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床旁心脏超声联合被动抬腿试验在感染性休克患者容量反应性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探讨 被引量:16
1
作者 乔志飞 刘春艳 +4 位作者 王磊 马琴琴 李树铁 王会娟 张丽骞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395-398,共4页
目的 探讨床旁心脏超声联合被动抬腿试验(PLR)在感染性休克患者容量反应性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筛选在2015-10~2016-10期间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感染性休克患者61例作为研究对象,检测患者在平卧位时床旁心脏超声血流动... 目的 探讨床旁心脏超声联合被动抬腿试验(PLR)在感染性休克患者容量反应性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筛选在2015-10~2016-10期间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感染性休克患者61例作为研究对象,检测患者在平卧位时床旁心脏超声血流动力学指标,再先后对患者进行PLR和容量负荷试验(VE),并分别检测心脏超声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情况,对比分析有容量反应性组和无反应组的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 61例患者中,29例有容量反应性,占全部患者47.54%(29/61).有反应性和无反应性两组患者在PLR和VE前的血流动力学基线值HR、MAP、CVP、SV和CO的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PLR和VE后,两组间HR、MAP的变化微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CVP均上升,与基线值相较,两组变化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SV值也较基线上升,但无反应组和基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反应组和基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有反应组对应SV值高于无反应组(P<0.05);两组CO均较基线升高,但无反应组变化微小,与基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反应组和基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PLR-ΔSV和扩容后ΔSV呈现正相关关系(r=0.812,P <0.05).结论 床旁心脏超声联合PLR用于感染性休克患者容量反应性评估效果较好,对临床液体治疗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性休克 床旁心脏超声 被动抬腿试验(PLR) 容量反应性 容量负荷试验(VE)
下载PDF
超声参数ONSD对颅脑损伤患者颅内压增高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6
2
作者 乔志飞 刘春艳 +6 位作者 李树铁 王磊 翟丽萍 李媛莉 李福龙 贾丽群 高乃坤 《中国医疗设备》 2022年第6期72-75,共4页
目的探究超声参数视神经鞘直径(Optic Nerve Sheath Diameter,ONSD)对颅脑损伤患者颅内压(Intracranial Pressure,ICP)增高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4月至2020年4月我院收治的109例颅脑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其ONSD值将其分为ICP... 目的探究超声参数视神经鞘直径(Optic Nerve Sheath Diameter,ONSD)对颅脑损伤患者颅内压(Intracranial Pressure,ICP)增高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4月至2020年4月我院收治的109例颅脑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其ONSD值将其分为ICP正常组42例、ICP可疑升高组36例、ICP升高组31例。对颅脑损伤患者进行超声测量ONSD检查,以ONSD≥5.3 mm为阈值判断患者ICP是否升高。结果ICP升高组ONSD值高于ICP可疑升高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三组患者眼球横径值对比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ONSD法诊断ICP升高的诊断价值较高,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ICP升高组预后情况优于ICP可疑升高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ONSD预测ICP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97(0.821~0.936),灵敏度为86.59%,特异度为82.34%,准确度为91.25%。结论超声测量ONSD可实时、动态地预测颅脑损伤患者ICP增高的变化情况,敏感度、特异度较高,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参数 视神经鞘直径 颅脑损伤 颅内压增高 预测价值
下载PDF
无创呼吸机联合吸氧在慢性阻塞性肺病伴慢性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1
3
作者 乔志飞 姜伟华 +1 位作者 马琴琴 刘春艳 《国际老年医学杂志》 2016年第4期163-165,共3页
