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基于异构集成技术的相控阵T/R组件微系统
被引量:7
1
作者
乔明昌
刘恩达
赵永志
赵宇
机构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三研究所
出处
《半导体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440-444,共5页
文摘
基于硅基微电子机械系统(MEMS)工艺和三维异构集成技术,研制了一款硅基X波段2×2相控阵T/R组件。该组件采用收发一体多功能芯片方案,将所有器件封装于两层硅基中。其中上层硅基集成了低噪声放大器、功率放大器、开关、电源调制驱动器和PMOSFET等芯片,下层硅基集成了多功能芯片、串/并转换芯片以及逻辑运算芯片;两层硅基封装之间通过植球进行堆叠。最终样品尺寸仅为20 mm×20 mm×3 mm。实测结果显示,在8~12 GHz内,该T/R组件饱和输出功率约为29 dBm,接收增益约为21 dB,接收噪声系数小于3 dB,在具备优良射频性能的同时实现了组件的小型化。
关键词
相控阵
三维集成技术
微系统
收发组件
微电子机械系统(MEMS)工艺
Keywords
phased array
3D integration technology
microsystem
transceiver component
micro-electromechanical system(MEMS)technology
分类号
TN958.92
[电子电信—信号与信息处理]
题名 X波段4位数控移相器MMIC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乔明昌
王宗成
机构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三研究所
出处
《半导体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831-833,851,共4页
文摘
采用0.25μmGaAs FET芯片工艺成功制作了X波段4位数控移相器MMIC,对该数控移相器MMIC集成电路的设计、工艺制作过程做了阐述,并给出了实际测试参数。电路设计采用了高低通滤波器式移相器拓扑,串联FET与并联FET组合的电路方式。结果表明,在7.5~8.7 GHz频段内插入损耗≤7 dB,电压驻波比≤1.8∶1,开关时间≤30 ns,移相精度22.5°±2°,45°±3°,90°±3°,180°±3°,所有状态均方根移相误差≤5,控制电压-5 V或0 V。
关键词
X波段
数控移相器
插入损耗
移相精度
Keywords
X-band
digitally controlled phase shifter
insertion loss
phase shift precision
分类号
TN623
[电子电信—电路与系统]
TN454
[电子电信—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
题名 C波段高效率高线性GaN MMIC功率放大器
被引量:3
3
作者
乔明昌
张志国
王衡
机构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三研究所
空装驻合肥地区第一军代室
出处
《半导体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24-128,共5页
基金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资助项目(2017ZX03001024)。
文摘
基于SiC衬底0.25μm GaN HEMT工艺,设计实现了一款C波段、高效率和高线性的单片微波集成电路(MMIC)功率放大器。通过优化电路匹配结构,选择合适的有源器件和恰当的直流偏置条件,实现低视频漏极阻抗;利用后级增益压缩和前级增益扩张对消等手段,实现高功率附加效率和好的线性指标。功率放大器芯片尺寸为2.35 mm×1.40 mm。芯片测试结果表明,在3.7~4.2 GHz频率范围内,漏极电压28 V、末级栅极电压-2.2 V、前级栅极电压-1.8 V和连续波条件下,该功率放大器的小信号增益大于25 dB,大信号增益大于20 dB,饱和输出功率大于39 dBm,在输出功率回退至32 dBm时,功率附加效率大于30%,三阶交调失真小于-37 dBc。
关键词
C波段
GaN
HEMT
功率附加效率(PAE)
线性
单片微波集成电路(MMIC)
Keywords
C band
GaN HEMT
power additional efficiency(PAE)
linearity
monolithic microwave integrated circuit(MMIC)
分类号
TN432
[电子电信—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
题名 108 GHz功率放大器模块研制
被引量:2
4
作者
林勇
乔明昌
王宗成
周玉梅
机构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三研究所
出处
《微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48-51,共4页
文摘
