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噬菌体临床应用监管法规的现状及展望
1
作者 姜昕宇 吴楠楠 +2 位作者 卢曙光 朱同玉 乐率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6-34,共9页
抗生素的广泛使用使得耐药和泛耐药病原菌不断涌现,对全球公共卫生造成了巨大威胁。目前,噬菌体治疗已成为抗击多重耐药菌的重要手段之一,在欧美国家和中国已经进行了临床应用。然而,中国目前尚未形成针对噬菌体治疗的专项监管法规,研... 抗生素的广泛使用使得耐药和泛耐药病原菌不断涌现,对全球公共卫生造成了巨大威胁。目前,噬菌体治疗已成为抗击多重耐药菌的重要手段之一,在欧美国家和中国已经进行了临床应用。然而,中国目前尚未形成针对噬菌体治疗的专项监管法规,研究者发起的临床研究成为我国开展噬菌体治疗的主要形式,这制约了我国噬菌体治疗的进一步发展和广泛应用,亟需在当前的药品监管框架下,制定适当的噬菌体监管法规。因此,本文回顾了格鲁吉亚、美国、英国、比利时和中国的噬菌体治疗现状和监管法规框架,旨在为噬菌体临床治疗的监管提供参考。完善的噬菌体临床应用监管法规将极大促进噬菌体治疗在中国的推广和应用,也必将有效地遏制细菌耐药危机,更好地维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噬菌体治疗 药品立法监管 新药申报 限制类医疗技术 噬菌体制剂生产
下载PDF
3支副肝动脉变异1例 被引量:3
2
作者 乐率 张洪 +5 位作者 邓先见 周雷 唐世川 朱振宇 向丽沙 朱星红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660-660,共1页
肝的营养动脉来自肝固有动脉,在肝门处分左、右支入肝,而有关副肝动脉的报道亦不少.其中副肝动脉出现率11%~25%,通常发自胃左动脉,副肝右动脉出现率较低,为8%~12%,通常发自肠系膜上动脉,但同时出现副肝左动脉和副肝右动脉的情况极为少... 肝的营养动脉来自肝固有动脉,在肝门处分左、右支入肝,而有关副肝动脉的报道亦不少.其中副肝动脉出现率11%~25%,通常发自胃左动脉,副肝右动脉出现率较低,为8%~12%,通常发自肠系膜上动脉,但同时出现副肝左动脉和副肝右动脉的情况极为少见,尚未有出现3支副肝动脉的报道.作者在解剖一老年女性标本时,发现有2支副肝左动脉及1支副肝右动脉,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动脉变异 出现率 营养动脉 肠系膜上动脉 肝门 老年女性 胃左动脉 处分 情况 作者
下载PDF
宏基因组研究高脂饮食诱导小鼠的肥胖易感性与肠道菌群的关系 被引量:15
3
作者 朱宏斌 沈伟 +10 位作者 王竞 卢曙光 赵岩 乐率 申梦宇 李刚 杨雨卉 龚雅利 李明 谭银玲 胡福泉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773-780,共8页
目的考察高脂饮食喂养后小鼠肠道菌群在组成及功能上与肥胖易感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高脂饲料喂养C57BL/6J小鼠构建高脂饮食诱导肥胖组(high-fat-diet-induced-obesity,HFDIO)和高脂饮食诱导肥胖抵抗组(high-fat-diet-induced-obesity-res... 目的考察高脂饮食喂养后小鼠肠道菌群在组成及功能上与肥胖易感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高脂饲料喂养C57BL/6J小鼠构建高脂饮食诱导肥胖组(high-fat-diet-induced-obesity,HFDIO)和高脂饮食诱导肥胖抵抗组(high-fat-diet-induced-obesity-resistant,HFDIOR)模型,正常饲料组为对照组,搜集并提取3组小鼠粪便样本细菌基因组,DNA质检后挑取高质量样本(每组6个),采用Illumina公司的Hiseq2000进行细菌宏基因组测序及相关生物信息学与统计学分析。结果较之对照组,肥胖组和肥胖抵抗组小鼠肠道厚壁菌门、变形菌门、脱铁杆菌门含量显著升高,拟杆菌门显著下降(P<0.05)。肥胖组和肥胖抵抗组小鼠肠道的特征菌种组成显著不同,且毛螺菌科中的Lachnospiraceae bacterium 10_1与Lachnospiraceae bacterium 28_4分别为肥胖及肥胖抵抗组小鼠的关键菌种;肥胖与肥胖抵抗小鼠肠道菌群的功能及代谢显著差异则主要集中在碳水化合物代谢、核酸代谢与锚定、膜转运活性及转移酶活性等方面。结论不同个体对于饮食诱导的肥胖的易感性差别可能与肠道菌群组成及功能变化相关,这有助于正确评价肠道菌群在肥胖发生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胖 肠道菌群 饮食诱导肥胖抵抗 高脂饮食 宏基因组