目的:分析无创呼吸机联合吸氧在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伴随慢性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05年1月~2014年1月间在我院治疗的48例COPD伴随慢性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4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 目的:分析无创呼吸机联合吸氧在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伴随慢性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05年1月~2014年1月间在我院治疗的48例COPD伴随慢性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4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患者实施鼻导管吸氧,观察组患者实施无创呼吸机机械通气联合吸氧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动脉血气分析结果、肺功能、患者依从性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动脉血气分析结果均趋于正常(P〈0.05),但观察组患者更明显(P〈0.05);两组患者肺功能均明显改善(P〈0.05),但观察组患者肺功能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及依从性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无创呼吸机联合吸氧可明显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病伴慢性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预后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创呼吸机 吸氧 慢性阻塞性肺病 慢性Ⅱ型呼吸衰竭 临床效果
下载PDF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危重型合并肥胖症患者一例
4
作者 乔志飞 刘春艳 +4 位作者 李福龙 林卫佳 刘华清 刘海春 王磊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894-897,共4页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危重型病死率高,其中多为老年、伴基础病及肥胖者。本文报告1例COVID-19危重型合并肥胖症患者的成功治愈过程,并介绍了有效的呼吸和循环支持过程,以期为COVID-19危重型合并肥胖患者的治疗提供参考。
关键词 肥胖症 危重病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肺保护性通气 限制性容量管理
下载PDF
2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危重型)成功救治体会
5
作者 乔志飞 刘春艳 +6 位作者 李福龙 林卫佳 刘华清 陈琛 刘海春 王磊 张秀珑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777-781,共5页
2019年12月国内出现的新型冠状病毒(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SARS-CoV-2)引起的肺炎,因其传播迅速引起全世界的重视.危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以下简称新冠肺炎)的救治是降低病死率的关键,目前抗SARS-CoV-2尚... 2019年12月国内出现的新型冠状病毒(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SARS-CoV-2)引起的肺炎,因其传播迅速引起全世界的重视.危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以下简称新冠肺炎)的救治是降低病死率的关键,目前抗SARS-CoV-2尚无特效药,对于此类患者的救治仍是临床医生需要面临的严峻挑战.本文通过介绍2例危重型COVID-19患者的成功救治过程,为临床医生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 肺炎 危重型 成功救治
下载PDF
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对老年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肺动脉压、ET-1及NLR的影响 被引量:41
6
作者 刘春艳 乔志飞 +2 位作者 李福龙 张丽骞 丁维敏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2期5501-5505,共5页
目的探讨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临床疗效及对肺动脉压力、内皮素(ET)-1及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NLR)的影响。方法老年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82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 目的探讨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临床疗效及对肺动脉压力、内皮素(ET)-1及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NLR)的影响。方法老年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82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1例。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常规氧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分析两组治疗前后心率、呼吸频率、肺动脉压(PAP)、pH值、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血氧分压(PaO2)、血氧饱和度(SaO2)、血浆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ET-1、NLR、白细胞介素(IL)-6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变化。