的活性污泥来提高原油采收率。对活性污泥中微生物产气、产酸、乳化降解原油和LAZAR模型驱油等实验效果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活性污泥中各类微生物具有较强的乳化能力,微生物代谢产物中气体、有机酸等活性组分可使原油采收率提高9.52%~21.88%,为今后深入研究活性污泥生物学特性和驱油机理提供了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污泥 实验研究 提高原油采收率 微生物代谢产物 采油 污水处理站 生物学特性 研究利用 综合评价 AR模型 乳化能力 活性组分 驱油机理 炼油厂 有机酸 降解
下载PDF
聚驱后油藏激活内源微生物的驱油工艺 被引量:1
12
作者 乐建君 董代远 《能源科学发展(中英文版)》 2014年第1期8-11,共4页
采用优选的激活剂与保护剂聚合物交替注入工艺在萨南南二区东部聚驱后典型油藏开展激活内源微生物驱油现场试验。应用效果表明,在激活剂由注入到采出的过程中产气增压效果明显,注入压力由注前的11.0MPa上升到13.5MPa,注后7个月压... 采用优选的激活剂与保护剂聚合物交替注入工艺在萨南南二区东部聚驱后典型油藏开展激活内源微生物驱油现场试验。应用效果表明,在激活剂由注入到采出的过程中产气增压效果明显,注入压力由注前的11.0MPa上升到13.5MPa,注后7个月压力又回升到12.5MPa以上,进一步验证激活剂的加入促使油藏内源微生物微氧和无氧代谢过程的交替进行,同时也监测到油藏内源微生物“原位”地下发酵过程中的代谢产物CH4和CO2气体组分和δ^13C(PDB)N位素的含量变化,试验区阶段累计增油4057t。这表明聚驱后油藏采用激活本源微生物驱油的工艺方法是可行的,为同类油藏进一步提高采收率提供了一条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驱后典型油藏 激活工艺参数设计 注入工艺 应用效果
下载PDF
大庆油田聚驱后油藏内源微生物激活剂的筛选和效果评价 被引量:13
13
作者 伍晓林 赵玲侠 +2 位作者 马挺 俞理 乐建君 《南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05-111,共7页
聚合物驱油后的油藏含水大幅回升,操作成本高,传统化学方法很难继续提高采收率,而内源微生物采油技术是最有希望的接替技术之一.针对大庆油田聚驱后油藏,利用分子生态学技术考察目标油藏的菌群结构,并通过统计学方法对内源微生物激活剂... 聚合物驱油后的油藏含水大幅回升,操作成本高,传统化学方法很难继续提高采收率,而内源微生物采油技术是最有希望的接替技术之一.针对大庆油田聚驱后油藏,利用分子生态学技术考察目标油藏的菌群结构,并通过统计学方法对内源微生物激活剂进行筛选和效果评价.结果表明目标油藏具有多种采油功能微生物,确定以糖蜜,硝酸盐,磷酸盐及酵母粉为主的激活剂体系,该体系能显著提高内源微生物的数量,有益菌浓度提高1~3个数量级,代谢产生的表面活性剂能将原油完全乳化分散,形成稳定的悬浊液,同时也能兼顾厌氧微生物的生长及产甲烷菌代谢产甲烷,因此具备实施内源微生物采油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驱后油藏 内源微生物 激活剂 筛选 评价
下载PDF
大庆萨南开发区高台子油层细菌群落结构 被引量:7
14
作者 任国领 曲丽娜 +2 位作者 乐建君 由春梅 黄永红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71-76,82,共7页
