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汶川M_S8.0地震中央断裂北段地表破裂特征 被引量:7
1
作者 乔宝成 李勇 +3 位作者 董顺利 闫亮 陈浩 马博琳 《西北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33-338,348,共7页
研究了2008年汶川大地震的发震构造龙门山构造带的北段,即北川-南坝-林庵寺断裂的地表破裂。通过黄家坝、桂溪、平通、南坝、石坎子等地的考察和测量,显示该段地表破裂沿断裂带连续分布,走向为N45°~65°E。垂直位错与水平位... 研究了2008年汶川大地震的发震构造龙门山构造带的北段,即北川-南坝-林庵寺断裂的地表破裂。通过黄家坝、桂溪、平通、南坝、石坎子等地的考察和测量,显示该段地表破裂沿断裂带连续分布,走向为N45°~65°E。垂直位错与水平位错比值从西南段黄家坝的2.8:1逐渐降低到北东段南坝、石坎子的0.9:1。地表破裂特征表明,断裂以右旋走滑分量为主,并具有较高的逆冲分量。余震分布表明,青川断裂与北川-南坝-林庵寺断裂之间可能存在隐伏活动断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汶川MS8.0地震 龙门山构造带 中央断裂 地表破裂 同震位移
下载PDF
基层医院开展急性胆囊炎、胆囊结石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体会 被引量:3
2
作者 乔宝成 陆华清 刘海龙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06年第11期1310-1311,共2页
目的 回顾总结基层医院开展息性胆囊炎、胆囊结石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经验体会。方法 手术采取四孔操作法。结果 完成LC术451例。其中息性胆囊炎、胆囊结石29例,中转开腹2例。剑突下切口感染1例,住院时间平均8d(6~10d)。结论... 目的 回顾总结基层医院开展息性胆囊炎、胆囊结石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经验体会。方法 手术采取四孔操作法。结果 完成LC术451例。其中息性胆囊炎、胆囊结石29例,中转开腹2例。剑突下切口感染1例,住院时间平均8d(6~10d)。结论 只要经过严格规范化培训,聘请专家指导,开展初期从严掌握手术指征,采取正确的胆囊三角解剖技巧,适时中转开腹,合理放置引流,基层医院安全的开展急性胆囊炎、胆囊结石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切除术 腹腔镜 急性胆囊炎 结石 四孔操作法
下载PDF
针刺婴儿致腹膜炎1例 被引量:1
3
作者 乔宝成 张宗泰 陈平坦 《黑龙江医药》 CAS 1990年第1期56-56,共1页
患儿,男,2个月。因消化不良、腹胀在当地求一老妇用三棱针在患儿腹部针刺三针并拨火罐。针刺后患儿腹胀加剧,哭闹不安。二天后因高热、腹胀、呼吸困难而入我院。查体:体温39℃,脉搏144次/分,呼吸40次/分。口唇轻度发绀,心肺征(一),
关键词 三针 轻度发绀 呼吸困难 胸腹透视 天后 肛管排气 肠腔积气 主动收缩 呼吸循环功能 胃肠减压
下载PDF
地震石从何而来——青川东河口地震遗迹地质公园 被引量:1
4
作者 乔宝成 李勇 +1 位作者 闫亮 王锦程 《四川地质学报》 2011年第1期117-119,共3页
汶川地震后,一块名为地震石的巨石伫立在青川东河口地震遗迹地质公园里。对其来由,大家众说纷纭。通过实地调研,对其进行了显微鉴定,认为该石(蚀变辉绿玢岩)形成于海西—印支构造运动时期,并经后期的蚀变作用。在此次地震中,该石借王家... 汶川地震后,一块名为地震石的巨石伫立在青川东河口地震遗迹地质公园里。对其来由,大家众说纷纭。通过实地调研,对其进行了显微鉴定,认为该石(蚀变辉绿玢岩)形成于海西—印支构造运动时期,并经后期的蚀变作用。在此次地震中,该石借王家山高速远程滑坡—碎屑流之力,最终抵达现在所处的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汶川地震 地震石 东河口
下载PDF
老年病人腹部手术后并发急性心衰的诊断与处理 被引量:1
5
作者 乔宝成 刘海龙 钱雄贤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00年第1期7-8,共2页