比较两组临床疗效、28 d病死率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前,两组心率、呼吸频率、PAP、pH值、PaCO2、PaO2、SaO2、血浆NT-proBNP、ET-1、NLR、IL-6及TNF-α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心率、呼吸频率、PAP、PaCO2、NT-proBNP、ET-1、NLR、IL-6及TNF-α水平较治疗前均有所下降,且观察组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PaO2、SaO2水平较治疗前均有所上升,且观察组PaO2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pH值较治疗前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7.6%)明显高于对照组(80.5%,χ^2=4.493,P=0.034);观察组28 d病死率(2.4%)与对照组(7.3%)无统计学差异(χ^2=0.263,P=0.608)。结论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可显著缓解老年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氧合状况、降低肺动脉血压,并降低患者NT-proBNP、ET-1及NLR水平,改善炎性反应,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 Ⅱ型呼吸衰竭 肺动脉压
下载PDF
超声测量下腔静脉呼吸变异指数评估机械通气脓毒症休克患者容量反应性 被引量:35
7
作者 王会娟 贾彤 +4 位作者 李树铁 乔志飞 丁维敏 王立坤 李福龙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6年第6期551-555,共5页
目的探讨床旁超声测量下腔静脉直径及其呼吸变异指数(respiratory variation index,RVI)评估机械通气脓毒症休克患者容量反应性的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选择感染性休克并行机械通气患者40例。于30 min内输入6%羟乙基淀粉(万... 目的探讨床旁超声测量下腔静脉直径及其呼吸变异指数(respiratory variation index,RVI)评估机械通气脓毒症休克患者容量反应性的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选择感染性休克并行机械通气患者40例。于30 min内输入6%羟乙基淀粉(万汶)500 ml进行容量负荷试验,依据补液试验后心脏指数(cardiac index,CI)增加(ΔCI)是否≥15%分为容量有反应(R)和容量无反应(N)组,应用床旁超声记录补液前后吸气末下腔静脉最大直径(D_(max))及呼气末下腔静脉最小直径(D_(min)),以公式RVI=(D_(max)-D_(min))/D_(max)×100%计算下腔静脉呼吸变异指数。以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RVI与容量反应性的关系。结果 40例脓毒症休克患者中容量有反应19例,容量无反应21例。有反应组患者下腔静脉直径明显小于无反应组(P<0.05),RVI显著高于无反应组(P<0.01);补液后RVI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补液前RVI与ΔCI呈正相关(r=0.848,P<0.01),RVI-ΔCI≥15%预测容量反应性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95±0.03(95%CI 0.846-1.00,P<0.05),以RVI 28%预测容量反应性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6.6%和92.2%。结论超声测量的RVI与容量反应性呈正相关,能够预测机械通气脓毒症休克患者容量反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床旁超声 机械通气 下腔静脉直径 呼吸变异指数 容量反应性
下载PDF
小剂量低分子肝素联合丹参多酚酸盐治疗AECOPD临床观察 被引量:7
8
作者 李树铁 乔志飞 +3 位作者 王磊 王毅苗 于慧丹 李福龙 《山东医药》 CAS 2019年第10期81-83,共3页
目的观察小剂量低分子肝素联合丹参多酚酸盐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AECOPD患者4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21例。两组均予序贯机械通气,对照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常规抗感染、营养支持和维持水、电解... 目的观察小剂量低分子肝素联合丹参多酚酸盐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AECOPD患者4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21例。两组均予序贯机械通气,对照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常规抗感染、营养支持和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小剂量依诺肝素钠+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静脉滴注。两组均连续治疗4周。治疗结束,评价临床疗效。分别于治疗前、治疗结束,采集肘静脉血,检测凝血功能[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液流变学(低切还原黏度、高切还原黏度、纤维蛋白原)、炎症因子(TNF-α、IL-1β、IL-8、IL-10)。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5.24%(20/21)、66.67%(14/21),两组比较P<0.05。两组治疗后PT、TT、低切还原黏度、高切还原黏度、纤维蛋白原以及血清TNF-α、IL-1β、IL-8、IL-10水平均明显降低,APTT明显升高,且观察组治疗后变化更明显(P均<0.05)。结论小剂量低分子肝素联合丹参多酚酸盐治疗AECOPD能明显抑制慢性炎症反应、改善凝血功能和血液循环障碍,提高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 低分子肝素 丹参多酚酸盐
