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边缘智能:研究进展及挑战 被引量:3
1
作者 乔德文 郭松涛 +1 位作者 何静 朱永东 《无线电通信技术》 2022年第1期34-45,共12页
近年来,物联网的普及让数以亿计的移动设备连接到互联网上,在网络边缘产生了海量的数据,使得一种全新的计算范式——边缘计算兴起。同时,得益于深度学习算法和摩尔定律的突破,使得人工智能的发展再一次迎来了高潮。在这一趋势下,将边缘... 近年来,物联网的普及让数以亿计的移动设备连接到互联网上,在网络边缘产生了海量的数据,使得一种全新的计算范式——边缘计算兴起。同时,得益于深度学习算法和摩尔定律的突破,使得人工智能的发展再一次迎来了高潮。在这一趋势下,将边缘计算与人工智能相结合是必然的,由此产生的新的交叉研究——边缘智能引起了许多学者的广泛关注。在该综述中,边缘智能被分为基于边缘计算的人工智能和基于人工智能的边缘计算(即AI on edge和AI for edge)两部分。AI on edge侧重于研究如何在边缘计算平台上进行人工智能模型的构建,主要包括模型训练和模型推理两部分;AI for edge侧重于借助先进的人工智能技术,为边缘计算中的关键问题提供更优的解决方案,主要包括任务卸载和边缘缓存两部分。该综述从一个广阔的视角对边缘智能的研究进行了归纳总结,为涉足该领域的相关学者提供了一个详细的背景知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联网 边缘计算 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边缘智能
下载PDF
英雄血,为谁流下咸阳去——论话剧《商鞅》的人文价值、形象体系及艺术特色 被引量:3
2
作者 乔德文 《理论与创作》 2005年第6期115-122,共8页
大幕打开了,他从历史中走来;他是带着心灵的伤痛,带着一腔苦苦不平的怨愤,向我们缓缓地走来.面对政敌居心叵测的诘问与挖苦,他以一切"又如何"的超世越俗的不屑,傲然回击着无耻小人的刻毒挑衅.
关键词 人文价值 《商鞅》 艺术特色 形象体系 英雄 话剧 咸阳 “天命” 奴隶
下载PDF
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美中不足 被引量:1
3
作者 乔德文 《艺海》 2006年第4期25-26,共2页
关键词 名录 剧种 非物质文化遗产 辰河戏 辰河高腔 文化遗产保护 艺术遗产 民族文化 目连戏 申报
下载PDF
夕日的辉煌(三)——评20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初陈健秋的戏剧创作 被引量:1
4
作者 乔德文 乔宗玉 《艺海》 2008年第4期16-20,共5页
京剧《宰相刘罗锅》——"国剧"大众化回归的尝试 1999年,北京京剧院、北京市艺术创作中心、长安大戏院等单位,联合策划将同名电视剧改编成京剧连台本戏《宰相刘罗锅》,剧目定位在保证高艺术质量前提下的开拓演出市场,因此,首先在一... 京剧《宰相刘罗锅》——"国剧"大众化回归的尝试 1999年,北京京剧院、北京市艺术创作中心、长安大戏院等单位,联合策划将同名电视剧改编成京剧连台本戏《宰相刘罗锅》,剧目定位在保证高艺术质量前提下的开拓演出市场,因此,首先在一、二度创作班子上实行了强强组合,如特邀林兆华、田沁鑫、石玉昆(后来又加入了李六乙、魏小平)担任导演;特邀戏剧文学“湘军”领军人物陈健秋、陈亚先承担主要编剧(后来又加入了毓钺、周国兴、徐瑛)。该剧演员阵容也颇为壮观,除北京京剧院的名角罗长德(饰和坤)、马增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世纪90年代 戏剧创作 陈健 《宰相刘罗锅》 北京京剧院 长安大戏院 电视剧改编 艺术创作
下载PDF
评刘鸣泰的戏剧创作
5
作者 乔德文 《创作与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42-46,共5页
