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医外治助力心脏康复
1
作者 乔思雨 沈琳 《科学生活》 2024年第5期78-79,共2页
冠心病、高血压、心律失常、心力衰竭……您是否因这些心血管疾病而困扰,甚至无法正常工作与生活?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射频消融手术、冠状动脉搭桥术、心脏瓣膜置换术……您是否在这些心血管疾病术后仍感到心脏不适... 冠心病、高血压、心律失常、心力衰竭……您是否因这些心血管疾病而困扰,甚至无法正常工作与生活?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射频消融手术、冠状动脉搭桥术、心脏瓣膜置换术……您是否在这些心血管疾病术后仍感到心脏不适,难以重获身心的舒适和愉悦?世界卫生组织(WHO)认为真正的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更包含了躯体、心理的全面健康以及对社会的良好适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搭桥术 心脏瓣膜置换术 心脏康复 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 中医外治 心脏起搏器植入术 心血管疾病 心律失常
下载PDF
从“虚不受补”论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针灸治疗最佳方案 被引量:6
2
作者 赵英侠 王强利 +2 位作者 姚云 王奕 乔思雨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195-1197,共3页
目的探讨针灸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合理有效的选穴组方规律及刺激方法,为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治疗提供借鉴与指导。方法总结近十五年来针灸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观察文献报道,归纳相应的选穴组方规律及恰当的刺激方法。结果... 目的探讨针灸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合理有效的选穴组方规律及刺激方法,为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治疗提供借鉴与指导。方法总结近十五年来针灸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观察文献报道,归纳相应的选穴组方规律及恰当的刺激方法。结果根据中医理论,将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病因病机归于"肾脾两虚为主,兼有经络阻滞",采用补肾健脾、通经活络的治疗原则,多选取足太阳膀胱经上的穴位如肾、脾的背俞穴肾俞、脾俞,辅以督脉上的大椎;一般采用体针补法为主,配以通经活络穴位平补平泻手法,或者电针疏密波;或与活血化瘀中药复方以及相应抗骨吸收、促骨形成或钙制剂等西药联合应用,可起到协同作用。结论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是涉及多系统、多环节的复杂疾病,虽以虚证为主,但久病多瘀,本虚标实,不可单纯选用补肾健脾穴位采用针灸补法,以免"虚不受补"。一般以补肾健脾为主,配以通经活络穴位或活血化瘀中药复方,标本兼治,或与相应的治疗骨质疏松症的西药联合应用,中西医针药结合,相辅相成,减毒增效,方是针灸对于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正确而有效的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 针灸疗法 中西医结合 针药结合
下载PDF
“胆主决断”的再认识 被引量:15
3
作者 乔思雨 高敏 +1 位作者 杨熠文 杨柏灿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17年第7期37-39,共3页
古今对"胆主决断"的认识主要局限于胆在人体精神情志活动中的重要作用,显得过于片面,有必要回归"决断"的字义予以胆主决断的再认识。胆储存、分泌、排泄胆汁,并决定胆汁存泻的时机和多少是"胆主决断"的... 古今对"胆主决断"的认识主要局限于胆在人体精神情志活动中的重要作用,显得过于片面,有必要回归"决断"的字义予以胆主决断的再认识。胆储存、分泌、排泄胆汁,并决定胆汁存泻的时机和多少是"胆主决断"的实质。这种决断的表现形式包括调节五脏六腑的藏泻满实、调节饮食物的化生代谢、调节气机、调畅气血;若胆决断胆汁藏泻功能的紊乱与障碍,使胆汁或排泄不畅,或排泄的成分比例失调,从而影响其对人体脏腑藏泻、满实的调节而引发全身多系统病变的发生。胆的解剖特点、脏腑归属及藏泻并兼的功能特性是胆主决断的生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决断 藏泻 平衡
下载PDF
针灸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实验研究进展 被引量:20
4
作者 乔思雨 赵英侠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258-1262,共5页
以在体实验与离体实验作为文献的基本分类标准,进一步以各项实验室检测指标作为细化分类,分别对自2004年至2014年近11年来针灸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作用的实验研究进行了由浅入深的分类综述。在体实验方面,分别从骨密度、骨组织形态学... 以在体实验与离体实验作为文献的基本分类标准,进一步以各项实验室检测指标作为细化分类,分别对自2004年至2014年近11年来针灸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作用的实验研究进行了由浅入深的分类综述。在体实验方面,分别从骨密度、骨组织形态学及骨生物力学、骨代谢生化指标、血清雌激素及细胞因子等方面进行了阐述,每个指标所属文献按时间先后顺序列出,每条文献详细介绍了动物分组、针灸选穴及治疗方法、检测指标及结果等;离体实验方面,整理总结了关于针刺血清对大鼠破骨细胞数量、骨吸收功能及其凋亡影响的实验研究进展。在此基础上作出评价,指出目前研究尚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大鼠模型的差异、针灸取穴施术的多变,以及针灸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作用机理未明等;提出了下一步探究的思路,以期为相关研究者提供借鉴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 针灸疗法 实验研究 综述