下载PDF
小剂量肝素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机械通气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李树铁 李媛莉 +1 位作者 汪业铭 乔志飞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7年第11期189-190,共2页
研究[1]显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病死率可达15%-24%。机械通气是目前临床治疗AECOPD的有效手段。机械通气过程中,AECOPD患者血液往往处于高黏、高凝、高聚状态,继而诱发呼吸衰竭,增加疾病风险[2]。本研究探讨小... 研究[1]显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病死率可达15%-24%。机械通气是目前临床治疗AECOPD的有效手段。机械通气过程中,AECOPD患者血液往往处于高黏、高凝、高聚状态,继而诱发呼吸衰竭,增加疾病风险[2]。本研究探讨小剂量肝素在AECOPD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素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 机械通气 血液流变学
下载PDF
超声在ICU对连续性肾灌注时血流变学观察的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磊 王大伟 +4 位作者 原娜 马琴琴 乔志飞 贾爱红 高淑霞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20年第11期850-855,共6页
目的:通过观察床旁超声对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血流变的影响,探讨床旁超声在ICU急性肾损伤(AKI)患者CRRT容量管理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CRRT的AKI患者311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应用床旁超声技术,监测三尖瓣环平面收缩... 目的:通过观察床旁超声对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血流变的影响,探讨床旁超声在ICU急性肾损伤(AKI)患者CRRT容量管理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CRRT的AKI患者311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应用床旁超声技术,监测三尖瓣环平面收缩位移(TAPSE)、下腔静脉内径(IVC)、下腔静脉管径呼吸变异指数(RVI)和左室Tei指数的变化,于CRRT前、治疗后30 min及6、12、18、24、36、48 h根据各参数的变化调节CRRT的液体平衡;对照组根据CVP的变化调节液体平衡。两组于治疗开始前均用超声测量肾脏大小排除两组异质性,并于治疗后48 h对比两组肾主动脉内径、肾主动脉阻力指数(RRI)和肾血流量的差异。结果:两组在治疗前肾脏长径、肾实质厚度及肾实质回声强度均具有可比性(P>0.05)。观察组中RVI在CRRT6 h后各时间点明显升高,IVC值在治疗6 h后各时间点逐渐下降,于36 h后趋于较稳定的水平(F=27.746、15.446,P<0.05);而TAPSE在治疗12 h后各时间点逐渐增加,左室Tei指数在治疗后12 h逐渐下降,在随后24 h处于较稳定的趋势(F=36.213、17.127,P<0.05);观察组各指标在显著变化时间点时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对照组中CVP值在各时间点均无统计学差异(F=2.189,P>0.05)。在治疗48 h后观察组的肾主动脉内径和肾血流量较对照组明显增加(t=2.356、2.075,P<0.05),RRI较对照组明显下降(t=2.244,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床旁超声能有效的指导AKI患者CRRT的容量管理,同时对肾脏的灌注也能进行很好地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肾损伤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 三尖瓣环平面收缩位移 肾灌注 肾主动脉阻力指数
下载PDF
星状神经节阻滞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肺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4
11
作者 王磊 原娜 +4 位作者 周莹 贾丽群 李媛丽 乔志飞 李福龙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2020年第23期55-61,共7页
