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用“活着”对抗死亡——论余华的小说《活着》展示的生命信念 被引量:17
1
作者 乔军豫 《昌吉学院学报》 2010年第2期59-61,共3页
余华的小说《活着》展示了顽强的生命信念,主人公福贵以生拒死,用"活着"对抗死亡。同时他的一生也启示我们:珍惜生命,热爱生命,要好好地"活着",活得精彩些。
关键词 活着 对抗 死亡 生命信念
下载PDF
吴宓与郁达夫爱情遭际之比较 被引量:1
2
作者 乔军豫 向天渊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2期48-50,共3页
吴宓和郁达夫都是20世纪文化史上的重要人物,他们都曾狂热地追求美丽的爱情。比较吴宓与郁达夫的爱情遭际,可以看到封建伦理道德对人性的禁锢与扼杀造成了一代知识分子文化性格的缺陷。如何走出世俗伦理的禁锢迈向自我解放的道路,构建... 吴宓和郁达夫都是20世纪文化史上的重要人物,他们都曾狂热地追求美丽的爱情。比较吴宓与郁达夫的爱情遭际,可以看到封建伦理道德对人性的禁锢与扼杀造成了一代知识分子文化性格的缺陷。如何走出世俗伦理的禁锢迈向自我解放的道路,构建自由的个性和追求幸福的爱情,在今天仍具有现实意义与思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宓 郁达夫 爱情 遭际
下载PDF
“农民作家”“走红”与受冷落——赵树理小说不同命运下的观照和思考 被引量:3
3
作者 乔军豫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 2010年第1期54-56,共3页
"农民作家"赵树理的小说经历了两种不同的命运:"走红"与受冷落。这与时代和创作本身密切相关。不同的境遇引发对赵树理的小说的重新认识和再评价。当下赵树理的小说的价值犹在,依然有着熠熠闪光的魅力。
关键词 赵树理 小说 农民 创作
下载PDF
在宗白华的美学中散步——论其“意境说” 被引量:2
4
作者 乔军豫 《今日南国(理论创新版)》 2009年第11期94-94,104,共2页
在艺术的生成中,情和景交融渗合诞生了意境。意境即情和景的契合和结晶。意境创成的过程,就是审美反映和审美表现过程的有机辩证的统一。本文试图论述宗白华的"意境说",对于认识和把握他的审美哲理思想,有着不可小窥的意义。
关键词 宗白华 美学 审美 意境
下载PDF
论新诗发展的路向:音乐性 被引量:1
5
作者 乔军豫 《攀枝花学院学报》 2010年第4期77-79,共3页
新诗与散文等其它题材不同,是很讲究音乐性的。新诗要想在文学中占据重要的席位,必须继承古诗的优良传统,必须重视音乐性。在创作中,走音乐化这条道路是新诗发展的路径。
关键词 新诗 发展 路向 音乐性
下载PDF
“废墟”诞生“花”的海洋——论诗歌精神的大规模还乡
6
作者 乔军豫 《昌吉学院学报》 2009年第6期52-55,共4页
诗歌精神是民族、时代和个人的宝贵财富。诗歌的外在生存环境制约着诗歌精神的发展,时代的困窘、诗歌精神一度衰微,致使集体还乡的艰难。汶川地震发生后涌现出大量的诗篇,诗歌的青春和活力再次不可遏止地进发,那撼动人心的诗性光辉预告... 诗歌精神是民族、时代和个人的宝贵财富。诗歌的外在生存环境制约着诗歌精神的发展,时代的困窘、诗歌精神一度衰微,致使集体还乡的艰难。汶川地震发生后涌现出大量的诗篇,诗歌的青春和活力再次不可遏止地进发,那撼动人心的诗性光辉预告着诗歌精神大规模的回归与还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歌精神 价值 困境 还乡
下载PDF
在苦难中点亮一盏灯——论悲剧的超越性
7
作者 乔军豫 《今日南国(理论创新版)》 2009年第10期143-143,147,共2页
人生有苦,人世有难。艺术家通过创造性劳动,使得人物的合理性活动和要求不能实现,且遭受巨大的不幸,甚至毁灭他们的生命,这种矛盾和冲突造就了悲剧。本文论述悲剧的超越性,凸现人性的伟岸和生命的壮丽,肯定悲剧对生命的积极意义和价值。
关键词 悲剧 苦难 超越性
下载PDF
原生态·散文美·哲理性——牛汉源自生命的诗歌语言风格 被引量:1
8
作者 乔军豫 《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1期81-87,共7页
