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腕足类新戟贝(Neochonetes)属与特提斯戟贝(Tethyochonetes)属的鉴定特征及其比较
1
作者 吴会婷 胡飞 +4 位作者 何卫红 杨廷禄 李省晔 滕霏 乐明亮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35-40,共6页
Neochonetes(新戟贝)和Tethyochonetes(特提斯戟贝)是二叠纪-三叠纪界线剖面常见的腕足类化石,对二叠纪-三叠纪之交这一重大地质历史转折期的古生态和古环境研究都具有重要价值,但它们在外部形态上十分相似,给鉴定工作带来难度。通过对... Neochonetes(新戟贝)和Tethyochonetes(特提斯戟贝)是二叠纪-三叠纪界线剖面常见的腕足类化石,对二叠纪-三叠纪之交这一重大地质历史转折期的古生态和古环境研究都具有重要价值,但它们在外部形态上十分相似,给鉴定工作带来难度。通过对中寨剖面所产该2属化石的详细观察、度量、描述、鉴定、统计与对比,从壳形、壳饰、外部和内部构造等几个方面阐述了Neochonetes和Tethyochonetes的异同。此外,在对所采标本进行分类整理的过程中,笔者还发现这2个属较多地出现在长兴阶粉砂质泥岩和硅质泥岩相中,且其时代与岩相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叠纪-三叠纪之交 腕足类 Neochonetes Tethyochonetes
下载PDF
粉彩综合装饰瓷板画《荷风之五》
2
作者 乐明亮 《景德镇学院学报》 2018年第5期143-143,共1页
关键词 综合装饰 瓷板
下载PDF
高温颜色釉综合装饰《荷风之三》
3
作者 乐明亮 《景德镇学院学报》 2021年第4期I0007-I0007,共1页
下载PDF
《憩》
4
作者 乐明亮 《景德镇学院学报》 2021年第3期I0001-I0001,共1页
下载PDF
走进非洲 景德镇学院艺术家陶瓷作品选(三)
5
作者 乐明亮 《景德镇学院学报》 2015年第2期I0009-I0009,共1页
下载PDF
容器Ⅱ
6
作者 乐明亮 《景德镇学院学报》 2015年第3期J0008-J0008,共1页
下载PDF
华南南华纪一二叠纪沉积大地构造演化 被引量:61
7
作者 何卫红 唐婷婷 +9 位作者 乐明亮 邓晋福 潘桂棠 邢光福 骆满生 徐亚东 韦一 张宗言 肖异凡 张克信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929-953,共25页
通过对华南扬子陆块和华夏增生体两大构造单元南华纪-二叠纪7条综合性剖面岩性、岩相、地层厚度、沉积环境、变形与变质作用的对比研究,以及对扬子陆块南缘以及华夏增生体具有指相意义(与洋壳相关)的岩石组合的系统总结与分析,以地层区... 通过对华南扬子陆块和华夏增生体两大构造单元南华纪-二叠纪7条综合性剖面岩性、岩相、地层厚度、沉积环境、变形与变质作用的对比研究,以及对扬子陆块南缘以及华夏增生体具有指相意义(与洋壳相关)的岩石组合的系统总结与分析,以地层区和分区为单位对盆地原型进行了初步划分,在此基础上讨论了华南地区南华纪-二叠纪盆地和构造演化的基本规律,总结出构造演化的发展阶段,揭示了扬子陆块与华夏增生体沿江绍-郴州-钦防北东段碰撞对接的时间发生在早古生代末,西南段碰撞对接的时间相对较晚,可能发生在二叠纪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华纪-二叠纪 扬子陆块 华夏增生体 沉积 构造
原文传递
二叠纪末扬子海盆及其周缘动物群的特征和古地理、古构造启示 被引量:9
8
作者 何卫红 张克信 +8 位作者 吴顺宝 冯庆来 杨廷禄 乐明亮 肖异凡 吴会婷 张阳 王光栋 陈冰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75-289,共15页
二叠纪-三叠纪之交生物灭绝主要受古环境演变的控制.然而,古地理、古构造背景和生物自身因素(如生物的生理特征)也影响着生物的演化规律及空间分布.从沉积学、放射虫古测深以及生物组合等方面对扬子海盆及其周缘的古地理特征进行了详细... 二叠纪-三叠纪之交生物灭绝主要受古环境演变的控制.然而,古地理、古构造背景和生物自身因素(如生物的生理特征)也影响着生物的演化规律及空间分布.从沉积学、放射虫古测深以及生物组合等方面对扬子海盆及其周缘的古地理特征进行了详细研究,重建其古地理和古构造背景,为华南古-中生代之交生物和环境演化的全球可对比性提供了古地理依据.研究表明:(1)扬子海盆北缘,从南往北,水体逐渐变深,面向东秦岭-大别深海;扬子海盆南缘深水盆地,从北往南,水体也是逐渐变深,面向古特提斯洋盆.扬子海盆边缘面向广海表明扬子海盆二叠纪末生物和环境演化具有区域上广泛的代表性甚至全球意义.(2)扬子海盆北缘盆地的古水深普遍小于南缘深水盆地的古水深.(3)华北板块与华南板块的最终碰撞发生在二叠纪以后;钦防地区晚古生代为洋盆环境(古特提斯的分支小洋盆),该洋盆一直延续到二叠纪末甚至三叠纪,因此,扬子和华夏古构造体系西南段的最终碰撞和拼合可能发生在二叠纪末甚至三叠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学 放射虫动物群 生物组合 古地理 二叠纪 扬子海盆及其周缘