目的探讨星状神经节阻滞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合并急性肺损伤(ALI)患者炎症介质及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8年12月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确诊SAP患者34例,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对照组)19例和超声引导下星状神... 目的探讨星状神经节阻滞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合并急性肺损伤(ALI)患者炎症介质及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8年12月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确诊SAP患者34例,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对照组)19例和超声引导下星状神经节阻滞组(SGB组)15例。对照组予禁食、水等常规治疗,而SGB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行超声引导下星状神经节阻滞。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TNF-α、IL-1β、IL-6、IL-10的变化,血液细胞分析法检测CRP和WBC的水平。观察两组在治疗前后肺水指数、氧合指数、治疗后ICU住院时间及呼吸机拔管时间的差异,以及入院0 h(T0)、第3天(SGB治疗后2 d,T1)、第7天(SGB治疗后6 d,T2)和第15天(SGB治疗后14 d,T3)时间点炎症介质的改变。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肺水指数和氧合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SGB组的肺水指数较对照组下降(P<0.05),氧合指数较对照组升高(P<0.05),SGB组ICU住院时间、呼吸机拔管时间较对照组缩短(P<0.05)。不同时间点间IL-6、TNF-α、IL-1β、IL-10、WBC和CRP有差异(P<0.05);两组患者IL-6、TNF-α、IL-1β、CRP和IL-10有差异(P<0.05);两组患者TNF-α、IL-1β、IL-10、WBC、CRP随时间变化趋势有差异(P<0.05)。结论SGB有可能减轻SAPALI的炎症反应而利于改善肺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胰腺炎 急性肺损伤 星状神经节阻滞 炎症介质
下载PDF
^(125)I粒子联合AZD1152对三阴性乳腺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月 王耀一 +6 位作者 武雪亮 张志生 杨修明 姜洋 乔志飞 梁晚平 薛军 《癌变.畸变.突变》 CAS 2022年第4期295-299,306,共6页
目的:研究^(125)I粒子联合Aurora激酶抑制剂AZD1152对三阴性乳腺癌(TNBC)细胞MDA-MB-231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试验设对照组(常规培养)、^(125)I粒子照射组(照射组)、1μmol/L AZD1152作用MDA-MB-231细胞48 h组(抑制组)、^(125)I粒子... 目的:研究^(125)I粒子联合Aurora激酶抑制剂AZD1152对三阴性乳腺癌(TNBC)细胞MDA-MB-231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试验设对照组(常规培养)、^(125)I粒子照射组(照射组)、1μmol/L AZD1152作用MDA-MB-231细胞48 h组(抑制组)、^(125)I粒子照射与1μmol/L AZD1152联合作用MDA-MB-231细胞48 h组(联合组)。采用免疫荧光检测细胞多核形成;四甲基噻唑蓝(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CCK-8检测细胞活力;流式细胞术PI单染检测细胞周期;流式细胞术Annexin V/PI双染观察各组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中Cyclin B1、组蛋白H3的表达及其磷酸化水平的改变,以及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PARP表达的变化。结果:免疫荧光检测发现1μmol/L AZD1152作用MDA-MB-231细胞48 h时可见到多核细胞形成;MTT试验结果显示对照组、照射组、抑制组和联合组的细胞增殖抑制率分别为(0.61±0.32)%、(17.62±1.41)%、(29.67±0.41)%、(53.17±1.26)%;CCK-8检测显示细胞存活率分别为(94.88±0.22)%、(59.21±0.14)%、(42.05±0.17)%、(32.12±0.36)%;细胞周期检测发现G2/M期占比分别为(18.99±0.15)%、(38.05±0.23)%、(49.80±0.32)%、(75.52±0.4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照射组、抑制组和联合组的细胞凋亡率分别为(17.48±0.24)%、(29.23±0.02)%、(63.11±0.27)%,均较对照组(0.31±0.03)%升高(P<0.05)。流式细胞术发现抑制组细胞出现多核及多倍体细胞,易形成非整倍体。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联合组较其他3组,抗凋亡蛋白Bcl-2、组蛋白H3的磷酸化和Cyclin B1蛋白表达减少(P<0.05),而促凋亡蛋白Bax和PARP蛋白剪切明显增加(P<0.05)。结论:^(125)I粒子对AZD1152有增敏作用,^(125)I联合AZD1152可显著抑制MDA-MB-231细胞组蛋白H3磷酸化及Cyclin B1水平,从而抑制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125)I粒子 AURORA激酶 细胞增殖 凋亡
下载PDF
妊娠合并自发性血胸1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1
13
作者 马琴琴 刘春艳 乔志飞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561-563,共3页
妊娠合并自发性血胸虽罕见,但正确认识引起自发性血胸的原因,迅速做出正确处理,对孕产妇及胎儿的预后十分重要。现将我院2014年7月收治的1例妊娠合并自发性血胸的病例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分析报道如下。1病例介绍1.1临床资料患者,女... 妊娠合并自发性血胸虽罕见,但正确认识引起自发性血胸的原因,迅速做出正确处理,对孕产妇及胎儿的预后十分重要。现将我院2014年7月收治的1例妊娠合并自发性血胸的病例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分析报道如下。1病例介绍1.1临床资料患者,女,31岁,已婚,孕2产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 血胸 动脉瘤破裂 主动脉夹层(AD)