刘鸣泰是湖南省新时期一位卓有成就的剧作家,多年来,他佳作连篇并被搬上舞台,获得令人可喜的成功。其中《西行记》、《李白戏权贵》、《巧断人肉案》和《野花情》四剧,可谓之代表作,大致反映了他的戏剧创作个性与奋斗历程。 《西行记》... 刘鸣泰是湖南省新时期一位卓有成就的剧作家,多年来,他佳作连篇并被搬上舞台,获得令人可喜的成功。其中《西行记》、《李白戏权贵》、《巧断人肉案》和《野花情》四剧,可谓之代表作,大致反映了他的戏剧创作个性与奋斗历程。 《西行记》是鸣泰先生第一个独立完成的大戏剧作。它初次显示了他的古典文学修养和编剧的才华。在这个剧本中,剧作家采用了新的历史主义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剧创作 西行记 戏曲创作 汉族人民 文学修养 叛逆性格 文化品格 令人 戏剧观念 哲理思辨
下载PDF
花鼓戏的生命在民间
6
作者 乔德文 《创作与评论》 CSSCI 2012年第11期113-114,共2页
湖南花鼓戏是我省主要地方小戏剧种,它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影响,也曾有过无比红火与兴盛的时期,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文化生活方式选择的多样化和电视、电脑等现代新传播工具的大普及,人们欣赏艺术的习惯与手段都发生了重要的... 湖南花鼓戏是我省主要地方小戏剧种,它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影响,也曾有过无比红火与兴盛的时期,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文化生活方式选择的多样化和电视、电脑等现代新传播工具的大普及,人们欣赏艺术的习惯与手段都发生了重要的变化,因而给传统的舞台演出方式的剧场艺术带来了巨大的冲击。花鼓戏因此也面临着市场不断萎缩、观众日渐减少与老化、生存空间十分挤压、生存状态愈显窘迫的状况。为了改变这种状况,从政府到各方热心人士都曾做过各种努力,花鼓戏的艺术家与剧团更是直面担当,为改变自己的命运而顽强苦斗。显然,在逆境里如何保护、传承和振兴花鼓戏,确实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严峻而紧迫的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南花鼓戏 民间 生命 生活方式 传播工具 欣赏艺术 剧场艺术 演出方式
下载PDF
基于电磁技术的智能车系统的软件设计 被引量:1
7
作者 黎婷婷 叶梦君 +1 位作者 乔德文 龙涛 《智慧工厂》 2016年第3期95-99,共5页
介绍了一种以K60单片机为核心控制单元的自循迹智能车系统的软件设计,重点阐述了信号采集、处理算法、转向控制PD算法和电机调速PID算法的原理及其实现。测试表明,整定合适的参数,本智能车能在较为复杂的赛道上快速稳定的行驶。
关键词 K60单片机 信号采集 处理算法 PD算法 PID算法
下载PDF
秋天里的春天(续)——2006年湖南艺术节戏剧一瞥
8
作者 乔德文 《艺海》 2007年第1期18-23,共6页
  清丽兰花品格质朴民间气息   湖南省昆剧团的<湘水郎中>的创作演出,是一次对古老典雅的剧种进行较大步伐的革新实验,目的是为了让它更接近时代和观众.……
关键词 喜剧艺术 湘水 昆剧 昆曲 喜剧人物 表演风格 艺术风格 戏剧 湘昆 艺术节 剧目
下载PDF
英雄血,为谁流下咸阳去?(续)——论话剧《商鞅》的人文价值、形象体系及艺术特色
9
作者 乔德文 《艺海》 2005年第6期24-26,共3页
关键词 商鞅 艺术特色 哲理性 话剧 秦国 戏剧性 咸阳 思辨性 诗化 英雄
下载PDF
英雄血,为谁流下咸阳去?——论话剧《商鞅》的人文价值、形象体系及艺术特色
10
作者 乔德文 《艺海》 2005年第5期23-27,共5页
关键词 商鞅变法 形象体系 民族文化心理 叛逆性格 话剧 奴隶主贵族 人性 咸阳 政治斗争 历史人物
下载PDF
世世代代传湘昆
11
作者 乔德文 《艺海》 2004年第5期32-33,共2页
这篇文章,是《中国昆剧经典剧目曲谱大全·湖南昆剧卷》的序。本世纪初,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中国昆剧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表达了世界对昆剧艺术这一古老文化遗产的价值的充分认识和肯定。之后,一直高度关怀和支持昆... 这篇文章,是《中国昆剧经典剧目曲谱大全·湖南昆剧卷》的序。本世纪初,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中国昆剧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表达了世界对昆剧艺术这一古老文化遗产的价值的充分认识和肯定。