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安徽省专科护士人力资源现状及管理策略 被引量:27
1
作者 乔晓斐 江启成 +2 位作者 宋瑰琦 王真 黄璐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14年第11期1180-1183,共4页
目的:了解安徽省专科护士人力资源现状及临床使用与管理情况,为专科护士培养与管理提供建议与策略。方法:采取回顾性调查的方法,对2006-2012年间经安徽省专科护士培训基地培训并取得资格的专科护士进行自评与他评调查。结果:初级职称人... 目的:了解安徽省专科护士人力资源现状及临床使用与管理情况,为专科护士培养与管理提供建议与策略。方法:采取回顾性调查的方法,对2006-2012年间经安徽省专科护士培训基地培训并取得资格的专科护士进行自评与他评调查。结果:初级职称人员占49.27%;专科护士主要分布在三级甲等医院、二级甲等医院,占92.58%;机构间培养专科护士数量差距大;18.0%专科护士脱离原临床直接护理岗位;82%的专科护士主要从事临床一般护理,在高级临床护理实践、护理业务管理、科研等方面发挥作用不够。结论 :专科护士是一支年轻的护理队伍,选拔标准低;专科护士数量配置不合理,机构培养专科人才缺乏长期规划,专科护士流失严重;医院对专科护士缺乏专职化管理,重培养、轻使用,使其高级临床实践职能发挥不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科护士 人力资源 现状 管理策略
下载PDF
安徽省急诊急救专科护士工作现状调查与思考 被引量:44
2
作者 乔晓斐 宋瑰琦 +1 位作者 秦玉霞 袁秀娟 《中国护理管理》 2011年第4期67-70,共4页
目的:了解安徽省急诊急救专科护士的工作现状,为完善专科护士培养制度,加强专科护士使用与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经安徽省急诊急救专科护士培训基地培训并取得资格的92名急诊急救专科护士的工作现状进行调... 目的:了解安徽省急诊急救专科护士的工作现状,为完善专科护士培养制度,加强专科护士使用与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经安徽省急诊急救专科护士培训基地培训并取得资格的92名急诊急救专科护士的工作现状进行调查。结果:①92名急诊急救专科护士中有6名已离开急救护理岗位,离岗率为5.71%。②22名(34.78%)专科护士担任护士长职务,其中有20名是培训后升为护士长职务的,角色改变率为21.74%。③专科护士在教学方面发挥了较多的作用,但在急救技能、抢救流程、转运模式、各种规范的修订与完善、院外急救知识培训等高级临床实践方面作用发挥得不明显。④护士缺编、护士未分层次使用、职责不明确是影响专科护士核心能力发挥的主要因素。⑤经培训后,专科护士查阅文献和科研能力提高。⑥100%专科护士认为需要得到管理层支持和经常参加学术会议以促进其核心能力持续养成。结论:发挥专科护士高级临床护理实践作用,科学地使用专科护士,加强专科护士岗位管理,进行资格再认证,真正使专科护士学有所用,是目前面临的亟待解决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科护士 现状 核心能力发挥 专业发展
下载PDF
规范化疼痛评估在肝脏外科临床护理实践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7
3
作者 乔晓斐 宋瑰琦 荚卫东 《安徽医学》 2015年第8期1007-1010,共4页
目的探讨规范化疼痛评估在肝脏外科临床护理实践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某三甲医院肝脏外科182例行开腹肝切除手术患者按入院时间分为两组,2013年6月~11月入院的85例患者为对照组(传统疼痛评估组),2013年12月-2014年5月入院的97例患... 目的探讨规范化疼痛评估在肝脏外科临床护理实践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某三甲医院肝脏外科182例行开腹肝切除手术患者按入院时间分为两组,2013年6月~11月入院的85例患者为对照组(传统疼痛评估组),2013年12月-2014年5月入院的97例患者为观察组(规范化疼痛评估组)。观察组按照统一的疼痛评估频次、时机,定时、规律地对患者实施规范化疼痛评估;对照组在患者出现疼痛难忍时护士即刻评估患者疼痛。分析两组患者对疼痛管理满意度,手术当日睡眠时长,48h内疼痛评分,术后主动翻身活动时间等。结果182例患者中94.85%的患者主动报告个人疼痛;疼痛管理满意度观察组为93.82%,对照组为50.59%,手术当日睡眠时长观察组平均为(5.48±0.74)h,对照组为(4.16±1.07)h,手术后主动开始活动时间观察组平均是(9.7±6.41h.对照组(21.1±5.6)h,术后24小时疼痛评分观察组平均为(2.39±1.14)分,对照组为(3.30±1.33)分,上述观察组数据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规范化疼痛评估,能提高肝脏外科患者疼痛控制满意度和舒话摩,促讲患者参与,减轻患者痛苦,促进患者快速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规范化疼痛评估 护理实践效果 肝脏外科
下载PDF
无痛病房规范化疼痛管理对肝癌患者术后疼痛控制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45
4
作者 周红 乔晓斐 +2 位作者 荚卫东 张玲 李建生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14年第6期647-649,共3页