目的 :探讨老年病人腹部手术后发生急性心衰的危险因素、早期诊断及预防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 2 7例术后发生急性心力衰竭老年病人诊断及治疗。结果 :术后发生心衰与术前急诊手术准备不充分 ;老年人心肌缺血手术耐受力低下 ;手术创... 目的 :探讨老年病人腹部手术后发生急性心衰的危险因素、早期诊断及预防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 2 7例术后发生急性心力衰竭老年病人诊断及治疗。结果 :术后发生心衰与术前急诊手术准备不充分 ;老年人心肌缺血手术耐受力低下 ;手术创伤失血、失液 ;电解质紊乱有关。结论 :对老年人术后需常规监测 ;维护心肺功能 ;纠正失血失液、电解质紊乱 ;防止过多过快输液 ,对防止心衰发生有重要意义。心衰一旦发生需要早期诊断 ,及时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部手术 老年病人 心力衰竭 并发症 诊断
下载PDF
结肠癌合并急性阑尾炎的诊治手术教训
6
作者 乔宝成 孙玉琢 +2 位作者 马晓鹏 许景伟 李兴江 《局解手术学杂志》 1996年第2期14-15,共2页
本文介绍6例结肠癌合并急性阑尾炎的诊治教训。对结肠癌并发急性阑尾炎的病因机理、临床特点、漏诊或延迟诊断的原因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治疗对策。
关键词 结肠癌 阑尾炎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儿童保留脾脏的胰体尾切除术
7
作者 乔宝成 孙玉琢 +3 位作者 李兴江 张宗泰 胡继国 李国忠 《局解手术学杂志》 1996年第2期12-13,共2页
本文介绍了儿童保留脾脏的胰体尾切除术的方法。由于脾脏的免疫功能及抗肿瘤能力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因此保留脾脏的胰体尾切除也受到人们的关注。
关键词 脾脏 胰体尾切除 儿童
下载PDF
大肠自发性穿孔的误诊分析
8
作者 乔宝成 郭占跃 +1 位作者 孙玉琢 马晓鹏 《局解手术学杂志》 1996年第4期23-23,共1页
我院自1984年~1995年收治自发性大肠破裂4例,术前均误诊。 临床资料 本组均为男性,平均年龄68岁(56~74岁)。发病至就诊时间平均20小时(8~36小时)。破裂处位于乙状结肠中段肠系膜对侧1例,直肠乙状结肠交界处前壁3例。4例既往均有习惯... 我院自1984年~1995年收治自发性大肠破裂4例,术前均误诊。 临床资料 本组均为男性,平均年龄68岁(56~74岁)。发病至就诊时间平均20小时(8~36小时)。破裂处位于乙状结肠中段肠系膜对侧1例,直肠乙状结肠交界处前壁3例。4例既往均有习惯性便秘史。本次发病均在用力排便后,突然发生左下腹及髂窝部刀割样疼痛,并很快扩散至全腹呈持续性疼痛越来越重,伴有恶心或呕吐。体检:腹饱满,全腹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肝浊音界消失,移动性浊音存在,肠鸣音减弱。X线检查:双膈下均有游离气体。直肠指诊阴性。腹穿抽出混浊液体。2例因就诊较晚已出现感染中毒性休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穿孔 自发性 误诊
下载PDF
睾丸精索双重固定治疗小儿隐睾
9
作者 乔宝成 张宗泰 顾长虹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1990年第2期23-23,共1页
我院自1988年以来对10例小儿隐睾实行睾丸精索双重固定术,经随访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年龄:3~4岁2例,6~9岁6例,10~13岁2例。(2)部位:左侧5例,右侧3例,双侧2例。8例睾丸位于腹股沟管内,2例位于外环处。睾丸小于正常者7例,... 我院自1988年以来对10例小儿隐睾实行睾丸精索双重固定术,经随访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年龄:3~4岁2例,6~9岁6例,10~13岁2例。(2)部位:左侧5例,右侧3例,双侧2例。8例睾丸位于腹股沟管内,2例位于外环处。睾丸小于正常者7例,3例近乎正常大小。(3)随访:10例中7例获随访,最长时间1年,最短三个月,见睾丸均位于阴囊内最低位;其位置与大小近于正常状态,未见睾丸萎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睾 睾丸萎缩 最低位 耻骨结节 小睾丸 牵引痛 临床资料 近端 血管走行 提睾肌
下载PDF
胰腺钩突癌1例