之后,一直高度关怀和支持昆剧艺术事业的全国政协京昆室又高瞻远瞩,决定编纂出版《中国昆剧经典剧目曲谱大全》(简称《大全》),这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文化工程。可以说,它是当代昆剧的新《七十种曲》,比之古《六十种曲》而言,工程更为浩大,不仅出版剧本,还要配上演出曲谱一同发行,如此盛况,实乃昆剧史上的空前壮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昆剧 非物质遗产 代表作 传统剧目 艺术事业 中国戏剧 湘昆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文化遗产 剧种
下载PDF
文章千古事 功德在人心 ——读《张庚文录》随感
12
作者 乔德文 《艺海》 2004年第2期37-38,共2页
安葵兄来长沙参加中国映山红民间戏剧节时,赠我一套由他任执行主编、湖南文艺出版社刚出版的《张庚文录》,见书心中感慨万千。因为此前不久刚收到中国艺术研究院的讣告,得知我国戏剧理论界的泰斗——张庚老已去世。真可谓:悼伤之情犹未... 安葵兄来长沙参加中国映山红民间戏剧节时,赠我一套由他任执行主编、湖南文艺出版社刚出版的《张庚文录》,见书心中感慨万千。因为此前不久刚收到中国艺术研究院的讣告,得知我国戏剧理论界的泰斗——张庚老已去世。真可谓:悼伤之情犹未尽,又见鸿篇落眼前。我捧着这七卷242万字的巨著,分明察觉到它的沉重,这不是一叠普通的书集,而是他老人家最后留给我们的一份丰厚的文化遗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庚 中国古典戏曲 国防戏剧 映山红 随感 功德 戏曲理论 中国现代戏剧 延安 中国话剧
下载PDF
读汪荡平的历史剧
13
作者 乔德文 《艺海》 2013年第1期19-20,共2页
收入这个集子的作品都是汪荡平创作的反映古代生活的历史剧(或叫做历史故事剧):《三备棺》《太平公主》《紫苏传》《宣华夫人》(与孙海云合作)《蒋翊武》。这些剧本大多已经搬上舞台,在艺术实践过程中,深受观众的欢迎,并获得了... 收入这个集子的作品都是汪荡平创作的反映古代生活的历史剧(或叫做历史故事剧):《三备棺》《太平公主》《紫苏传》《宣华夫人》(与孙海云合作)《蒋翊武》。这些剧本大多已经搬上舞台,在艺术实践过程中,深受观众的欢迎,并获得了省级甚至国家级奖项的优异成绩和荣誉。剧目演出的成功也充分证明了剧作家娴熟驾驭历史题材的才能和不凡的艺术创作实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剧 艺术创作 历史故事剧 太平公主 实践过程 历史题材 剧目演出 蒋翊武
下载PDF
永不“沉没”的《水下村庄》——《夕日的辉煌》续(上)
14
作者 乔德文 乔宗玉 《艺海》 2009年第9期22-25,共4页
话剧《水下村庄》是陈健秋告别20世纪80年代舞台、开创90年代戏剧、在创作道路上承前启后的一个里程碑式的作品。也是他艺术上最为成熟、生活基础最为厚实、内涵最为丰富、因而最具有现实主义价值的力作;同时,《水下村庄》还是建国以... 话剧《水下村庄》是陈健秋告别20世纪80年代舞台、开创90年代戏剧、在创作道路上承前启后的一个里程碑式的作品。也是他艺术上最为成熟、生活基础最为厚实、内涵最为丰富、因而最具有现实主义价值的力作;同时,《水下村庄》还是建国以来湖南话剧领域继《电闪雷鸣》、《枫树湾》后,又一自创的具有全国性影响的标志性剧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村庄 20世纪80年代 沉没 90年代 承前启后 创作道路 生活基础 现实主义
下载PDF
夕日的辉煌——评20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初陈健秋的戏剧创作
15
作者 乔德文 乔宗玉 《艺海》 2008年第1期21-26,共6页