牛汉驰名中国当代诗学界,其诗歌呈现出不可复制的风格。诗人基于生命的同理心,塑造不同形态的生命,给生命以深切的关怀。牛汉诗歌的语言个性鲜明。牛汉尊重语言的自在性和生成性,将语言从生命里创造出来,使其具有生命的热力、鲜活的原... 牛汉驰名中国当代诗学界,其诗歌呈现出不可复制的风格。诗人基于生命的同理心,塑造不同形态的生命,给生命以深切的关怀。牛汉诗歌的语言个性鲜明。牛汉尊重语言的自在性和生成性,将语言从生命里创造出来,使其具有生命的热力、鲜活的原生态和生命的质感;牛汉自觉选择了适合自我性格和心理的表达方式,语言呈现散文的风格,质朴无华,疏放自由,不受韵律的拘囿,句子长短不一,洋溢着散文美;牛汉向生命的内蕴深挖,使语言走向深刻,富有哲理性的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汉 诗歌语言 生命 原生态 散文美 哲理性
下载PDF
从苦难到抗争——牛汉诗歌的主题变奏 被引量:1
9
作者 乔军豫 《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5期70-75,共6页
牛汉的诗歌创作,是和他苦难的人生相伴而生同步发展的。因此,其诗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强烈的存在感。苦难让牛汉诗歌向下扎根,深入其底层,苦味十足充满历史和现实的痛感。但诗人以强者的姿态作不屈的抗争,为表现这种刚烈倔强的精神和坚... 牛汉的诗歌创作,是和他苦难的人生相伴而生同步发展的。因此,其诗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强烈的存在感。苦难让牛汉诗歌向下扎根,深入其底层,苦味十足充满历史和现实的痛感。但诗人以强者的姿态作不屈的抗争,为表现这种刚烈倔强的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意志,营造了“鹰”“汗血马”等典型意象,塑造了一系列中外闻名的人物形象。牛汉善于转化苦难,铸就与众不同的诗歌艺术和诗意人生。从苦难到抗争,不仅预示着诗人的创作在时空推进中造成阶段的演变,更预示着这一过程要发生质的飞跃。牛汉的诗歌给人以心灵的震撼和启迪,价值和意义就在这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汉 苦难 抗争 诗歌艺术 诗意人生
下载PDF
牛汉:“向阳湖”诗意与“潜在写作” 被引量:1
10
作者 乔军豫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6期84-90,共7页
1969年至1974年间,牛汉在“向阳湖”的文化部“五七”干校接受劳动和思想改造。在此,诗人不仅亲历了农村自然风光蕴育的诗情画意,而且感受到淳朴农民身上饱含的深情厚谊,心灵得到大自然的熏陶和情感上的慰藉。诗人独特的审美眼光和豁达... 1969年至1974年间,牛汉在“向阳湖”的文化部“五七”干校接受劳动和思想改造。在此,诗人不仅亲历了农村自然风光蕴育的诗情画意,而且感受到淳朴农民身上饱含的深情厚谊,心灵得到大自然的熏陶和情感上的慰藉。诗人独特的审美眼光和豁达的个性促成他对“向阳湖”作出“诗意的裁判”,并以“咀嚼苦难,反刍人生”的方式创造着诗意。在“向阳湖”的日子里,诗人努发掘生活与生命之美,坚守自己的精神家园,与诗歌守望相助,致力于“潜在写作”,其“归来”后的创作成就引人注目,为他迎来了人生和诗歌的第二个春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汉 向阳湖 诗意的裁判 潜在写作
下载PDF
刍议高中语文散步式教学 被引量:1
11
作者 乔军豫 《现代语文(中旬.教学研究)》 2011年第11期19-19,共1页
高中语文教学追求速成,教师和学生在高考指挥棒下“奔跑”,搞得急迫而疲惫不堪。但学生所表现出的语文能力和素养与社会、家庭的期盼相差甚远。为此,提倡散步式教学有着现实的意义。
关键词 高中语文教学 散步 语文能力 指挥棒 学生 高考 教师
下载PDF
挽住传统的“美丽”——针对当下语文教学多媒体泛滥的反思 被引量:1
12
作者 乔军豫 《语文知识》 2012年第3期59-61,共3页
现代多媒体技术迅速进入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对当下新课程改革起到积极的作用。但对其产生的负面效应,我们不能视而不见、无动于衷。多媒体只能作为教学的一种辅助工具,我们不能丢掉传统语文课堂的"美丽"。
关键词 高中语文 传统课堂 “美丽” 多媒体技术 泛滥
下载PDF
论赵树理创作的清醒和困惑——以小说《三里湾》为例
13
