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曲美他嗪联合运动康复疗法对行PCI患者心肌指标及心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王品晓 张云霞 +1 位作者 孙腾飞 乔建洪 《中国现代医生》 2018年第25期13-16,19,共5页
目的探讨曲美他嗪联合运动康复疗法对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治疗后心功能及心肌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5月~2016年8月温州市中医院及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120例被确诊为... 目的探讨曲美他嗪联合运动康复疗法对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治疗后心功能及心肌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5月~2016年8月温州市中医院及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120例被确诊为冠心病并行PCI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1和观察组2,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1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曲美他嗪治疗,观察组2在曲美他嗪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实施康复运动训练。比较PCI术前和术后24 h,三组患者心肌损伤标志物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reatine kinase MB,CK-MB)、血清心肌肌钙蛋白I(cardiac troponinI,cTnI)以及炎症因子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的浓度;术后随访12个月,比较三组患者末次随访时的心功能指标、随访期间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以及生活质量。结果 PCI术后24 h,三组患者的CK-MB、cTnI、hs-CRP水平均明显高于术前(P<0.05),且观察组的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1和观察组2的CK-MB、cTnI、hs-CRP水平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末次随访时,观察组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2的LVEF明显高于观察组1(P<0.05);观察组的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 systolic dimension,LVES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dimension,LVEDD)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2的LVESD、LVEDD明显低于观察组1(P<0.05)。随访期间,观察组患者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2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观察组1(P<0.05);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2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观察组1(P<0.05)。结论曲美他嗪联合运动康复疗法能有效减轻患者PCI术后心肌损伤,显著改善患者左心室功能,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美他嗪 运动康复疗法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心肌指标 心功能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服用既济汤的临床疗效评价
2
作者 王品晓 宋喜发 +2 位作者 乔建洪 季亢挺 李继武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3年第4期952-953,共2页
目的:探讨既济汤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冠心病介入治疗(PCI)术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随机将104例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后行PCI术的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52例)PCI术后给予常规西药进行治疗,实验组(52例)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给予既济... 目的:探讨既济汤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冠心病介入治疗(PCI)术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随机将104例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后行PCI术的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52例)PCI术后给予常规西药进行治疗,实验组(52例)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给予既济汤。结果:治疗后实验组心脏功能及血浆内炎性因子水平均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均为100%,肝肾功能及血常规均未见异常,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服用既济汤能显著改善心脏功能,降低炎性因子水平,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值得应用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CI术 既济汤 心绞痛 炎性因子 心脏功能
下载PDF
P波离散度对房颤电复律后短期内复发的预测价值
3
作者 胡公义 兰华欣 +2 位作者 王征 乔建洪 冯湘君 《温州医学院学报》 CAS 2006年第4期383-384,共2页
目的:观察房颤电复律后短期内复发率是否与P波离散度(Pd)值有关。方法:入选56例持续性房颤并成功转复的患者,按短期有无复发分成两组,比较测定最大P波时限(Pmax)、最小P波时限(Pmin)及Pd。结果:短期复发组(30例)Pmax、Pd值显著大于未复... 目的:观察房颤电复律后短期内复发率是否与P波离散度(Pd)值有关。方法:入选56例持续性房颤并成功转复的患者,按短期有无复发分成两组,比较测定最大P波时限(Pmax)、最小P波时限(Pmin)及Pd。结果:短期复发组(30例)Pmax、Pd值显著大于未复发组(P<0.05);以Pd≥40ms作为异常指标,其敏感性为90%,特异性为88.5%,阳性预测值为90%,准确性为89.3%。结论:电复律后即刻Pd对房颤短期复发率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波离散度 房颤 电复律 复发
下载PDF
动态心电图预报心源性猝死意义
4
作者 王和平 丁坤 +1 位作者 乔建洪 王捷 《淮海医药》 1996年第2期47-48,共2页
国外多中心对大系列心肌梗塞后患者进行持续性心律失常抑制试验(CAST),发现服药与不服药者的远期死亡率并无显著差别.再者抗心律失常药本身也具有致心律失常作用.希读者注意.