下载PDF
ZM447439对乳腺癌细胞运动能力及凋亡的影响
14
作者 张月 王耀一 +6 位作者 武雪亮 张志生 杨修明 姜洋 乔志飞 梁晚平 薛军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1年第5期552-558,共7页
目的研究ZM447439对三阴性乳腺癌(TNBC)MDA-MB-231细胞运动能力和凋亡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用不同浓度ZM447439处理MDA-MB-231细胞,MTT法检测细胞24,48 h增殖抑制率。PI染色流式细胞术检测多倍体细胞形成,免疫荧光检测细胞多核形成... 目的研究ZM447439对三阴性乳腺癌(TNBC)MDA-MB-231细胞运动能力和凋亡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用不同浓度ZM447439处理MDA-MB-231细胞,MTT法检测细胞24,48 h增殖抑制率。PI染色流式细胞术检测多倍体细胞形成,免疫荧光检测细胞多核形成。AnnexinⅤ/PI双染流式细胞术观察不同浓度下ZM447439诱导MDA-MB-231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 blotting检测CyclinB1和Aurora激酶,Histone H3,Cofilin-1,cdc25c,cdc2及其磷酸化水平的改变,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PARP的表达变化。划痕实验及趋化实验观察细胞迁移和趋化能力。结果不同浓度Aurora激酶抑制剂ZM447439(0,0.01,0.1,1,10μmol/L)处理MDA-MB-231细胞24 h后,细胞增殖抑制率分别为(1.21±0.01)%,(3.11±0.11)%,(19.27±0.17)%,(22.72±0.24)%和(62.23±0.03)%;不同浓度ZM447439(0,0.01,0.1,1,10μmol/L)处理MDA-MB-231细胞48 h后,细胞增殖抑制率分别为(3.45±0.02)%,(15.61±0.14)%,(39.35±0.25)%,(43.46±0.13)%和(84.17±0.01)%。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1μmol/L ZM447439作用于乳腺癌细胞48 h可观察到多倍体细胞,并且免疫荧光显示多核形成。0.1,1,10μmol/L ZM447439作用处理MDA-MB-231细胞后,与对照组(0μmol/L)相比,细胞凋亡率均明显升高[(17.4±2.2)%,(28.5±3.1)%,(51.8±5.4)%vs(0.6±0.2)%,P<0.05]。0,0.01,0.1,1,10μmol/L ZM447439处理细胞,随着药物浓度增加,磷酸化cdc25c,cdc2的表达逐渐增加,CyclinB1、Aurora激酶及Cofilin-1的磷酸化表达逐渐减少,抗凋亡蛋白Bcl-2表达逐渐减少,促凋亡蛋白Bax、PARP蛋白剪切逐渐增加。与0μmol/L相比,0.01,0.1,1,10μmol/L ZM447439可显著延长划痕愈合时间,减少趋化穿膜细胞个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ZM447439可通过抑制Aurora激酶及Cofilin-1磷酸化水平而抑制TNBC细胞增殖、运动,从而抑制侵袭及转移,诱导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AURORA激酶 Cofilin-1 细胞运动 凋亡
下载PDF
油松苗期生长率与培育实验 被引量:1
15
作者 乔志飞 《花卉》 2018年第14期19-19,共1页
调查研究了油松年生长周期规律,年生长出现两次高峰期,春季和秋季生长高于夏季,春季生长最多,夏季处于半休眠状态。通过试验分析,施肥时期和移栽时期对油松生长和成活率有明显的影响,培育油松苗要结合油松生长规律进行,在春季施肥效果最... 调查研究了油松年生长周期规律,年生长出现两次高峰期,春季和秋季生长高于夏季,春季生长最多,夏季处于半休眠状态。通过试验分析,施肥时期和移栽时期对油松生长和成活率有明显的影响,培育油松苗要结合油松生长规律进行,在春季施肥效果最佳,夏季半休眠期不施肥。移栽油松要在春季苗木未发芽前和秋季封顶后进行效果较好,4月中旬~6月下旬移栽油松效果最差,7月份移栽成活率又高于4~6月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松 移栽
下载PDF
床旁超声联合血乳酸对感染性休克患者容量反应性的预测价值分析 被引量:7
16
作者 乔志飞 张丽骞 +3 位作者 王磊 翟丽萍 李福龙 马靖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22年第2期333-336,314,共5页
目的:研究床旁超声与血乳酸(LAC)联合应用于感染性休克患者容量反应性预测中的效能。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7年10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120例感染性休克患者进行研究。对所有患者均开展补液试验,并按照试验结果的差异将其分作反应组63例... 目的:研究床旁超声与血乳酸(LAC)联合应用于感染性休克患者容量反应性预测中的效能。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7年10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120例感染性休克患者进行研究。对所有患者均开展补液试验,并按照试验结果的差异将其分作反应组63例和无反应组57例。对两组人员均实施床旁超声检查以及LAC水平检测,并对比相关指标水平。通过Pearson相关性分析明确感染性休克患者床旁超声指标与LAC水平的关系。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床旁超声与LAC联合预测上述患者容量反应性的效能。结果:两组补液后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均高于补液前(P<0.05),反应组补液前下腔静脉呼吸变异率(△IVC)、主动脉峰值流速呼吸变异率(△VpeakAO)、肱动脉最大速度变异率(△VpeakBA)高于补液后及无反应组(P<0.05)。两组补液后LAC水平均低于补液前,且反应组低于无反应组(P<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可得:感染性休克患者LAC水平与△IVC、△VpeakAO、△VpeakBA均呈正相关(P<0.05)。经ROC曲线分析可知:床旁超声联合LAC预测感染性休克患者容量反应性的曲线下面积、灵敏度、特异度以及约登指数均高于床旁超声和LAC单独预测。结论:感染性休克患者补液后LAC水平降低,床旁超声联合LAC预测感染性休克患者容量反应性的效能较高,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性休克 容量反应性 床旁超声 血乳酸 预测价值