下载PDF
铜绿假单胞菌噬菌体治疗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4
作者 杨雨卉 乐率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814-820,共7页
噬菌体是专门裂解细菌的病毒,有望用于治疗超级耐药细菌感染。截止2017年1月10日,Pub Med数据库共存有1900多株噬菌体基因组序列,其中铜绿假单胞菌噬菌体为202株,约占所有测序噬菌体的十分之一。铜绿假单胞菌是临床中最常见的条件致病... 噬菌体是专门裂解细菌的病毒,有望用于治疗超级耐药细菌感染。截止2017年1月10日,Pub Med数据库共存有1900多株噬菌体基因组序列,其中铜绿假单胞菌噬菌体为202株,约占所有测序噬菌体的十分之一。铜绿假单胞菌是临床中最常见的条件致病菌之一,且抗生素耐药情况日趋严重。2017年2月,世界卫生组织将铜绿假单胞菌列为迫切需要新型抗生素来治疗的超级细菌之一。因此,铜绿假单胞菌噬菌体及其治疗耐药菌感染的研究备受关注。本文先就铜绿假单胞菌噬菌体的研究情况进行分析,然后对铜绿假单胞菌噬菌体治疗现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绿假单胞菌 抗生素耐药 噬菌体治疗
下载PDF
噬菌体培养与鉴定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3
5
作者 郭文琼 卢家辉 +1 位作者 潘伍亮 乐率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872-878,共7页
噬菌体是地球上数量最多的生命体,不仅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也大量存在于人体之中。但是,目前分离、鉴定的噬菌体数量却仅有数万个。虽然宏基因组技术的出现为探究噬菌体提供了高通量的方法,但是宏基因组测序结果中,大量噬菌体序列功能未知... 噬菌体是地球上数量最多的生命体,不仅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也大量存在于人体之中。但是,目前分离、鉴定的噬菌体数量却仅有数万个。虽然宏基因组技术的出现为探究噬菌体提供了高通量的方法,但是宏基因组测序结果中,大量噬菌体序列功能未知,也不知道其来源于何宿主菌,是一个亟须研究的“黑匣子”。微生物的分离培养是研究微生物的起点,噬菌体的研究亦是如此。本文首先对噬菌体分离、培养与鉴定研究进行总结,然后对裂解性和溶原性噬菌体分离方法进行归纳和分析,为分离新的噬菌体提供较为全面的方法学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噬菌体分离鉴定 微生物组 噬菌体组 溶原性噬菌体
下载PDF
医学微生物学新生研讨课的经验与分析 被引量:5
6
作者 乐率 谭银玲 胡晓梅 《重庆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8期2581-2582,共2页
新生研讨课起源于美国大学,最早可以追溯到1882年在美国肯塔基的里学院(Lee College)开设的一门新生小班研讨课。该课程由大一新生自愿参加,且不计学分。经过不断地发展和完善,新生研讨课目前主要分为适应性转换与学术性转换两种模式。
关键词 新生研讨课 医学微生物学 美国研究型大学 基础医学课程 教师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 在美国 本科教育质量 科研思维 文献查阅
下载PDF
以国际遗传工程机器大赛(iGEM)为载体培养大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 被引量:7
7
作者 乐率 胡启文 +2 位作者 熊坤 胡晓梅 王竞 《生命的化学》 CAS CSCD 2017年第3期458-462,共5页
创新能力是科技发展的源动力,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21世纪的中国需要高素质的创新人才,而高等学校是培养人才,生产和传播新知识、新思想的重要基地。因此,如何加强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一大重要课题。国际... 创新能力是科技发展的源动力,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21世纪的中国需要高素质的创新人才,而高等学校是培养人才,生产和传播新知识、新思想的重要基地。因此,如何加强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一大重要课题。