10
作者 乔宝成 马晓鹏 孙玉琢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1995年第4期307-307,共1页
无梗阻性黄疸的胰腺多突癌临床罕见。易漏诊误治。现将我们所遇1例,报道如下。
关键词 胰腺 钩突 罕见 误治 梗阻性黄疸 漏诊 临床
下载PDF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转开腹手术的体会
11
作者 乔宝成 陆华清 +1 位作者 刘海龙 董斌斌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06年第8期925-926,共2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转开腹手术的危险因素及防止并发症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389例Lc术,6例转开腹手术的原因及教训。结果高龄,胆囊壁增厚,糖尿病,急性胆囊炎,肝硬化门脉高压,总胆红素升高,上腹部手术史是转开腹手术的危险因...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转开腹手术的危险因素及防止并发症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389例Lc术,6例转开腹手术的原因及教训。结果高龄,胆囊壁增厚,糖尿病,急性胆囊炎,肝硬化门脉高压,总胆红素升高,上腹部手术史是转开腹手术的危险因素。结论可以根据转开腹的危险因素指导临床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中转开腹手术
下载PDF
小儿睾丸精索鞘膜积液的硬化治疗
12
作者 乔宝成 顾长虹 +2 位作者 李兴江 刘波 付晓彤 《黑龙江医学》 1996年第6期30-31,共2页
关键词 睾丸鞘膜积液 硬化治疗 硬化剂治疗 精索封闭 地塞米松 鞘膜腔 手术治疗 齐齐哈尔 疗效满意 附属医院
下载PDF
直肠肛管损伤的诊断与治疗
13
作者 乔宝成 李兴江 孙玉琢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00年第3期247-248,共2页
目的探讨提高直肠肛管损伤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总结1980年~1999年我院直肠肛等损伤17例,采用清创、修补、粪便转流、骶前引流、直肠冲洗以及抗感染和全身支持治疗等方法。结果:本组病人全部治愈。结论:正确的早期诊断和有效的... 目的探讨提高直肠肛管损伤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总结1980年~1999年我院直肠肛等损伤17例,采用清创、修补、粪便转流、骶前引流、直肠冲洗以及抗感染和全身支持治疗等方法。结果:本组病人全部治愈。结论:正确的早期诊断和有效的早期治疗是提高直肠肛管损伤疗效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 肛管 损伤 外科手术 治疗 诊断
下载PDF
汶川地震的地表破裂与逆冲-走滑作用 被引量:69
14
作者 李勇 周荣军 +6 位作者 董顺利 张毅 何玉林 陈浩 闫亮 乔宝成 马博琳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04-413,共10页
2008年5月12日在龙门山映秀-北川断裂带发生的8.0级特大地震,属于逆冲-走滑型地震。作者以地表破裂为切入点,在映秀-北川断裂和彭灌断裂的关键部位,对断错山脊、洪积扇、河流阶地、边坡脊、断层陡坎、河道错断、冲沟侧缘壁位错、小路位... 2008年5月12日在龙门山映秀-北川断裂带发生的8.0级特大地震,属于逆冲-走滑型地震。作者以地表破裂为切入点,在映秀-北川断裂和彭灌断裂的关键部位,对断错山脊、洪积扇、河流阶地、边坡脊、断层陡坎、河道错断、冲沟侧缘壁位错、小路位错、公路位错、公路拱曲、构造裂缝、断层偏转、擦痕、挤压脊、坡中槽等汶川地震所导致的地表破裂和断裂带开展了详细的野外地貌测量,标定了映秀-北川断裂带和彭灌断裂的垂向断距和水平断距,结果表明汶川地震的地表破裂带沿北东东向延伸,走向介于NE30°~50°之间,倾向北西,倾角介于30°~40°之间。其中北川-映秀断裂带的破裂带从映秀向北东延伸达180~190 km,属于单侧多点破裂型,以逆冲-右行走滑为特点,垂直位错为1.60~6.00 m,水平位错为0.20~6.50 m;彭灌断裂的地表破裂出露于彭州磁峰场-绵竹汉旺之间,长度为30~40 km,以逆冲-右行走滑为特点,垂直位错为0.39~2.00 m之间,水平位错为0.20~0.70 m。