下载PDF
疏透法在温病卫分证中的运用 被引量:2
5
作者 乔思雨 苏中昊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2199-2201,共3页
温病卫分证常用辛凉解表治法,以祛邪为第一要义的疏利透达法亦是温病早期的重要治法之一。文章在论述疏透法治疗理论基础上,剖析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用药,分析其卫分证治疗验案,及运用"疏透"药物频次规律,进而阐述温病医... 温病卫分证常用辛凉解表治法,以祛邪为第一要义的疏利透达法亦是温病早期的重要治法之一。文章在论述疏透法治疗理论基础上,剖析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用药,分析其卫分证治疗验案,及运用"疏透"药物频次规律,进而阐述温病医家对疏透法的运用。研究"疏透"药物的配伍规律,为拓展外感热病及新发传染病治疗提供理论基础和临床用药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透合用 卫分证 叶天士 临证指南医案
下载PDF
宁心贴穴位贴敷联合西药治疗心脾两虚型室性早搏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0
6
作者 王雲 马子霖 +4 位作者 沈琳 张帅 乔思雨 陈鸿莉 徐佳悦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22年第7期63-67,共5页
目的 观察宁心贴穴位贴敷联合西药治疗心脾两虚型室性早搏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0例心脾两虚型室性早搏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予盐酸普罗帕酮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措施的基础上加用宁心贴外敷双侧内关穴,两组疗... 目的 观察宁心贴穴位贴敷联合西药治疗心脾两虚型室性早搏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0例心脾两虚型室性早搏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予盐酸普罗帕酮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措施的基础上加用宁心贴外敷双侧内关穴,两组疗程均为4周。观察临床疗效,比较中医证候积分、24 h动态心电图指标、心律失常危险分层的变化情况。结果 (1)治疗组、对照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分别为88.57%和60.00%,室性早搏总有效率分别为91.43%和80.00%;两组中医证候疗效、室性早搏疗效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P<0.01)。(2)治疗前后组内比较,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室性早搏次数均减少(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室性早搏次数少于对照组(P<0.05,P<0.01)。(3)心率变异性指标[总体标准差(SDNN),平均标准差(SDANN),差值均方根(RMSSD),超过50 ms百分比(pNN50)]变化情况:治疗前后组内比较,两组SDNN、SDANN、RMSSD、pNN50值升高(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治疗组SDNN、SDANN、RMSSD、pNN50值高于对照组(P<0.05,P<0.01)。(4)治疗后,两组心律失常危险分层均得到改善(P<0.05),且治疗组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5)治疗期间,两组均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 宁心贴穴位贴敷联合西药治疗心脾两虚型室性早搏疗效满意,与单纯使用西药相比,加用宁心贴穴位贴敷能更好地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预后,且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性期前收缩 心律失常 心脾两虚证 穴位贴敷 归脾汤 内关 心率变异性 临床试验
下载PDF
室性心律失常与心率变异性的中西医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7
作者 王雲 沈琳 +7 位作者 马子霖 丁林委 陈鸿莉 李绵绵 艾尔扎提·艾尔宝 张帅 乔思雨 徐佳悦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1年第17期2939-2942,共4页
综述室性心律失常与心率变异性(HRV)的中西医研究进展。目前西医治疗主要有抗心律失常药物、射频消融以及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抗心律失常药物存在不良反应,手术价格高昂且存在一定风险。中医药治疗发挥其整体治疗的优势,不仅能改善临... 综述室性心律失常与心率变异性(HRV)的中西医研究进展。目前西医治疗主要有抗心律失常药物、射频消融以及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抗心律失常药物存在不良反应,手术价格高昂且存在一定风险。中医药治疗发挥其整体治疗的优势,不仅能改善临床症状,而且能改善自主神经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性心律失常 心率变异性 中西医治疗 研究进展
下载PDF
严世芸教授从气血论治心律失常经验撷英 被引量:2
8
作者 陈鸿莉 沈琳 +5 位作者 丁林委 王雲 乔思雨 张帅 艾尔扎提·艾尔宝 李绵绵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1年第18期3240-3243,共4页