国际遗传工程机器大赛(International Genetically Engineered Machine Competition,i GEM Competition)是合成生物学领域的顶级国际性学术竞赛,要求大学生能够用以合成生物学为核心的综合手段去解决科研和应用中的实际问题。i GEM竞赛过程非常注重对本科生的科研能力、团队协作、英语水平、沟通和表达技能的培养,从而吸引了全球顶尖高校和国内一流大学的积极参与。本文旨在通过对i GEM竞赛及2016年获奖情况进行分析,并结合第三军医大学i GEM代表队的参赛经历,探讨i GEM竞赛在培养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中的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遗传工程机器大赛 科学研究合成生物学 创新教育
原文传递
铜绿假单胞菌噬菌体PaP4的分离与鉴定 被引量:8
8
作者 张琳 乐率 +6 位作者 卢曙光 姚新月 赵岩 王竞 谭银玲 胡福泉 李明 《微生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609-616,共8页
【目的】鉴定一株新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噬菌体PaP4的生物学特性。【方法】双层琼脂培养法制备PaP4的单个噬斑,观察噬斑特点;用聚乙二醇8000浓缩PaP4颗粒后,再用氯化铯密度梯度离心纯化;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磷钨酸负染色的PaP4颗粒;提取... 【目的】鉴定一株新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噬菌体PaP4的生物学特性。【方法】双层琼脂培养法制备PaP4的单个噬斑,观察噬斑特点;用聚乙二醇8000浓缩PaP4颗粒后,再用氯化铯密度梯度离心纯化;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磷钨酸负染色的PaP4颗粒;提取PaP4基因组核酸,通过限制性内切酶图谱分析其核酸类型;按照感染复数(MOI)分别为0.000 1、0.001、0.01、0.1、1和10加入噬菌体纯培养液和宿主菌,充分裂解细菌后,测定噬菌体滴度;以MOI=10的比例加入噬菌体及宿主菌,进行一步生长实验,绘制一步生长曲线。【结果】PaP4的噬斑直径约3 mm 5 mm,圆形透明边缘清晰;PaP4噬菌体呈多面体立体对称的头部,直径约50 nm,有一个约30 nm的短尾;限制性酶切实验表明PaP4基因组为双链DNA;当MOI为0.001时PaP4感染其宿主菌产生的子代噬菌体滴度最高;用一步生长曲线描绘了其生长特性。【结论】PaP4属dsDNA短尾科裂解性噬菌体;最佳感染复数是0.001;由一步生长曲线得出感染宿主菌的潜伏期是25 min,裂解期是20 min,平均裂解量是1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绿假单胞菌噬菌体 裂解性噬菌体 短尾病毒科 最佳感染复数 一步生长曲线
原文传递
一株感染铜绿假单胞菌的双链RNA噬菌体PaP6的分离和鉴定 被引量:5
9
作者 郭棵棵 杨雨卉 +3 位作者 沈伟 费文斌 乐率 胡福泉 《微生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948-954,共7页
【目的】鉴定一株新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噬菌体PaP6的生物学特性。【方法】利用铜绿假单胞菌临床分离株PA038为宿主,从西南医院污水中分离得到一株裂解性噬菌体PaP6,观察其噬斑特点;氯化铯密度梯度离心纯化噬菌体颗粒后,用透射电子显微... 【目的】鉴定一株新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噬菌体PaP6的生物学特性。【方法】利用铜绿假单胞菌临床分离株PA038为宿主,从西南医院污水中分离得到一株裂解性噬菌体PaP6,观察其噬斑特点;氯化铯密度梯度离心纯化噬菌体颗粒后,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噬菌体形态;提取PaP6基因组,通过DNA酶和RNA酶酶切,做基因组酶切图谱分析;按照感染复数(MOI)分别为10、1、0.1、0.01、0.001和0.000 1加入噬菌体和宿主菌,裂解细菌后,测定噬菌体滴度;以MOI=10的比例加入噬菌体和宿主菌,绘制一步生长曲线;用112株铜绿假单胞菌临床分离株检测PaP6宿主谱。【结果】PaP6的噬斑直径约2 mm-4 mm,圆形透明,边缘清晰;PaP6噬菌体呈多面体立体对称的头部,直径约45 nm;酶切图谱表明PaP6基因组对DNase不敏感,对RNase敏感,未酶切基因组具有3节段双链RNA(dsRNA),长度分别约为9.0、4.5、3.5 kb,共约17 kb;当MOI为0.1时PaP6感染其宿主菌产生的子代噬菌体滴度最高,达到3.4×109 PFU/m L;用一步生长曲线描绘了其生长特性;PaP6可以感染40.1%的临床分离株,是一株比较广谱的噬菌体。【结论】首次报道了一株铜绿假单胞菌的ds RNA分节段噬菌体,分类学上属于囊病毒科,该噬菌体具有较广的宿主谱,在噬菌体治疗领域具有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绿假单胞菌噬菌体 双链RNA噬菌体 囊病毒科噬菌体