目的探讨无痛病房规范化疼痛管理对行肝部分切除术肝癌患者术后疼痛控制的效果。方法将73例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4例和观察组39例,对照组进行传统术后疼痛控制,观察组采用无痛病房规范化的疼痛管理,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后疼痛控制的效... 目的探讨无痛病房规范化疼痛管理对行肝部分切除术肝癌患者术后疼痛控制的效果。方法将73例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4例和观察组39例,对照组进行传统术后疼痛控制,观察组采用无痛病房规范化的疼痛管理,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后疼痛控制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术后3 h和1 d疼痛评分分别为(4.35±1.41)和(3.41±1.05),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49±0.99)和(2.67±0.74,P<0.05);睡眠时长分别为(5.40±0.47)h和(6.00±0.39)h,均显著长于对照组的(4.10±0.85)和(4.60±0.81,P<0.05);观察组满意度为32例(80.0%),显著高于对照组20例(58.0%,P<0.01)。结论在肝癌术后患者给予无痛病房规范化疼痛管理能降低其术后疼痛程度,提高患者住院满意度和舒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肝叶切除术 疼痛 无痛病房
下载PDF
无痛病房管理模式在肝癌患者围术期的应用 被引量:24
5
作者 王伟娜 荚卫东 +3 位作者 宋瑰琦 黄家丽 乔晓斐 肖锦铖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7期3256-3260,共5页
目的探讨无痛病房管理模式对肝癌患者围术期疼痛控制及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在我科住院行手术切除的原发性肝癌患者182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85例)和观察组(97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的疼痛管理模式,观察组患者给予无痛病... 目的探讨无痛病房管理模式对肝癌患者围术期疼痛控制及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在我科住院行手术切除的原发性肝癌患者182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85例)和观察组(97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的疼痛管理模式,观察组患者给予无痛病房管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下床活动时间、肠道通气时间、夜间睡眠时长、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疼痛控制满意度间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肠道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1.82±0.41)、(1.83±0.52)、(9.74±1.42)d,均低于对照组的(3.01±0.62)、(2.72±0.81)、(12.83±2.92)d(P<0.05),而夜间睡眠时长则较对照组延长〔(7.4±0.8)h与(5.7±0.7)h,P<0.05〕。术后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2.4%(12/97),与对照组的17.6%(15/85)比较无差异(P>0.05)。观察组对疼痛控制不满意6例(6.2%),满意61例(62.9%),非常满意30例(30.9%);对照组对疼痛控制不满意42例(49.4%),满意38例(44.7%),非常满意5例(5.9%),观察组疼痛控制满意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无痛病房管理模式在肝癌围术期的应用不仅缩短了患者术后下床活动时间、肠道通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延长了术后夜间睡眠时长,还提高了患者对住院期间疼痛控制的满意度,有效改善了患者围术期的生活质量,促进了患者早日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疼痛 手术后 镇痛 无痛病房
下载PDF
早期进食促进肝癌患者术后康复的临床护理研究 被引量:12
6
作者 张玲 黄家丽 +5 位作者 乔晓斐 李艳 陈璐 李建生 马金良 荚卫东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13年第6期536-538,共3页
目的探讨早期进食对促进肝癌患者术后快速康复的影响。方法随机将60例肝癌肝切除术后患者分成两组:早期进食组30例(A组),常规进食组30例(B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肝功能、胃肠道功能恢复情况、感染率、并发症发生率、营养费用、睡眠质量... 目的探讨早期进食对促进肝癌患者术后快速康复的影响。方法随机将60例肝癌肝切除术后患者分成两组:早期进食组30例(A组),常规进食组30例(B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肝功能、胃肠道功能恢复情况、感染率、并发症发生率、营养费用、睡眠质量及住院时间。