中医药对心律失常的疾病治疗和症状改善独具优势。严世芸教授于长期临证实践体悟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主张从气血论治心律失常,提出“调气为先,理血为要”的特色理论,以益气活血为根本大法,灵活运用益气补血、行气活血诸法;临证善辨舌... 中医药对心律失常的疾病治疗和症状改善独具优势。严世芸教授于长期临证实践体悟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主张从气血论治心律失常,提出“调气为先,理血为要”的特色理论,以益气活血为根本大法,灵活运用益气补血、行气活血诸法;临证善辨舌面以观气血,并重视脏腑在心律失常气血调理中的作用,通过顺调肝木、健运中焦、培补元阳等方法,达到扶正祛邪、调和阴阳的目的,临床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律失常 心悸 气血 益气活血 严世芸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的严世芸治疗心悸(心律失常)方药规律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陈鸿莉 沈琳 +6 位作者 王雲 李绵绵 艾尔扎提·艾尔宝 陆海楠 张懿 乔思雨 张帅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3年第6期19-22,I0004,共5页
目的运用数据挖掘方法探究严世芸教授辨治心悸(心律失常)的处方用药规律。方法纳入符合中西医诊断标准的心悸(心律失常)患者200例,609诊次,建立电子病案数据库,采用频次、频率分析、关联规则分析、复杂网络、聚类分析等数据挖掘方法,综... 目的运用数据挖掘方法探究严世芸教授辨治心悸(心律失常)的处方用药规律。方法纳入符合中西医诊断标准的心悸(心律失常)患者200例,609诊次,建立电子病案数据库,采用频次、频率分析、关联规则分析、复杂网络、聚类分析等数据挖掘方法,综合分析探寻严教授在心悸(心律失常)辨治中的处方特点、用药规律,总结处方思路,凝练学术思想。结果研究涉及经方24首,中药291味,高频药味包括桃仁、川芎、茯苓、黄芪、白术、白芍、桂枝、酸枣仁、附子、淫羊藿、猪苓等26味,多为益气温阳活血药,功效包括调气活血、温阳利水、清热养阴、安神镇静;关联分析得出9对高关联核心药对;聚类分析得出5个核心组方;方剂运用频次在前3位分别为强心饮、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血府逐瘀汤,组合形式以二方及以上联用居多。结论严教授治疗心悸(心律失常)多从益气活血温阳之法,遣方用药精要灵活,主次分明,邪正兼顾,圆机活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世芸 心律失常 心悸 数据挖掘 用药规律 经验总结
下载PDF
3D4K外视镜在神经外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韩硕 乔思雨 +1 位作者 洪新杰 侯立军 《中国卫生产业》 2022年第17期173-176,共4页
目的研究神经外科临床教学中3D4K外视镜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2月期间在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60名神经外科临床专业学生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对等分为两组,各30名。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干预组采用裸眼3D4K... 目的研究神经外科临床教学中3D4K外视镜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2月期间在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60名神经外科临床专业学生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对等分为两组,各30名。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干预组采用裸眼3D4K外视镜教学法,对比两组教学满意度、理论知识成绩及教学效果。结果与对照组总满意率(70.00%)比较,干预组(93.33%)总满意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脊髓肿瘤手术适应证、禁忌证、相关解剖知识、围术期管理以及并发症理论专业知识成绩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临床思维、临床沟通及学习兴趣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外科临床教学中3D4K外视镜可提高理论知识,提高学生兴趣,以缩短神经外科医生培养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4K外视镜 神经外科 临床教学 教学满意度 教学质量 教育
下载PDF
疏肝定悸汤加减对阵发性房颤肝郁气滞型患者终点事件发生影响的回顾性队列研究
11
作者 陆海楠 乔思雨 +2 位作者 张帅 张懿 沈琳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6-71,共6页
目的 回顾性分析疏肝定悸汤加减对肝郁气滞型阵发性房颤患者房颤复发的影响,探索终点事件发生的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通过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电子病历数据库,筛选纳入2018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阵发性房颤肝... 目的 回顾性分析疏肝定悸汤加减对肝郁气滞型阵发性房颤患者房颤复发的影响,探索终点事件发生的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通过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电子病历数据库,筛选纳入2018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阵发性房颤肝郁气滞型患者。根据是否服用疏肝定悸汤加减将纳入患者分为暴露组和非暴露组各100例。收集患者一般资料(包括年龄、性别、体重指数、病程、合并疾病等)、用药情况、心脏结构和功能指标(左房内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每搏输出量、射血分数)及终点事件(通过24 h动态心电图或者心电图判断阵发性房颤是否复发)的发生情况。使用Kaplan-Meier (K-M)曲线和Log-Rank检验对两组患者进入终点事件情况进行生存分析。利用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各因素对进入终点事件的影响,并比较治疗前后患者的肝肾功能指标进行安全性评估。结果 非暴露组共49例(49.0%)发生终点事件,暴露组共26例(26.0%)发生终点事件(χ^(2)=11.211,P=0.001)。