原文传递
噬菌体治疗中国专家建议
10
作者 中国噬菌体研究联盟 中国生物工程学会噬菌体技术专业委员会 +3 位作者 中国微生物学会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专业委员会 乐率 陈立光 朱同玉 《中华传染病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10期631-639,共9页
细菌耐药问题给人类健康和公共卫生安全带来巨大威胁,然而,新型抗菌药物的研发速度远不及病原菌耐药产生的速度。因此,研发新型的抗菌疗法迫在眉睫。噬菌体是一种可特异性感染并杀死细菌的病毒,其杀菌机制与传统抗菌药物截然不同,且对... 细菌耐药问题给人类健康和公共卫生安全带来巨大威胁,然而,新型抗菌药物的研发速度远不及病原菌耐药产生的速度。因此,研发新型的抗菌疗法迫在眉睫。噬菌体是一种可特异性感染并杀死细菌的病毒,其杀菌机制与传统抗菌药物截然不同,且对抗菌药物耐药的细菌同样有效,不良反应少。噬菌体是治疗难治性耐药细菌感染中极具应用潜力的新策略。近年来,噬菌体治疗超级细菌感染的成功案例越来越多。中国、美国、欧洲联盟、以色列和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相继批准了噬菌体治疗耐药菌感染的临床试验。但是,目前噬菌体治疗的临床循证医学证据有限,缺乏统一的技术规范和评价体系。因此,现组织噬菌体治疗过程中涉及的基础医学、临床医学、临床检验诊断学等多学科的专家,基于我国前期进行的噬菌体治疗临床试验经验,并通过文献检索和证据评价,共同起草了《噬菌体治疗中国专家建议》,以期规范噬菌体的临床应用流程,促进噬菌体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提高我国噬菌体临床应用水平,为有效遏制耐药细菌危机,更好地维护人民生命健康奠定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噬菌体 临床应用 耐药细菌 专家建议
原文传递
噬菌体遗传改造技术研究进展
11
作者 谢晓渝 乐率 《生命的化学》 CAS CSCD 2017年第2期171-175,共5页
噬菌体在20世纪初被发现时,其抗感染的潜力就受到极大重视。但随着抗生素的问世,噬菌体治疗被逐渐忽略。近年来,多重耐药菌的不断出现和新型抗生素的缺乏使得噬菌体治疗再次受到全球关注。对噬菌体进行精确的遗传改造可以使之更好的发... 噬菌体在20世纪初被发现时,其抗感染的潜力就受到极大重视。但随着抗生素的问世,噬菌体治疗被逐渐忽略。近年来,多重耐药菌的不断出现和新型抗生素的缺乏使得噬菌体治疗再次受到全球关注。对噬菌体进行精确的遗传改造可以使之更好的发挥抗感染作用。此外,噬菌体通过遗传改造还可以用于药物传递、疫苗展示、病原体诊断等众多生物医药领域,具有极大的应用前景。本文着重对噬菌体遗传改造技术及其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噬菌体 遗传改造 噬菌体治疗
原文传递
细菌耐受噬菌体感染的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2
作者 钟卓君 饶贤才 乐率 《微生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3249-3260,共12页
噬菌体是能感染细菌的病毒。为了抵抗噬菌体的感染,细菌进化出多种抵抗噬菌体感染的机制,这些机制的阐析极大地促进了基因编辑领域的发展,同时也为噬菌体治疗的开展奠定了基础。本文就细菌针对噬菌体感染的各个环节所进行的抵抗及其分... 噬菌体是能感染细菌的病毒。为了抵抗噬菌体的感染,细菌进化出多种抵抗噬菌体感染的机制,这些机制的阐析极大地促进了基因编辑领域的发展,同时也为噬菌体治疗的开展奠定了基础。本文就细菌针对噬菌体感染的各个环节所进行的抵抗及其分子机制进行了简要综述,同时讨论了这些防御系统的存在对细菌自身的影响,分析了当前细菌耐受噬菌体机制研究存在的局限性,并对未来研究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噬菌体耐受 基因编辑 超感染排斥 限制-修饰系统 CRISPR系统 流产感染 噬菌体诱导性染色体岛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