表明该地震地表破裂带存在逆冲运动分量和右行走滑运动分量,逆冲运动分量略大于或等于右行走滑运动分量。根据历史地震和活动构造地貌的年龄测定资料,作者认为该区单条断裂的强震复发间隔在1~3ka。在此基础上,初步编制了龙门山地区的地质动力模型图,并认为下地壳物质在龙门山的近垂向挤出和垂向运动,导致了龙门山断裂带的向东逆冲运动、龙门山构造带抬升和汶川特大地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汶川地震 地表破裂 历史地震 活动构造 走滑-逆冲作用 龙门山 青藏高原东缘
下载PDF
龙门山地震带的地质背景与汶川地震的地表破裂 被引量:108
15
作者 李勇 黄润秋 +10 位作者 周荣军 Alexander L.DENSMORE Michael A.ELLIS 闫亮 董顺利 Nicholas RICHARDSON 张毅 何玉林 陈浩 乔宝成 马博琳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3-18,共16页
龙门山位于青藏高原与扬子地台之间,系由一系列大致平行的叠瓦状冲断带构成,自西向东发育汶川—茂汶断裂、映秀—北川断裂和彭县—灌县断裂,并将龙门山划分为3个构造地层带,分别为变形变质构造地层带(主要由志留系—泥盆系浅变质岩和前... 龙门山位于青藏高原与扬子地台之间,系由一系列大致平行的叠瓦状冲断带构成,自西向东发育汶川—茂汶断裂、映秀—北川断裂和彭县—灌县断裂,并将龙门山划分为3个构造地层带,分别为变形变质构造地层带(主要由志留系—泥盆系浅变质岩和前寒武系杂岩构成)、变形变位构造地层带(主要由上古生界—三叠系沉积岩构成)、变形构造地层带(主要由侏罗系至第三系红层和第四纪松散堆积构成)。龙门山断裂带属地震危险区,3条主干断裂皆具备发生7级左右地震的能力,其中映秀—北川断裂是引发地震的最主要断层,据对彭县—灌县断裂青石坪探槽场地的研究结果表明,在该断裂带上最晚的一次强震发生在930±40a.B.P.左右,据此,可以初步判定,这3条主干断裂的单条断裂上的强震复发间隔至少应在1000a左右,表明龙门山构造带及其内部断裂属于地震活动频度低但具有发生超强地震的潜在危险的特殊断裂,以逆冲-右行走滑为其主要运动方式。汶川地震属于逆冲—走滑型的地震,地表破裂分布于映秀—北川断裂带和彭县—灌县断裂带上。根据近南北向的断裂(小鱼洞断层、擂鼓断层和邓家坝断层)和地表断距可将映秀—北川断层的地表破裂带划分为两个高值区和两个低值区,两个高值区分别位于南段的映秀-虹口一带和位于中北段的擂鼓—北川县城—邓家坝一带;两个低值区分别位于中南段的白水河—茶坪一带和北段的北川黄家坝至平武石坎子一带,两个高值区分别与小鱼洞断层和擂鼓断层相关。根据保存于破裂面上的擦痕,可将该地震破裂过程划分为两个阶段,早期为逆冲作用,晚期为斜向走滑作用,其与地壳增厚构造模式和侧向挤出摸式在青藏高原东缘的推论具有不吻合性。鉴于龙门山的表层运动速率与深部构造运动速率具有不一致性,初步探讨了龙门山地区的地表过程与下地壳流之间的地质动力模型,认为下地壳物质在龙门山近垂向挤出和垂向运动,从而造成导致龙门山向东的逆冲运动、龙门山构造带抬升和汶川特大地震。在此基础上,根据汶川地震所引发的地质灾害,对地震灾后重建提出了的几点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汶川地震 地表破裂 历史地震 活动构造 走滑—逆冲作用 龙门山地震带 青藏高原
下载PDF
映秀-北川断裂的地表破裂与变形特征 被引量:58
16
作者 李勇 周荣军 +9 位作者 Alexander L.DENSMORE 闫亮 Nicholas RICHARDSON 董顺利 Michael A.ELLIS 张毅 何玉林 陈浩 乔宝成 马博琳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688-1706,共19页
2008年5月12日在龙门山映秀-北川断裂带发生的8.0级特大地震,属于逆冲—走滑型地震。本文以地表破裂为切入点,在映秀-北川断裂的关键部位开展了详细的野外地貌测量,标定了映秀-北川断裂带的垂向断距和水平断距,结果表明映秀-北川断裂的... 2008年5月12日在龙门山映秀-北川断裂带发生的8.0级特大地震,属于逆冲—走滑型地震。本文以地表破裂为切入点,在映秀-北川断裂的关键部位开展了详细的野外地貌测量,标定了映秀-北川断裂带的垂向断距和水平断距,结果表明映秀-北川断裂的地表破裂带从映秀向北东延伸达180~190km,走向介于NE30°~50°之间,倾向北西,地表平均垂向断距为2.9m,平均水平断距为3.1m;地表最大错动量的地点位于北川县擂鼓镇,垂直断错为6.2±0.1m,水平断错为6.8±0.2m,逆冲分量与右行走滑分量的比值为3∶1~1∶1,表明该断裂以逆冲—右行走滑为特点,逆冲运动分量略大于或等于右行走滑运动分量。根据近南北向的分段断裂可将映秀-北川断层的地表破裂带划分为两个高值区和两个低值区,其中两个高值区分别位于南段的映秀—虹口一带和中北段的擂鼓—北川县城—邓家坝一带。基于保存于破裂面上的擦痕,我们将该地震破裂过程划分为两个阶段,早期为逆冲作用,晚期为斜向走滑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汶川地震 地表破裂 映秀-北川断裂 走滑-逆冲作用 龙门山