结果早期进食组患者肠鸣音恢复时间(25.51±4.64)h、肛门排气时间(36.22±5.71)h以及首次排便时间(51.32±7.93)h与常规进食组(41.63±6.16)h,(58.44±7.94)h,(72.83±9.91)h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第1天肝功能指标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术后第5天早期进食组谷丙转氨酶(63.22±18.76)U/L、总胆红素(20.12±5.76)μmol/L和直接胆红素(12.46±5.28)μmol/L水平较低,白蛋白(36.43±4.55)g/L水平较高,与对照组[(78.31±20.56)U/L,(25.33±6.26)μmol/L,(16.51±7.35)μmol/L,(31.91±3.66)g/L]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平均睡眠时间(7.9±1.6)h对(6.0±1.2)h、胃肠道不适(10%对50%)、感染率(6.67%对26.67%)、术后营养费用(1000±433.5)元对(2200±493.4)元、住院时间(7.21±2.21)d对(8.98±3.14)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癌肝切除术后早期饮食营养护理计划是更好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案,安全可行,值得临床上进一步扩大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进食 肝癌患者 术后康复 临床护理 统计学差异 并发症发生率 首次排便时间 肛门排气时间
下载PDF
规范化疼痛管理在肝癌手术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21
7
作者 王伟娜 黄家丽 +3 位作者 荚卫东 乔晓斐 张玲 李建生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13年第5期419-420,共2页
目的研究肝癌患者围手术期规范化疼痛管理对患者疼痛控制与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将60例行肝癌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患者予以规范化疼痛管理,对照组实施传统的疼痛管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下床活动时间、肠道通气时... 目的研究肝癌患者围手术期规范化疼痛管理对患者疼痛控制与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将60例行肝癌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患者予以规范化疼痛管理,对照组实施传统的疼痛管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下床活动时间、肠道通气时间、夜间平均睡眠时长、术后住院天数、疼痛控制满意度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肠道通气时间和住院天数分别为2.8±0.4天、1.8±0.3天和6.00±0.9天,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别为3.0±0.8天、3.9±0.6天和7.9±0.8天,P<0.05);观察组夜间平均睡眠时长为7.50±0.8小时,优于对照组(5.8±0.7小时,P<0.05﹚;观察组疼痛控制满意度为93.7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4.29%(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2.3%和2.1%,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规范化疼痛管理可以改善原发性肝癌患者术后疼痛,促进患者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疼痛管理 规范化
下载PDF
护理管理者培训现状与需求调查分析 被引量:28
8
作者 宋瑰琦 乔晓斐 +1 位作者 秦玉霞 袁秀娟 《中国护理管理》 2008年第11期20-22,共3页
目的:了解护理管理者培训需求情况,为加强护理管理人员培训制度提供依据。方法: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对参加短期培训的90名护理管理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56.67%的管理者上岗前未经过培训。100%的管理者认为上岗前、后接受培训十分必要。81... 目的:了解护理管理者培训需求情况,为加强护理管理人员培训制度提供依据。方法: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对参加短期培训的90名护理管理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56.67%的管理者上岗前未经过培训。100%的管理者认为上岗前、后接受培训十分必要。81.11%的管理者认为每次培训时间应以不超过3个月为宜,培训间隔周期应为2年以下。护理部主任培训内容需求主要为卫生行政管理知识,护士长培训内容需求主要为临床管理和技能及人才培养。希望采取不脱产形式培训的护士长较护理部主任比例多。结论:管理者上岗前、后接受培训均十分重要,脱产培训时间宜短或采取半脱产培训方式。培训内容对护理管理者应分层次、分重点进行培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管理者 培训 需求
下载PDF
重症监护病房患者非计划拔管相关性因素分析 被引量:15
9
作者 宋瑰琦 秦玉荣 +1 位作者 方进 乔晓斐 《上海护理》 2008年第5期40-41,共2页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内患者非计划拔管的危险因素及后果,为保障患者安全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2005年1月1日—2007年4月31日我们对安徽省4所三级甲等医院重症监护病房带管患者1 752例进行调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1 752例中发生非计...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内患者非计划拔管的危险因素及后果,为保障患者安全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2005年1月1日—2007年4月31日我们对安徽省4所三级甲等医院重症监护病房带管患者1 752例进行调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1 752例中发生非计划拔管26例,发生率1.48%;其中经口插管占84.63%;脱管后重新置管18例,占69.23%。结论非计划拔管是气管插管严重的并发症,直接影响患者预后,对患者紧张烦躁期间的镇静存在认识的误区,约束肢体不应该作为减少非计划拔管的保证措施;应加强对重症监护病房护理人员的指导与培训,可减少患者非计划拔管事件的发生,有利于患者的早日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病房 气管插管 非计划拔管 相关因素