原文传递
南天山古生代-中生代沉积盆地演化 被引量:8
9
作者 高小芬 林晓 +1 位作者 徐亚东 乐明亮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119-1128,共10页
南天山位于塔里木—卡拉库姆板块和伊犁-哈萨克斯坦板块的碰撞造山带.前人研究表明,该区在古生代经历了洋盆的扩张、俯冲消减和碰撞造山;中生代则进入到陆内发展阶段.但由于该区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复杂的构造背景,洋盆的闭合时间及盆地演... 南天山位于塔里木—卡拉库姆板块和伊犁-哈萨克斯坦板块的碰撞造山带.前人研究表明,该区在古生代经历了洋盆的扩张、俯冲消减和碰撞造山;中生代则进入到陆内发展阶段.但由于该区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复杂的构造背景,洋盆的闭合时间及盆地演化的阶段依然存在诸多争论.在广泛收集地质资料的基础上,对我国境内南天山地层大区进行了地层分区,并对每个分区的古生代-中生代盆地沉积序列进行了详细分析,最终划分出5个演化阶段:寒武纪-奥陶纪,南天山洋从有限洋盆发展为成熟洋盆,洋盆性质为弧后盆地;早志留世,南天山洋盆开始俯冲消减,东部红柳河段洋盆在早泥盆世闭合,而西部的俯冲消减则延续至泥盆纪晚期;石炭纪-早二叠世,西部仍存在残余海盆.中二叠世,残余海盆消失,南天山西部碰撞造山,南天山造山带最终形成;中生代,该区进入陆内发展阶段,在三叠纪接受剥蚀夷平;侏罗纪,西部发展成为断陷盆地,东部继续接受剥蚀夷平;白垩纪,西部延续侏罗纪断陷盆地特征,东部则发育成拉分盆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天山 古生代 中生代 沉积 构造 盆地演化
原文传递
官窑瓷器造型研究——以清康雍乾时期景德镇瓷器为例 被引量:1
10
作者 宁钢 乐明亮 《文艺争鸣》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X期89-92,共4页
在中国传统的陶瓷艺术中,陶瓷造型既是构成陶瓷艺术的重要方面,也是陶瓷功能和装饰纹样的载体。我们从大量的清代康、雍、乾官窑瓷器中可以看到,在传统陶瓷烧造生产过程中,陶瓷造型居于主导地位。造型不仅决定着器物的基本形态和功能作... 在中国传统的陶瓷艺术中,陶瓷造型既是构成陶瓷艺术的重要方面,也是陶瓷功能和装饰纹样的载体。我们从大量的清代康、雍、乾官窑瓷器中可以看到,在传统陶瓷烧造生产过程中,陶瓷造型居于主导地位。造型不仅决定着器物的基本形态和功能作用,造型还与构成陶瓷的原材料性能和生产工艺有着密切的关系。通过研究,对传统陶瓷艺术有更全面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官窑造型
原文传递
中国南方二叠纪末深水相无脊椎动物的特征及其对古生代-中生代之交生物大绝灭事件的启示
11
作者 何卫红 张阳 +3 位作者 张克信 吴顺宝 杨廷禄 乐明亮 《地层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89-589,共1页
通过对中国南方二叠系一三叠系界线附近十余条深水相剖面的海相无脊椎动物的研究,发现该动物群有如下特点:1)以浮游动物放射虫、游泳动物头足类、个体小且壳体薄的腕足类和双壳类以及少量小个体有孔虫为特征,总体上,动物群的属级... 通过对中国南方二叠系一三叠系界线附近十余条深水相剖面的海相无脊椎动物的研究,发现该动物群有如下特点:1)以浮游动物放射虫、游泳动物头足类、个体小且壳体薄的腕足类和双壳类以及少量小个体有孔虫为特征,总体上,动物群的属级(大部分门类的种级)分异度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地层 无脊椎动物 腕足类 放射虫 深水相 二叠纪-三叠纪之交 中国南方
原文传递
浅谈龙纹在陶瓷中的装饰及其发展演变
12
作者 方漫 乐明亮 《徽州社会科学》 2010年第6期66-66,共1页
远古“龙”的起源,除了原始宗教与巫术的原因外,还与图腾崇拜有一定的联系。在漫长的远古岁月中,动物图腾形象与其它原始宗教中动物崇拜形象融和在一起,形成了原始的龙形象。
关键词 发展演变 装饰 陶瓷 龙纹 原始宗教 动物崇拜 图腾形象 图腾崇拜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