下载PDF
龙门山小鱼洞断裂在汶川地震中的地表破裂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31
17
作者 李勇 黄润秋 +10 位作者 A.L.Densmore 周荣军 闫亮 张毅 N.Richardson 董顺利 乔宝成 M.A.Ellis 何玉林 陈浩 马博琳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502-512,共11页
在龙门山中段小鱼洞地区映秀-北川断裂和彭县-灌县断裂发生了同震位移,同时在该地区新出现了一条北西向的同震破裂带——小鱼洞断裂的破裂带,并分割了两条近于平行的北东向逆冲-走滑型的主断裂。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重点对小鱼洞断裂的... 在龙门山中段小鱼洞地区映秀-北川断裂和彭县-灌县断裂发生了同震位移,同时在该地区新出现了一条北西向的同震破裂带——小鱼洞断裂的破裂带,并分割了两条近于平行的北东向逆冲-走滑型的主断裂。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重点对小鱼洞断裂的地表破裂开展了详细的野外地质填图,利用全站仪和GPS对地表破裂进行了精确的测量。初步调查的结果表明,小鱼洞断裂位于映秀-北川断裂与彭县-灌县断裂之间,走向近于北西向,延伸约15km,以脆性破裂为特征,穿过小鱼洞大桥,并切割了多种类型的地貌单元,使道路发生拱曲、破坏和桥梁垮塌或移位。单个破裂长度在几米到300m不等,其南西盘为上升盘,北东盘为下降盘,平均垂直位错为1.0m,平均水平位错为2.3m,垂直与水平位错量之比1:1~1:2,显示为逆冲分量小于或等于左旋走滑分量,并以左旋走滑作用为主。同时,研究表明小鱼洞断裂属于映秀-北川断裂与彭县-灌县断裂之间的捩断层,其主要特征包括:1)是在汶川地震中由于龙门山逆冲体之间的差异逆冲运动过程中而形成的断裂;2)其走向近于北西向,垂直于龙门山北东向的主干断裂,而平行于逆冲体的逆冲运动方向;3)具有高角度断面的断层,以左旋走滑作用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汶川地震 地表破裂 小鱼洞捩断裂 组合样式 小鱼洞地区 龙门山
下载PDF
龙门山彭县-灌县断裂的活动构造与地表破裂 被引量:25
18
作者 李勇 黄润秋 +10 位作者 A.L.Densmore 周荣军 闫亮 N.Richardson 董顺利 M.A.Ellis 张毅 何玉林 陈浩 乔宝成 马博琳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03-415,共13页
2008年5月12日在龙门山发生了8.0级特大地震,彭县-灌县断裂亦发生了同震地表破裂。在前期对龙门山活动构造研究的基础上,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在灾区进行了多次的野外调查和国际合作考察,重点对汶川地震的地表破裂和地质灾害开展了详细... 2008年5月12日在龙门山发生了8.0级特大地震,彭县-灌县断裂亦发生了同震地表破裂。在前期对龙门山活动构造研究的基础上,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在灾区进行了多次的野外调查和国际合作考察,重点对汶川地震的地表破裂和地质灾害开展了详细的详细野外地质填图,利用全站仪和GPS对地表破裂进行了精确的测最,研究了的地表破裂地貌错位、构造组合和运动学,已实地测得地表破裂数据70余组(其中彭县-灌县断裂地表破裂数据20余组)。文章以彭县-灌县断裂地表破裂为切入点,在彭县-灌县断裂的关键部位开展了详细的野外地貌测量,主要测量了彭州磁峰、白鹿、绵竹金花和汉旺等地的地表破裂,标定了彭县-灌县断裂破裂带的垂向断距和水平断距,结果表明该地表破裂南西起于彭州磁峰,向北东延伸经白鹿、绵竹金花至绵竹汉旺,全长约40~50km。