下载PDF
静脉留置针患者发生静脉炎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77
10
作者 宋瑰琦 乔晓斐 +3 位作者 郭兵 许家秀 鲁先秀 孙新 《护理学报》 2008年第2期11-13,共3页
目的分析静脉留置针患者发生静脉炎的相关因素,为制定相应的预防护理措施提供依据,以提高输液护理质量。方法选择静脉留置针患者142例,分析患者性别、年龄、相关血液学指标、留置时间及封管方法对其静脉炎发生情况的影响。先进行单因素... 目的分析静脉留置针患者发生静脉炎的相关因素,为制定相应的预防护理措施提供依据,以提高输液护理质量。方法选择静脉留置针患者142例,分析患者性别、年龄、相关血液学指标、留置时间及封管方法对其静脉炎发生情况的影响。先进行单因素分析,再采用强迫法建立模型,用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影响静脉炎发生的因素。结果本组发生静脉炎51例,发生率为35.9%。静脉炎发生与患者性别、留置静脉套管针的时间有关;与年龄、相关血液学指标及封管方法均无关。结论留置时间越长,发生静脉炎的可能性越大,女性较男性静脉炎发生率高,应尽可能缩短静脉留置套管针的时间,并加强对留置静脉留置针的女性患者的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留置针 静脉炎 影响因素 预防护理
下载PDF
三级甲等医院急诊护士专业核心能力现状及相关因素调查 被引量:18
11
作者 宋瑰琦 柴洁 +3 位作者 张彩云 乔晓斐 汪梅朵 郭雅文 《护理学杂志》 2010年第17期35-37,共3页
目的了解三级甲等医院急诊护士专业核心能力现状及相关因素,为探索急诊专科护士的培养模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应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6所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111名急诊护士进行调查。结果急诊护士自评专业核心能力得分(159.4... 目的了解三级甲等医院急诊护士专业核心能力现状及相关因素,为探索急诊专科护士的培养模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应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6所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111名急诊护士进行调查。结果急诊护士自评专业核心能力得分(159.4±43.8)分;是否接受急救专科知识培训、培训时间及急救专科知识培训/学习方式不同者其自评核心能力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急救专科知识培训时间是影响自评专业核心能力的主要因素(P<0.01)。结论急诊护士专业核心能力欠佳,尤其缺乏科研及管理方面的能力;专科培训时间是主要影响因素。应针对性开展系统培训工作及设置合理的培训时间,以培养和提高急诊护士专业核心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科 护士 核心能力 专业培训
下载PDF
贴合住院患者生活护理需求的护理级别分类方法探讨 被引量:15
12
作者 胡成文 薛宁宁 +2 位作者 邓小山 乔晓斐 宋瑰琦 《护理学报》 2012年第7期60-63,共4页
目的探讨更贴合住院患者实际生活护理需求的护理级别分类方法,为分级护理改革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法选择内科、外科住院患者共502例,医生按常规开分级护理医嘱,责任护士应用Barthel指数对住院患者进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ctivitie... 目的探讨更贴合住院患者实际生活护理需求的护理级别分类方法,为分级护理改革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法选择内科、外科住院患者共502例,医生按常规开分级护理医嘱,责任护士应用Barthel指数对住院患者进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ADL)评估和护理分级,并采用生活护理问卷调查患者的生活护理需求。结果 502例患者中,医嘱护理分级与ADL护理分级经Spearman秩相关分析显示有统计学意义(rs=0.209,P<0.01);生活护理需求排序在2种分类方法中差别不大,但ADL护理分级方法比医嘱护理分级法与患者的生活护理需求一致性程度更高。结论与医嘱护理分级相比,ADL护理级别分类法更能体现住院患者生活护理需求的个性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院患者 护理分级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生活护理
下载PDF
案例教学法在护理本科生临床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15
13
作者 宋瑰琦 秦玉霞 +4 位作者 乔晓斐 高萍 白璐 徐士华 黄璐 《全科护理》 2013年第18期1722-1724,共3页
