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发生组织学转化的滤泡淋巴瘤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分析
1
作者 滑人杰 陈清江 +4 位作者 张旭东 段豫凯 乔泓涵 张思珺 宗斐扬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24年第8期1465-1469,共5页
目的:探讨发生组织学转化(histological transformation,HT)的滤泡淋巴瘤(follicular lymphoma,FL)患者的临床表现、组织病理学特征、不同治疗方案疗效及预后。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2月至2022年10月收治的26例发生组织学转化的滤泡淋巴... 目的:探讨发生组织学转化(histological transformation,HT)的滤泡淋巴瘤(follicular lymphoma,FL)患者的临床表现、组织病理学特征、不同治疗方案疗效及预后。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2月至2022年10月收治的26例发生组织学转化的滤泡淋巴瘤患者,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特征、病理特征、治疗方案、疗效及生存状况。结果:26例患者,中位年龄57(43~97)岁,其中25例转化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 cell lymphoma,DLBCL),低级别转化2例,高级别转化19例,1例转化为B淋巴母细胞白血病/淋巴瘤(B-lymphoblastic leukemia/lymphoma,B-LBL);11例出现结外侵犯,8例出现骨髓侵犯;初步诊断时发生转化的患者17例,转化后的疗效5例达到CR,8例达到PR,化疗之后发生转化的患者9例,转化后疗效4例达到PR,两组ORR分别为76.5%和44.4%,两组OR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94)。全部患者中位随访时间22个月,中位PFS未达到(3~45个月)和中位OS未达到(5~45个月),2年OS率和PFS率分别为80.7%和64.8%。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ECOG评分(P=0.040)、Ki-67(P=0.005)是影响患者PFS的因素。Ann Arbor分期(P=0.014)、FLIPI-1评分(P=0.008)是影响患者OS的因素。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Ki-67(P=0.028)是影响患者PFS独立的预后因素。结论:FL患者发生组织学转化后预后不良,ECOG评分≥2分、Ki-67≥70%的患者PFS差,Ann Arbor分期Ⅲ-Ⅳ期、FLIPI-1评分>2分的患者OS差,Ki-67是影响患者PFS的独立预后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滤泡淋巴瘤 组织学转化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B淋巴母细胞白血病/淋巴瘤 预后
下载PDF
维布妥昔单抗联合化疗治疗32例恶性淋巴瘤的临床观察
2
作者 柴笑菲 乔泓涵 +8 位作者 张蕾 李鑫 李玲 王新华 付晓瑞 张旭东 孙振昌 南飞飞 张明智 《肿瘤防治研究》 CAS 2023年第3期288-292,共5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维布妥昔单抗联合化疗治疗恶性淋巴瘤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收集32例CD30阳性淋巴瘤患者资料,其中霍奇金淋巴瘤14例,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2例,成熟T/NK细胞淋巴瘤16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化疗联合维布妥昔单抗的治疗至少2周... 目的回顾性分析维布妥昔单抗联合化疗治疗恶性淋巴瘤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收集32例CD30阳性淋巴瘤患者资料,其中霍奇金淋巴瘤14例,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2例,成熟T/NK细胞淋巴瘤16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化疗联合维布妥昔单抗的治疗至少2周期,每2个周期结束后依据Lugano标准进行疗效评价。结果4周期治疗后完全缓解率为22%,总缓解率为50%。1~2级毒性16例(50.0%),3级及以上毒性16例(50.0%)。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中性粒细胞减少(50.0%)、肺炎(46.9%)、贫血(43.8%)。最常见的3级及以上不良反应是肺炎(18.8%)和发热(12.5%)。4例因严重不良反应停止使用维布妥昔单抗。结论维布妥昔单抗治疗复发难治性CD30阳性霍奇金淋巴瘤及外周T细胞淋巴瘤的疗效确切,总体安全性尚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布妥昔单抗 靶向抗体-药物偶联物 淋巴瘤 预后
下载PDF
CD30检测对淋巴瘤诊疗价值的多中心回顾性研究
3
作者 乔泓涵 王亚兰 +7 位作者 苏丽萍 白敏 高雪 马荣军 张丹丹 张明智 朱利楠 张旭东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569-574,共6页
目的分析5所医院CD30病理检测和淋巴瘤临床诊疗情况,以期提高淋巴瘤临床诊断的准确性并有效指导CD30靶向药物在临床中的应用.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以调查问卷的形式收集2012-04-07-2022-05-27在5所医院(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包头市肿... 目的分析5所医院CD30病理检测和淋巴瘤临床诊疗情况,以期提高淋巴瘤临床诊断的准确性并有效指导CD30靶向药物在临床中的应用.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以调查问卷的形式收集2012-04-07-2022-05-27在5所医院(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包头市肿瘤医院、山西省肿瘤医院、河南省肿瘤医院和河南省人民医院)诊断为淋巴瘤的14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对于CD30的表达情况,67例经典霍奇金淋巴瘤和20例间变大细胞淋巴瘤为定性描述;55例其他类型的淋巴瘤病例,5例为定量描述,50例为定性描述.142例患者中,使用维布妥昔单抗23例(16.20%),其中19例为一线治疗,1例为二线治疗,1例为三线治疗,2例为四线治疗;中位用药周期为4个周期(2~6个周期),中位用药时间为3.3个月(0.5~12.0个月).1年无进展生存率和总生存率分别为86.96%和95.65%;应用含维布妥昔单抗一线治疗方案的19例患者中有18例进行了疗效评价,完全缓解8例,部分缓解7例,客观缓解率为83.33%.结论5所医院对CD30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的方法及染色结果的判读存在较明显差异,维布妥昔单抗治疗CD30阳性淋巴瘤的疗效较确切,但需要更多真实世界研究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30 淋巴瘤 免疫组织化学 维布妥昔单抗 真实世界研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