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监狱治理现代化的本质及其进路 被引量:4
1
作者 乔成杰 《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学报》 2018年第1期5-12,共8页
对于监狱治理现代化这个全新的命题,如果不能树立"问题意识"、坚持"问题导向",缺乏对我国监狱历史与现状、问题与矛盾以及所处时代背景的深刻考察,将不可避免地落入"应景式"跟风研究的窠臼。监狱治理现... 对于监狱治理现代化这个全新的命题,如果不能树立"问题意识"、坚持"问题导向",缺乏对我国监狱历史与现状、问题与矛盾以及所处时代背景的深刻考察,将不可避免地落入"应景式"跟风研究的窠臼。监狱治理现代化的三个基础命题需要廓清,即:推动我国当下监狱治理走向现代化的主要矛盾与动力是什么?监狱治理现代化的本质是什么?推进监狱治理现代化的突破口和着力点在哪里?监狱治理现代化至少包含行刑理念、法律规范、物质形态和矫正技术四个方面的现代化,本质是监狱"七位一体"的"角色扮演"和公正、谦抑、效率三大品格的时代内涵,主要构建进路是:树立行刑法治理念、健全行刑法律制度、丰富监狱行刑样态、构建刑罚权力范式和增进监狱行刑公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监狱治理 现代化 问题意识 问题导向
下载PDF
代际差异理论:监狱学研究的新视角——评连春亮教授新作《第三代囚犯研究》
2
作者 乔成杰 《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 2020年第1期100-102,115,共4页
连春亮教授的新作《第三代囚犯》运用社会学的代际差异理论,以囚犯成长早期所经历的社会重大历史性事件、社会位置、社会变迁、社会经验和思维模式作为代际划分的核心要素,从囚犯监狱服刑的“亦然状态”作为研究的立足点,以囚犯的“囚... 连春亮教授的新作《第三代囚犯》运用社会学的代际差异理论,以囚犯成长早期所经历的社会重大历史性事件、社会位置、社会变迁、社会经验和思维模式作为代际划分的核心要素,从囚犯监狱服刑的“亦然状态”作为研究的立足点,以囚犯的“囚禁时段”为标志,将新中国成立后的囚犯划分为三代,分析了三代囚犯所具有的社会特质和个人特质,对三代囚犯提出了自己的基本认知和教育矫正的基本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三代囚犯 社会特质 个人特质
下载PDF
监狱预防与处置涉罪犯病伤亡纠纷策略探究——以最高法赔偿委员会33份国家赔偿申诉案件决定书为研究样本 被引量:1
3
作者 乔成杰 《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学报》 2023年第2期7-13,共7页
近年来,涉及罪犯病伤亡的矛盾纠纷及信访诉讼日益增多。以2020年以来最高法赔偿委员会33份国家赔偿申诉案件决定书为研究样本,对案件基本情况和罪犯医疗与救治、殴打致伤亡、劳动中致伤残亡、监狱举证等焦点问题进行分析,提出预防与处... 近年来,涉及罪犯病伤亡的矛盾纠纷及信访诉讼日益增多。以2020年以来最高法赔偿委员会33份国家赔偿申诉案件决定书为研究样本,对案件基本情况和罪犯医疗与救治、殴打致伤亡、劳动中致伤残亡、监狱举证等焦点问题进行分析,提出预防与处置涉罪犯病伤亡纠纷的策略与建议。监狱应加强医疗资源建设和监社医疗协作,提高罪犯医疗保障水平;规范医疗全流程管理及证据保全工作;注重源头预防,促进民警执法规范化;坚持依法办理,积极引导诉求人申请国家赔偿;制定罪犯医疗标准和监狱刑事赔偿办法;开展理论研究,完善监狱补偿与司法救助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监狱 罪犯伤病亡 国家赔偿
原文传递
监狱执法机理和行为样态 被引量:2
4
作者 乔成杰 《中国监狱学刊》 2012年第1期25-27,共3页