[目的]探讨案例教学法在护理本科生临床教学实习中效果。[方法]选取在本院实习的护理本科生120人,进行配对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60人,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法,观察组在教学法基础上联合案例教学法,实习结束后进行实习效果的调查,包... [目的]探讨案例教学法在护理本科生临床教学实习中效果。[方法]选取在本院实习的护理本科生120人,进行配对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60人,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法,观察组在教学法基础上联合案例教学法,实习结束后进行实习效果的调查,包括两组护生的理论知识、护理程序、应用能力、对临床教学方法的满意度以及综合护理能力。[结果]观察组护生的理论知识、护理程序应用能力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对临床教学方法的满意度高,且临床综合护理能力得到了提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案例教学法可提高护理本科生的临床实习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案例教学法 护理本科生 临床实习
下载PDF
安徽省某三级甲等医院非护理工作时间测量与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宋瑰琦 乔晓斐 +2 位作者 程圣莉 江启成 胡传来 《护理管理杂志》 2007年第9期6-8,共3页
目的通过测算非护理工作时间,探讨如何合理、有效地使用护理人力资源。方法对全院37个临床科室进行非护理工作时间测算,选取非护理工作耗用时间及占用人力,比较非护理工作时间在内、外科的差异。结果我院每周非护理工作耗用时间共计92 5... 目的通过测算非护理工作时间,探讨如何合理、有效地使用护理人力资源。方法对全院37个临床科室进行非护理工作时间测算,选取非护理工作耗用时间及占用人力,比较非护理工作时间在内、外科的差异。结果我院每周非护理工作耗用时间共计92 524.67 m in,占总护理时数的6.95%,内、外科非护理工作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建议医院应正视目前护理人员从事非护理专业工作的现状,建立完善的后勤服务支持系统,根据各级岗位职责对现有的护理人力资源进行合理安排和利用,从而真正提高护理工作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沪理 非专业性时间 人力资源
下载PDF
机械通气患者发生ICU综合征原因分析及对策 被引量:2
15
作者 方园 乔晓斐 周采平 《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年第6期59-60,共2页
目的:探讨引起机械通气患者ICU综合征的相关因素,通过采取护理干预减少该病的发生率。方法:对某三甲医院发生的33例ICU综合征患者进行跟踪观察分析,并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结果:33例患者中,31例情绪逐渐稳定,配合治疗,最后脱离呼吸... 目的:探讨引起机械通气患者ICU综合征的相关因素,通过采取护理干预减少该病的发生率。方法:对某三甲医院发生的33例ICU综合征患者进行跟踪观察分析,并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结果:33例患者中,31例情绪逐渐稳定,配合治疗,最后脱离呼吸机转入普通病房;2例呼吸衰竭患者因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结论:及时有效的护理干预,是预防和缓解ICU综合征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通气患者 ICU综合征 护理
下载PDF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患者早期经口进食最佳证据总结
16
作者 王安娇 赵梅 +3 位作者 乔晓斐 马瑟琴 王刚 王秀芝 《护理管理杂志》 CSCD 2024年第5期437-443,共7页
目的总结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患者早期经口进食的最佳证据。方法系统检索国内外数据库中关于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患者早期经口进食相关证据,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4年3月5日。由两名研究者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证据提取和总结最终形成... 目的总结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患者早期经口进食的最佳证据。方法系统检索国内外数据库中关于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患者早期经口进食相关证据,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4年3月5日。由两名研究者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证据提取和总结最终形成最佳证据。结果共纳入12篇文献,包括临床决策1篇、指南3篇、专家共识3篇、系统评价2篇、随机对照试验3篇。总结出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早期经口进食安全性、营养风险筛查与评估、识别高风险人群、进食推荐方案、目标能量和口服营养补充剂、胰腺内外分泌功能管理和营养监测及处理7个主题,共30条最佳证据。结论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患者早期经口进食是安全及可行的。胰腺外科工作者应根据临床实际情况,选择性应用最佳证据,为患者提供安全且规范的早期经口进食方案,促进患者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早期经口进食 营养支持 证据总结
下载PDF