应用分子生态学方法,从大庆油田萨南开发区高台子油层样品(包括1个注入水样和8口油井产出液样组成的混合样)中提取总DNA,扩增其16S rDNA片段,克隆到大肠杆菌,建立16S rDNA克隆文库,研究细菌群落结构.结果表明:从注入水样的微生物得出22... 应用分子生态学方法,从大庆油田萨南开发区高台子油层样品(包括1个注入水样和8口油井产出液样组成的混合样)中提取总DNA,扩增其16S rDNA片段,克隆到大肠杆菌,建立16S rDNA克隆文库,研究细菌群落结构.结果表明:从注入水样的微生物得出22个分类操作单元(OUT),从油井产出液样的微生物得出9个分类操作单元(OUT),注入水样的微生物多样性明显高于油井产出液样的.对克隆测序的16S rDNA序列进行GenBank数据库比对和系统发育分析,注入水样的细菌属于γ变形菌纲(79.0%)、β变形菌纲(3.0%)和未培养微生物(18.0%);油井产出液样的细菌属于γ变形菌纲(87.7%)、δ变形菌纲(8.5%)和未培养微生物(15.1%).与石油烃降解和产生物表面活性剂相关的假单胞菌(Pseudomonas)在注入水文库和油井产出液文库中的比例分别为51.0%和87.7%.油藏微生物群落结构的研究可以为微生物采油技术提供基础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台子油层 16S rDNA克隆文库 细菌群落结构 注入水 产出液 微生物采油
下载PDF
微生物对胶态分散凝胶体系成胶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7
15
作者 李蔚 石梅 +2 位作者 乐建君 孙凤荣 侯兆伟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2002年第1期67-69,共3页
研究分析了多种微生物对胶态分散凝胶 (CDG)体系的作用。结果表明 ,多种微生物 (如腐生菌、硫酸盐还原菌、铁细菌、乙酸菌等 )都会对CDG体系成胶过程中及成胶后的粘度产生影响 ,使体系粘度迅速下降。在此基础上 ,对杀菌剂与CDG体系之间... 研究分析了多种微生物对胶态分散凝胶 (CDG)体系的作用。结果表明 ,多种微生物 (如腐生菌、硫酸盐还原菌、铁细菌、乙酸菌等 )都会对CDG体系成胶过程中及成胶后的粘度产生影响 ,使体系粘度迅速下降。在此基础上 ,对杀菌剂与CDG体系之间的关系做出了初步评价。认为在CDG体系中加入适当浓度的杀菌剂 ,能够保证CDG体系在地层厌氧条件下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 胶态分散凝胶 粘度 转变压力 杀菌剂
下载PDF
聚丙烯酰胺降解菌筛选与分子生物学鉴定 被引量:6
16
作者 任国领 徐晶雪 +3 位作者 王晶 张虹 乐建君 黄永红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67-71,9-10,共5页
从大庆油田聚驱后油藏采出水中筛选出一株降解聚丙烯酰胺的细菌菌株——QSJU001.该菌株能在以聚丙烯酰胺为惟一碳源的无机盐培养基中生长.对该菌进行16SrDNA序列的分子生物学鉴定,测得的16SrDNA序列与GenBank中最相近的前10个菌株的相... 从大庆油田聚驱后油藏采出水中筛选出一株降解聚丙烯酰胺的细菌菌株——QSJU001.该菌株能在以聚丙烯酰胺为惟一碳源的无机盐培养基中生长.对该菌进行16SrDNA序列的分子生物学鉴定,测得的16SrDNA序列与GenBank中最相近的前10个菌株的相似性均为99%.利用该菌属与最相近的前10个菌株构建该菌种的系统发育树,结果显示该菌株与Acinetobacter baumannii strain KK14菌株的碱基差别最小.该菌的形态特征观察、生理生化特征检测、16SrDNA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表明,菌株QSJU001与Acinetobacter baumannii strain KK14亲缘关系最近,属于不动杆菌属.降解率实验结果表明,菌株QSJU001对聚丙烯酰胺降解率基本稳定在33%左右,对聚丙烯酰胺的降解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酰胺 降解菌 筛选 不动杆菌属
下载PDF
大庆油田内源微生物驱油矿场试验效果 被引量:8
17
作者 任国领 张虹 +3 位作者 乐建君 丁海燕 刘伟 黄永红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97-100,共4页