监狱执法是一个理论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命题。对监狱执法的解读必须紧扣两个基本的逻辑命题:一是监狱执法权一刑罚执行权一国家刑罚权一国家公权力,以上逻辑递进关系的存在,使得监狱执法权的行使既要符合国家公权力运行的基本伦理和范... 监狱执法是一个理论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命题。对监狱执法的解读必须紧扣两个基本的逻辑命题:一是监狱执法权一刑罚执行权一国家刑罚权一国家公权力,以上逻辑递进关系的存在,使得监狱执法权的行使既要符合国家公权力运行的基本伦理和范式,又要立足于我国监狱的具体实践。二是公权力一私权利。这一方面是监狱执法权自身的法律机理,即监狱执法权如何实现对罪犯个体权利的实际剥夺、限制和调节;另一方面,如何用“权利制约权力”,赋予二者一定的张力,使二者保持适当的紧张关系,相互制衡、相对平衡,均不逾越其正当边界。监狱执法权主要由强制权、许可权和奖惩权等组成,对监狱法律关系、罪犯权利义务关系的调整主要是通过强制、许可和奖惩等执法行为样态来完成的。其中强制是最核心的行为,尤其是对罪犯人身自由的剥夺以及相关权利的限制是监狱一切执法活动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监狱 执法 权力 权利 行为 样态
原文传递
监管安全事故致因理论的构建 被引量:3
5
作者 乔成杰 《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学报》 2019年第1期20-23,共4页
借鉴安全生产领域的事故致因理论,结合监狱安全管理和监管安全事故的特点,以阻断狱内犯罪条件为视角,构建监管安全事故"四因素致因理论"——失去控制的时间空间、工具、信息和管理缺陷。据此,以控制指向与途径为依据,监管安... 借鉴安全生产领域的事故致因理论,结合监狱安全管理和监管安全事故的特点,以阻断狱内犯罪条件为视角,构建监管安全事故"四因素致因理论"——失去控制的时间空间、工具、信息和管理缺陷。据此,以控制指向与途径为依据,监管安全事故防范有"五种控制方法":组织控制、物理控制、信息控制、心理控制和事态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监狱安全 事故致因理论 控制方法
原文传递
罪犯劳动能力认定及其完善初探
6
作者 乔成杰 《中国监狱学刊》 2021年第2期114-117,共4页
具有劳动能力,是监狱罪犯接受强制劳动的前置性法律条件。罪犯劳动能力认定是一项极为重要和基础的执法行为,其性质是行政确认行为。认定是常见的法律术语,而评估一般适用于经济学和管理学范畴,评估意见(或建议、结论)具有不完全的确定... 具有劳动能力,是监狱罪犯接受强制劳动的前置性法律条件。罪犯劳动能力认定是一项极为重要和基础的执法行为,其性质是行政确认行为。认定是常见的法律术语,而评估一般适用于经济学和管理学范畴,评估意见(或建议、结论)具有不完全的确定性和选择适用性。因此,用“罪犯劳动能力认定”替代“罪犯劳动能力评估”更为准确。据此,应构建包括劳动能力认定、适岗性评估、劳动岗位管理和劳动改造效能练合评价在内的机制,并进行组织和流程再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罪犯 劳动能力 认定 岗位
原文传递
监狱民警渎职犯罪“严重不负责任”构成要件之分析——兼论监狱民警刑事法律风险防范
7
作者 乔成杰 《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学报》 2022年第2期5-10,共6页
依据数份裁判文书,阐述监狱民警玩忽职守罪和失职致使在押人员脱逃罪之“严重不负责任”的构成要件、行为情形、职责以及行为与危害后果之间因果关系认定,据此提出防范监狱民警刑事法律风险的建议:构建过失责任梯度追究制度体系;制定民... 依据数份裁判文书,阐述监狱民警玩忽职守罪和失职致使在押人员脱逃罪之“严重不负责任”的构成要件、行为情形、职责以及行为与危害后果之间因果关系认定,据此提出防范监狱民警刑事法律风险的建议:构建过失责任梯度追究制度体系;制定民警依法履职保护制度和安全管理基本制度清单;出台司法解释明确两罪“严重不负责任”的主要情形;认真落实巡回检察反馈问题的整改,推进依法治监,并开展案例深度研究和执法指引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监狱民警 严重不负责任 因果关系 刑事法律风险