原文传递
床旁超声在感染性休克患者容量反应性评估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7
作者 乔志飞 张丽骞 +6 位作者 刘春艳 王会娟 马琴琴 李树铁 王磊 翟丽萍 李福龙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23年第2期220-225,共6页
目的探讨床旁超声在评估感染性休克患者容量反应性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4月至2021年2月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ICU收治的102例感染性休克患者,依据患者容量负荷实验(VE)后心脏每搏量增加值(ΔSV)将患者分为有反应组和无反应组,比... 目的探讨床旁超声在评估感染性休克患者容量反应性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4月至2021年2月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ICU收治的102例感染性休克患者,依据患者容量负荷实验(VE)后心脏每搏量增加值(ΔSV)将患者分为有反应组和无反应组,比较两组患者VE前后各项血流动力学参数。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ΔSV与各血流动力学指标间的关系;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各血流动力学指标评估感染性休克患者容量反应性的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102例患者中有反应54例,无反应48例。VE前,有反应组下腔静脉扩张指数(ΔIVC_(1))、下腔静脉呼吸变异率(ΔIVC_(2))、主动脉峰值流速呼吸变异率(ΔVpeak_(AO))、肱动脉最大速度变异率(ΔVpeak_(BA))及股动脉峰值血流速度呼吸变化率(ΔVpeak_(CFA))均高于无反应组(均P<0.05),两组患者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VE后,有反应组HR、ΔIVC_(1)、ΔIVC_(2)、ΔVpeak_(AO)、ΔVpeak_(BA)及ΔVpeak_(CFA)显著降低,MAP和CVP显著增加(均P<0.05);无反应组CVP显著降低(P<0.05),其他指标未发生明显变化。VE前ΔIVC_(1)、ΔIVC_(2)、ΔVpeak_(AO)、ΔVpeak_(BA)及ΔVpeak_(CFA)与ΔSV呈正相关(r=0.589,0.647,0.697,0.621,0.766;均P<0.05),而CVP与ΔSV无相关性(r=-0.345,P>0.05)。VE前ΔIVC_(1)、ΔIVC_(2)、ΔVpeak_(AO)、ΔVpeak_(BA)及ΔVpeak_(CFA)预测感染性休克患者容量反应性的曲线下面积均>0.7,灵敏度和特异度均较高。结论床旁超声监测ΔIVC、ΔVpeak_(AO)、ΔVpeak_(BA)及ΔVpeak_(CFA)均能较好地评估感染性休克患者容量反应性,可为临床液体复苏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休克 感染性 床旁超声 容量反应性 容量负荷 血流动力学
原文传递
床旁超声技术在急性肾损伤患者连续性肾替代治疗中应用价值 被引量:3
18
作者 王磊 原娜 +4 位作者 贾爱红 乔志飞 韩宝华 李福龙 李天民 《临床军医杂志》 CAS 2020年第7期826-827,829,共3页
目的探讨床旁超声技术在急性肾损伤(AKI)患者连续性肾替代治疗(CRRT)容量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自2015年11月1日至2016年11月1日在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ICU经确诊并实施CRRT的AKIⅢ期住院患者20例为研究对象。应用床旁超声技术... 目的探讨床旁超声技术在急性肾损伤(AKI)患者连续性肾替代治疗(CRRT)容量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自2015年11月1日至2016年11月1日在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ICU经确诊并实施CRRT的AKIⅢ期住院患者20例为研究对象。应用床旁超声技术于CRRT治疗前,以及治疗后30 min、6 h、12 h、24 h、36 h、48 h监测三尖瓣环平面收缩位移(TAPSE)、下腔静脉管径呼吸变异指数(RVI)、左室射血分数(LVEF)的水平变化,并同时监测中心静脉压(CVP)。观察患者治疗前后乳酸、肌酐、中心静脉-动脉二氧化碳氧分压差(Pcv-aCO2)、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Ⅱ)的差异。结果CRRT治疗6 h时,RVI指标出现上升,12 h、18 h、24 h、36 h时RVI、TAPSE、LVEF指标持续上升,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后48 h,TAPSE、LVEF和RVI指标趋于较稳定的水平;而在治疗期间各时点的CV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组患者均顺利完成CRRT治疗,治疗过程中未出现严重的血流动力学不稳定,临床症状明显好转。治疗后,乳酸、肌酐、Pcv-aCO2、APACHEⅡ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床旁超声技术对AKI患者的容量评估准确、可靠,对指导CRRT患者的容量管理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肾损伤 连续性肾替代治疗 三尖瓣环平面收缩位移 下腔静脉管径呼吸变异指数 左室射血分数