地表破裂带沿彭县-灌县断裂带的走向断续分布,单个破裂长度在几米到500余米不等,破裂带切割了多种类型的地貌单元,包括山脉基岩、河流阶地、冲洪积扇、公路、桥梁等,同时也使道路发生拱曲、破坏和桥梁垮塌或移位。其以脆性破裂为特征,以逆冲-右旋走滑为特点,断面倾角较陡,北西盘为上升盘,南东盘为下降盘,垂直位错介于0.39~2.70m之间,水平位错介于0.20~0.70m,平均垂直位错为1.6m,平均水平位错为0.6m;地表最大错动量的地点位于彭州白鹿镇,其中最大垂直断错为2.7±0.2m,最大水平断错为0.7±0.2m。垂直位错与水平位错量之间的比值为2:1,表明该地震地表破裂带不仅存在逆冲运动分量和右旋走滑运动分量,而且逆冲运动分量大于右旋走滑运动分量,显示了彭县-灌县断裂破裂带具有以逆冲和缩短作用为主、右旋走滑作用为辅的破裂性质。其与映秀-北川断裂带的地表破裂相比较,该断裂的地表破裂程度远小于映秀-北川断裂带的地表破裂程度,主要表现在地表破裂的长度较短,垂直位错和水平位错也相对较小,而且为以逆冲作用为主。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彭县-灌县断裂与映秀-北川断裂地表破裂的平面组合样式显示为两条在平面上近于平行的北东向地表破裂带,其间由一条南北向的次级地表破裂带(小鱼洞断裂)将它们相连结,地下破裂面的剖面组合样式显示为叠瓦状,并在汶川地震震源附近或震源的上方相连的,是同"根"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汶川地震 地表破裂 彭县-灌县断裂 逆冲-走滑作用 龙门山
下载PDF
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
19
作者 乔宝成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1996年第3期229-232,共4页
原发性肝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进展快,预后差。早期症状不明显,一经发现往往已至中晚期,能够手术切除的仅5%~20%。对于大多数不可切除的中晚期肝癌,经肝动脉内插管化疗栓塞已成为首选的非手术疗法,是当前肝癌综合治疗中研究十分... 原发性肝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进展快,预后差。早期症状不明显,一经发现往往已至中晚期,能够手术切除的仅5%~20%。对于大多数不可切除的中晚期肝癌,经肝动脉内插管化疗栓塞已成为首选的非手术疗法,是当前肝癌综合治疗中研究十分活跃的领域。现就肝动脉栓塞术(Hepaticartery emboligation HAE)的研究、应用和进展情况,结合我们的临床实践作一概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肝动脉化疗 栓塞疗法
下载PDF
北川地区擂鼓断裂在汶川地震中的地表破裂及其意义 被引量:10
20
作者 闫亮 李勇 +7 位作者 A.L.Densmore 周荣军 董顺利 张毅 N.Richardson 陈浩 乔宝成 马博琳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535-545,共11页
2008年5月12日汶川M_s8.0级特大地震发生后,在北川县擂鼓地区出露了一条擂鼓同震地表破裂带,该破裂带呈近南北向展布,位于映秀-北川断裂的中北段,其北东起于擂鼓镇柳林村北部,南西止于石岩村南部,以脆性破裂为特征,分别由3条呈北北东、... 2008年5月12日汶川M_s8.0级特大地震发生后,在北川县擂鼓地区出露了一条擂鼓同震地表破裂带,该破裂带呈近南北向展布,位于映秀-北川断裂的中北段,其北东起于擂鼓镇柳林村北部,南西止于石岩村南部,以脆性破裂为特征,分别由3条呈北北东、北西西、北北东走向的地表破裂组成,延伸长度约4~5km,并切割了多种地貌单元,其平均垂直断距为1.5m,平均水平断距为1.4m,垂直与水平断距之比为1.07:1。通过对该地表破裂带野外测量数据、几何展布结构及其成因机制的初步分析表明:擂鼓断裂是出露于擂鼓地区的捩断层,具有捩断层的基本特性;其主要特征包括:1)擂鼓断裂的形成是由于在汶川地震中其东西两侧逆冲块体之间的差异性运动而引起;2)断裂呈近南北向展布,与映秀-北川主干断裂近垂直相交;3)断面倾角较陡,为高角度断面的逆断层,具有逆冲兼走滑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汶川地震 地表破裂 擂鼓捩断裂 映秀-北川断裂 成因机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