作者 乔军豫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第2期114-118,共5页
赵树理是一位真诚为农民而创作的作家,他倾情开创了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艺术样式,受到全国上下铺天盖地的欢迎。解放后党的文艺政策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他仍然清醒地坚守农民的立场,对自己确认的艺术形式不懈地追求,这就注定给他的创作带... 赵树理是一位真诚为农民而创作的作家,他倾情开创了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艺术样式,受到全国上下铺天盖地的欢迎。解放后党的文艺政策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他仍然清醒地坚守农民的立场,对自己确认的艺术形式不懈地追求,这就注定给他的创作带来一系列的矛盾与困惑,同时,也给我们留下更多的省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赵树理 创作 清醒 困惑 省思
下载PDF
论牛汉诗歌的生命形态
14
作者 乔军豫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7期113-117,共5页
苦难的人生赋予牛汉独特的生命体验。诗人从生命体验出发,获得诗歌创作的源泉。牛汉的诗融入鲜活的生命体验和深刻的人生感悟,给生命以诗意的表达。打开牛汉充满生命气息的诗卷,展示出一个广阔的生命世界。他塑造许许多多的形象,呈现不... 苦难的人生赋予牛汉独特的生命体验。诗人从生命体验出发,获得诗歌创作的源泉。牛汉的诗融入鲜活的生命体验和深刻的人生感悟,给生命以诗意的表达。打开牛汉充满生命气息的诗卷,展示出一个广阔的生命世界。他塑造许许多多的形象,呈现不同的生命形态,大致可以分为三种类型:植物生命形态,动物生命形态和“他者”生命形态。诗人自觉将这些生命形态纳入艺术世界,培育了诗歌创作的生长点,拓展了诗歌艺术的审美空间。同时,在诗歌创作艺术上也留下了遗憾。这些都给我们带来宝贵的诗学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汉 生命体验 生命形态 诗学启示
下载PDF
鲁藜诗歌的生命意识
15
作者 乔军豫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1期101-105,共5页
鲁藜的诗歌紧扣生命的主题,礼赞生命的奋斗不息,创造生命的壮举,讴歌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折射出强烈的生命意识。生命因苦难而“绽放”。生命因追求而美丽。生命的升华与超越不仅体现在对个体生命的价值与意义的追问上,还体现在对群体生... 鲁藜的诗歌紧扣生命的主题,礼赞生命的奋斗不息,创造生命的壮举,讴歌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折射出强烈的生命意识。生命因苦难而“绽放”。生命因追求而美丽。生命的升华与超越不仅体现在对个体生命的价值与意义的追问上,还体现在对群体生命、“大我”世界的追求中。向生命的高度攀登,突破“小我”的牢笼,将个体生命投入“大我”的世界,在“大我”的世界里无私地奉献和付出,与群体生命达成一片,最终铸造辉煌的个体生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藜 鲁藜的诗歌 生命意识
下载PDF
绘画美·超脱美·坚韧美——牛汉诗歌的美学追求
16
作者 乔军豫 《湘南学院学报》 2022年第3期71-76,共6页
牛汉将绘画的技法引入诗歌,以色彩的描绘、场景的捕捉、形象的刻画见长,诗中呈现出的绘画美,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启迪。新时期,牛汉历经沧桑“归来”后完成了三首长诗的创作,证实了自己诗歌审美观念的变化,超脱美在诗中脱颖而出。诗人通过... 牛汉将绘画的技法引入诗歌,以色彩的描绘、场景的捕捉、形象的刻画见长,诗中呈现出的绘画美,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启迪。新时期,牛汉历经沧桑“归来”后完成了三首长诗的创作,证实了自己诗歌审美观念的变化,超脱美在诗中脱颖而出。诗人通过不同形式和艺术手法展示诗歌的坚韧美,其中蕴含的百折不挠、坚韧不拔的精神起到了警醒世人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汉 诗歌美学 绘画美 超脱美 坚韧美