下载PDF
星状神经节阻滞对重症急性胰腺炎脑氧代谢与炎性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磊 原娜 +4 位作者 刘春艳 李树铁 乔志飞 周莹 李福龙 《中国临床研究》 CAS 2021年第10期1333-1336,1342,共5页
目的探讨星状神经节阻滞(SGB)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脑氧代谢及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8年12月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确诊SAP的患者21例,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对照组)12例和超声引导下SGB组9例,对照组... 目的探讨星状神经节阻滞(SGB)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脑氧代谢及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8年12月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确诊SAP的患者21例,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对照组)12例和超声引导下SGB组9例,对照组予SAP的禁食禁水等常规治疗,SGB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行超声引导下SGB。采集左侧桡动脉和右侧颈内静脉球部血于入室24h(T_(0))、48h(T_(1))、3d(T_(2))、7d(T_(3))、14d(T_(4))检测患者血流动力学和脑氧代谢的指标;采用ELISA法检测治疗前后患者血清IL-1β、IL-6、IL-10、TNF-α水平。结果在脑氧代谢方面,两组患者动脉血氧含量(CaO_(2))、动脉-颈内静脉球部血氧含量差(Da-jvO_(2))、脑氧摄取率(CEO_(2))水平随着时间推移呈下降趋势,颈内静脉血氧含量(SjvO_(2))呈升高趋势(P<0.01);CaO_(2)、Da-jvO_(2)、SjvO_(2)和CEO_(2)水平在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两比较,自T_(3)时点起,SGB组的DajvO_(2)、CEO_(2)水平低于对照组,CaO_(2)、SjvO_(2)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P<0.01)。在脑糖和乳酸代谢方面,两组患者动脉-颈内静脉球部血糖含量差(Da-jvGlu)水平随着时间推移下降,动脉-颈内静脉球部乳酸含量差(Da-jvLac)水平上升(P<0.01);Da-jvGlu和Da-jvLac水平在两组间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两比较,自T_(2)时点起,SGB组的Da-jvGlu水平高于对照组,Da-jvLac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P<0.01)。治疗结束后,SGB组中IL-1β、IL-6、IL-10、TNF-α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SGB可通过减轻SAP患者应激反应所致CaO_(2)、SjvO_(2)、CEO_(2)、Da-jvO_(2)等指标的改变,改善其脑氧代谢;通过调控Da-jvLac、Da-jvGlu和炎性因子的水平,改善其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状神经节阻滞 重症急性胰腺炎 脑氧代谢 炎性因子
原文传递
杀伤细胞对肺癌小鼠Lewis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
20
作者 姜伟华 董跃华 +3 位作者 魏玉磊 张月 乔志飞 张苏宁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5年第25期4856-4859,共4页
目的:探讨杀伤细胞对人Lewis肺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方法:选择成年健康雄性ICR小鼠46只,随机选取10只作为正常对照组,其余36只进行模型复制,然后将造模成功的30只小鼠随机分为实验组与模型组,每组15只。实验组予以尾静脉注射杀伤细胞1... 目的:探讨杀伤细胞对人Lewis肺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方法:选择成年健康雄性ICR小鼠46只,随机选取10只作为正常对照组,其余36只进行模型复制,然后将造模成功的30只小鼠随机分为实验组与模型组,每组15只。实验组予以尾静脉注射杀伤细胞1×107个/0.2 m L,1次/d,模型组与对照组予尾静脉注射生理盐水。ELISA方法测定TNF-α、IL-2和IL-4的含量,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凋亡率,四氮唑蓝(MTT)比色法检测癌细胞抑制率。结果:1实验组小鼠右腋下瘤体重量明显低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透射电镜下观察实验组人Lewis肺癌细胞出现大量凋亡,而模型组人Lewis肺癌细胞几乎未凋亡,与模型组比较,实验组细胞凋亡较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实验组小鼠脾上清液中IL-2、TNF-α和IFN-γ含量明显高于模型组和正常对照组小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杀伤细胞能够通过活化淋巴细胞、分泌细胞因子来抑制体内、体外人Lewis肺癌细胞的增殖和生长,对临床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杀伤细胞 LEWIS肺癌细胞 细胞增殖 抑制作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