介绍了105~108 GHz频段功率放大器模块的设计和制作。模块由波导微带转换、功率芯片及芯片偏置电路组成。讨论了放大模块的设计及加工测试过程,并对模块中的关键技术波导-微带转换进行详细阐述。波导-微带转换采用E面微带探针激励完成。通过理论分析及仿真优化后设计出转换模型并制作出实物进行测试。单个转换在100~110 GHz频段内插入损耗小于0.6 d B,回波小于-10 d B。测试结果表明设计的波导-微带转换具有插入损耗小,工作频段宽的优点。采用此转换制作的功率放大模块在105~108 GHz频段上增益大于13 d B,输出功率大于200 m W,达到预期设计指标。
关键词
W波段
功率放大器
微带-波导转换
微带探针
氮化镓
Keywords
W band, power amplifier, microstrip to waveguide transition, microstrip probe, GaN
分类号
TN722.75
[电子电信—电路与系统]
题名 毫米波多通道接收组件隔离度对移相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武红玉
厉志强
乔明昌
赵子润
机构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
出处
《舰船电子对抗》
2016年第3期79-82,共4页
文摘
介绍了多通道接收组件的典型原理框图,给出了通道隔离度、耦合度、移相精度和移相寄生调幅的概念,使用相量法推导了通道耦合度对移相精度和移相寄生调幅影响的计算公式,指出理论上隔离度对移相指标的影响与频率无关。利用软件仿真了通道隔离度对移相精度和移相寄生调幅的影响,得到了与公式计算相同的数值,两者互相得到了验证。提出了改善通道隔离度的方法,设计加工了一种Ka波段的四通道接收组件,改善了通道隔离度,具有较好的移相精度和移相寄生调幅指标。
关键词
毫米波
多通道
隔离度
移相精度
移相寄生调幅
Keywords
millimeter-wave
multi-channel
isolation
phase shift precision
phase shift parasitic amplitude modulation
分类号
TN957.5
[电子电信—信号与信息处理]
题名 景颇族民间舞蹈内涵及风格特征
被引量:2
6
作者
乔明昌
出处
《民族艺术研究》
1996年第2期35-37,45,共4页
关键词
景颇族
民间舞蹈
传统舞蹈
社会生活
表现内容
青藏高原
历史经济
跳丧舞
宗教信仰
舞蹈文化
分类号
J7
[艺术—舞蹈]
题名 浅论德宏州象脚鼓艺术
被引量:2
7
作者
乔明昌
出处
《民族艺术研究》
1993年第1期60-65,共6页
文摘
象脚鼓是傣族的传统民族乐器,在德宏州各族民间文化艺术活动中,十分盛行,很得群众喜爱。作为一种鼓艺术,象脚鼓有很浓的地缘文化特征,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经历了从简单到复杂,从粗放到精美,从单一到丰富逐步成熟定型的发展阶段,形成集乐器工艺、歌舞、民俗、宗教等多功能,多种形式的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品,其影响传播已大大超出章一的傣民族区域。在德宏州诸民族共同生活圈内的傣族与景颇族、阿昌族、德昂族等很早就有密切的经济文化联系,在长期的相互文化交流中,上述诸族都先后学习接受了傣族的象脚鼓,并结合本族的民间文化舞蹈艺术,创出自己风格的象脚鼓舞。在德宏,以傣族象脚鼓为母体而流变的阿昌、景颇、德昂象脚鼓舞艺术同源而舞异,各具千秋,有独自浓郁的民族特色。同时象脚鼓又广泛溶合了各民族的节庆习俗,成为各民族文化的一部份。这一系列多彩的象脚鼓文化艺术,交相辉映,是德宏多种民族民间文化活动的一种共通的文化现象。
关键词
民族乐器
成熟定型
地缘文化
民族民间文化
文化交流
民族区域
文化联系
发展阶段
孔雀舞
民间艺术品
分类号
J021
[艺术—艺术理论]
题名 德宏景颇族民间舞蹈的韵律特点
被引量:2
8
作者
乔明昌
出处
《民族艺术研究》
1990年第2期70-73,共4页
文摘
在历史的长河中,勤劳智慧的景颇先民创造了自己民族宝贵的文化艺术,不但有诗歌、神话传说、民间故事、歌谣、谚语等,还有丰富多采,有独特风格的舞蹈艺术。其中,民间舞蹈则是景颇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份。景颇族群众普遍好歌善舞,对舞蹈充满热情,无论婚丧喜庆,新屋落成,祭祀征战都伴有歌舞活动。
关键词
种民
象脚鼓舞
文化特征
文化艺术
民间歌舞
神话传说
自娱性
目脑纵歌
丧葬仪式
民族命运
分类号
J021
[艺术—艺术理论]
题名 德宏州召开傣剧音乐研讨会
9
作者
施之华
乔明昌
出处
《民族艺术研究》
1991年第6期77-78,共2页
文摘
德宏州文化局于一九九一年七月二十五日至二十七日,在芒市召开了全州傣剧音乐学术研讨会,出席代表39人。 会议以“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为指导,代表们畅所欲言、各抒己见。从傣剧音乐的历史到现状,继承到革新,从傣剧体制到乐器改革等方面的问题。
关键词
联曲体
板腔体
继承与革新
主奏乐器
乐器改革
四击头
民族乐器
芒市
民间曲调
戏剧表演
分类号
J021
[艺术—艺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