下载PDF
“归来”:牛汉诗歌的春天
17
作者 乔军豫 《新余学院学报》 2021年第5期69-74,共6页
“文革”结束后,“归来”一词声名鹊起,赢得诗学界广泛的认可。“归来”大致有三重涵义:诗人队伍的“归来”,诗人独立的自我意识的恢复,中国新诗现实主义传统的“还乡”。牛汉是“归来诗人”中的一个典范,他坚守自己的艺术个性和审美品... “文革”结束后,“归来”一词声名鹊起,赢得诗学界广泛的认可。“归来”大致有三重涵义:诗人队伍的“归来”,诗人独立的自我意识的恢复,中国新诗现实主义传统的“还乡”。牛汉是“归来诗人”中的一个典范,他坚守自己的艺术个性和审美品格,以自由独立的姿态进行生命的独奏;他在诗歌艺术上锐意进取,于求新求变中表现了探索的激情和不竭的创造力,取得了新的突破和超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歌 牛汉 “文革” 生命的独奏 诗艺追求
下载PDF
柳永词和舒婷诗的意象之比较
18
作者 乔军豫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4期108-112,共5页
诗词创作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意象的运用。柳永和舒婷皆是意象使用与处理方面的高手。柳永词的意象具有清秀、绵软、形象美的特点,舒婷的诗则给人以沉郁、雄伟、哲理化的审美享受。通过比较分析柳永词和舒婷诗中的意象运用,使读者对... 诗词创作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意象的运用。柳永和舒婷皆是意象使用与处理方面的高手。柳永词的意象具有清秀、绵软、形象美的特点,舒婷的诗则给人以沉郁、雄伟、哲理化的审美享受。通过比较分析柳永词和舒婷诗中的意象运用,使读者对其诗词有更深入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柳永 舒婷 意象
下载PDF
“风雨中成长”的“新生代诗歌”幸遇牛汉
19
作者 乔军豫 《宜春学院学报》 2022年第8期98-102,共5页
“新生代诗歌”大规模兴起,预示诗坛掀起一股强大的诗歌实验潮流,其最大特点是重视诗歌的实验性,从诗歌的语言形式入手进行探索和创新,显示了不同寻常的艺术魅力,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绩。然而,在初期“新生代诗歌”发展并不顺利,遭到主... “新生代诗歌”大规模兴起,预示诗坛掀起一股强大的诗歌实验潮流,其最大特点是重视诗歌的实验性,从诗歌的语言形式入手进行探索和创新,显示了不同寻常的艺术魅力,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绩。然而,在初期“新生代诗歌”发展并不顺利,遭到主流刊物的冷漠疏离。牛汉独具慧眼,发现了“新生代诗歌”的“可贵”之处,对其进行命名,不遗余力借助《中国》刊发大量的“新生代诗歌”,做出热情洋溢的评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汉 “新生代诗歌” “新生代诗人” 语言艺术
下载PDF
赵树理小说创作对读者的预设研究
20
作者 乔军豫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21年第1期96-99,共4页
赵树理怀着一颗赤子之心,一生都在真诚“写农民”和“为农民而写”,全心全意将农民预设为读者对象。事实上,赵树理小说预设的读者未必都是农民,实际的读者远远超过预设的读者,小说受欢迎的程度大大超出作家本人的预料。喜欢赵树理小说... 赵树理怀着一颗赤子之心,一生都在真诚“写农民”和“为农民而写”,全心全意将农民预设为读者对象。事实上,赵树理小说预设的读者未必都是农民,实际的读者远远超过预设的读者,小说受欢迎的程度大大超出作家本人的预料。喜欢赵树理小说的读者,不仅有他预设的初通文墨的读者和不通文墨的听者,还有大量不同阶层的群体。因此,赵树理的小说创作不得不面临实际读者和预设读者的“间隙”与错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赵树理 小说创作 读者 预设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