单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年龄、病程、高血压病、糖尿病、慢性心功能不全、左房内径、每搏输出量、是否服用疏肝定悸汤加减可能是阵发性房颤肝郁气滞型患者终点事件发生的影响因素(P<0.05或P<0.01)。多因素Cox回归结果显示,暴露组发生终点事件的风险显著低于非暴露组(P<0.01);病程>12个月的患者发生终点事件的风险明显高于病程≤12个月的患者(P<0.01);与合并高血压病的患者相比,未合并高血压病患者发生终点事件的风险更低(P<0.05);左房内径>40 mm的患者发生终点事件的风险显著高于左房内径≤40 mm的患者(P<0.0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肾功能指标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服用疏肝定悸汤加减是阵发性房颤肝郁气滞型患者进入终点事件的保护因素,有助于减少房颤的复发和进展,病程长、合并高血压病、左房内径大是患者进入终点事件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阵发性房颤 肝郁气滞 疏肝定悸汤 影响因素 回顾性队列研究
原文传递
参蛤散辅助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心肾阳虚证36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15
12
作者 乔思雨 李广浩 +10 位作者 丁林委 张娜 许轶君 张帅 王佑华 苑素云 魏易洪 王雲 陈鸿莉 丙巴 沈琳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7期1536-1540,共5页
目的观察参蛤散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心肾阳虚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慢性心力衰竭心肾阳虚证患者7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基础治疗,治疗组在西医基础治疗的同时联合参蛤散每次1袋,每日3次口服,疗程均为1... 目的观察参蛤散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心肾阳虚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慢性心力衰竭心肾阳虚证患者7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基础治疗,治疗组在西医基础治疗的同时联合参蛤散每次1袋,每日3次口服,疗程均为12周。对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进行心功能分级、中医证候积分、6分钟步行距离、Lee氏心衰评分及明尼苏达心衰生活质量量表(MLHFQ)评分的评估,并测定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搏量(SV)、血清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水平。结果治疗组患者心功能疗效、中医证候疗效、Lee氏心衰评分疗效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4.4%、97.2%、94.4%,对照组分别为72.2%、66.7%、77.8%,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MLHFQ评分及血清NT-proBNP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或P<0.01),6分钟步行距离及LVEF值、SV水平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或P<0.01)。治疗组MLHFQ评分及血清NT-proBN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6分钟步行距离、LVEF、SV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参蛤散联合西医基础治疗可有效改善慢性心力衰竭心肾阳虚证患者的心功能与临床症状,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提高心室收缩功能、抑制血清NT-proBNP水平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参蛤散 心肾阳虚证 心功能 6分钟步行距离 N末端B型利钠肽原
原文传递
功能社区中医药健康科普课程设计和推进思路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乔思雨 沈琳 +1 位作者 朱栋 高炬 《中医药管理杂志》 2023年第10期212-214,共3页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下沉功能社区,以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与枫林街道团建共建开展“中医在身边,健康在枫林”科普服务实践为例,对“中医药健康科普课程进功能社区”的实践情况开展全周期、全过程的追踪研究。在此基础上,...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下沉功能社区,以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与枫林街道团建共建开展“中医在身边,健康在枫林”科普服务实践为例,对“中医药健康科普课程进功能社区”的实践情况开展全周期、全过程的追踪研究。在此基础上,探索构建中医药科普课程“精准设计-巡讲推进-线上线下联动”的健康传播模式,为功能社区中医药科普课程的设计与推进提供新思路,增强医院作为区域医疗中心的健康传播辐射影响力,有利于全民健康素养的提升和健康理念的塑造,助力“健康中国”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健康科普 功能社区 课程设计 推进思路
原文传递
银杏“护心”?且慢
14
作者 沈琳 乔思雨 曹海峰 《大众医学》 2017年第3期62-63,共2页
银杏叶不能直接食用,有毒 银杏叶作为药材收录在2015版《中国药典》中,主要成分是黄酮醇苷和萜类内酯,药用功效为活血化瘀、通络止痛、敛肺平喘、化浊降脂,可用于治疗瘀血阻络、胸痹心痛、卒中偏瘫、肺虚咳喘、高脂血症等疾病。
关键词 银杏叶 护心 《中国药典》 萜类内酯 黄酮醇苷 活血化瘀 药用功效 通络止痛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