基于加速康复外科理念的围手术期护理质量评价标准体系构建 被引量:1
17
作者 朱小雨 乔晓斐 +4 位作者 刘恋蕊 蒋亚琴 宋瑰琦 荚卫东 许庆珍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192-1197,共6页
目的:构建基于加速康复外科的围手术期护理质量评价标准体系,为科学评价围手术期护理质量提供客观工具,为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实践持续改进提供科学参考。方法:以结构-过程-结果三维质量结构模型为理论框架,通过检索文献、小组讨论并采用... 目的:构建基于加速康复外科的围手术期护理质量评价标准体系,为科学评价围手术期护理质量提供客观工具,为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实践持续改进提供科学参考。方法:以结构-过程-结果三维质量结构模型为理论框架,通过检索文献、小组讨论并采用德尔菲函询法进行2轮专家函询,通过计算专家积极系数、变异系数、专家权威系数和肯德尔和谐系数等条目来验证函询结果的可靠性。结果:共进行了2轮专家函询,2轮函询的问卷回收率均为100.0%,专家的权威系数分别为0.900、0.892。肯德尔和谐系数分别为0.119、0.173,经显著性检验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经过2轮函询,最终确定包括3个一级条目、17个二级条目、48个三级条目的ERAS理念下围手术期护理质量评价标准体系。结论:构建的加速康复外科理念下围手术期护理质量评价标准体系科学、可靠,适用范围广,可作为围手术期护理质量评价的客观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速康复外科 围手术期 护理质量 标准体系 德尔菲法
下载PDF
安徽省医院消毒供应中心3项标准实施现状 被引量:2
18
作者 房彤 王真 +2 位作者 孙庆棉 乔晓斐 张巧巧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15年第4期389-393,共5页
目的 :评价安徽省医院消毒供应中心3项行业标准的实施效果及存在问题。方法 :引用原卫生部医院感染控制标准委员会制作的《医院消毒供应中心行业标准实施追踪评价调查表》,对本省105所医院和8个市及其所辖63个县(区)卫生行政部门开展追... 目的 :评价安徽省医院消毒供应中心3项行业标准的实施效果及存在问题。方法 :引用原卫生部医院感染控制标准委员会制作的《医院消毒供应中心行业标准实施追踪评价调查表》,对本省105所医院和8个市及其所辖63个县(区)卫生行政部门开展追踪调查。结果 :8个市卫生行政部门落实3项标准的主要措施是:制定辖区内管理规定、依照3项标准组织检查验收并将其纳入到医院评审工作之中;各地均能百分之百地组织相关人员参加标准宣传贯彻的省级培训,其中,以医院感染管理、CSSD人员受众比例最高,达到90%以上,其次是卫生行政主管、医院主管领导和护理部人员,达到80%以上。被调查的105所医院中已有62所获得了省卫生厅颁发的医院CSSD验收合格证,其中属于3项标准发布后的新建或改/扩建的CSSD达到98%(61所)。存在问题:CSSD集中管理、外来器械和超大/超重型医疗器械处置有待进一步规范;由于CSSD对周边医疗机构帮扶不足,影响了3项标准在推进社会化管理方面的作用。结论 :拓展CSSD集中管理能力,发挥已验收合格的CSSD在提高区域内基层医疗机构消毒灭菌质量和预防医院感染中的作用,推进3项标准的深入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毒供应中心 标准实施 评价
下载PDF
疼痛护理对原发性肝癌患者TACE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4
19
作者 李桂梅 乔晓斐 刘文斌 《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年第2期58-59,共2页
目的:观察分析疼痛护理措施对原发性肝癌患者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为某医院住院行TACE的180例肝癌患者,按照随机原则将其分成两组,一组为对照组(常规护理),一组为观察组(疼痛护理),每组患者各90例。比较... 目的:观察分析疼痛护理措施对原发性肝癌患者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为某医院住院行TACE的180例肝癌患者,按照随机原则将其分成两组,一组为对照组(常规护理),一组为观察组(疼痛护理),每组患者各9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患者重度疼痛与中度疼痛患者均多于观察组,轻度疼痛患者少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均比对照组患者分数高(P<0.05)。结论:给予肝癌TACE手术患者疼痛护理干预不仅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更有利于改善其疼痛程度与日常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疼痛护理 原发性肝癌 TACE术
下载PDF
1例肝癌微波消融术后胸腹腔感染合并大动脉炎复发患者的护理
20
作者 樊华 乔晓斐 +1 位作者 高红芹 戴方园 《中国临床护理》 2024年第10期656-658,共3页
总结1例肝癌微波消融术后胸腹腔感染合并大动脉炎复发患者的护理经验。护理要点包括:做好胸腹腔引流管的护理与血压的测量,积极开展肺功能训练促进肺康复,结合临床表现和监测指标综合判断病情,实施基于IMB模型的健康教育提升患者疾病管... 总结1例肝癌微波消融术后胸腹腔感染合并大动脉炎复发患者的护理经验。护理要点包括:做好胸腹腔引流管的护理与血压的测量,积极开展肺功能训练促进肺康复,结合临床表现和监测指标综合判断病情,实施基于IMB模型的健康教育提升患者疾病管理能力。经过治疗和护理,患者顺利出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微波消融术 感染 大动脉炎 低血压 护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