人们习惯于把1979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至20世纪末(也即"新时期")的文学艺术,粗略划分为"前10年"与"后10年"两个阶段。在2002年去世的陈健秋,他最后22年的戏剧创作历程与"新时期"中国戏剧的发展轨迹亦大致相吻合。而经历了2... 人们习惯于把1979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至20世纪末(也即"新时期")的文学艺术,粗略划分为"前10年"与"后10年"两个阶段。在2002年去世的陈健秋,他最后22年的戏剧创作历程与"新时期"中国戏剧的发展轨迹亦大致相吻合。而经历了20世纪80年代的思想解放运动和戏剧观念的变革和探索,应该说,进入90年代的他,所创作的作品显然在思想艺术上都比"前10年"更为深沉,更为成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世纪90年代 戏剧创作 陈健 20世纪80年代 十一届三中全会 思想解放运动 文学艺术 中国戏剧
下载PDF
夕日的辉煌(二)——评20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陈健秋的戏剧创作
16
作者 乔德文 乔宗玉 《艺海》 2008年第2期17-21,共5页
花鼓戏《阿弥石》——翻弄与玩味一张发黄的"老照片" 1999年5月,就在《水下村庄》、《马陵道》紧锣密鼓地排练,争取参加文化部向建国50大庆献礼演出活动的同时,陈健秋又完成了花鼓戏《阿弥石》剧本的写作(发表于《艺海》1999年第4... 花鼓戏《阿弥石》——翻弄与玩味一张发黄的"老照片" 1999年5月,就在《水下村庄》、《马陵道》紧锣密鼓地排练,争取参加文化部向建国50大庆献礼演出活动的同时,陈健秋又完成了花鼓戏《阿弥石》剧本的写作(发表于《艺海》1999年第4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世纪90年代 戏剧创作 陈健 《阿弥石》 《马陵道》 演出活动 花鼓戏 老照片
下载PDF
灵魂的沉沦与救赎——评小剧场话剧《人啊!人……》
17
作者 乔德文 《艺海》 2012年第5期21-22,共2页
很久没有看到话剧了,有幸应邀观摩湖南大众传媒学院影视艺术系师生演出的小剧场话剧《人啊!人……》(剧本发表于《艺海》2011年第12期),于我这个当初正是从话剧入门的戏剧老兵来说,仿佛遇到久违的亲人,感到十分亲切和激动。何况这又... 很久没有看到话剧了,有幸应邀观摩湖南大众传媒学院影视艺术系师生演出的小剧场话剧《人啊!人……》(剧本发表于《艺海》2011年第12期),于我这个当初正是从话剧入门的戏剧老兵来说,仿佛遇到久违的亲人,感到十分亲切和激动。何况这又是一台高水平的演出,看戏后确能发人深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剧场话剧 救赎 沉沦 灵魂 大众传媒 艺术系 演出
下载PDF
夕日的辉煌(四)——评20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初陈健秋的戏剧创作
18
作者 乔德文 乔宗玉 《艺海》 2008年第5期19-25,共7页
话剧《水上饭店》——“又是一篇雾溪故事” 当然,这一阶段,陈健秋并没有放弃话剧,也没有忘记现实。就在1994年改完昆剧《雾失楼台》后,他又创作了大型话剧《水上饭店》(发表于《剧本》1994年第12期)。值得我们注意的是,这是陈... 话剧《水上饭店》——“又是一篇雾溪故事” 当然,这一阶段,陈健秋并没有放弃话剧,也没有忘记现实。就在1994年改完昆剧《雾失楼台》后,他又创作了大型话剧《水上饭店》(发表于《剧本》1994年第12期)。值得我们注意的是,这是陈健秋生前完成的最后一个大型话剧剧本,也是本阶段继《水下村庄》后唯一反映当代生活的大戏作品。陈健秋称它为“又是一篇雾溪故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世纪90年代 戏剧创作 陈健 话剧剧本 故事 饭店
下载PDF
永不“沉没”的《水下村庄》——《夕日的辉煌》续(下)
19
作者 乔德文 乔宗玉 《艺海》 2009年第10期44-53,共10页
在《水下村庄》中,陈健秋基于对我国农耕文化的深入考察,总体上把握住了全剧厚重的现实主义基调,其中又不乏浓郁的悲壮的抒情色彩,他从剧的内容出发,没有遵循"一人一事"高度集中的传统编剧原则,
关键词 村庄 农耕文化 现实主义 抒情色彩 高度集中
下载PDF
秋天里的春天——2006年湖南艺术节戏剧一瞥
20
作者 乔德文 《艺海》 2006年第6期21-24,共4页
关键词 艺术节 湖南省 戏剧 秋天 观摩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