为了评价内源微生物采油矿场试验效果,分析了大庆油田内源微生物驱油前后油水界面张力、采出液水质生化指标、细菌群落结构和采油量的变化。结果表明:注入营养剂后油水界面张力降低25%,采出液中产生了一定量的乙酸、乳酸等低分子有机酸... 为了评价内源微生物采油矿场试验效果,分析了大庆油田内源微生物驱油前后油水界面张力、采出液水质生化指标、细菌群落结构和采油量的变化。结果表明:注入营养剂后油水界面张力降低25%,采出液中产生了一定量的乙酸、乳酸等低分子有机酸;营养剂激活后微生物群落结构趋于简单化,激活后主要优势菌群为弓形杆菌属、陶厄氏菌属、不动杆菌属和梭菌属;注入营养剂后试验区块平均日产液量由456 t增加到528 t,平均日产油量由15.2 t增加到28.5 t。矿场试验注入的营养剂定向激活了有益功能菌,达到提高原油采收率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源微生物驱油 矿场试验 营养剂 细菌群落结构
下载PDF
石油烃降解菌的特性分析 被引量:10
18
作者 王彤 乐建君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5-28,共4页
分析了降解石油烃的配伍菌对原油组成和流变性变化的影响.该配伍菌在原油中培养,生物降解原油组分,烷烃和芳烃质量分数发生变化,非烃组分质量分数平均增加2.09%,沥青质质量分数平均减少1.29%.原油经配伍菌作用后含蜡质量分数平均降低17.... 分析了降解石油烃的配伍菌对原油组成和流变性变化的影响.该配伍菌在原油中培养,生物降解原油组分,烷烃和芳烃质量分数发生变化,非烃组分质量分数平均增加2.09%,沥青质质量分数平均减少1.29%.原油经配伍菌作用后含蜡质量分数平均降低17.56%,含胶质量分数平均降低26.54%,处理后的原油表观黏度与处理前相比降低50%,原油流动性得到改善.应用牛顿指数、黏度变化量和提高采收率指数评价对EOR指数的影响达2.0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烃降解菌 性能评价 微生物采油(MEOR)
下载PDF
超小微生物在低渗透油田中的现场应用试验 被引量:6
19
作者 吴艳海 乐建君 +1 位作者 任长青 刘洋 《精细石油化工进展》 CAS 2008年第12期6-9,共4页
在大庆油田特低渗透油层、表外储层及断块低渗透油层3类不同油藏中开展了超小微生物解堵增产现场试验,试验所用的超小微生物采用营养缺陷法培养,菌体尺寸控制在0.5μm内。利用对营养物质比较敏感的超小微生物进入油层中,达到近井地带解... 在大庆油田特低渗透油层、表外储层及断块低渗透油层3类不同油藏中开展了超小微生物解堵增产现场试验,试验所用的超小微生物采用营养缺陷法培养,菌体尺寸控制在0.5μm内。利用对营养物质比较敏感的超小微生物进入油层中,达到近井地带解堵增产的目的。现场试验17口井,累计增油超过2 630 t,有效率达76.4%,作用期6个月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透油藏 超小微生物 营养缺陷法培养 微生物采油技术
下载PDF
芽孢杆菌L-510生物降解原油的特性及现场应用 被引量:2
20
作者 姚建华 乐建君 +1 位作者 迟双会 张继元 《精细石油化工进展》 CAS 2006年第8期5-8,11,共5页
为提高原油采收率,利用芽孢杆菌L-510对原油进行生物降解,经室内特性分析实验表明,经芽孢杆菌L-510处理后,原油中轻组分范围变宽,非烃组分含量平均增加2.09%,沥青质含量平均下降1.29%;原油含蜡量平均降幅为17.6%,胶质含量平均降幅为26.... 为提高原油采收率,利用芽孢杆菌L-510对原油进行生物降解,经室内特性分析实验表明,经芽孢杆菌L-510处理后,原油中轻组分范围变宽,非烃组分含量平均增加2.09%,沥青质含量平均下降1.29%;原油含蜡量平均降幅为17.6%,胶质含量平均降幅为26.5%;原油的流动性得到改善,粘温曲线初始表观粘度与处理前相比降幅达50%。用该菌在葡北油田进行微生物吞吐现场试验,生产井经该菌处理4个月后,有效井达到80%,产液量增幅43.8%,产油量增幅51.4%。该菌株可广泛应用于采油工程领域,特别是微生物强化采油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芽孢杆菌 生物降解 微生物采油 现场应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