原文传递
监狱行刑法治思维的内涵与表达
8
作者 乔成杰 《中国监狱学刊》 2013年第4期31-33,共3页
法治思维是一种以合法性为判断标准、以公平正义为价值取向并自觉运用法治方式进行治国理政的逻辑思维方法。监狱行刑法治之于刑事法治和法治国家不可或缺,必须以行刑法治思维统摄和引领监狱的发展模式和路径选择。在“权利对抗权力、... 法治思维是一种以合法性为判断标准、以公平正义为价值取向并自觉运用法治方式进行治国理政的逻辑思维方法。监狱行刑法治之于刑事法治和法治国家不可或缺,必须以行刑法治思维统摄和引领监狱的发展模式和路径选择。在“权利对抗权力、权力制约权力、权力保障权利”的法治逻辑下,行刑权力、罪犯权利、民众权益三者的有机协调是法治在监狱行刑领域得以实现的基础,保障罪犯权利、关注罪犯发展则是行刑法治思维的“内核”,行刑规范、行刑科学、行刑公信和行刑正义分别构成了行刑法治的形式、技术、程序和实体的要件。同时,行刑法治思维催生监狱刑罚执行理念在四个方面得以深化和更新:在对监狱性质的认知上,要尊重其社会管理工具属性和罪犯“保护人”的角色;在监狱行刑方式上,要从单纯的强制管理转变为管理与服务罪犯矫正并重;在行刑权力运行上,要由“重在治囚”转变为“重在治警”;在监狱行刑目标导向上,要由安全型转变为矫正质量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治思维 行刑法治 权力 权利
原文传递
我国监狱惩罚的解读及其实现
9
作者 乔成杰 《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学报》 2020年第1期17-21,共5页
监狱的刑事惩罚是监狱最原始和基本的属性。我国刑事司法制度的人民属性决定了监狱惩罚具有强烈的政治正当性。监狱惩罚以罪犯人身自由为主要调节载体,基于刑期、义务设定和狱内待遇等得以实现,是一种必要的、节制的合法强制。对监狱制... 监狱的刑事惩罚是监狱最原始和基本的属性。我国刑事司法制度的人民属性决定了监狱惩罚具有强烈的政治正当性。监狱惩罚以罪犯人身自由为主要调节载体,基于刑期、义务设定和狱内待遇等得以实现,是一种必要的、节制的合法强制。对监狱制度缺乏自信,忽视对国情民意和法律文化传统的研究,导致一定程度上罪犯权利的泛化和惩罚的弱化等现象。因此,在统筹推进以政治改造为统领的"五大改造"中,要旗帜鲜明、理直气壮地彰显我国监狱的惩罚属性,协调好惩罚罪犯与改造罪犯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监狱属性 刑罚惩罚 改造罪犯
原文传递
监狱安全管理体系(PSMS)的构建
10
作者 乔成杰 《中国监狱学刊》 2011年第5期90-95,共6页
监狱安全管理本质上是危险(风险)因素和隐患的辨识、评估和管控的过程,借鉴ISO9000、14000、18000(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及部分行业安全管理体系的学理基础、流程设置和控制方法,遵循PDCA戴明循环管理模式,初步提炼出了监... 监狱安全管理本质上是危险(风险)因素和隐患的辨识、评估和管控的过程,借鉴ISO9000、14000、18000(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及部分行业安全管理体系的学理基础、流程设置和控制方法,遵循PDCA戴明循环管理模式,初步提炼出了监狱安全管理体系(PSMS)的6个一级要素和相关二级要素,以期构建在全国监狱系统普遍适用的监狱安全管理体系(Prison Safety Management System,缩写为PSMS),推进监狱安全管理工作向系统化、科学化、信息化、规范化、精细化演进,并为安全管理水平的提升提供一种路径。构建监狱安全管理体系必须解决好体系自身的学理基础建设,积极培育独立、专业的第三方审核和认证机构,同时要将系统管理、以人为本、权利保障、效益考评和持续改进五个理念融入其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监狱安全管理体系 要素 系统管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