关键词 动态心电图 心源性猝死 诊断 电生理检查 心律失常
下载PDF
肺血流图右心收缩时间间期303例分析
5
作者 邱美英 刘亚男 +1 位作者 乔建洪 高义芳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1996年第4期262-262,共1页
肺血流图右心收缩时间间期303例分析邱美英,刘亚男,乔建洪,高义芳肺阻抗血流图(Impedancepnlmonaryrhcogram,IPR)主要反映肺循环、血液动力学的变化,是一种无创伤性的电测量方法。我院于198... 肺血流图右心收缩时间间期303例分析邱美英,刘亚男,乔建洪,高义芳肺阻抗血流图(Impedancepnlmonaryrhcogram,IPR)主要反映肺循环、血液动力学的变化,是一种无创伤性的电测量方法。我院于1987~1995年共检查303例,现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血流图 右心收缩时间 IPR RSTI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塞静脉溶栓治疗后临床观察
6
作者 高珍 乔建洪 《淮海医药》 1996年第4期12-12,共1页
观察36例尿激酶静脉容栓治疗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其中根据冠脉再通的间接指标,再通者17例,未通者19例。对再通组与未通组溶栓时间,梗塞范围进行对比。并于发病后2~4周作M超声心动图,24h动态心电图,心率变异性,症状限制性运动试验检查,结... 观察36例尿激酶静脉容栓治疗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其中根据冠脉再通的间接指标,再通者17例,未通者19例。对再通组与未通组溶栓时间,梗塞范围进行对比。并于发病后2~4周作M超声心动图,24h动态心电图,心率变异性,症状限制性运动试验检查,结果表明溶栓治疗愈早愈好。它能有效地缩小梗塞范围,改善左室功能,增加心电稳定性,提高运动耐量,显著降低急性心肌梗塞近期病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塞 静脉溶栓 溶栓治疗 尿激酶
下载PDF
阿托伐他汀强化治疗冠心病患者血脂异常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1
7
作者 胡公义 乔建洪 冯湘君 《中国临床药学杂志》 CAS 2006年第5期274-276,共3页
目的比较阿托伐他汀每日服20与10mg治疗冠心病伴高胆固醇血症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入选病例60例随机分为2组,A组30例,每晚口服阿托伐他汀20mg;B组30例,每晚口服10mg。治疗8wk。治疗前后分别测定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 目的比较阿托伐他汀每日服20与10mg治疗冠心病伴高胆固醇血症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入选病例60例随机分为2组,A组30例,每晚口服阿托伐他汀20mg;B组30例,每晚口服10mg。治疗8wk。治疗前后分别测定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并观察患者的不良反应。结果60例均完成试验。2组治疗前各项血脂基线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治疗前后TC、TG、LDL-C下降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无严重不良事件。结论阿托伐他汀20mg治疗冠心病伴高胆固醇血症安全且更加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托伐他汀 冠心病 血脂
下载PDF
小剂量胺碘酮治疗老年人心房颤动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8
作者 乔建洪 方志高 冯湘君 《人民军医》 2005年第4期195-196,共2页
目的:观察常规与小剂量胺碘酮对心房颤动(房颤)转复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老年人房颤18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小剂量胺碘酮组)78例、常规组(常规剂量胺碘酮组)78例与对照组(口服安慰剂组)32例,观察用药6个月后房颤发作控制率及药物不良... 目的:观察常规与小剂量胺碘酮对心房颤动(房颤)转复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老年人房颤18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小剂量胺碘酮组)78例、常规组(常规剂量胺碘酮组)78例与对照组(口服安慰剂组)32例,观察用药6个月后房颤发作控制率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与常规组房颤控制率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较对照组不良反应小(P<0.01)。结论:小剂量胺碘酮治疗老年人房颤有效,且不良反应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胺碘酮治疗 心房颤动 疗效观察 小剂量胺碘酮 老年人房颤 药物不良反应 发作控制率 观察组 常规剂量 对照组 安慰剂
下载PDF
京必舒新与舒降之对冠心病患者血脂、纤维蛋白原的影响
9
作者 乔建洪 《心脑血管病防治》 2003年第5期37-38,共2页
关键词 京必舒新 舒降之 冠心病 血脂 纤维蛋白原
下载PDF
咪达普利与雷米普利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的疗效比较
10
作者 乔建洪 刘峰 +1 位作者 冯湘君 赵文强 《心脑血管病防治》 2004年第5期45-47,共3页
关键词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高血压 治疗结果 咳嗽
下载PDF
伊贝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及对左心室肥厚的影响
11
作者 林梅瑟 张云霞 乔建洪 《浙江医学》 CAS 2004年第4期259-260,共2页
目的观察伊贝沙坦降压疗效及对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左心室肥厚(LVH)的逆转作用。方法对60例EH并LVH患者给予口服伊贝沙坦片150~300mg,每天1次,观察24周,并用超声心动图观察治疗前后左室重量指数(LVMI)的变化。结果EH患者伊贝沙坦治疗... 目的观察伊贝沙坦降压疗效及对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左心室肥厚(LVH)的逆转作用。方法对60例EH并LVH患者给予口服伊贝沙坦片150~300mg,每天1次,观察24周,并用超声心动图观察治疗前后左室重量指数(LVMI)的变化。结果EH患者伊贝沙坦治疗后收缩压和舒张压均较治疗前降低(P<0.01),LVMI较服药前显著减低(P<0.01),不良反应轻微。结论伊贝沙坦降压疗效确切,并可逆转LV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贝沙坦 治疗 原发性高血压 左心室肥厚 LVH EH 心血管病
下载PDF
曲美他嗪联合远端缺血预处理对行PCI治疗的老年缺血性心脏病患者心肌损伤及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3
12
作者 王品晓 张云霞 +1 位作者 孙腾飞 乔建洪 《中华全科医学》 2017年第10期1697-1699,共3页
目的探讨曲美他嗪联合远端缺血预处理对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老年缺血性心脏病患者心肌损伤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6年9月于温州市中医院及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行PCI的老年缺血性心脏病患者96例,随机对照... 目的探讨曲美他嗪联合远端缺血预处理对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老年缺血性心脏病患者心肌损伤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6年9月于温州市中医院及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行PCI的老年缺血性心脏病患者96例,随机对照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2组患者均行抗血小板等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进行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应用曲美他嗪和远端缺血预处理。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24 h后心肌损伤指标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变化及随访6个月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与治疗前相比,2组患者治疗24 h后心肌损伤指标cTnI、CK-MB均明显升高(P<0.05),但对照组cTnI、CK-MB升高更显著(P<0.05);随访6个月,观察组再发心绞痛者2例,再发心绞痛发生率为4.17%,心肌梗死0例,死亡0例,对照组再发心绞痛者10例,再发心绞痛发生率为20.83%,心肌梗死者5例,心肌梗死发生率为10.42%,死亡0例。观察组再发心绞痛发生率、心肌梗死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曲美他嗪联合远端缺血预处理应用于行PCI治疗的老年缺血性心脏病患者中,可明显降低cTnI、CK-MB水平,减少心肌损伤及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美他嗪 远端缺血预处理 缺血性心脏病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心肌损伤 预后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